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究體外沖擊波對腰椎間盤突出伴坐骨神經痛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腰椎間盤突出伴坐骨神經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治療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法,觀察組采用體外沖擊波治療方法。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腰椎間盤突出伴坐骨神經痛患者采用體外沖擊波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減少痛苦,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 體外沖擊波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辦公室勞動人數逐年增加,在久坐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腰椎間盤突出癥等疾病。有研究表明,60%~80%的成人曾發生過腰腿痛,且復發率高達60%~85%,其中35%的患者發展為腰椎間盤突出癥[1]。該疾病是臨床常見疾病,由于腰椎間盤長期受到壓迫會發生損傷撕裂,進而髓核突出壓迫神經刺激神經,臨床中表現出腰痛,或伴隨下肢疼痛麻木等癥狀,患者往往不能久坐久站,嚴重時影響行走,甚至跛行或不能行走。坐骨神經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的常見并發癥,疼痛的部位主要在腰部、臀部、大腿以及小腿附近,長期疼痛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還會導致患者產生一定心理壓力,給其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在治療過程中,很多患者普遍采用保守治療手段,但是效果并不明顯,很容易復發。體外沖擊波療法是一種對軟組織、骨組織相關疾病進行治療的方法,在目前醫院醫療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該治療手段逐漸推廣應用,能夠治療很多種疾病。對此,本研究重點比較體外沖擊波和常規治療方法對腰椎間盤突出伴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腰椎間盤突出伴坐骨神經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治療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男性3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齡(55.36±6.54)歲。本研究患者均被確診,排除腰椎間盤明顯卡壓神經考慮需外科手術介入,存在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高血壓但未控制住等情況患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治療方法。患者每日平臥于硬板床,采用中頻脈沖治療儀、中藥熱奄包、牽引、針刀松解等治療手段。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體外沖擊波治療,利用Swiss Dolorclast(FT-174)型體外沖擊波治療機,采用痛點、體表解剖標識定位的方法,明確沖擊波位置,設置頻率為8 Hz,治療壓力設定為1.5~3 bar,每次治療沖擊次數在1 500~2 000次。在治療過程中,需要結合患者耐受程度對沖擊強度、次數進行調整。每周治療2次,連續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VA S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量化評估患者的疼痛緩解程度,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臨床治療有效率分為4項,治愈(患者能夠恢復正常生活或工作)、顯效(疼痛基本消失,基本能夠生活或工作)、有效(部分生活或工作可以正常)、無效(疼痛未改善)。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VAS評分為(5.22±2.01)分,觀察組為(5.13±2.00)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VAS評分為(4.11±1.48)分,觀察組為(2.23±0.48)分,觀察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疾病,是導致人們出現腰疼、下肢麻痛等癥狀的主要原因,該疾病多發生于青壯年,在腰椎的最后兩個節段容易發生突出病變。其中坐骨神經痛作為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的根性癥狀,主要是坐骨神經通路以及分布區域表現出疼痛,如臀部、大腿、小腿等,這種疼痛性質多為酸脹鈍痛,也可能會出現燒灼樣疼痛或者針刺樣疼痛,常發病于20~60歲人群,其中40歲左右較為常見[2]。
近些年,該疾病呈現低齡化發展趨勢。中醫認為,腰椎間盤突出是由于寒濕邪氣入侵以及外感風邪所導致,和氣血經絡受損、慢性勞損等有一定的關系。在中醫治療中強調活血化瘀、疏通經絡。西醫認為該疾病是由于外力或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工作所導致的,變性髓核突出至椎管內或者進入后縱韌帶處,產生機械性壓迫或刺激。在臨床治療中,可以結合實際發病原因將本病分為繼發性和原發性兩種類型,臨床上常見因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導致的繼發性坐骨神經痛[3]。
通常針對腰椎間盤突出伴坐骨神經痛采用常規治療方式,也就是保守治療,包括中醫藥治療、針灸、按摩等,以及服用營養神經藥物進行治療。盡管方法較多,但是治療效果缺乏保證,治療時間較長,見效慢。對此,需要進一步探究新的治療手段。體外沖擊波(ESWT)是一種具有安全性的非侵入式治療手段,在骨科、泌尿科相關疾病治療中已經取得良好的成效。在1980年第一次應用體外沖擊波治療腎結石以來[4],人們對沖擊波在臨床上的應用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發現其對于常見疼痛疾病肩周炎[5]、網球肘和足底筋膜炎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Mariotto總結其緩解疼痛機制主要為通過激發C纖維和A-δ纖維啟動鎮痛的“閘門機制”;改變細胞膜通透性,使神經膜的極性發生改變,抑制去極化產生鎮痛效應;刺激P物質釋放,擴張血管,改善循環;抑制環氧化酶(COX-Ⅱ)活性等。體外沖擊波可以誘導成骨細胞活化,具有一定的成骨效果,而且在慢性潰瘍、下肢微循環中也起到一定再生作用,針對重度冠心病患者能夠改善其心肌血流灌注情況。
本研究對患者坐骨神經分布區、椎旁肌肉組織、韌帶等常見疼痛敏感位置,針對性利用體外沖擊波進行治療,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VAS評分,提高治療效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合臨床可以說明沖擊波能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伴坐骨神經痛。在利用體外沖擊波時需考慮患者實際情況,結合患者的疼痛、酸脹程度對壓力進行適當調整。治療方式因人而異,應該選擇患者能夠耐受的強度和頻率,這樣效果會更好。另外,盡管體外沖擊波屬于不良反應較小、無創、綠色的物理治療手段,但是依舊有一些不良反應,如治療時有明顯的疼痛反應、治療后數日可能疼痛反復、治療后局部皮膚可能泛紅。因此治療前最好告知患者上述情況,治療后當日需避免局部熱敷及貼敷膏藥。
綜上所述,體外沖擊波在腰椎間盤突出伴坐骨神經痛的治療中,簡單易行,非侵入式操作安全可靠,治療效果良好,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介入學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介入和微創治療操作規范的專家共識[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4,48(1):10-12.
[2]張沖鋒,李現林,彭衛兵,等.中藥、針刺、灸法和推拿等中醫療法治療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網狀Meta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1,25(17):2781-2788.
[3]楊進寶,紀紅,王艷.中醫治療坐骨神經痛32例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5,7(17):120-121.
[4]CHAUSSY C,EISENBERGER F,JOCHAM D,et al.High Energy Shock Waves in Medicine[M].Stuttgart Thieme,1997:26-78.
[5]SPEED CA,RICHARDS C,NICHOLS D,et al.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 for tendonitis of the rotator cuff[J]Br Editorial Soc Bone and Joint Surg,2002,84-B(4):509-512.
本文由期刊論文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體外沖擊波對腰椎間盤突出伴坐骨神經痛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