摘 要 本研究探討了自我控制資源的損耗對警察攻擊行為的影響及該影響能否被不同的行為意識啟動類型所干預。研究采用單因素被試間實驗設計,實驗1以自我控制資源損耗為自變量,實驗2以自我損耗狀態下警察的行為意識啟動類型為自變量,包括守法行為意識啟動和違法行為意識啟動,兩個實驗因變量均為攻擊行為水平,以被試提供的辣椒份數代表。結果發現:(1)損耗組比無損耗組表現出更多攻擊行為;(2)相較無啟動組,守法行為意識啟動組被試表現出更少的攻擊行為,違法行為意識啟動組的攻擊行為無明顯增加。結論:(1)處在自控損耗狀態下的警察更可能對嫌疑人表現出攻擊行為; (2)當警察處于自控損耗狀態時,違法行為意識的啟動并不會帶來更多的攻擊表現;而守法行為意識的啟動則可能會減少其攻擊行為。
關鍵詞 自我控制資源;自我損耗;攻擊行為;警察
分類號 B849
DOI: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5.003
《心理科學進展》(月刊)創刊于1983年,是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心理學學術刊物。辦刊宗旨:反映心理學各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1 引言
隨著我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穩步推進,當前公安機關在執法規范化方面已經有了很大提升。但有關“警察粗暴執法”“警察打人”等事件的報道仍不絕于耳。我們姑且不論這類事件如何定性,但客觀上,警察的這些攻擊行為的確影響了警民關系,也侵犯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很多當事民警都是同事眼中的佼佼者,如雷洋案中的邢所長,太原民工討薪案中的王文軍等,為何平時表現尚佳的警察會做出這類攻擊行為呢?這就帶來了以下問題,首先,好警察為何會做出過度的攻擊行為?其次,在什么時候他們更可能做或不做出過度的攻擊行為?
客觀來講,警方辦案皆是公事公辦,與當事人無私仇,并無有意懲罰或攻擊之必要,因此,很多攻擊都是一時沖動。事實上,人類社會充滿大大小小的挑戰和誘惑,個體幾乎每時每刻都要進行自我控制從而抵制各種沖動,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是人類幸福和成功的關鍵(Hare,Camerer, & Rangel,2009),自我控制是關于自我的一種核心功能,是個體克服沖動或自動化反應,有意識控制其行為方向的能力(Baumeister,Vohs, & Tice,2013),良好的自我控制可以改善人們的心境、遏制不良行為、促進親社會行為并帶來更和諧的人際關系(于斌,樂國安,劉惠軍,2013)。一系列研究表明,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個體進行成功的自我控制需要消耗能量,這一能量是有限的, 這種有限的能量就是自我控制資源(Muraven, Baumeister, & Tice, 1998),所有形式的自我控制行為消耗的是相同的自我控制資源,一個領域的資源損耗會減少另一領域的可用資源(Baumeister, Muraven, & Tice,2000),即不論當事人完成了何種自我控制任務,都會導致自我控制資源消耗從而對之后的任務產生影響。當該資源被嚴重消耗時,個體會出現暫時性的自我控制資源衰竭(ego-deplention),且這一
狀態會持續到自我控制資源恢復(Shmueli & Prochaska, 2009), 此時, 個體在心理上處于一種弱控制狀態, 出現了自我損耗效應, 損害了個體社會適應性行為且做事效率降低(Gailliot & Baumeister, 2007)。
