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多學科協作(MDT)聯合延續護理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患者術后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影響。方法: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DR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單眼玻璃體切除聯合眼內硅油填充手術治療。對照組接受常規出院護理指導,觀察組給予MDT理論為指導的延續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患者遵醫用藥、飲食調整、運動康復、自我檢測及定期復診的比例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手術治療的DR患者給予以MDT理論為引導的延續護理,可保障患者離院后的遵醫行為,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多學科協作延續護理 糖尿病視網膜 遵醫行為 生活質量
我國糖尿病發病率風險最高為10.9%,位于全球首位,糖尿病對患者的威脅在于各種并發癥,其中最為嚴重的眼部并發癥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該病也是當前全球首位致盲性疾病[1-2]。當前對DR主要采取手術方案治療,但離院后患者對后續醫護措施的配合對于病情有直接影響,特別重視對患者的延續護理,為全面保障患者的病情控制及生活質量,采取多學科協作引導下延續護理,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單眼玻璃體切除聯合眼內硅油填充手術治療。對照組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齡(53.24±9.65)歲。觀察組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齡(54.08±9.58)歲。本研究經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3]:(1)確診為增值型DR病變,病灶位于雙眼;(2)患者血糖指標符合《糖尿病診療指南(2018年版本)》相關診斷標準,即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3)DR病變與我國2014年發布關于DR臨床診療指南當中相關內容符合;(4)使用玻璃體切除聯合眼內硅油填充手術治療。
排除標準[4]:(1)術后出現嚴重的臟器功能紊亂;(2)存在交流、意識障礙;(3)合并糖尿病急性并發癥;(4)對本次研究明確表示拒絕、抵觸。
護理方法:⑴對照組接受常規出院指導:告知患者需要定期到院復診,定時通過電話或微信進行隨訪及健康指導。⑵觀察組成立MDT團隊并給予延續護理。組建小組團隊,由科主任、護士長擔任組長與副組長,制定延續計劃。收集并評估患者生理、心理狀態,與患者通過交流方式以掌握其需求還有對自身疾病認知缺陷的地方,從而調整延續護理方案,達到針對性效果,主要從飲食和用藥兩方面進行。(1)組建微信交流群,群員有MDT小組成員、患者及其家屬,在每天晚上20:00-21:30為患者提供專業指導,及時回復并解答患者在出院后所遇到的問題及疑惑。鼓勵患者在群里分享自己生活及自我護理、管理的心得,強化群里互動交流,樹立積極樂觀態度以及戰勝疾病的信念;(2)定時為患者進行隨訪,方式包括電話、門診,每次隨訪都要全面評估患者病情狀態,自我護理能力的狀態,飲食結構還有運動量,是否嚴格掌握關于血糖、血脂的監測;(3)定期開展關于DR術后健康知識講堂,時間定為每個月最后一個周末,在完成講座后發放整理成冊的資料,強化患者知識掌握。
觀察指標:(1)遵醫行為:對兩組患者應用醫院自制關于遵醫行為的調查量表進行調查評估,量表分數在25~75分,包括五個維度(遵醫用藥、飲食調整、運動康復、自我檢測、定期復診),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的遵醫行為越好,分數在4分以上為依從性良好;(2)生活質量:對兩組患者應用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量表(DMQLS)進行檢測,該量表項目包括疾病、心理、生理、社會以及滿意度。量表所得分數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低。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SPS 20.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遵醫行為比較:對照組遵醫用藥22例,飲食調整26例,運動康復25例,自我檢測20例,定期復診12例;觀察組遵醫用藥35例,飲食調整34例,運動康復36例,自我檢測34例,定期復診32例。觀察組遵醫行為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出院護理干預模式下DR生活質量比較: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出院護理干預模式下DR生活質量比較
討論
糖尿病患者的并發癥分大血管病變和微血管病變,其中微血管病變中就有DR,DR影響著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而且這也是工作年齡成人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約60%的眼病患者的日常活動受到限制,最嚴重的后果是失明。DR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視力障礙,其屬于誘發失明的主要因素[5-7]。近年來DR發病率逐漸升高,早期癥狀輕微且難以察覺,大部分到院就診時通過保守方案已經不能控制病情,即使手術治療后依然難以保證病情的有效控制[8-9]。
在趙媛媛等學者發布的研究中提出大部分DR患者因為缺乏對自身疾病的專業認知[10],同時也沒有醫護人員引導,信息來源有所缺失,對病情重視程度不足,難以篩選對病情有風險的因素,從而導致預后質量不佳,打擊了治療依從性,進入惡性循環。本文對DR患者術后給予MDT引導下的延續護理,兩組患者出院護理干預模式下DR生活質量比較發現,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表1數據可知患者依從性優于對照組,多學科團隊的專業優勢能夠及時處理各種突發情況,且包含內分泌醫生、心內科醫生、心理醫生,全面預防與延緩各種并發癥出現,通過協同效應來保障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11-12],而該延續護理下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升,在表1數據中可得到驗證。
綜上所述,對采取手術治療的DR患者給予以MDT理論為引導的延續護理,可保障患者離院后遵醫行為,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干錦華,劉利,范秋梅,等.多學科協作模式延續護理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20,49(14):2326-2329.
[2]薛銀紅.整體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玻璃體切除術后患者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12):2076-2078.
[3]趙志群,祁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玻璃體切除術前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的針對性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6):97-99.
[4]任天航,王紅霞.玻璃體視網膜術后高眼壓預警機制在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的護理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4):63-65.
[5] Kowluru Renu A and Radhakrishnan Rakesh and Mohammad Ghulam. Regulation of Rac1transcription by histone and DNA methylation in diabetic retinopathy.[J]. Scientific reports, 2021, 11(1):14097-14097.
[6] ValdezGuerrero Amaranta Sarai et al. Diabetic Retinopathy:Important Biochemical Alterations and the Main Treatment Strategies[J]. Canadian Journal of Diabetes, 2021,45(6):504-511.
[7] Papadopoulos Alexandros and Topouzis Fotis and Delopoulos Anastasios. An interpretable multiple-instance approach for the detection of referable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fundus images.[J]. Scientific reports, 2021,11(1):14326-14326.
[8]曹艷芳,朱秋誼,藍安琪,等.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術后患者生活質量、血糖控制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9,26(11):1601-1602.
[9]李莎.舒適護理對增殖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玻璃體切除術后患者遵醫行為、術后并發癥及血糖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5):179-180.
[10]趙媛媛,白昊,謝桂軍.自我整體強化護理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圍手術期影響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8,47(6):713-716.
[11]唐森榮,陳清霞,段雨,等.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影響[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0):38-39.
[12]高梅,黃蕾,葉紅,等.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出院患者延續護理效果觀察[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5):110-112.
本文由期刊論文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多學科協作(MDT)聯合延續護理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DR)患者術后遵醫行為和生活質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