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究人文關懷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及對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精神分裂癥(恢復期)患者9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人文關懷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量表(ADL)、精神病評定量表(BRPS)、個人社會功能量表(PSP)、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觀察組護理后ADL及PSP評分均高于對照組,BRPS、SAS及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文關懷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舒適的住院環境,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緒,并提升其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病情。
關鍵詞:人文關懷恢復期精神分裂癥生活質量 臨床應用效果 滿意度
精神分裂癥屬于精神科中常見的疾病類型,該疾病具有病程長的特點,患者病情容易反復發作,發病后患者表現也較為多樣,大部分患者會表現出思維紊亂、胡言亂語、狂躁不安、抑郁癥等。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疾病主要是通過藥物治療,但是由于該疾病病情較為特殊,除了合理有效的藥物治療外,還需要加強患者護理服務,幫助患者改善精神癥狀,消除思維、意識、行為、感覺等方面的障礙,從而保證患者恢復效果理想。通過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方式,能夠幫助患者盡快恢復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在本文中針對本院收治的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90例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精神分裂癥(恢復期)患者9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25~68歲,平均(46.8±3.5)歲;病程1~3年,平均(2.4±0.3)年。觀察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24~67歲,平均(46.5±3.6)歲;病程1~3年,平均(2.1±0.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均符合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1)其他精神疾病、肝腎功能不全;(2)酒精依賴;(3)妊娠期哺乳期女性;(4)嚴重肝腎功能障礙;(5)惡性腫瘤;(6)依從性較差;(6)傳染性疾病。
方法:⑴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健康教育、病情觀察、用藥指導等。⑵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人文關懷護理:(1)成立人文關懷小組:由主治醫師、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文化程度、疾病治療情況等,為患者制定人文關懷護理內容,充分明確患者心理特點,注意保護好患者隱私,并給予患者充分的體貼與保護。(2)創建人文關懷護理環境:為患者布置整潔、舒適、溫馨的住院環境,并將患者的相關物品擺放整齊,保證病房內光線柔和、舒適,注意了解患者興趣愛好,為患者提供相應的娛樂設施。(3)語言行為規范護理:護理人員需要規范化自身的文明語言,并學習相關健康教育知識,再對患者展開針對性護理指導,做好患者健康教育,讓精神分裂癥患者及其家屬均了解該疾病的發病原因、發病機制、治療方法、疾病預后等相關保健知識。(4)規范人文關懷護理程序:護理人員需要將患者親自送至床旁,并向其介紹醫院各項規章制度,使其了解詳細的治療與護理內容,每天積極主動地與患者家屬溝通,并充分滿足患者合理需求。每天增加巡視頻次,積極主動地給予患者床旁問候,并在節假日為患者送上禮品,讓患者充分感受到醫護人員的關懷[1]。(5)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的家屬展開協同護理服務,鼓勵患者家屬及其親朋好友聯系,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讓患者充分感受到家庭、社會的鼓勵與關心,通過音樂療法、冥想法等方式舒緩患者不良情緒,組織患者進行舞蹈、唱歌等活動。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精神病評定量表、個人社會功能量表、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及護理滿意度評分。(1)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ADL)評分表進行評價,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高;(2)精神病評定(BRPS)標準:分值越低代表患者精神狀態越好;(3)個人社會能量表(PSP):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社會功能更優。(4)焦慮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標準:分值越低代表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越低。
統計學處理:數據應用SPSS 22.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ADL、BRPS、PSP評分比較:兩組護理前ADL、BRPS、PSP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ADL、PSP評分均高于對照組,BRPS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ADL、BRPS、PSP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兩組護理前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討論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精神分裂癥患者比例有所增加,精神分裂癥患者多需要接受藥物治療,盡管藥物治療能夠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但是很多患者治療后無法盡快適應外界生活環境,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2]。因此對于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而言,在合理有效的治療基礎上,還需要加以干預措施,促使患者能夠更快適應生活,保證其生活質量[3]。
人文關懷護理模式作為當前一種新型護理手段,通過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逸的住院環境,減輕患者心理負擔,避免患者因為面對新的環境產生不良情緒。另外該護理服務十分重視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通過積極有效的心理護理手段,能夠保證患者心理狀態良好,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4]。同時通過定期健康宣教,有助于加深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能夠為患者營造更加舒適、和諧、健康、積極的治療氛圍,激發患者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促進患者能夠盡快康復。人文關懷護理模式通過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配合,能夠給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讓患者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以及醫護人員的關愛,讓患者保持一個良好、平靜、舒適的心理狀態,引導患者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情,配合護理人員相關工作,從而使得護理質量得以提升[5]。
在本文中,觀察組護理后ADL、PSP評分均高于對照組,BRPS、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人文關懷護理服務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還能夠改善患者不良情緒,積極消除患者心理壓力,全面改善患者精神狀態,緩解患者病情發展,應用效果較高。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中能夠起到理想應用價值,對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該護理服務模式能夠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提升患者康復速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姚敏,賀楚梅.人文關懷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26):161-162.
[2]唐潔.人文關懷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護理中的滲透[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38):82.
[3]王揚,鄧傳秀,鄭先燕.人文關懷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39):29.
[4]謝小惠,黎秀.人文關懷康復護理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24):183-185.
[5]黃昌群,覃遠麗,李華軍,等.人文關懷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14):132-135.
本文由期刊論文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人文關懷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及滿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