自我衰竭會減少個體的親社會行為(Dewall, Baumeister, Gailliot, & Maner,2008),增強個體的攻擊傾向(Vohs,Glass, Maddox, & Markman,2011),導致個體攻擊行為增加(Laird, Marks, & Marrero,2011)。攻擊是一種傷害他人的行為,個體知道其行為會傷害他人且被攻擊者試圖避免這種傷害(周穎,2011),文明執法講求以人為本,不濫用、不枉用執法權利(劉偉志,2013),警察的很多行為之所以被認為不合理,多因這些行為具有非必要的攻擊性,過高的攻擊表現顯然與文明執法的要求相違背。當前我國對于司法機關在執法過程中出現的不文明行為,多從法學角度和社會學角度開展研究,較少通過微觀視角,利用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去探究其背后的原因。警察在工作中表現出的違法的攻擊行為是否與自我損耗有關,目前尚無針對此類群體的相關研究。
同時,研究者發現,當提供充分的獎勵后,個體在短期任務上的表現不受此類狀態的影響(高科,李瓊,黃希庭,2012),自主支持可以減少因自控資源損耗產生的對后續行為影響(鄭全全,徐沙,2011),啟動公平準則也有利于減少個體因自我損耗而表現出的自私行為(任俊, 李瑞雪, 詹鋆, 劉迪, 林曼, 彭年強,2014)。這些研究表明,對處于自我損耗狀態的個體進行適當的干預可以有效防止自我控制資源損耗對他們帶來的影響。那么,警察因自我損耗而表現出的攻擊行為是否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干預呢?研究表明,自我意識有助于提高個體自我控制行為的表現。將孩子們放在鏡子前提高他們的自我意識時,可以減少他們吃糖的數量(Beaman, Klentz, Diener, & Svanum, 1979),高水平的自我意識可以幫助個體對抗自我衰竭(Alberts, Martijn, & Vries, 2011)。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包括對自己心理傾向、心理特征和心理過程的認識與評價。它激發著個體實施自我控制的動機,增加自我控制資源的調用,從而減少自我控制損耗(黃一彬, 葉晶晶, 黎海珊, 趙久波, 王優,2017)。在我國公安隊伍建設過程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將守法行為意識強化于學員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中,守法行為意識是將警察規范內化為個體的自我意識,是警員對于自己執法者身份和法律職權的形象理解和掌握的準確性、傾向性的總體反映,包括政治意識、法治意識和紀律意識等(鞠麗華,2017)。另外,也有研究認為警察的越軌行為與警察職業本身的違法行為意識有關,警察因其暴力機關的特點,在日常工作中更喜歡訴諸于暴力去解決問題(林華瑜,2008),因此,本研究試圖通過一些執法提示喚醒警察的守法行為意識和通過警營中的暴力亞文化喚醒警察的違法行為意識,以考察當激活民警的守法行為意識或激活違法行為意識時,對自我衰竭狀態下的攻擊行為的影響。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者假設:
第一:自我損耗將使得警察表現出更多的攻擊行為。
第二:守法行為意識的啟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自我損耗的個體表現出更多的攻擊行為。
本研究由兩個實驗組成,實驗1檢驗了自我控制資源的損耗是否會影響到當事警察的攻擊行為。如果這一結果得到證實,那就證明損耗狀態下的警察更容易表現出攻擊行為(即更易出現壞行為)。實驗2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自我損耗的警察是否必然產生更多的攻擊行為,具體考察對處于自我損耗狀態下的民警進行不同內容的干預時,是否會對之后的攻擊行為產生影響。
本研究采用雙任務范式設計,其邏輯是:當個體需要完成自我控制的任務時,會損耗自身的自我控制資源,導致接下來任務的完成質量下降(Muraven & Banmeister,2000)。實驗采用分心控制范式來引發個體的自我損耗,該范式的一個重要形式就是Stroop干擾任務,它通過制造信息沖突來消耗個體自我控制資源,從而影響被試在隨后任務中的表現。
2 實驗1自我損耗對攻擊行為水平的影響
2.1 方法
2.1.1 被試
在北京市某公安局招募民警30名(均為男性),在選擇被試時與警方協商,請求提供那些平日執法水平較高,投訴較少的警員參加實驗。平均年齡27.2歲(SD=1.8),隨機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其中實驗組15人,控制組15人。所有參與實驗的警察身體狀況良好,無類似實驗經歷,在完成實驗后將給予這些警察一定報酬。
