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抗日戰爭及其勝利,在中國近代史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它不僅是中國革命史上最偉大、最活躍、最生動的一個新階段,而且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歷史學畢業論文的寫作是對歷史學專業學生進行專業訓練的重要環節,相比于其他課程的學習,畢業論文的寫作不僅是對自己幾年中所學知識的全面檢驗,而且也是更進一步提高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綜合性訓練??谷諝v史論文如何寫一起看一下吧!
那么,在畢業論文的寫作中,我們應該如何來進行,應該注意一些什么問題,換句話說,我們怎樣能夠寫出一篇好的畢業論文。下面,我想就歷史學畢業論文的問題談一些想法。
一、論文選題
選題,是撰寫論文的開始,是開展史學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好的選題可以使研究者少走彎路,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高論文的成功率。 選題的產生并不是靠拍腦袋可以拍出來的,它有一個實際的形成過程。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勤學多問,注意培養疑古精神,增強問題意識,才能在最后的論文寫作時候選好選準自己的課題。任何研究都有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歷史學的研究尤其如此。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知識的積累。積累知識并不等于說是要死記硬背大量的歷史名詞、事件過程等等,那樣做的結果只能是陷入死讀書,讀死書的泥潭之中。讀書要有目的性,即圍繞一定的知識點、興奮點去讀書,有目的有選擇地積累知識。這就首先要學會在平時的讀書學習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如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或戰后冷戰歷史感興趣,就可以在平時讀書中多留意有關的知識和信息,并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問題意識,學會多問勤思,這樣才能發現問題,并逐漸形成對某一課題的強烈興趣,對之產生一種追根尋底的沖動,這樣才能會以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投身于喜愛的課題研究之中,寫出高質量的論文來。 如發生在80多年前的赴法勤工儉學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影響的運動之一,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政治影響和思想影響方面,而對大批勤工儉學生是如何在法國學習、工作、受教育的情況卻語焉不詳?!?0年代勤工儉學學生在法國受教育實況”一文的作者一直比較關注這一課題,在有機會接觸到法方有關檔案后,即全力收集有關史料,對1919-1920年赴法的勤工儉學生的人數、在法學校分布情況、生活狀況、教育程度等進行了細致的梳理,從而揭示了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重要內容。
歷史學和其他任何學科一樣,在論文的寫作中貴在創新。因此,選題不僅是自己的平時興趣,更重要的是,選題要新穎,要有創新意識,選擇新領域,選取新視角,提出新觀點,解決新問題。如目前,閱讀史、性別史、身體史、環境史等研究領域正在成為歷史研究的新領域,如果從性別史的角度來看有些問題,其結論則大為不同,如對英國工業革命的研究,一旦我們引進性別史的研究視角,學者們則發現在工業革命中女性的地位則比以前有所下降。這樣就促使了人們重新理解和認識工業革命。再如澳大利亞有位歷史學家從環境史的角度寫了《大象的退卻:中國環境史》一書,作者考察了中國的農業耕作方式如何將在當地生存的大象驅趕出去,森林如何被毀滅,環境怎樣遭到了破壞。這樣的視角就比較新穎,會得出一些饒有意義的結論。 通常來說,一個好的論文選題就是使論文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論文的選題。當然,在思考論文的選題時,我們還需要要注意這樣幾點。1、選題切忌空泛無物,避免大而無當的論題;2、選題不宜過于瑣細,或者鉆牛角尖類的題目;3、根據平時的學習與積累選擇適中的論題,4、在確定選題時還要考慮到資料的豐薄度,如果沒有資料的支持,再好的選題也無法進行實際的寫作。
