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僅史籍所載,就先后出現過160多個民族的名稱,有過60多個國號。這些民族及其政權,不論大小,居地何在,時間長短,均屬于中華民族的組成細胞。中國這個擁有2000多年統一歷史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不是根源于某一個民族的武力兼并,而是各民族在不同的時代、不同條件和不同形式下共同致力的結果。不論哪個王朝或哪個民族,一旦勢力強盛時,都會去謀求國家的統一,社會的穩定。這里,明顯地表現出一種自覺的“內向力”,即向“中原”地帶的“內向”。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上的民族,都想據中原而主天下;而歷代中原王朝的帝王也均把四方視為自己之“天下”。在中華民族的形成及中華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少數民族及其先民作出的重要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文史哲》作為一家學術名刊,至今在同類刊物中仍然保持著三項殊榮,創刊最早,發行量最大,出口量最多,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這家以扶植小人物,延攬大學者而知名的人文社會科學期刊,一向以學術為本位,以創新為生命不斷發掘新的選題,展開新的爭鳴,受到國內外讀者,作者的高度關注及好評。
開疆拓土:少數民族厥功至偉
現今中國疆域的形成,經歷了長期的歷史過程。不用說,漢族及其先民華夏族對我國疆域的開發起到了主導作用。公元前2l世紀華夏族最早在黃河流域建立國家,經秦滅六國統一“諸夏”至漢,憑借政治經濟的實力向四周擴張,開拓疆域。在長達2000余年的歷史進程中,漢族對以中原為核心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開發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漢族又不斷滲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區,構成起著凝聚和聯系作用的網絡,奠定了多民族聯合為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的基礎,也奠定了多民族統一國家疆域的基礎。當然,少數民族及其先民們對邊疆地區的統一和開發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夏民族形成之時開始,其周邊就有被正史稱為東夷、北狄、西戎、南蠻的古代民族。夏與周邊各民族之間時有戰爭發生,有的被征服并入夏國,有的仍以獨立的姿態不斷發展壯大。秦漢以后,在北狄民族集團中匈奴逐漸強大,稱雄于北方。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02年至前195年在位)之時,匈奴首領冒頓單于首先統一了大漠南北草原,建立了匈奴軍事帝國。匈奴疆土東起遼河,西至蔥嶺,北抵貝加爾湖,南達長城。匈奴以后,東胡、鮮卑、烏桓、柔然、丁零、高車、突厥、契丹、黨項、蒙古、女真、滿洲等北方民族,其形成有先后,興衰嬗替,互相兼并融合,都經歷過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大都建立過奴隸制或封建制的國家。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他們都曾憑借武力向四處擴張,實現了局部的統一,為北疆的開拓作出了努力。
在我國西北邊疆,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圍和天山南北的維吾爾族,其先民在吞并了高車各氏族部落后,于公元7世紀開始強大,成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并先后在今新疆地區建立過鄂爾渾回紇汗國、高昌回紇王國、喀喇汗王朝、葉爾羌汗國。維吾爾與其他各族在絲綢之路上開發,建立了商業城市,建設或改進了今新疆與內地、新疆與中亞的交通,加強了中亞及內地的物資交流。維吾爾族及其先民對我國西北邊疆的開發起到了先導作用。
在我國東北邊疆,屬肅慎系的靺鞨族也建立過封建政權。公元7世紀末至8世紀初,大祚榮在東牟山下(今吉林敦化附近)筑城以居,開土拓疆,發展力量,建立了以粟末靺鞨為主體,吸收部分高句麗遺民以及挹婁、扶余浚貊、活沮故地各部族成員的“震國”,后改稱“渤海”。其境域以后又擴展到北至黑水靺鞨,東瀕日本海,西接契丹,南以泥河(今龍興江)與新羅為鄰的廣大地區,下轄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渤海建國300余年,使這一地區的經濟社會有了較快的發展。渤海國內也是多民族雜居,其在東北地區的局部統一,為以后契丹族在東北地區更大范圍內的統一提供了條件。公元916年,生息在遼水上游的契丹族迭剌部酋長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八部,建遼稱帝,利用唐朝衰敗對四周少數民族鞭長莫及的有利時機,以武力征討室韋各部,勸降奚族,并吞渤海,雄據長城內外而統一北方。遼國的版圖東臨日本海,南達今河北中部和山西北部,西逾阿爾泰山,北抵外興安嶺和石勒喀河,毗鄰貝加爾湖。以后女真族崛起,于公元1125年滅遼。其建立的金朝極盛時期的疆域,東北至外興安嶺和日本海,南至淮河、秦嶺,西至甘肅,北抵大漠。許多原始的北方民族被迅速統一到金國的統轄之內,從而進入到文明發展階段之中。