2.1.2 實驗設計
實驗1為單因素被試間設計,自變量是自我損耗類型(損耗vs無損耗),因變量是被試為他人提供的辣椒醬數量。
2.1.3 實驗材料
(1)損耗任務
采用分析控制范式來操控被試的損耗狀態,具體操作采用Stroop干擾任務的設計。在本研究中,Stroop任務采用Eprime 2.08進行編程, 具體測試流程為:引導語—黑屏(1000 ms)—注視點“+” (300 ms)—刺激詞(當被試完成按鍵后立刻消失)—黑屏(1000 ms)。實驗1將被試分成兩組, 分別是實驗組(損耗組)和控制組(無損耗組), 實驗組的任務中含有不相符的色詞任務(由綠色“藍”、 綠色“黃”、 綠色“紅”、 綠色“綠”、 紅色“藍”、 紅色“黃”、 紅色“紅”、紅色“綠”八種情形構成)。控制組則是相符的色詞任務(由綠色“綠”, 紅色“紅”兩種情形構成), 以黑色作背景色, 兩組被試皆被要求當屏幕顯示紅色詞時按“F”鍵, 顯示綠色詞時按“J”鍵。所有被試的目標刺激均為100個(紅色和綠色各50個), 若被試在3500ms內未能作出反應,則系統自動跳到下一個刺激。
(2)攻擊行為測量
本研究采用辣椒醬范式(Hot Sauce Paradigm)對攻擊行為進行測量。其中心思想是提前告訴被試對方害怕吃辣,然后讓被試在對方的食物中添加辣椒,辣椒的份數代表了被試的攻擊性水平,該范式具有設備簡單,易被量化,生態效度高等優點(Lieberman,2010),且已有研究證實了該方法在測量攻擊性研究中的有效性(滕召軍,劉衍玲,郭成,2015)。
(3)情緒評估量表
個體的情緒狀態與攻擊行為有密切關聯。故本研究采用了修訂后的正負性情緒量表(PANAS)(邱林,鄭雪,王雁飛; Waston & Tellegen, 1985, 2008)用以評估被試積極和消極情緒水平,考察被試表現出的攻擊行為是否是由于情緒的影響。參照前人研究,剔除了該量表部分詞意重復的形容詞,并最終確定了10個形容詞(任俊, 李瑞雪, 詹鋆, 劉迪, 林曼, 彭年強,2014),分別是5個積極情緒形容詞(高興、愉快、興奮、欣喜、快樂)和5個消極情緒形容詞(悲傷、憤怒、難過、緊張、害怕),統計時采用李克特5點計分法,由1至5程度依次增強。
2.1.4 實驗程序
具體實驗程序。實驗開始前,告知被試我們將作一個考察顏色敏感性的測試。隨后,所有被試被隨機分至實驗組和控制組進行自我損耗任務,實驗組完成不一致的色詞任務,控制組完成一致的色詞任務。完成該環節后不給被試任何反饋,然后,要求被試假設自己是當天的值班民警,要為被你拘押的嫌疑人提供午餐,并事先告知這名嫌疑人涉嫌妨礙公務, 不配合公安工作, 且不喜歡吃辣椒, 隨后讓被試選擇自己會在嫌疑人午餐里的是否添加辣椒,如果添加會加多少份(辣椒的份數分為1~10份, 每份質量約2g), 通過此任務評估被試的攻擊性水平,緊接著要求被試填寫PANAS問卷。全部流程結束后詢問被試是否已猜出實驗目的,并向被試解釋、表達謝意和要求保密。
2.2 結果分析
2.2.1 自我損耗對攻擊行為的影響
使用SPSS 22.0進行數據處理。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不同損耗水平上被試的攻擊結果進行差異檢驗,發現實驗組(損耗狀態)的辣椒醬分配數量(M=5.93,SD=1.34)顯著高于對照組(無損耗狀態)(M=4.67,SD=1.45),t(28)=2.49,p =0.019,d=0.87。兩組被試在辣椒醬分配份數上的組別差異見圖1。
2.2.2 兩組被試的情緒狀態比較
為探究被試表現出的攻擊行為是否是由于情緒狀態所導致,在實驗結束后,研究者使用正負性情緒量表測量了兩組被試的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狀態。結果表明,兩組被試在積極情緒(損耗組:M=3.02,SD=0.76;無損耗組:M=3.12,SD=0.77,p>0.05)和消極情緒(損耗組:M=1.82,SD=0.70;無損耗組:M=1.88,SD=0.061,p>0.05)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
