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青年人患腦梗死(CI)的危險因素。方法:2018年8月-2020年9月收治青年CI患者86例,列入觀察組;選取同期青年健康人員89例,列入對照組。比較兩組血糖、血脂及血壓水平,并分析CI的危險因素。結果:觀察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舒張壓(DBP)和收縮壓(SB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青年CI的危險因素為吸煙、酗酒、心臟、結締組織疾病、血液系統異常與女性因素(妊娠、口服避孕藥)等。結論:青年人CI的危險因素較多,需嚴格規范其生活習慣,對癥治療心臟以及結締組織類疾病,同樣將血液疾病與妊娠者列為高危人群,予以積極監測,以預防CI。
關鍵詞:青年腦梗死危險因素 生活習慣 實驗室指標
腦梗死(CI)多發于中老年人群,但是在飲食結構調整和作息紊亂等因素干擾下,很多青年人患上CI。通常45歲以下出現CI征兆則被認為是青年CI,其在腦卒中占比約為10%[1]。青年CI的病理表現為語言和行為異常,但其病情程度多數輕微,而且預后良好。有學者提出,全面分析青年人CI的致病危險因素可以擬定預見性措施,進而最大化降低其患病率。基于此,本研究選取2018年8月-2020年9月青年CI患者86例與青年健康人員89例,用于分析青年CI的危險性致病因素,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8年8月-2020年9月收治青年CI患者86例,列入觀察組;選取同期青年健康人員89例,列入對照組。觀察組男45例,女41例;年齡21~44歲,平均(32.15±2.47)歲;體重(43~86)kg,均值(52.15±1.65)kg;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23例,高中及以上46例;職業:工人40例,農民19例,自由職業14例,其他16例。對照組男49例,女40例;年齡22~41歲,平均(32.58±2.33)歲;體重(42~84)kg,均值(52.20±1.44)kg;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例,初中25例,高中及以上43例;職業:工人41例,農民17例,自由職業15例,其他1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所有入選者均意識清晰;(2)可參與全程研究;(3)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惡性腫瘤、中老年人和器官功能異常。
方法:兩組入選者均在入院1 d內檢測血糖,測定血壓,并化驗血脂指標。同時對其進行頸動脈彩超和心臟彩超掃描,收集其不良習慣、病史等情況。
觀察指標:記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等血糖指標;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總膽固醇(TC)等血脂指標;舒張壓(DBP)和收縮壓(SBP)等血壓指標,并分析青年人患CI的危險因素。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 21.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血糖、血脂及血壓水平比較:觀察組FBG、2 h PG、LDL-C、TG、TC、DBP和SB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HDL-C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血脂及血壓水平比較(±s,mmol/L)
CI危險因素分析:青年CI的危險因素為吸煙、酗酒、心臟、結締組織疾病、血液系統異常與女性因素(妊娠、口服避孕藥)等。見表2。
表2 CI分析危險因素[n(%)]
討論
CI的患病與死亡率均較高,癥狀多是半身不遂或突然暈倒。其發病過程為血液內部栓子跟隨血流流向腦動脈,使腦血管多程度阻塞,進而影響側支循環的實際代償功能,導致腦缺血,最終誘發梗死[2]。發病年齡<45歲即為青年CI,其病因為壓力增大和運動量少。
本研究發現,青年CI的危險因素有以下幾點:(1)基礎病,即血壓、血脂、血糖異常。研究中觀察組的以上各項指標與對照組數據相對比后差異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基礎病誘發青年CI的機制:高血壓會導致腦動脈迅速硬化,增加血管壁的實際厚度,進而造成管腔狹窄[3]。此外,血液中物質在血管病變處的長時間附著會形成血栓,也是造成CI的因素之一。高血糖與血脂會損傷內皮細胞功能,使微血管呈硬化表現,同時會升高血液黏度,導致血栓。為此,需要嚴格控制三高,定時監測相關指標,并制定系統化的治療方案;(2)不良習慣:觀察組吸煙率(66.28%)與酗酒率(58.14%)更高,對比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吸煙會使動脈硬度增加,且會放緩動脈血流,使動脈搏動指數有所下降,且會加快血小板聚集速度。而長時間飲酒會提高TC水平,增加紅細胞比容,使血液過度黏稠,從而誘發心臟異常,造成CI[4-5];(3)心臟疾病:觀察組卵圓孔未閉(32.56%)以及室間隔缺損(24.42%)的發生率更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心臟疾病會導致心源性CI,一旦合并心臟疾病,靜脈血管內的逆行栓子便會經右分流通道進入左通道,直接流向動脈系統,最終造成CI[6];(4)結締組織疾病:觀察組紅斑狼瘡(16.28%)和動脈炎(27.91%)的發生率更高,與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締組織多為免疫疾病,會影響大動脈與分支動脈血流,導致慢性炎癥。其多發于女性,會因以上疾病引發顱內血管病變,CI風險更高[7];(5)血液異常:觀察組貧血(45.35%)和白血病(8.14%)的發生率更高,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貧血和白血病均會減少紅細胞數量,降低其攜氧能力,且會增加血液黏度,使血流更慢,這也是CI的誘因之一[8];(6)女性因素:觀察組口服避孕藥(13.95%)和妊娠率(11.63%)更高,相較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避孕藥會使血液高凝,導致血管內膜的代謝能力異常和增生等表現,且妊娠會改變體內雌孕激素的實際含量,使CI患病率升高[9]。以上因素均可預見,可以通過嚴格化管理和長期隨訪篩查高危因素,進而擬定科學化和針對性的干預措施,規避高危因素。但部分低學歷人群的認知水平偏差,因此需要加強宣教,給予高度重視,糾正錯誤理念。
綜上所述,青年CI的危險因素多樣,需要總結病程規律和特征,積極制定防護措施,篩查高危人群,并對其實行臨床宣教和病情指導,以減輕青年CI的危害性。
參考文獻
[1]王麗香,李強,呂萍,等.86例青年人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分析核心探究[J].中外醫療,2020,39(18):35-37.
[2]李萍,李勤,蘇躍康,等.青年人腦梗死危險因素的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34):260.
[3]李濟民,羅曉,劉康麗,等.青年人群腦梗死引起腦動脈狹窄的臨床危險因素分析[J].現代醫院,2018,18(5):741-743.
[4]阿依克麥爾·穆合塔爾.喀什地區青年腦梗死危險因素及中國缺血性卒中亞型特點[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42):50-51.
[5]王紅霞,劉欣,王麗娟,等.不同年齡腦橋梗死患者危險因素和病因分型及預后分析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8,21(26):3190-3193.
[6]陳彩云,麻春玲,唐靜.青年人腦梗死危險因素分析及與TOAST分型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4):582-585.
[7]王穎.缺血性卒中在青年與老年患者中危險因素的臨床比較[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2):189-191.
[8]張屏,李曉歐,赫鵬,等.血清脂蛋白α、高密度脂蛋白、C反應蛋白與青年人腦梗死的關系[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4):53-54.
[9]肖麗華,李鋼.青年與中老年急性腦梗死分型及危險因素對比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33):35-38.
本文由期刊論文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青年腦梗死86例的危險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