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論文是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在基本完成公共課、專業課學習的一個教學環節,是學生整理已學到的理論知識的一次訓練。英語專業學年論文寫作特點?具體如下:
摘 要:本文研究了中國英語專業學年論文的性質:論文題材范圍、論題的選擇、篇幅的大小等問題,分析了英語專業學年論文的特點,旨在為更好地開設這門課服務.
關鍵詞:高校英語專業 學年論文 寫作特點。
隨著國際學術交流的日益頻繁, 大學生的英語水平的逐年提高,作為大學生的初步學術訓練,在我國英語專業大學生中開設學年論文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學年論文雖然在英美國家大學早已是常規科目,但在我國畢竟才剛剛起步,所以,對于這門課程的一些重大問題,諸如本課程的性質、特點等,尚不十分明確,有必要作一番深入的探究,從而使這門課更加富有建設意義。
先來看看中國大學英語專業學年論文的性質, 這其中包括論文題材范圍、論題的選擇、篇幅的大小等問題。 眾所周知,我國英語專業的歸屬,按教育部頒布的通用教學大綱,屬于外國語言文學類,因此,它所研究的范圍,應該是外國語言文學。
更加確切地說,應該是英語國家的文學文本,從更加廣泛的意義上說,不僅僅是文學,還可以是對文化、翻譯和語言學的研究,這種范圍的考慮,基本和英語專業的畢業論文是一致的。方向雖然一致,但是論文的字數、題目卻有較大的不同。
考慮到做學年論文的學生還處于大三階段, 他們的語言與知識與畢業生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應該將題目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字數也不宜過多,一般1000字左右較為適宜。 此外,論文所選的研究對象不能太復雜,一般只選擇一篇英語短篇小說、一首短詩、一個翻譯問題或一個語言文化問題進行討論問題。 從研究的角度來看,研究的話題選擇一般也不能非常復雜和深入, 而是對于一種對課程中所涉及的某個問題作較為仔細的分析而已。 例如,不能寫“論《警察與贊美詩》的藝術創新”,而最好寫“論《警察與贊美詩》的幽默特點”,不能寫“論《雪夜林邊人獨立》的哲理深度”,而最好寫“論《雪夜林邊人獨立》的作者的躊躇”,等等。
目前,中外一些研究者對于上述問題進行了研究,如有的研究者認為:“論文的題目不宜太大,論述的問題不求過深,篇幅也不宜太長。 ”(杜興梅,06:8)對此董華等人也持同樣的看法(董華,2000:6)。 有外國的學者指出:“主題論文(這里即指‘學年論文'---筆者按)通常作為一門課程的主要部分,用論文的形式布置給學生完成。 它不要求學生用課程以外的研究資料,實驗室的實驗結果,問卷分析。 它與正式的研究論文有所不同。 它通常只是一種要求學生進行有創意性思考或評價性訓練的論文。 以英語課程的主題論文為例,它可能要求學生對一篇課文,一篇短篇小說的寫作進行仔細研究,或者僅僅是對一些課外閱讀的總結。 (The thesis paper is usually a paperassigned as a major part of the course requirement.If it does not re-quire the use of outside sources,laboratory experimentation,orquestionnaire analysis,then it does not a research paper.It is,then,generally a paper that may require a student to do some origi-nal thinking or evaluation.In English,for instance,it might be theclose study of a text or the writing of a short story or simply a sum-mary of some outside reading.)(德蒂鮑爾姆:6:2005)”
以上是確定了學年論文的性質, 緊接著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就是作為中國大學英語專業學年論文, 究竟有什么特點呢? 雖然在一些外國寫作教科書里,我們可以看到較為明確的關于學年論文的寫作指導、步驟分析、專題研究、理論探討,等等,但那畢竟是為英美學生而作的,在很大程度上是針對英美學生的語言表述、背景文化知識而量身定做的,如果將其照搬到我國的英語專業課堂肯定行不通。 所以,應該結合中國學生的寫作特點來考慮問題。 那么,中國學生的寫作特點有哪些內在因素呢?