2.3 小結
實驗1的結果表明,損耗組的攻擊水平顯著高于無損耗組,損耗組平均添加的辣椒醬數量為5.93份,而控制組則為4.67份,說明本實驗情境中個體在損耗狀態下的決策比在常態時的決策更具有攻擊傾向;且兩組被試的攻擊行為差異并非是因為他們的情緒狀態不同。在此研究的基礎上,研究者嘗試開展第二項研究,即探究是否有辦法可以防止過高的攻擊行為。
3 實驗2啟動守法行為意識對攻擊行為的影響
3.1 方法
3.1.1 被試
重新招募北京市公安局民警30名(均為男性),在選擇被試時同樣請求警方提供那些平日執法水平較高,投訴較少的警員。被試平均年齡27.9歲(SD=1.7),隨機分為守法行為意識喚醒組和違法行為意識喚醒組,兩組被試均為15人。所有被試身體狀況良好,無類似實驗經歷,在完成實驗后將被給予這些警察一定報酬。
3.1.2 實驗設計
實驗2采用單因素被試間設計,自變量為認知啟動類型(守法行為意識啟動vs違法行為意識啟動),因變量為被試為他人提供的辣椒醬數量。實驗2不再單獨設置損耗組和無損耗組,而是將實驗2與實驗1的結果一起比較。
3.1.3 實驗材料
實驗2的實驗材料與實驗1相同。
3.1.4 實驗設計與程序
實驗2的兩組被試均完成了與實驗1相同的Stroop任務(即均含有不相符色詞的任務)而處于自我損耗狀態,且在兩組被試開始通過選擇辣椒醬數量進行攻擊之前,使用概念啟動的閾上啟動技術,對他們提供額外的指導語。其中,守法行為意識啟動組的指導語:人民警察是執法者,這是一個神圣光榮的職業,應當理性、文明、規范地執法,辦事公道,禮貌待人,文明執勤,以法治思維和客觀中立的態度對待該嫌疑人,不應使用
帶有暴力色彩
的手段去對嫌疑人施加額外的懲罰;違法行為意識啟動組的指導語:人民警察作為具有武裝性質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應當快意恩仇,施加一些懲罰是對被害人損失和自己辛苦的補償,也是對犯罪嫌疑人藐視法律、藐視警察這一行為的一種懲戒。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違法行為意識的啟動可能會給參與實驗的警察灌輸不良的執法思想,因此在實驗開始前,我們征求了民警所在派出所教導員的同意,同時在實驗結束后,我們同教導員一起向參與實驗的警察解釋實驗并告訴他在實際執法中應當做到文明理性。
3.2 結果分析
3.2.1 不同啟動類型對被試攻擊行為的影響
使用SPSS 22.0進行數據處理。對實驗2中的兩組數據與實驗1的損耗組數據進行整合,分為守法行為意識啟動組、違法行為意識啟動組和無啟動組。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三組數據進行檢驗后發現,三組被試(守法行為意識啟動組:M=4.13,SD=0.92;無啟動組:M=5.93,SD=1.34;違法行為意識啟動組:M=6.40,SD=1.18)在辣椒醬分配數量上的方差檢驗結果為:F=16.04,p<0.001,η2=0.43。這表明三組數據中至少有一組與其他組存在顯著性差異。進一步對數據進行多重比較后發現,守法行為意識啟動組的被試在給嫌疑人分配的辣椒醬數量上與無啟動組(M(i-j)=-1.80, p<0.05)和違法行為意識啟動組(M(i-j)=-2.27, p<0.05)存在顯著差異,而無啟動組和違法行為意識啟動組之間的分配數量未達到顯著性差異(M(i-j)=-0.47, p =0.276)。三組被試的辣椒醬分配數量及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較結果見表1,三組被試在辣椒醬分配份數上的組別差異見圖2。
另外,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損耗狀態下守法行為意識啟動組和實驗1中的無損耗組的辣椒醬選擇數量進行比較后發現,守法行為意識啟動組的辣椒醬分配數量(M=4.13,SD=0.92)與無損耗組的辣椒醬分配數量(M=4.67,SD=1.45)無顯著差異,t(28)=-1.21,p=0.238,d=0.59。兩組被試在辣椒醬分配份數的組別差異見圖3。
3.2.2 兩組被試在情緒狀態上的比較
