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是評估科研能力,評職稱等的重要依據,難發表,但也不是達不到,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SCI論文發表的心得,供大家閱讀查看。
關于寫作順序
先打好框架然后再添血肉。首先處理好所有的數據,包括做好表格,圖形等,然后按順序插到word中,再去填寫文字。不要寫到中間了才發現某些數據還沒處理好,這樣會打斷思路。寫作的過程中不要因為一個單詞或者一句話寫不出來而糾纏不休,不會的或者是拿不準的先用中文代替,保證思路連貫!如果寫作過程中突發靈感,必須趕緊用中文在文章中任何方便的地方先記錄下來,否則很和可能不到5分鐘就忘記了。
關于英語
英文要避免低級錯誤和中國式英語,例如句子前后單復數是否統一、時態是否一致、詞組搭配是否恰當等,這些錯誤只要認真就一定可以避免。英語功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但也并非無捷徑可循,例如對于有些自己寫出來的又不敢確定語法正確與否的句子可以把它粘貼到“google學術”中搜索一下,你很容易發現自己的說法是否得體,因為我們不是寫詩歌,如果“google”中沒有這樣的說法或相近的說法,答案只有一個:你錯了!解決的辦法很簡單,輸入幾個關鍵詞,臨摹歐美作者的句法(當然不是整句copy),不要嫌麻煩,自己要用心積累,多背一些經典的科技句型(幾十個足夠了),長此以往,語言肯定不會成為論文的障礙!
關于introduction
(1)高度重視introduction。introduction是決定成敗的至關重要一部分,剛入行的作者并不太在意introduction,而是注重實驗呀討論呀等內容,喜歡將內容堆砌在introduction里湊數,寫出來的東西要么詞不達意,要么邏混亂。這樣的introduction只能是被拒稿。反復品讀大腕們的經典文章,研究introduction中的每句話,考慮一下他為什么這么說,品讀語句中間的邏輯關系。自己寫完后,一定要以讀者的身份去反復品讀,看看你是否表達出了想表達的意思,或者你的每句話、每個單詞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去掉了它是否還能表達意圖。另外,看看是否有思維跳躍,前后相連的兩句話必須有邏輯性,如果讀下來不通順,一定要加以修改,不要心存僥幸,一定要讓別人讀起來很舒服,不能讓人狐疑。寫完后可以請自己的同學幫忙讀一讀,仁者見仁嗎,一定會有幫助的。
(2)introduction觀點要鮮明突出。
每篇文章必須有存在的理由,比如很新穎、很系統或者很深入等。如果你的文章很新穎,你就一定要強調出來哦你的新穎新,這個在abstract和introduction中一定強調說來。即使不是最新的,比如你在實驗中發現了你的結果不同別人的,你可以按照以下的套路來:(技巧很多,這里只能舉個例子)。
先描述你所研究的問題的概要,然后說某些作者什么觀點,另外一些作者是什么觀點……,最后要總結:加上however,nevertheless等轉折語句,再寫由此可見對于……存在這一定的爭議(或者問題),然而研究清楚這個問題,對于研究XXX具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搞清楚這個問題。然后說,本文做了什么,發現了什么,別忘了最后一定要總結一下,說明你的研究結果對于XXX有重要的意義。
注意細節
(1)做好數據和單位處理。數據有的是整數,有的有一位小數,還有的的有兩位小數,這肯定有問題。注意單位要統一成國際單位,而且前后要一致。比如前面寫1/cm3后面寫cm-3就不好了。
(2)作圖要認真,圖、表要直觀清晰明了、比例適當。用好origin軟件,其實它很強大。最好要會點PS(當然不是去ps華南虎之類),它在處理像素和尺寸上很好用,如果需要繪制示意圖的話最好能學會3dmax和flash等,你可以發現science和nature上的圖都很漂亮,顯然是花了氣力的結果。一個好的圖可以讓人眼前一亮,勢必可以增加成功的幾率。好的圖還有可能成為刊物的封面,那就抖死了(當然文章內容也必須夠好才行)。
(3)推薦審稿人時,最好保證你引用了他的文章,因為任何一個搞科研的人都十分希望自己的工作被別人認可,被別人引用。所以這也會拉近彼此的距離,減小直接據稿的幾率。
(4)還是關于審稿人,推薦時最好先搜索一下,他的聯系方式是否已經變更,或者他是否比較在行,我個人認為,審稿人有三種:一是很懂的大牛,二是半吊子,三是基本不懂。遇到到大牛它總能高屋建瓴,要么痛快放行,要么直指要害槍斃掉。遇到半吊子,死亡的幾率較高,經常會在雞毛蒜皮的小問題上糾纏。三是遇到不懂得你就偷著樂吧!
(5)寫好cover letter。
Cover letter,中可以給編輯附加上一封信,可以用跟朋友聊天的語氣寫上一小段言簡意賅的內容,最好是不像文章中寫的那么正式,可以包括你的文章的新意、文章的優點等等,但最后一定要扣題:你的文章在………有很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