二、搜集史料
在論文的選題確定了之后,接下來的重要工作則是如何搜集材料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撰寫論文的過程實際上講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搜集史料、消化史料的過程。因此,史料搜集豐厚或單薄,在某種意義上往往能夠決定論文的成敗。因此,在平時的學習、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就要留心搜集史料,學會做個“有心人”.一般來講,搜集史料的方法有很多種,一是在平時的學習和閱讀過程中,留心搜集有關課題的資料,整理出專題目錄。如對“皖南事變”一案,傳統的研究論著很多,還有很多的回憶錄等,但這并不表明這一課題就沒有再深入研究的必要。在深入關注這一課題的同時,可以先著手將已經出版的有關史料、論著整理出目錄,以備自己寫作時參閱,要特別留心查找尚未整理出版的有關史料,尤其是檔案史料,這些材料對考證史實、全面認識該案無疑會有很大的幫助,有時還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二是,要注意有關史學動態,隨時紀錄。一般來說,史學雜志、學報、報刊目錄索引等都是了解有關史學研究信息的便捷途徑,要做一個有心人,就要經常翻檢有關的報刊雜志,以便及時了解掌握有關的研究動向。如對太平天國、義和團的研究,近年來已經有多位學者從不同的視角對此進行了重新論述,不僅觀點新穎,所運用的史料也有所突破。對此,不妨把書找來看一看,他們究竟是采用了什么新材料,同時將此記錄在案,以便作為自己將來寫作的參考。
前面所說的史料的收集更多的是指平時的資料積累,現在,我們要重點關注確定選題之后的收集資料,具體來說,主要有這樣的幾個步驟。1、基本資料,收集整理有關論文選題的第一手史料,掌握基本史料情況,2、收集國內外研究性論述資料,瀏覽相關論著,了解研究進展情況; 3、將收集的史料和材料進行整理,注明出處,做到胸有成竹。 當選題確定以后,就可以在自己過去初步工作的基礎上,做全面搜集資料的工作。主要分為三步,首先,是基本情況的搜集:瀏覽相關論著,了解該課題的最新研究進展情況。其實當確定一個選題時,一般而言,大多數人已經對該選題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或對相關問題有一定的興趣,對此已經有所關注,因此,確定選題以后,應在原有對該選題認識的基礎上,擴大有關信息的搜索范圍,要對自己選題的有關情況做胸有成竹,知道在這個課題上,更多免費資料請訪問:豆丁教育百科以往的學術界都做了哪些工作,研究到了什么層次,有哪些基本的觀點,所運用的基本史料是哪些,只有對這些情況了然于胸,才能在自己的論文寫作中做到胸有成竹,下筆才能如有神助。在這一工作層面上,我們也將這項工作當成為是學術史的綜述和評論。其次,要掌握基本史料情況,搜集整理第一手史料。 因為僅了解有關研究動態是不夠的,還要十分熟悉該課題的基本史料情況,如對“皖南事變”,要了解目前究竟有哪些史料已經整理出版,還有哪些史料尚未出版,未出版的這部分史料在哪里可以查閱得到?;厩闆r摸清楚以后,就要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搜集有關史料,或抄錄,或復印,或制作卡片等等,集中起來作為自己撰寫論文的基本材料。第三,圍繞自己的論文主題搜集有關論著資料,編制有關史料目錄。為了提高論文的學術水準,這就要求盡可能地要搜集論文所涉列到的問題的全部資料,如當我們在寫休謨思想研究中,我們會涉及到他的“公民社會”的概念,這就要求作者必須搜集對這一內容研究的資料,無論在自己的論文中是否采用,但作為學術論文寫作要求必須要這樣做。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擴大瀏覽的范圍。當然,這種搜集資料的目的在于,各種論著提出了什么新的觀點,同時,也要留意使用了什么新的材料。一旦發現那些自己以前未曾收錄或遺漏的史料,要及時抄錄,并按圖索驥,編制有關目錄,以備查考之用。