同上個實驗類似,為了避免情緒效應對攻擊行為的影響,本實驗同樣在實驗完成后評估了被試的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結果表明,三組被試在積極情緒(守法行為意識啟動組:M=3.05,SD=0.76;違法行為意識啟動組:M=3.12,SD=0.80;無啟動組:M=3.02,SD=0.76,p>0.05)和消極情緒(守法行為意識啟動組:M=1.75,SD=0.90;違法行為意識啟動組:M=1.90,SD=0.64;損耗組:M=1.82,SD=0.70,p>0.05)水平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說明三組被試在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上無明顯區別,可以排除個體情緒狀態對攻擊行為的影響。
3.3 小結
結合實驗1,實驗2的結果表明,同樣處于自我損耗狀態下的個體,相對于無啟動組,守法行為意識的啟動會讓個體表現出更少的攻擊行為(給嫌疑人分配的辣椒醬數量更少),即民警進行守法行為意識的提醒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自我損耗對攻擊行為的影響,這一結果驗證了之前的第二個假設,而違法行為意識啟動組的被試與無啟動組的被試在攻擊行為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同時,自我損耗狀態下的守法行為意識啟動組與無損耗狀態下的被試,其在攻擊行為上無顯著差異,即守法行為意識的啟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自我損耗帶來的攻擊后效。
4 分析與討論
自我控制資源損耗會加強個體的攻擊行為已被多項研究證實(聶衍剛,梁梓勤,竇凱,王瑞琪,2018;Denson, Capper, Oaten, Friese, & Schofield, 2011;Dewall, Anderson, & Bushman, 2011)。本研究以警察這一特殊群體作為研究對象,探索了當警察處于自我損耗狀態時,是否會表現出更多的攻擊行為及是否有辦法緩解該狀態對警察執法帶來的影響。本研究的兩個實驗采用了相同的研究設計,采用Stroop任務對被試進行自我控制資源的消耗并采用辣椒醬范式對被試的攻擊性進行測量。實驗1考察了自我控制資源的消耗對民警攻擊行為的影響,實驗2考察了當對民警進行守法行為意識或違法行為意識的啟動是否會影響處于自我損耗狀態下民警的攻擊行為,即探究了這種自我損耗后效可否被干預。
4.1 攻擊行為的自我損耗后效
實驗1表明,損耗狀態下的個體比沒有損耗的個體,在隨后自我控制任務中表現出了更強的攻擊性,表明自我損耗對警察的攻擊行為具有促進作用。一些研究指出,有效的自我控制包括標準(standards)、 監控(monitoring)、 力量(strength)三部分。其中標準驅使個體做出符合規范的行為(Balliet & Joireman, 2010);監控是個體對行為進行追蹤檢查,以使行為符合規范或目的, 由“檢測-執行-檢測-退出”構成的反饋回路是監控過程的主要作用機制 (Carver & Scheier, 1981),個體通過這一回路對比自身行為與目標,若兩者間存在差距則進入“執行”階段,該階段中個體將實施有意識地自我控制來保證目標與行為的一致性;力量作為第三部分,承載著個體改變當前行為的能力,對理解和加工“執行”信息也起著重要作用(Schmeichel, Vohs, & Baumeister, 2003),而自我損耗可能導致個體缺乏足夠的力量進行監控和執行過程,且這種不足使個體無法有效壓抑內心沖動,因此,平常表現較好的人,一旦處于自我損耗狀態,就更可能會出現不好的行為。