筆者認為,最大的特點是思維方式問題。 當學生下筆做任何一篇文章(其中當然包括學年論文)的時候,他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從總的思路出發該怎么寫。 根據筆者對學生的觀察,中國學生總是喜歡先從各個方面去討論問題, 然后再在文章的末尾(多是最后一段)進行歸納總結,在思維學上,這種現象被稱之為“歸納法”. 這體現在篇章結構上,就是不在文章的開頭擺出文章的主題句而在文章的結尾營造主題句。 筆者曾布置學生做一篇題為“論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的幽默特點”的文章,發現80%的學生在文章最后出現主題。 國內外英語研究者對此都有所研究,如Matalene(1995),Scollon(1991),Connor(1996)和胡文仲等人都證實 ,中國學生的英語作文在文章的開頭是蜻蜓點水,一直在外面團團轉,遲遲不肯進入主題,觀點要到結尾才明朗。 王希墨等(1993:63)也對此作了量化的研究。 陳建平(2001)對中國大學生的作文的語篇模式的調查結果更加強有力地證明了學生作文的慣用思維模式。
中國學生在寫學年論文的另一個思維特點是缺乏方法,或稱為模式單一。 根據林燕平(2006)等在其專著《英美文學教育研究》的研究,中國大學生用英語欣賞、撰寫英語論文時,至少應該掌握四個方面的研究方法:一是作家研究系統,包括如精神分析研究法、 原型分析研究法等方法; 二是作品研究系統,包括形式主義研究法、新批評研究法、結構主義研究法等;三是讀者研究系統,包括解釋學研究法、接受美學研究法;四是社會歷史研究系統。 這些方法顯然是搞文學研究所必須的,正如楊自儉(24:1994)所指出的:“方法論的水平是人的理論思維能力的體現, 因此應把方法論建設的過程當作培養理論思維能力的過程,不應只當作單純學習研究方法來看待。 ”然而,中國大學生寫文章之前對上述方法幾乎一無所知,所以提起筆來根本談不上什么方法,只是抒發隨意所感,想到什么就寫什么。 有些學生也知道一些社會歷史研究系統的知識,但運用起來總是以這個方法的皮毛做文章, 即機械呆板地用所謂的社會變化來剖析作品人物。 正是由于這些特點,也可以說是貧乏,因此,大學生的小論文不能夠稱為論文,這樣就從根本上否定了學年論文是對于大學生進行初步學術訓練的這個重要目的。
中國學生在寫學年論文還有一個特點, 即不懂得應該引用本行業的業內人士,如專家教授、文學研究者、文學批評家等的研究成果,他們往往以為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就可以了,殊不知這是非常錯誤的。 毛榮貴(1997:23)的研究證實:“許多中國學生的文章充滿了陳詞濫調和陳舊的引語, 中國學校還在教這一套,在美國人看來,這是非常可怕的習慣。 (Many Chinese students fill their essays with so many clichés and shopwornquotes that I am beginning to think that the patterns of the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essays are still taught in Chineseschools.To the American reader,this habit is atrocious!)”有的學生即使引用了業內人士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在英特網上下載后卻往往不加以注明, 即不懂得通過以論文注釋的格式來表明自己文章的出處來源,以為像中國人引用孔子、孟子、唐詩宋詞那樣,不注明人家也自然明白。 這種做法,其實也從本質上同做論文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馳, 因為做論文是在搞科學研究,不注明文獻的來源出處,往小了說說是在否定自己的科研過程和論文的學術性,往大了講是一種不道德的剽竊行為。
總之, 由于上述學年論文的性質和中國學生做論文的這些特點,高校教師應該在制定教學大綱、編撰教材和確定教學方法的時候對癥下藥,因勢利導地教授學生,而不是一味照搬英美學年論文那一套,或對于學生做一些不切合實際的要求,從而避免降低教學效率, 不能真正實現英美文化教育的重要目的的失誤。
參考文獻:
[1]杜興梅.學術論文寫作.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2]德蒂鮑爾姆.怎樣寫主題論文.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1.
[3]董華.大學畢業論文寫作指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3.
[3]蔡基剛.英漢寫作修辭對比.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4]林燕平.英美文學教育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5]楊自儉.英漢語比較研究.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
[6]毛榮貴.中國大學生英語作文評改.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