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延續性護理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案差異分為觀察組56例與對照組52例。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延續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質量情況。結果:干預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存在不同幅度下降,且觀察組水平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DMQLS評分均存在不同幅度下降,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延續性護理有利于穩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糖水平,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延續性護理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生活質量 血糖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常見并發癥,發病較為隱匿,初期并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發展,患者視力會有所下降,甚至出現失明的情況。臨床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通常采取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及藥物干預,能夠獲得較好效果,術后需要患者配合醫囑繼續加強血糖控制[1]。然而部分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持續干預,治療依從性并不理想,血糖控制不穩定,導致病情反復,生活質量下降。延續性護理能夠將護理服務延伸至患者家庭當中,對于患者術后康復具有積極的作用[2]。本院對56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采取了延續性護理,整體效果較為理想,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案差異分為觀察組56例與對照組52例。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平均年齡(63.29±5.78)歲;平均病程(1.69±0.71)年。觀察組男性32例,女性24例;平均年齡(62.11±5.63)歲;平均病程(1.78±0.7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選患者符合美國眼科協會制定的《2017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指南》[3]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斷及分類標準,均為單眼發病,未出現失明,患者自愿同意配合研究,且獲得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存在其他嚴重心血管疾病者;肝、腎等器官功能嚴重不全者;存在免疫系統疾病者;存在其他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白內障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及藥物干預。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給予基礎專科護理,指導患者合理用藥,保持良好的飲食以及運動習慣,向患者闡述日常注意事項,提醒患者定期進行視力以及眼底檢查。患者出院時對其進行詳細出院指導,出院后安排護理人員實施定期隨訪。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延續護理:①為患者建立專門檔案。出院前,護理人員充分收集患者的相關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病程、視力情況、視網膜病變情況、血糖水平、家庭情況等,整合相關信息,制訂專門的電子檔案。根據患者病情發展動態及時更新電子檔案信息,為延續性護理實施提供信息參考。同時向患者闡述延續性護理的特點、作用以及成功案例,讓患者積極配合。②日常指導。科室內部成立微信管理小組。由科室護士長擔任組長,選取3名具有一定臨床護理經驗的護師作為微信群管理員,添加患者或其家屬入群。每周由管理員以圖文或短視頻形式向患者推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相關知識,讓患者能夠充分知曉自身病情,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病機制、危害性、相關藥物治療方案、藥物機制及用法、藥物不良反應、日常飲食注意事項、日常運動注意事項以及自我情緒調節方法等,并強調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引導群內病友相互交流,互相汲取經驗,讓其能夠獲得群體支持,不斷提升其治療康復信心。群管理員定期收集患者問題,進行集中解答,并將相關問題整理為電子文檔,在群內分享。通過集群化管理,不斷提升患者對于自身病情的認知,強化其自護能力。③門診隨訪。每隔2個月讓患者在眼科門診進行復診,詳細了解并記錄患者恢復情況,對患者日常行為作出評估,與其面對面交流,督促其合理用藥、飲食、運動等。結合其病情以及個人需求,對延續性護理方案作出適當調整,并要求患者家屬對患者日常行為進行監督,提高患者醫囑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干預后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況。另外,采取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量表(DMQLS)對患者生活質量作出評價,量表分為5個維度,共87個條目,總分愈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愈差[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糖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存在不同幅度下降,且觀察組水平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情況比較(x±s,mmol/L)
注:與對照組干預6個月后比較,①P<0.05。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DMQL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6個月后兩組患者DMQLS評分均存在不同幅度下降,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x±s,分)
注:與對照組干預6個月后比較,①P<0.05。
3 討論
臨床通過手術治療能夠有效緩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讓患者維持正常視力,滿足日常生活需求。術后需要患者繼續維持血糖控制,防止疾病復發。部分患者在院內尚能配合治療,但出院后由于缺乏監督,自我管理能力較差,不能按照醫囑堅持用藥,再加上不良行為習慣影響,可能會導致病情遷延不愈[5]。
本研究中,觀察組采取了延續護理,結果表明干預6個月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DMQLS評分存在不同幅度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其他報道結果類似[6]。延續性護理是院內護理的有效延伸,即使患者出院后依然能夠對其作出持續性干預,對于患者術后康復具有積極作用。通過延續性護理能夠動態跟蹤患者康復情況,并給予持續干預、指導[7]。護理人員借助微信平臺向患者推送康復知識以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強調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讓患者能夠遵醫囑合理用藥,養成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穩定血糖波動,防止病情反復。延續性護理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與患者始終保持密切溝通,及時為患者答疑解惑,并要求患者家屬配合監督其日常行為,使其意識到按醫囑用藥的重要性,主動約束自身行為,促進術后康復,逐步改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采取延續性護理有利于控制血糖,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新宇.延續性護理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視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1,32(6):741-743.
[2] 賴玲,唐鑫匯,楊秋,等.延續性護理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干預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老年醫學研究,2021,2(1):61-64.
[3] 張新媛,肖新華.美國糖尿病學會2017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立場聲明解讀[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7,9(7):415-418.
[4] 王仕英,張理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延續性護理需求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實用防盲技術,2020,15(2):85-88.
[5] 曾乃仁.延續性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填充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9,12(12):1342-1344.
[6] 張艷.延續性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52):174-175.
[7] 曹艷芳,朱秋誼,藍安琪,等.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術后患者生活質量、血糖控制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9,26(11):1601-1602.
本文由期刊論文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延續性護理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質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