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英國病人》改編自加拿大作家邁克爾·昂達杰的小說。 影片由兩個故事組成,一個是匈牙利學者艾瑪舒的故事,另一個是當時意大利護士安娜的故事。 影片以安娜的故事為主線,舒艾瑪的故事穿插其中,通過記憶再現舒艾瑪的人生經歷,表達了對殘酷戰爭的厭惡和對美好愛情的向往。
【關鍵詞】《英國病人》;愛情;人生
一、《英國病人》的主題意蘊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匈牙利學者駕駛一架飛機穿越沙漠時因飛機上有英國國旗而被德國軍隊擊落,男主角艾瑪殊受傷,他輾轉來到了盟軍的醫院。而女主角安娜恰好就是盟軍戰地醫院的一位護士,負責照顧受傷病人。她本是一個熱情、健康的女孩,許多男傷員甚至幽默地跟她開玩笑,安娜也和善回應,但隨著戰爭結束,戰地醫院隨之遷移,安娜情緒開始變得十分低落。因為這場戰爭使她不僅失去了未婚夫,還失去了好朋友,她開始否定自己,悲觀消沉,覺得自己是一個晦氣的人,任何一個接近她的人都會倒霉。艾瑪殊出現的場面讓人目不忍睹,他的面部被嚴重燒傷,已經影響到了他的機體,導致呼吸困難,他是一個有著嚴重的身體傷痛、需要照顧的人。安娜遇到艾瑪殊時就在想,這個病人已經瀕臨死亡,承受不了長途遷移帶來的傷痛,不如再照顧他一段時間,好讓他免于路途的顛簸。所以安娜決定照顧艾瑪殊,等他去世以后,自己再追隨大部隊。表面上的安娜年輕漂亮,心靈卻有著嚴重創傷。戰爭使得如此年輕、充滿熱情的女護士突然間對自己的生命感到悲涼,因為她最親密的人一個接連一個從她生命里消失了,所以她在照顧艾瑪殊時正好也是她自己精神處于崩潰邊緣的時刻。因此可以說,兩個人是在互相療傷,一個是肉體的傷痛,另一個是心靈的傷痛,一個即將死亡,而另一個正值青年,相較而言,其實安娜更需要治療。在這個過程中,安娜悉心照顧艾瑪殊,艾在面容好轉的同時記憶慢慢恢復,安娜與身為學者的艾瑪殊接觸之后,被他的睿智和幽默所打動,他理性、冷酷卻常常給安娜帶來輕松和溫暖,安娜聽過艾瑪殊的人生故事之后,開始從之前的低落情緒中慢慢地轉變為樂觀、開朗,安娜的心靈創傷也最終得以康復。可見,最需要治療的安娜在聽過艾瑪殊的故事后能夠得以治愈,關鍵在于最真摯的愛。
二、拯救人生的解藥——愛情
治愈安娜,拯救其人生,甚至是治療艾瑪殊的那個解藥,其實都是愛情。這場愛情的動人之處在于,艾瑪殊出現的時候身體嚴重燒傷,記憶也完全失去,他不知道自己是哪個國家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職業等,但是他沒有忘記自己的愛。例如,艾瑪殊在回答某個士兵的問題時,說他有妻子,他的妻子的家鄉是面朝大海的,他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卻深深地記著自己所愛之人。除此之外,在安娜的照顧下,艾瑪殊平靜地躺在病床上,內心卻極不平靜,他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在引起他對愛情的回憶。例如床頭的一本著名的歷史著作,這本書里夾著的紙條、圣誕節卡片和里面的繪畫,這些都讓他回憶起那段愛情,甚至樓底下跳格子發出的聲音、騎摩托車的聲音都可以讓艾瑪殊回到記憶深處,直指那場刻骨銘心的愛念。可見,艾瑪殊非常難以忘記這場愛情,他雖然瀕臨死亡,但只要意識尚存,便會想起自己曾經的經歷,第一次和妻子相識,兩人之間睿智的談話,歌舞晚會上凱瑟琳一段有意味的故事和深情注視,以及那些死里逃生的學術考察等,凱瑟琳在他的回憶中光彩奪目。艾瑪殊和凱瑟琳的愛情始于戰爭又終于戰爭。因為戰爭,男女主人翁得以相識,凱瑟琳和她的丈夫之所以會在沙漠出現,是因為基普是英國政府的一位間諜,他喬裝成一名志愿者混入到一個國際學術隊伍中,目的是幫英國政府收集關于埃及的有價值的軍事信息。