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期刊發表的論文不僅內容上要具有新穎性、科學性和邏輯性,而且表達上要符合標準和規范要求,才便于科研成果的有效交流、傳播和應用; 但筆者在近年來發表的科研論文或作者投稿中常能看到表述上存在一些前后不一致的現象。今天帶來農業科研論文投稿問題研究,并對此提出一些修改意見或建議,供同人參考。
1 試驗設計中處理名稱及其代碼不一致。
一般地,同一名稱在文章中多次出現時,應保持一致。在“試驗設計”或“試驗處理”中,一般需要介紹清楚該試驗設置的處理都有哪些,即要交代不同處理的名稱; 但由于處理數目多和名稱繁長,表述上為了精煉,常常將處理名稱用處理代碼或編號表示。問題恰恰就出在這里: 如圖表中用處理編號表示,而文字敘述卻用處理名稱,或處理名稱與處理編號同時使用或混合使用。這種不一致容易讓讀者產生混亂感,給論文整體閱讀效果帶來影響。
例 1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共設 5 個處理,3次重復,15 個小區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為 4 m ×5m = 20 ㎡.處理如下: 處理 1,不施肥做對照( no ferti-lization 即 CK) ; 處理 2,農戶習慣施肥 ( conventionalfertilization,簡寫為 CF) ; 處理 3,平衡推薦施肥 ( bal-ance recommend fertilization,簡寫為 BRF) ; 處理 4,添加 NAM 緩釋復合肥( slow release compound fertilizer,簡寫為 SRF) ,NAM 抑制劑核心成分是脲酶抑制劑和硝化抑制劑,還有腐殖酸和沸石粉等其他材料; 處理5,脲精( urea fine,簡寫為 UF) ,為緩釋氮肥。
在該段之后的表 1 中,對于處理一項則是處理編號、名稱和代碼同時列用,這樣既累贅、繁瑣,又使前文所交代的處理編號或代碼顯得多余、無用。
在表 1 后關于處理還有一段文字是這樣表述的:可見,各施肥處理干制辣椒莖葉、根、果及總干質量均顯著高于 CK,平衡推薦施肥、緩釋復合肥及 UF施用根、果及總干質量均顯著高于常規施肥處理。
這段表述中出現處理名稱與代碼交替混用現象。
顯然,前文對于 5 個處理分別編號為“處理 1,處理 2,…,處理 5”,因而下文及圖表中應直接用處理編號或處理代碼,或直接用處理名稱( 使用前提是上文未對處理進行編號或代碼) ,三者可任選其一; 但在表述上需保持前后形式上的一致。比如: 若用編號,則文內及圖表中分別表述為“處理 1”“處理 2”“處理 3”等; 若用處理代碼,則相應表述為“CK”“CF 處理”“BRF 處理”等; 若用處理名稱,則直接表述為“對照”“習慣施肥”“平衡推薦施肥”等。
筆者認為,對于試驗處理項目的表述,應根據處理設置情況區別對待。當處理數目較多,且處理名稱較繁復時,建議用處理代碼或編號表示處理名稱,這樣全文表述上相對簡化。當處理數目較少、處理名稱相對簡單時,建議直接使用處理名稱; 因為處理名稱看上去很直觀,讀者可一眼看出不同處理的效果及差異,不必在處理名稱、代碼或編號之間反復查找和對照,既提高了閱讀效率,又避免了閱讀出錯。
2 科技術語與其英文縮略語不一致。
科技期刊作為科技信息的重要載體,是科技術語使用、泛化和傳播的重要媒介[4].在科技論文中,為了表述上的簡潔明快,科技名詞術語常常用其英文縮略語[5]表示; 但筆者發現,在一些期刊論文中常出現兩者混用的現象,即科技名詞術語的中文全稱與其英文縮略語同時使用,或相互交替使用,給人的感覺比較混亂。
例 2 干旱脅迫下植物膜脂過氧化作用及保護酶系統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過氧化物酶( POD) 、過氧化氫酶( CAT) 等的變化已經廣泛用于植物對逆境的反應機制研究。
然而在該文結果分析中有一段又是這樣表述的:
圖 3 顯示,脅迫處理結束時 LD、MD、SD 處理下小蓬竹葉片內超氧化物 歧 化 酶 SOD 活 性 ( 分 別 為274. 11、306. 45、284. 78 U / g) 比對照 CK( 291. 94 U / g)略低或略高,但差異不顯著。
如此表述顯得重復、煩瑣。既然上文已給出了幾個名詞的英文縮略語,則下文直接用其英文縮略語便可。
例 3 由圖 3 可知,所有取樣時期,土壤中脲酶( UR) 、硝酸還原酶( NR) 、( NiR) 及羥胺還原酶( HyR)活性均隨氮素用量減少而降低,所有處理條件下,氮代謝相關酶活性均顯著高于空白對照( T1) .同等氮素用量條件下,硫包膜和樹脂包膜控釋尿素混施處理下,所有取樣時期,土壤亞硝酸還原酶和羥胺還原酶活性均高于尿素處理。定植 30 d 后,硫包膜和樹脂包膜控釋尿素混施處理下其土壤 UR 和 NR 活性均顯著低于尿素處理,但均顯著高于空白對照( T1) ; 定植 60 d 和90 d 后,硫包膜和樹脂包膜控釋尿素混施處理下其土壤 UR 和 NR 活性均顯著高于尿素處理。
在例 3 中,“土壤中脲酶 ( UR) 、硝 酸 還 原 酶( NR) 、( NiR) 及羥胺還原酶( HyR) ”等名詞在論文“材料與方法”中的“測定項目與方法”一節應是第一次出現,這時即應該表述為這種形式,以便于下文使用,即下文再提到該名詞時直接用其英文縮略語便可。