Finkel等人(2009)在更細致的研究中發現,因自我損耗而增強的攻擊行為多集中于反應性攻擊(reactive aggression),即個體受外界刺激而表現出的攻擊, 與之相對應的是主動性攻擊(proactive aggression),Dewall等人(2011)認為,這是由于自我損耗帶來的是抑制能力的降低,使得攻擊沖動難以被抑制,而被試在未被挑釁的情況下不會過多表現自己的攻擊行為。在本文開頭舉出的幾個事例(雷洋案、王文軍案)中,當事人全都有妨礙警察正常執行公務的行為,即警察的攻擊行為是一種反應性攻擊。因此,本研究假定嫌疑人因妨礙警察執行公務而被帶回派出所,這名嫌疑人之前有挑釁其他出警警察的行為,這也是為了更好地模擬當前警察工作的真實狀態。這一實驗的結果也表明,處于自我損耗狀態下的警察自我控制能力受到影響,對有妨礙執行公務行為的當事人確實可能表現出更高的攻擊性,這里所說的攻擊即反應性攻擊。另外,根據通用攻擊模型(The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的理論,情緒將通過內部狀態影響個體的攻擊行為(Andersion & Bushman,2002),因此,在實驗中,我們通過情緒評估量表評估了兩組被試的情緒,表明參與實驗的警察,其情緒并未受到實驗內容的影響,排除了情緒可能導致的差異。
公安工作是一種特殊的“壓力密集型”的工作,兼具執法和服務的多重要求,具有高風險、大強度和超負荷的特點。警察所從事職業的特殊性,導致他們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危機(劉啟剛,2011),實際上在日常工作中他們也常經歷類似實驗室中的自我控制任務,例如警察出警時常需要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控制,喜怒哀樂不能直接表現,要做到平和執法,在工作中也常涉及到行為控制、抑制注意、抗拒誘惑等情況,而這些的自我控制任務使用的是通用自我控制資源,因此,這些工作狀態都將導致自我控制資源下降而使得警察處于自我損耗狀態,使其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更易出現攻擊行為。因此,對于警察在執法活動中表現出過高的攻擊行為時,我們不該一味指責民警素質差勁或服務意識欠缺,而是應當關注他們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健康。先前關于自我損耗后效的研究表明,個體的自我控制能力與人格特質有密切關系,且當為個體提供充足休息、放松或積極情緒誘導后,自我控制資源會恢復(詹鋆,任俊,2012),而這些措施也是警察心理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說明,加強對警察的心理訓練和心理選拔,尤其是加強對基本素質的訓練和壓力管理的訓練對于公安隊伍建設和推進文明執法大有裨益,必須加以重視。
4.2 守法行為意識/違法行為意識啟動對攻擊行為的影響
實驗1的結果表明,當個體喪失了充足的自我控制資源以克制攻擊的沖動后,其攻擊性會明顯增加。實驗2則進一步表明,如果給予自我損耗的警察一個有關法律的額外提示線索便能使個體的表現趨于正常,即守法行為意識的啟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自我損耗的攻擊后效,守法行為意識啟動后被試的表現結果與無損耗組無顯著差異,這一結果意味著警察處于自我損耗狀態下并不一定表現出高攻擊行為,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來阻止。研究者推測,處于自我損耗狀態的個體傾向于淺層認知加工(譚樹華,許燕,王芳,宋婧,2012),實驗中用于啟動效應的“作為人民警察應當理性、文明、規范地執法”這一提示為自我損耗個體的決策提供了某種認知捷徑,而認知捷徑可以引導自身行為(Lind, Kray, & Thompson, 2001),使個體的判斷更多依賴這種過程信息。另一方面,對文明執法的提示也可能喚起了個體對于紀律和法律的尊重感和敬畏感,從而使他們按照規章制度的要求文明對待犯罪嫌疑人。
與此同時,雖然有關警察的暴力亞文化與警察越軌行為密切相關(林華瑜,2008),但本研究中有關違法行為意識的提示卻沒有使得自我損耗的警察表現出更強攻擊性,其原因可能是,盡管有相應的暴力提示,但攻擊行為本身不屬于親社會行為,過高的攻擊表現會顯得個體不夠文明,參與實驗的警察為了獲得社會贊許可能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弱化自己的攻擊表現;另外,“文明執法、文明辦案”的工作觀念也可能對警察的行為有推動和引導作用,盡管其妨礙公務在先,但警察還是會克制自身行為,遵守紀律,不會無限制地濫用暴力。這也提示我們,對當前警營存在的暴力亞文化也不必過于緊張,主要還是應當以預防和疏導為主,畢竟亞文化并非主流,警察的規制越界大多能控制在適當范圍內。
