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是位于文末、書末或書中各章節后的對論著中所引用信息的來源等各要素的準確標注,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教學畢業論文參考文獻,歡迎閱讀參考。
參考文獻一:
[1]王文彥、蔡明.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倪文錦.語文考試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山東省招生委員會.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夏季高考)山東卷考試說明[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3.
[4]朱紹禹.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曹明海.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
[6]倪文錦.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廖平勝.考試是一門科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8]劉海峰.中國考試發展史[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9]山香教師招聘考試命題研究中心.山東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理論基礎[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10]山東省招生委員會.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夏季高考)山東卷考試說明[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3.3.
[11]雷新勇.大規模教育考試:命題與評價[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參考文獻二:
[1]姚賽男.新課程背景下語文學科教學和高考命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2]劉慶根.新時期高考改革研究[D].揚州大學,2007.
[3]許小榮.高考語文試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
[4]李秀秀.新課改背景下高師生學習觀的調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
[5]許小榮.高考語文試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
[6]李秀秀.新課改背景下高師生學習觀的調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
[7]俞增生.課改區高考語文試題地域特色研究[D].廣州大學,2011.
[8]陳玉根.新課程背景下的高考語文試卷命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9]盧鴻燕.區域文化視野下高考語文和文綜試卷分析——以2004—2010年川、渝高考試卷為例[D].西南大學,2011.
[10]譚爍.2011年全國語文高考試卷語文知識類試題比較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2.
[11]顧奇.高考與語文教學[D].西北師范大學,2006.
[12]蔣艷艷.新課程背景下高考語文試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0.
[13]徐新梅.新課改背景下的語言高考新題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
[14]李敏.課改后語文高考命題演變與語文教育改革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9.
[15]鄧海英.高考語文基礎知識測試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16]唐衛紅.語文高考試題改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
[17]楊佳穎.江蘇省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題本研究[D].蘭州大學,2009.
[18]楊麗娟.上海語文高考改革二十年述評[D].上海師范大學,2005.
[19]樊紅巖.近年遼寧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試題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
[20]成正全.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命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21]王金玉.新課程背景下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試題研究——基于2007-2010年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D].廣西師范大學,2011.
[22]朱健.上海高考語文試卷研究[D].揚州大學,2011.
參考文獻三:
[1]溫儒敏、方智范、雷實等.2007,高考能否與新課程同行——關于“課程改革與語文高考”的討論[J].人民教育,2005(10).
[2]于立新.2013年上海高考語文試卷評析及教學啟示[J].現代教學,2013.
[3]王明建、龐新.新課標高考語文試卷改革路向——2009年高考語文傳統試卷與新課標試卷比較的視角[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11).
[4]趙雪晶.基于新課程標準的語文高考試卷研究——以我國五省份語文高考試卷為例[J].考試研究,2013(5).
[5]曹詠梅.論高中語文新課改對教學方法的影響[J].課程教育研究,2012.
[6]王錦聰.從“學會”向“會學”轉變——談新課改對學生的新要求[J].新課程研究,2006(02).
[7]孫錦明.高考分省自主命題的理性思考[J].當代教育科學,2004(24).
[8]萬福成.2007年山東省高考語文考試說明評析[J].考試與評價,2007.
[9]蘇盛葵.新課程高考語文考試大綱述評[J].中學語文教與學,2006(2).
[10]馮修猛,李凱軍,閆實等.試卷分析及其對教學工作指導作用的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