三、撰寫文稿
如果說前面的階段都是思考和準備過程的話,那么,論文的撰寫則是進入到了核心的關鍵階段。在論文的寫作中,有這樣的一些步驟:
首先,確定主題,理清思路,安排文章結構。當選題和材料確定之后,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考,合理地組織材料,統籌安排文章的結構。論文的結構形式有多種多樣,如遞進式:遞進式的論文,是在分析與敘述的過程中,使各層意思層層遞進,層層深入,逐漸突出所闡述的中心觀點。連貫式:論文的論述按事件的先后次序展開,由始至終,易于把握事件的發展脈絡。總分式:這種論文有總論,有分述,總論可以放在文章的最前面,作為全文的提要,也可以作為總結性文字放在文章的最后面。文章內的其他內容則分段論述有關主題的某一方面問題。從總體上講,文章的結構應服務于內容,作者可以根據自己論述的需要,選擇一種結構形式,也可以將幾種形式結合起來,綜合運用。
一般而言,在歷史論文的寫作中,總分式結構的運用相對較多一些,這里就選取總分式結構作為示例。擬寫論文的第一步是總括大意,概述有關論題的相關研究情況,研究解決有關問題的意義或作用,提出自己要在本文中闡述的基本觀點,為下面的分段論述做一個鋪墊。因此,在歷史論文的開頭,一般是一段總述式的文字。論文的主體部分是接下來的分段式論述。論文的分段可多可少,可長可短,這主要是根據作者需要論述的內容和掌握材料的多寡決定的。
其次,圍繞論點,展開論述。論述的方法有多種,如歸納法、例證法、演繹法、類比法、反證法等。無論哪一種方法,只要運用得當,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歷史論文的寫作中,歸納法運用的比較普遍一些,歸納法通常是列舉一些個別事例,歸納它們的共同屬性,綜合它們的共同本質,從而得出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結論,這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論方式。但是在運用這種方法時要求論據必須充分且具有典型性,能夠涵蓋結論所涉及的范圍而少有例外,例外的情況一多,歸納法的應用就會受到影響。在歷史論文的寫作中,通常還會采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將歷史事件的敘述與作者分析評論結合在一起,在材料的選擇和運用上體現作者的思想觀點,這種方法,曾被稱之為“論從史出”.究竟是選擇“論從史出”還是所謂的“史從論出”,曾經有過激烈的爭論。但現在的歷史論文,更多的是作者在閱讀了大量有關材料,經過了一定的思考,形成了一定的觀點,再運用相關材料,將其訴諸于文字,以一種嚴密的邏輯論證,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這就是歷史論文的寫作。這與過去帶有政治意識形態色彩的“論從史出”或“史從論出”的爭論已經沒有任何關系。
第三,文字要簡潔流暢 .在論文的寫作中,我們一定要記住,思想或者自己對問題的理解是要靠文字來表達出來的,因此,一定要注意文字的運用。通常人們都認為歷史論文都是枯燥乏味的,其實,這是對歷史學論文的誤解,這不應該是歷史論文的專利。歷史本身是豐富多彩的,不僅有豐富多彩的內容,豐富多彩的形式,還有豐富多彩的記憶,這種豐富多彩為什么到了我們手上就一定要表達得枯燥乏味,甚至是可怖可憎呢?這里關鍵有個如何運用寫作語言的問題。在寫作論文時的語言運用是一個長期練習的結果,既沒有現成的公式可套用,也沒有固定的范本可模仿。關鍵在于對問題的理解和分析以及運用史料,將史料與你所要闡釋的觀點的有機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篇論文。因此在進行敘述時,最基本的文字要求就是簡潔流暢,而無須使用華麗的詞藻堆砌,史學不等于文學,寫作歷史論文是憑史實說話,而不是搞文學創作,因此,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詞藻修飾,給歷史以真實質樸的原貌。同時,語言還應準確凝練,特別是標題,一定要通過自己語言的運用,給人以視覺的沖擊。如前面所提到的“大象的退卻”一書,這個書名就非常凝練,當然也非常吸引人。 第四,論文要遵循學術規范。在歷史論文的寫作中有些必須要遵守的學術規范,這雖然是形式問題,但他也反映了作者的學術素養。