實驗2表明,守法行為意識的啟動將使警察的行為更文明。這說明,在警察的日常教育中,加強法律的學習,尤其是對這個職業涉及到的守法行為意識和紀律意識的認識,對公安工作有中重要意義。突觸修正學派指出,學習將改變神經元間突觸的連接,記憶會存儲在突觸的聯結上,使原有聯結強度發生變化,輸入的刺激和聯結權重值之和會決定回憶出什么樣的信息(王益文,張文新,2001)。根據簡捷啟發式的觀點,人們決策時會抓“關鍵少數”且易提取的信息,在形勢緊迫或心理壓力較大時更是如此(Gigerenzer & Todd,1999)。那些通過學習或重復從而獲得的、養成習慣的行為,實際上通過反復刺激個體的大腦,使其中一些模塊之間建立新聯結或使原有聯結權重增加,當某個情境與某類信息的聯結權重越高,則此情境下這些信息就越易被提取(孫俊峰,洪祥飛,童善保,2010),換句話說,守法行為意識越高的個體在執法情境中越容易意識到自己的警察身份進而端正自己的行為。這也啟示我們,加強公安基礎理論和對執法規范化的學習并非是面子工程,這些學習有助于加強警察對自己職業的認識和定位,反復的學習將使聯結權重發生適應性變化,優化警察的認知過程和認知結構,通過調整權重改變輸出的行為,從而使得警察的執法更加規范,更加符合法律和人民的要求。
5 結論
(1)處在自我損耗狀態下的警察更有可能對嫌疑人表現出攻擊行為;
(2)當警察由于處于自控損耗狀態時,違法行為意識的啟動并不會帶來更多的攻擊表現;而守法行為意識的啟動則可能會減少其攻擊行為。
參考文獻
高科, 李瓊, 黃希庭 (2012). 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證據、質疑和展望. 心理學探新, 32(2), 110-115.
黃一彬, 葉晶晶, 黎海珊, 趙久波, 王優. (2017). 內隱啟動自我意識對自我控制損耗的預防作用.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31(7), 557-562.
鞠麗華 (2017). 警察意識建構初探——警察院校學生課堂教學中警察意識的培養. 云南警官學院學報, (1), 91-94.
梁梓勤, 聶衍剛, 竇凱, 李菁菁(2018). 青少年反應性攻擊和結果評價的ERPs研究:基于自我控制資源的視角.心理科學, 41(1), 77-84.
劉偉志 (2013). 政府文明執法研究. 碩士學位論文. 吉林大學.
林華瑜 (2008). 亞文化視角下警察越軌現象思考.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4(2), 152-156.
劉啟剛. (2011). 論警察心理危機及其干預機制. 北京警察學院學報, (1), 59-62.
邱林, 鄭雪, 王雁飛 (2008). 積極情感消極情感量表(PANAS)的修訂. 應用心理學, 14(3), 249-254.
任俊, 李瑞雪, 詹鋆, 劉迪, 林曼, 彭年強 (2014). 好人可能做出壞行為的心理學解釋——基于自我控制資源損耗的研究證據. 心理學報, 46(6), 841-851.
孫俊峰, 洪祥飛, 童善保 (2010). 復雜腦網絡研究進展——結構、功能、計算與應用. 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 7(4), 74-90.
滕召軍, 劉衍玲, 郭成 (2015). 暴力電子游戲對攻擊行為的影響及其爭論. 心理發展與教育, 31(4), 494-502.
譚樹華, 許燕, 王芳, 宋婧. (2012) 自我損耗:理論、影響因素及研究走向. 心理科學進展, 20(5), 715-725.
王益文, 張文新 (2001). 聯結主義神經網絡及其在心理學中的應用. 心理科學進展, 9(4), 368-375.
楊治良 (2007). 簡明心理學辭典.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于斌, 樂國安, 劉惠軍 (2013). 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 心理科學進展, 21(7), 1272-1282.
