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發生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的相關影響因素及預防策略。方法:選取2018年7月-2020年10月出現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的老年患者40例,依據皮損情況分為皮損組28例和非皮損組12例。對比出現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的影響因素以及患者的營養評分和Braden評分。結果:醫用黏膠摘除方式選擇不當所致相關性皮膚損傷患者的比例最高,所占比例最低的因素為患者自身疾病。兩組患者營養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皮損組患者Braden評分低于非皮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醫護人員在護理老年患者時,必須更加注意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情況,制定出相關的預防性措施,降低老年患者出現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的概率。
關鍵詞:老年患者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 影響因素 預防 策略
當前,醫用黏膠在臨床中的使用范圍非常廣泛,主要是對患者傷口進行拉合或臨床中使用黏膠將外物黏合在患者皮膚表面[1]。因為大多數老年患者的皮膚功能都會出現退化,皮膚免疫功能較差,代謝速度比較慢,所以在使用醫用黏膠期間將會對患者皮膚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加上老年患者皮膚損傷恢復時間較慢,將會大大增加其出現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的風險[2]。在此過程中,醫護人員所采取的護理技術水平高低對于降低老年患者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發生概率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基于此,選擇2018年7月-2020年10月出現的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患者40例作為對象,對老年患者發生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及預防策略進行全面研究,具體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8年7月-2020年10月出現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患者40例,依據皮損情況分為兩組。皮損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齡63~82歲,平均(70.92±5.48)歲。非皮損組12例,男7例,女5例;年齡65~80歲,平均(71.37±4.7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年齡>60歲。
排除標準:研究之前已經發生皮損、存在感染性疾病及皮膚病。
方法:對患者以及家屬進行相關情況調查,收集好患者臨床資料,總結、分析調查所得資料,對MARSI分布情況以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觀察指標:(1) MARSI指標評判標準:在祛除醫用黏膠之后,患者皮膚存在持續不退發紅情況,且已經發生了撕脫傷以及皮膚糜爛等問題。(2)本研究采取BMIN對患者的營養狀況進行評估,患者的BIM值和患者的營養狀況成正比。(3)采取Braden評分評估患者壓瘡的具體情況,患者的分數越高代表其皮損情況越好,分數越低表明其皮損情況越嚴重。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 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MARSI出現的影響因素:40例患者中,醫用黏膠應用不當所致5例(12.5%),醫用黏膠黏貼不當所致14例(35.0%),醫用黏膠摘除方式選擇不當所致19例(47.5%),自身疾病導致2例(5.0%);其中因醫用黏膠摘除方式選擇不當導致的患者比例最高,所占比例最低的因素為患者自身疾病。見表1。
表1 MARSI出現的影響因素
兩組患者營養評分及Braden評分比較:兩組患者營養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皮損組患者Braden評分低于非皮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營養評分及Braden評分比較
討論
臨床中的老年患者出現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情況的概率比較高,皮膚損傷的情況大多出現在患者身體四肢,因為老年群體的自我修復力以及皮膚抵抗能力將伴隨著年齡的提升而降低,進而導致老年患者皮膚損傷程度越來越高,且皮膚修復比較慢的患者其皮膚損傷惡化情況較高,這一情況使得MARSI逐漸成為老年患者極為困擾的情況之一[3]。在本研究中,選擇性分析了出現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情況患者40例,依據皮損情況分為其中皮損組28例和非皮損組12例,對所有患者出現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的影響因素以及患者的營養評分和Braden評分進行對比后發現,因醫用黏膠摘除方式選擇不當所致患者比例最高,所占比例最低的因素為患者自身疾病。皮損組和非皮損組患者營養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皮損組患者Braden評分低于非皮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在臨床中更好地防止該現象,必須要進一步提升對于患者MARSI情況的重視度。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預防老年患者出現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首先,醫院必須強化醫護人員專業培訓力度;其次,需要對醫用黏膠類產品進行合理選擇,以患者的敷貼適用性以及皮膚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據,為患者選擇最為恰當的黏膠敷料[5];最后,醫護人員需要對正確的操作技術進行掌握,降低因為消毒劑原因導致的皮膚過敏問題[6]。此外,還需要提升對患者皮膚保護力度,在采取醫用黏膠之前,可以先對患者使用護膚類產品,降低患者出現皮膚撕脫傷以及紅疹情況的概率。以往研究發現,對患者采取皮膚保護劑,可以使患者出現MARSI情況的風險降低。與此同時,醫護人員需要掌握好醫用黏膠移除以及黏貼的技術,在黏貼醫用黏膠期間必須將其在黏貼處貼平,讓醫用黏膠可以和患者皮膚黏貼,之后再用手由中央向四周輕壓,保證醫用黏貼為無張力黏貼[7]。老年患者皮膚大多呈現為皮膚松弛以及脫水的特點,不管是對患者使用何種貼膜,在進行固定之前都必須先讓患者緊繃的皮膚放松,讓患者皮膚恢復到自然狀態之后再進行醫用黏膠的固定黏貼[8]。在對醫用黏膠進行移除時必須要防止出現撕拉角度較大以及撕拉過快的情況,必須順著患者的毛發生長方向撕除醫用黏膠。醫用黏膠較難移除的患者,可以先采取清水或生理鹽水將醫用黏膠浸濕后再進行移除,或采取專門的溶解黏膠劑移除。
綜上所述,醫護人員在護理老年患者時必須多加注意醫用黏膠性相關性皮膚損傷情況,制定出相關的預防性措施,降低老年患者出現醫用黏膠性相關性皮膚損傷的概率。
參考文獻
[1]鄒克霞,胡慧琴.老年患者發生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的影響因素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19):104-105.
[2]呂娟,張雪梅,楊璐.老年患者發生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的相關因素分析[J].華西醫學,2016,31(6):1104-1107.
[3]鄧慧杰,楊軍華,章晶晶.老年患者發生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的相關因素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8):25.
[4]肖婳婳,陳劼,吳光英,等.新生兒科護士對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認知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20,20(7):471-475.
[5]李海英,魏紹輝,李娟娟,等.ICU患者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護理,2018,10(6):493-496.
[6]師正燕,李曉玲,唐孟言.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32):4255-4259.
[7]應麗,謝淑萍,葉彩仙.耐高壓PICC置入部位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27例原因分析[J].中國鄉村醫藥,2020,27(4):65-66.
[8]李媛,楊益群.腫瘤病人PICC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的影響因素及評估工具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20,18(5):533-536.
本文由期刊論文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老年患者發生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及預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