當時祖國派基普前往埃及,他帶上了凱瑟琳。他們兩人從小就相知相識,青梅竹馬,沒有隔閡,所以這個時候他想反正要出遠門,那就帶上妻子一起。但問題是,在這場戰爭中,他作為一個間諜的職責使得原來互相依賴的愛情產生了隔膜,他經常消失,因為他要回英國或者盟軍的總部去整理資料、報告情報等,這就造成了凱瑟琳長期孤獨的境遇。況且凱瑟琳原本就不喜歡沙漠,純粹是追隨她親愛的丈夫而來,她漸漸發現自己不能適應這種環境。當安娜在沙漠里遇到沙塵暴的時候,基普遠在他方,甚至不知道這個事情,其他人也許還以為他會來救人,但凱瑟琳內心清楚地知道,在最危險的時候,她的丈夫是不可能出現的,所以她的人生是不愉快的。這場戰爭使得這個原本可以恩愛到終老的婚姻出現了裂痕,也給后來艾瑪殊和凱瑟琳相互治療帶來了可能。
三、感受真愛,遠離戰爭
影片以二戰為背景,抨擊了戰爭對人的傷害。對艾瑪殊而言,戰爭毀掉了他幸福的未來,心愛之人死于冰冷的洞穴之中,最終連尸體都葬身火海,自己面目全非,生命垂危,并失去了好友馬驛。艾瑪殊為了自己心愛的人用好友馬驛留給她的沙漠繪制地圖跟德軍交換汽油,目的是讓飛機起飛,而馬驛則誤以為他是間諜,覺得愧對祖國,故而引槍自殺,因此他還失去了友人。對安娜而言,戰爭炸死了她的未婚夫和好朋友珍,身體被摧毀,同時精神也被摧毀了。戰爭給人帶來巨大痛苦,使人心中充滿了仇恨,我們無法想象一路上布滿了地雷,前一秒還在和朋友說話,下一秒就被炸得死無全尸;無法想象鋼琴里面也有彈藥;更不敢相信人們在慶祝的時候,炸彈就在最高處。戰爭不僅在當時帶來了鮮血,而且在戰后還留給人深深的陰影。安娜在和艾瑪殊接觸和聽他的回憶當中,知道了艾瑪殊曾經有如此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這使她心中的悲傷漸漸離去,因為這么一個面目全非傷痕累累的人心中飽含對世間美好事物的留戀。安娜非常感動,她漸漸地受到感染,從戰爭的傷害者的形象中走出來,遇到了自己的愛——拆彈專家基普,與她共同演繹了又一段令人難忘的愛情。基普每天過來看她,陪她,在收到安娜送的東西之后也回贈禮物給她。其中最溫馨的畫面就是,基普在地上點好蠟燭,然后將安娜引到教堂里輝煌的壁畫前,這個畫面實在是令人感動。這場戰爭造成了很多悲劇,但最后留在人們心中的恰恰是最美好的那些事情,讓人更加珍惜生命中的美好。艾瑪殊治療好安娜的內心疾病,關鍵就在于愛情。在描述這場愛情的過程中又滋生出另一場同樣美好的愛情,這兩種愛情并列在一起,可以讓人關注到苦難中的幸福,表現在安娜身上就是她每天都在由原來的哀傷變得活潑,由原來的消沉變得開朗,最終青春煥發,譜寫了新的樂章。兩人雖然最終分手,卻相互治愈。基普最后說我們還會相逢的,這句話再一次讓人對人生多了一點期待。
四、結論
在戰爭中,艾瑪殊和凱瑟琳的愛情和人生美好回憶,基普對安娜的愛恰恰使安娜內心得到了滋潤,得到了強大,使她能夠抵御未來更多的苦難。影片一開始講戰爭,隨著電影結束,戰爭漸漸過去,留下的是美好。安娜最后坐在卡車上一路行駛,路邊是綠色樹,充滿了希望,安娜年輕的臉龐上洋溢著享受和愜意,一切恢復平靜,世界從廢墟中重新振作起來,這個心境恰恰是人類應該有的。艾瑪殊的故事也好,安娜的故事也罷,戰爭帶給人們創傷,但卻永遠抹不去美好,人類永恒不悖的是真實的情感、關懷和愛。影片通過互相療傷這個環節,用艾瑪殊的愛激發起年輕女子安娜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最后傳遞出一個感人至深的主題——感受真愛,遠離戰爭。用劇中人所言,安娜和基普都確信他們總有一天會再次相遇,如果人的心中裝有美好,戰爭的陰影將被人們拋在腦后。
本文由期刊論文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電影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