鄭全全, 徐沙 (2011). 自主支持對自我損耗的影響:活力對能量的補償作用. 應用心理學, 17(3), 195-201.
周穎 (2011). 內隱攻擊性研究.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詹鋆, 任俊 (2012). 自我控制與自我控制資源. 心理科學進展, 20(9), 1457-1466.
Alberts, M., Martijn, C., & Vries, D. (2011). Fighting selfcontrol failure:overcoming ego depletion by increasing selfawarenes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7(1), 58-62.
Anderson, A., & Bushman, J. (2002). Human aggress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3(1), 27-51.
Baumeister, F., Vohs, D., & Tice, M. (2013).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6), 351-355.
Baumeister, F., Muraven M, & Tice, M. (2000). Ego depletion:a resource model of volition, selfregulation, and controlled processing. Social Cognition, 18(2), 130-150.
Beaman, L., Klentz, B., Diener, E., & Svanum, S. (1979). Self-awareness and transgression in children:two field stud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37(10), 1835-1846.
Balliet, P., & Joireman, J. (2010). Ego depletion reduces proselfs concern with the well-being of other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13(2), 227-239.
Carver, S., & Scheier, F. (1981). Attention and selfregulation. Sssp Springer, 33(3), 295-322.
Denson, T., Capper, M., Oaten, M., Friese, M., & Schofield, P. (2011). Selfcontrol training decreases aggression in response to provocation in aggressive individual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5(2), 252-256.
Dewall, N., Baumeister, F., Gailliot, T., & Maner, K. (2008). Depletion makes the heart grow less helpful:helping as a function of selfregulatory energy and genetic relatedness.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12), 1653-1662.
Dewall, N., Anderson, A., & Bushman, J. (2011). The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theoretical extensions to violence. Psychology of Violence, 1(3), 245-258.
Finkel, J., Dewall, N., Slotter, B., Oaten, M., & Foshee, A. (2009). Self-regulatory failure and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perpetr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97(3), 483-499.
Gailliot, T., & Baumeister, F. (2007). Self-regulation and sexual restraint:dispositionally and temporarily poor selfregulatory abilities contribute to failures at restraining sexual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3(2), 173-186.
Gigerenzer, G., & Todd, M. (1999). Simple heuristics that make us smart.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e, A., Camerer, F., & Rangel, A. (2009). Self-control in decision-making involves modulation of the vmpfc valuation system. Science, 324(5927), 646-648.
Laird, D., Marks, D., & Marrero, D. (2011). Religiosity, selfcontro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religiosity as a promotive and protective factor.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2(2), 78-85.
Lieberman, D., Solomon, S., Greenberg, J., & Mcgregor, A. (2010). A hot new way to measure aggression:hot sauce allocation. Aggressive Behavior, 25(5), 331-348.
Lind, A., Kray, L., & Thompson, L. (2001). Primacy effects in justice judgments:testing predictions from fairness heuristic theor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85(2), 189-210.
Muraven, M., Tice, M., & Baumeister, F. (1998). Selfcontrol as limited resource:regulatory depletion patter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74(3), 774-789.
Muraven, M., & Baumeister, F. (2000). Self-regulation and depletion of limited resources:does selfcontrol resemble a muscl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6(2), 247-259.
Schmeichel, J., Vohs, D., & Baumeister, F. (2003).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 and ego depletion:role of the self in logical reasoning and oth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1), 33-46.
Shmueli, D., & Prochaska, J. (2009). Resisting tempting foods and smoking behavior:implications from a selfcontrol theory perspective. Health Psych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Division of Health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8(3), 300-306.
Tangney, P., Baumeister, F., & Boone, L. (2004). High selfcontrol predicts good adjustment, less pathology, better grades, and interpersonal suc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2(2), 271-324.
Vohs, D., Glass, D., Maddox, T., & Markman, A. B. (2011). Ego depletion is not just fatigue:evidence from a total sleep deprivation experiment.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2), 166-173.
Watson, D., & Tellegen, A. (1985). Toward a consensual structure of mood.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 219-235.
本文由期刊論文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自我控制資源損耗對警察攻擊行為的影響及其緩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