因此建議: 科技名詞術語在文中第一次出現時用其中文全稱加英文縮略語,英文縮略語加括號置于中文全稱之后。以后的表述僅用其英文縮略語,既使文字表達簡潔明快,也使論文的格式體例規范、統一。
此外,還需要注意科技名詞術語及其英文縮略語在摘要中的適當表述。一般情況下,摘要置于篇首位置,建議摘要中科技名詞的英文縮略語最好也與其中文全稱一并出現較好。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清楚明了,便于理解; 因為在當今的海量信息中,讀者查閱文獻追求的是信息的質量及查閱的效率,一般僅通過閱讀摘要來決定是否有閱讀全文的必要。這樣,摘要中的信息量除了能涵蓋論文核心信息外,表述上還應清晰簡明,要求對科技術語的表述準確、規范、一致。
3 表題或圖題與其內容不一致。
科技論文中圖和表是最簡明、直觀的表達語言[6].圖題和表題猶如表和圖的眼睛,非常重要。沒有準確的圖題和表題,或圖題和表題太籠統,未表達出其實質內容,都會讓讀者不得要領。這種圖題和表題與其內容間的不一致在一些期刊論文中也常碰到。
例 4 ( 注: 為了縮減篇幅,表 2 中 20 ~40、40 ~60和 60 ~80 cm 土層數據均省略)。
直觀圖 1,其圖題并未完全反映圖的內容,沒有表明圖要展示的全部含義。即圖題不夠完整,漏掉了“不同生長期”這個重要條件,因而圖題顯得不夠準確,與圖的內容不一致。該圖題應改為“葡萄樹不同部位和生長期生物量的變化”.
4 摘要和結論或正文的數據與表中的不一致。
試驗論文的基本數據均集中在圖表中[7-8],圖表也最能直觀反映試驗的核心內容,因而論文其他部分如摘要、正文的結果分析及最后的結論與討論中的數據多來自圖表,也就是說這幾部分在說明同一個項目或指標時其相應數據應是一致的。
筆者在翻閱一些農業期刊及近年在編輯加工中常發現這樣的問題,即摘要中的數據與正文中的不一致,或正文中的數據與表中的不一致,或結論中的數據并非表中對應項目的數據。如此混亂,容易使讀者感到疑惑、無所適從,不清楚究竟哪個數據才是正確的。論文也可能會因此而失去可信度,失去閱讀和使用的價值
陜茶 1 號鮮葉 3 a 平均面積產量較CK1、CK2、CK3 分別增產 15. 7% 、14. 4% 和 12. 0% ; 但筆者在閱讀該文時發現摘要中的表述卻是這樣的:
陜茶 1 號比福鼎大白茶鮮葉面積產量高 11.57% ……在該文的結果與分析部分對鮮葉面積產量分析一段中是這樣表述的:從 3 a 的鮮葉面積產量統計結果可以看出,陜茶 1號的鮮葉面積產量最高,分別比紫陽群體種、福鼎大白和龍井 43 增產 11. 9%、15. 5%和 14. 3%.
顯然,作者在摘要和正文中對陜茶 1 號茶的鮮葉面積產量與對照品種相比,其增長率的表述與表中的該項數據不一致。
5 結束語。
正確、規范、統一的表述是衡量期刊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農業期刊試驗研究型論文中存在的幾種不一致,其中一些是期刊標準化方面的問題,這有待于在期刊標準化的不斷推行中去解決,而另一些卻是編輯加工和校對中的疏漏,需要更加注意嚴謹、認真地做好工作。此外,還有一些尚未列舉出來的幾種不一致,如“中、英文摘要中數據不一致”“作者單位中、英文間不一致”“圖中的圖例與圖線條不一致”等等,更為常見。
因此,農業期刊編輯在辦刊中只有不懈地堅持期刊標準化、規范化的有效推進,編輯加工中不斷加強編輯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努力提高編校質量,期刊質量和影響力才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6 參考文獻:
[1] 陳浩元。 科技書刊標準化 18 講[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45-68.
[2] 王立名。 科學技術期刊編輯教程[M]. 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1995: 175-189.
[3] 李興昌。 科技論文的規范表達: 寫作與編輯[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 25-39.
[4] 胡政平。 學術期刊編輯中幾個規范性問題探析[J]. 甘肅社會科學,2006,16( 2) : 110-115.
[5] 張行勇,申云霞,李漢章,等。 常用法定計量單位、學名及專業術語縮寫在植物科學研究中的應用[J]. 西北植物學報,1996,16( 6) : 153-161.
[6] 劉萬才,張凱,龔玉琴,等。 科技論文撰稿中圖表的規范應用[J]. 中國農機推廣,2007( 9) : 42-44.
[7] 劉 宏,楊悅,張少先。 科技論文中表格的規范應用[J].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2,27( 4) : 319-320.
[8] 劉愛琴。 科技論文寫作中應注意的問題[J]. 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32( 3) :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