公元5世紀時,青藏高原部落林立。至公元7世紀初,西藏北部和青海西部居住著羊同、多、蘇毗,西康居住著車女、附國,青海巴顏喀喇山及其以北地區分居著白蘭、黨項等諸羌部落。公元7世紀初,活動于雅魯藏布江中游雅隆河谷地區(今西藏山南地區瓊結縣境內)的雅隆悉補野部勢力強大,先后兼并毗鄰諸部。公元629年松贊干布即位后,先后降服了塔布、工布、娘布、羊同、蘇毗、香雄等羌部,統一了西藏地區,建立了奴隸制吐蕃王國。成吉思汗滅西夏以后,其孫闊端被封為西涼王,經略吐蕃。公元1247年,藏傳佛教薩伽派領袖于涼州會晤闊端,以蒙古信教和薩伽派管理吐蕃的交換條件,使西藏歸附于蒙古。元朝統一全國后,在調查戶口的基礎上在藏區設驛站,建13個萬戶,確定了地方行政建制和元朝對吐蕃地區的統轄。
在西南地區,白族是定居在云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公元7世紀中葉以后,居住在洱海地區的各族中以白族的蒙舍詔為強,在較短的時間內,兼并河蠻,北敗三浪,東擊越析,西營永昌,基本統一了洱海地區。公元738年唐王朝冊封皮羅閣為云南王,在洱海地區建立了蒙氏政權。公元794年,唐王朝又冊封皮羅閣之孫異弁為南詔(詔即王之義),從此南詔稱強于西南邊陲。以后段思平于公元937年建立大理國,仍以洱海四周為基礎,統治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大理立國316年,政治穩定,生產發展較快。至忽必烈時,征服大理設云南行省。該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中原相差無幾。生活在我國南疆的壯、侗、仫佬、毛南等族的先民“西甌”“駱越”等古代民族,則開發了嶺南地區。
我國疆域的形成經過了多次統一、分裂、再統一的復雜歷史過程。至公元1279年元朝的統一,基本上奠定了古代中國的疆界;而清的統一則最終完成了全國性的各族的統一,并最后確定了古代中國的疆界。元、清兩朝都是少數民族統治者建立的王朝,這自然應當視作少數民族對古代中國版圖的最后確定所作出的卓越貢獻。進入近代以后,西方資本主義的擴張,造成我國的邊疆危機。邊疆少數民族同英、俄、法、日、美、德等外國侵略者展開了英勇頑強的斗爭,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祖國的神圣領土。
通商惠工:少數民族功莫大焉
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與中華文明的發展,除了漢族的骨干作用之外,少數民族在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也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秦漢以后,首先以驢騾用于農耕的是塞北和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驢騾是古代匈奴族培育的牲畜品種。匈奴奉漢以后,馬、驢、騾大批輸入中原。到了三國時代,江南也普遍以馬騾用于農耕。許多農作物品種是通過西域傳入內地的,吐魯番地區對農作物新品種的培育及向中原內地的傳播起到了中介作用。《論語》中最早出現的“五谷”,是指稻、黍、稷、麥、菽,而高粱、玉米、花生、芝麻、棉花等農作物是秦漢以后從西域少數民族地區傳入中原的。據《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張騫從西域帶回的植物種子有苜蓿和葡萄。據李時珍《本草綱目》所錄,漢代從西域傳入內地的植物還有芝麻、蠶豆、大蒜、胡蘿卜、酒杯藤、安石榴、胡荽、番紅花、紅藍花等。據《梁書·高昌傳》載,高昌回鶻地區“多草木,草實為繭。繭中絲如細鱸,名日白疊子。國人多取織以為布,布甚軟白,交市用焉。”白疊即棉花。
活動于我國東北地區的契丹人原是游牧民族。契丹貴族在對中原用兵的過程中,尤其是在占領渤海故地和燕、云十六州以后,更加重視農業,并向北部地區推廣農業,開鑿水渠,引水灌溉。這些措施對于東北地區農業的開發和北部牧區向半農半牧轉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云南地區多山地、高原。居住在云南的白族,早在公元8世紀中葉,即適應這里多山的特點而興辦水利、開辟山坡為梯田,并廣泛推行復種制。生活在廣西的壯、侗、仫佬、毛南等族的先民,利用當地資源制作農業生產工具,發明了“形如匙,長六尺許”的踏犁以代牛耕。在山坡上無法灌溉的地方,他們還培育出了一種名叫“禾”的旱稻,對解決丘陵地區旱地糧食作物的多樣化,無疑是一個貢獻。
元朝蒙古統治者統一全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推動農業生產發展。此前1269年,忽必烈命中書省和各路官員搜集農業生產方面的資料,要求對其的實用性進行實驗,然后列為條目在全國推廣;在此基礎上,于1273年編寫出《農桑輯要》一書,1286年下詔向全國頒行。此外,元朝還推出了魯明善(畏兀兒農學家)的《農桑衣食撮要》和王禎的《農書》。元朝統治者十分重視興修水利,派水利專家郭守敬視察河套灌溉情況,并對寧夏地區唐徠渠、漢渠進行疏通。忽必烈執政期間,還開濟洲河、會通河,使北起大都,南至杭州,全長1797千米的京杭大運河全線開通。這是我國歷史上堪與萬里長城媲美的又一偉大工程,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的人工運河。