如我們在寫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引用史料,因此就有一個如何引用史料的問題。引用史料的原則首先應使用第一手史料,如《史記》等史書、檔案、各類史料匯編、筆記日記、口述史料等,其次是后人編著的有關資料,如人物傳紀、大事年表等;再次是有關論題的著作、文章等資料。作為論述的論據,在論文中引用的史料應該是語意完整,能說明事實,或有助于說明主題的文字。引文要準確、精練,宜精不宜粗,宜短不宜長,以能說明問題為限,除非特別必要,切忌大段摘錄無關宏旨的史料。引用史料要注明出處,包括作者、書名、篇名、版本、頁次等都是引文注釋的基本要素。如直接引用史書中的一段文字,則要在引文注釋中注明各種要素。若是轉引自他書,則在注明“轉引自??”后將有關引文要素一一標明。 除引用史料時所必須的引文注釋之外,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還有一類注釋也是時常運用的,即對文中不容易被讀者了解或需要補充說明的部分的注釋。此類的注釋對象,主要有文字注釋和內容注釋兩類。文字注釋是對論文中所涉及的有關文字概念的注釋,如某一概念是文中所要表達的重要概念,作者需要在文中界定其涵義,若放到正文中討論,因篇幅所限,可能會影響到文章的整體結構,這時就可以利用注釋的形式加以闡釋或說明。內容注釋是對讀者不易了解的事件內容的注釋,可能是有關事件的情況說明,或對涉及的相關人物等的補充,也可以是對相關的人名、地名、職官、地理等的解釋說明。 如何進行注釋,學術界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約定俗成的規范,大家可以找一些雜志的要求來看,即可根據他們的具體要求來進行。 這里,需要強調一點的是,遵循學術規范實際上是防止抄襲。也就是說,我們在引用別人的文章、史料或者研究成果時,一定要注明出處。這樣做,不僅是形成學術規范,更重要的也是培養學術道德。
四、修改定稿
論文初稿完成以后,并不等于完成了全部的工作,還有大量的后續工作要做。首先要認真地反復通讀文稿,并檢點自己的資料庫,看看是否有論述不充分的地方,所運用的史料是否顯得單薄,或是遺漏了什么重要的史料。也可請其他人幫助自己檢查。這樣反復的檢查之后,就可以發現大量在寫作過程中忽略的問題,以及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之處,而這些都是需要在修改稿件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
修改文稿的第一步是檢查文章的思路是否貫通。在論文的寫作中,我們有時會因種種原因未能將自己的思想一以貫之,當論文寫完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后,我們再拿出來閱讀就能夠發現其中的斷裂,這時就需要按照自己已經確定的文思重新改順達。
第二步是增補材料。根據自己的檢查,有的放矢地搜集論文需要補充的材料,為未能充分展開論述的部分增加論據,充實論文的論述內容。
第三步是調整文章結構。一般而言,文章結構是在第一次確定主題,動筆撰寫時就已經確定下來的,除非特別需要,一般情況下不要輕易改動文章結構,因為調整的不好,小則影響文意的貫通,大則可能會傷筋動骨。這里講的結構調整,主要是指對文章各部分內容份量的平衡調整,以免出現各章節內容的忽大忽小,畸重畸輕,文章結構不平衡的情況,使論述達到總體的平衡。 第四步是修改文字。初稿就象未經打磨的玉石,玉質內斂,而表面卻粗糙不平,需要精心打磨修練,才能使之煥發出絢麗的光彩。剛剛寫就的初稿,無論是總體結構平衡,還是材料的引用,以及文字的表述等,多少都帶有倉促粗糙的痕跡,這就需要我們在論文初稿寫成之后,沉下心來,認真仔細地對文章進行修改。對文章字句的修改,古人謂之“推敲”.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反復地推敲修改。文字修改包括對文章概念用詞是否準確,文句表述是否流暢、語言的簡練與否,人物稱謂是否正確,簡略語運用是否恰當,乃至字詞是否出現打印錯誤等等。好的文章是需要經過多次修改,反復推敲的,只有這樣,才能使文章的邏輯性更強,才能把文章修改的越來越好。
文章經過反復多次的推敲修改,補充必要的材料,充實有關的論述,再對全部文章的文字風格進行審核之后,就可以把它作為定稿了。這樣一篇經過作者千錘百煉,凝聚了大量智慧和心血的作品,無疑是能夠得到認可的。寫,從而使自己的文思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