自秦、漢以后,少數民族以牲畜及其他產品與內地交易,至唐宋規模越來越大。公元8世紀時,新疆地區的回鶻王國便與唐朝進行“馬絹”貿易。從宋開始,宋王朝與吐蕃地區開展了“茶馬互市”。自元以來,吐蕃地區羊毛、皮張、細氆氌等產品作為貢賦,源源不斷進入內地。云南的滇池以西與南宋邕州的貿易以市馬為主。明朝與蒙古的互市主要是馬市,僅在東北地區就設廣寧、開原等馬市。邊疆少數民族與中原內地這種頻繁的、大宗的畜產品貿易,成為中原經濟的必要補充,又進一步促進了少數民族游牧社會的發展,形成了我國內陸邊疆地區五大牧區的格局。在長期的畜牧業生產實踐中,邊疆少數民族對牲畜的改良、繁殖,對草場的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鹽和鐵是古代手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太平御覽》卷八百六十五引《世本》記載了“宿沙氏作煮鹽”事。宿沙是神農氏時代東方海濱的一個少數民族部落主或國王,稱宿沙氏或夙沙氏,大致在今山東壽光沿海。諸史籍皆傳其為鹽宗、鹽神,說他是海鹽生產的創始人。據有關專家考證,鐵的冶煉術的發展也與南方民族有關。葡萄酒在漢時由西域傳入內地。元代棉紡工業在江南的倏然興起,主要是江蘇婦女黃道婆從海南黎族那里學會紡織技術在內地推廣的緣故。建筑業的發展也融會了少數民族的智慧。在北京的古代建設中,有契丹、女真、蒙古等族勞動者的卓越貢獻。
古代民族的分布狀況是漢族主要居內地,即黃河、長江流域,少數民族主要居邊地,即東北、正北、西北、西南等地區;民族之間交錯雜居,大分散、小聚居。中原地區的漢族以農業經濟為主,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以游牧經濟為主。我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最初的接觸和交往就是從物質交換做起的。從中原農業區輸送到游牧區的產品,主要為各種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如糧食、絲織品、麻織品、金屬工具和生活用具、酒類等等。從游牧區進入到農業區的產品,主要為各種活畜——馬、牛、羊、驢、駝,各種家畜和野牲的皮張、畜毛以及藥材等等。農業區與游牧區之間交易的發展,不僅大大豐富和改善了各族人民的物質生活,還促進了各自社會經濟的發展。紙是中國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和雕版印刷、指南針、火藥,同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紙的發明和廣泛應用,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西域是中原紙輸入西亞、歐洲的中轉站。新疆出土的魏晉、十六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的大量古紙,以公私文書、契約和典籍寫本為多,佛經寫本較少。出土文書有用漢文字寫的,也有古回鶻文、突厥文、藏文、西夏文,還有中亞、西亞通用的粟特文、吐火羅文、敘利亞文、希臘文和印度的梵文。紙張由于價格低廉、攜帶輕便、書寫容易,因而由中外商人和邊吏、戍卒廣為傳播。從公元4世紀起,紙便完全代替竹木簡牒,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由公文書信推廣到典籍的抄寫。
百川匯海:少數民族功標青史
在我國大陸內部,最初的經濟文化形態就是多元的,大致可分為草原型和農業型兩種。大興安嶺以西,天山以東,燕山、秦嶺、祁連山、阿爾金山、昆侖山以北的地區及青藏高原為草原型文化,其他地區為農業型文化。
考古資料表明,從東北沿蒙古草原到西北的寧夏、甘肅、新疆以至藏北高原,以細小打制石器為特征的細石器文化,是我國草原、沙漠、高原地帶從事游牧和狩獵的草原民族所創造的文化。目前發現的分布密集的陰山巖畫、賀蘭山巖畫以及阿爾泰山巖畫,有各種野生動物、家畜的描繪,有個人行獵和集體狩獵的場面,有部落戰爭圖及反映宇廟崇拜的日月星辰圖與游牧人的居室穹廬氈帳,敬祭神祗的人牲物牲和各種記事符號等。與北方草原自然地理條件不同的黃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土質松軟,又有灌溉之利,便于農耕發展。古代民族在與大自然的斗爭中因地制宜,圍繞著對植物的開發而創造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們稱這種以定居農業為主的文化為農業文化。我國古代草原文化與農業文化的兩大系統,不僅反映了中華先民賴以存在的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也表現出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差異。隨著文化傳播的增強,兩大系統在各自的地域邊緣勢必發生碰撞與沖擊,結果使雙方因相互吸收彼此的異質文化而不斷豐富發展。
在物質文明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各少數民族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涌現出許多卓有成就的優秀的科學家、發明家、文學家和藝術家。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成為中華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少數民族很早就創造了本民族的文字,記載并保存了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藏文創制于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時代。現保存的藏文文獻卷帙浩繁,內容豐富,僅藏文經卷就有6萬部(冊),分全集、哲學、密宗、醫藥、聲明、歷史、傳記、天文歷算、工巧、數學、詩學等十多類,而辭書文法、詩歌音韻、文學、音樂、美術、建筑以及雕刻工藝技術的著作也不少。這些具有悠久歷史的藏文文化遺產,不僅是研究藏學的珍貴資料,也是世界佛學的寶庫。回鶻文字創制的時間也較早,公元8-17世紀曾廣泛流行于新疆、甘肅及中亞地區,有不少反映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活動的經典。回鶻文文學作品《祖樂智慧》《烏古斯可漢傳》《真理入門》等具有很高文學價值。受藏文、回鶻文影響而創制的蒙古文,記載了13世紀以降蒙古社會及歐亞大陸的政治、經濟、軍事、民族、文化等情況。《蒙古秘史》《蒙古源流》《蒙古黃金史》三大蒙古文歷史著作,是我國史學寶庫中的珍寶。受蒙古文影響而創制的滿文,記載了有清一代的檔案文件,不僅是研究滿族的文獻,也是研究17世紀以來中國社會及中外關系的重要資料。在我國歷史文獻中還有用契丹文、西夏文、納西東巴文、彝文等十幾種民族古文字記載的文獻資料。藏族史詩《格薩爾王》、蒙古族史詩《江格爾》、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等,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響。許多少數民族文人、學者還用漢文創作出一批文學作品和藝術著作,著名者如唐代鮮卑族元稹,元代蒙古族薩都剌(一說屬回族),清代滿洲正黃旗人納蘭性德、門巴族倉央嘉措(即六世達賴喇嘛)的詩詞。偉大的文學巨著《紅樓夢》則出自滿洲正白旗“包衣”人曹雪芹之手。它是中華文化遺產中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稀有的佳作。
少數民族的許多發明創造,對推動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元代回族匠人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創造的回回炮,名震13世紀的歐亞大陸。清代著名的蒙古族科學家明安圖參與編纂的《律歷淵源》《歷象考成后編》和《儀象考成》等自然科學著作,對我國數學、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元朝契丹族旅行家都實勘查了黃河河源。據這次考察繪制的《河源之圖》在我國測繪學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公元8世紀前后,藏族宇妥·元丹貢布寧瑪編著的《四部醫典》(藏名《居悉》)共156章24萬字,為西藏、青海、蒙古等地區少數民族防治疾病提供了指南。17世紀的藏族醫學家又在《四部醫典》基礎上編繪了一套完整的醫學彩色掛圖79幅,約1000張,為我國古代醫學史上一大創舉。1840年由藏醫藥學者丹增彭措編著的《晶珠本草》所記載的藥味數比《本草綱目》還要豐富。
我國少數民族的舞蹈藝術和器樂早在公元前就傳入中原。現在的胡琴、琵琶、小鼓、腰鼓,都來自西域“胡部”。瑤族的長鼓、苗族的蘆笙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少數民族的繪畫、雕塑等藝術成就很早就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大同云崗石窟、敦煌的壁畫、吐魯番千佛洞壁畫等都凝聚著少數民族藝術家的高超智慧,成為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東方藝術的代表。
在自秦漢至明清的2000多年中,幾個主要的大統一時期,如漢、唐、元的文化獲得顯著發展,成為中華文明發展史的重要階段。其重要原因是廣泛吸收了域內各族的優秀文化。即如以少數民族作為統治民族的元朝,東西交通暢通,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匯于中華大地,使這一時期的文化發展上了一個臺階。在中華各民族中,漢族在中華文明構建過程里占有主導地位;但這并不排斥其他少數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里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排斥各少數民族文化在中華傳統文化構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每一個民族都擁有具有本民族特色和風格的優秀文化。它們融匯于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中,推進了中華文明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從而逐步形成多元一體結構而五彩斑斕、氣象萬千的中華文明。
本文由期刊論文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略說少數民族對中華文明的歷史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