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論文寫參考文獻格式的時候,發現沒有作者,怎么辦?
所有的文獻,都是有作者的,只不過有時候作者不是人而是一個工作組,對于本刊編輯部這種作者,可以在作者一欄寫上***編輯部,或者***會議組委會。最好的方法還是換一個文獻,通常查稿件質量不會去查看文獻屬實狀況,只要相關就可以屬在后面。無作者無組織機構名時,用完整文章標題代替作者/組織機構名。另一個方法是采用下述的文獻名字替換方法,把不規范的名字都替換成整理好的規范的名字,這樣就可以通過在outputstyle中選擇全名、加點的縮寫、不加點的縮寫來實現雜志名字的統一配置。書寫技巧把光標放在引用參考文獻的地方,在菜單欄上選“插入|腳注和尾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尾注”,點擊“選項”按鈕修改編號格式為阿拉伯數字,位置為“文檔結尾”,確定后Word就在光標的地方插入了參考文獻的編號。參考文獻標注要求用中括號把編號括起來,以word2007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時先把光標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點擊 引用-腳注下面的一個小箭頭,在出現的對話框中有個自定義,然后輸入中括號及數字,然后點插入,然后自動跳轉到本節/本文檔末端,此時再輸入參考文獻內容即可。
參考文獻的格式如果沒有期刊名稱或者作者名應該怎么辦
按照國家標準《GB7714-2005 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無責任者或者責任者情況不明的文獻,“主要責任者”項應注明“佚名”或與之相應的詞。凡采用順序編碼制排列的參考文獻可省略此項,直接著錄題名。 因此,如果文章有較多的參考文獻,就采用下列格式: [1]. 芒果的功效[J]. 中國熱帶農業, 2013, (1): 30。 如果文章只有一篇參考文獻,就采用如下格式: 佚名. 芒果的功效[J]. 中國熱帶農業, 2013, (1): 30。 擴展資料: 在獲取參考文獻時由于來源不同,捕獲的雜志名稱格式也不同,有時為全稱,有時為不加點的縮寫,有時為加點的縮寫,這在引用時會造成一些麻煩,使得論文中參考文獻來源的雜志名字不統一。 而這一點,不能單純的通過修改Endnote-output style來解決。 一個方法是論文定稿后,手工一個個修改,這個比較費力,而且浪費寶貴的時間。 另一個方法是采用下述的文獻名字替換方法,把不規范的名字都替換成整理好的規范的名字,這樣就可以通過在output style中選擇全名、加點的縮寫、不加點的縮寫來實現雜志名字的統一配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參考文獻標準格式
投稿之前要按照網頁上期刊的格式要求改好么?直接寄給期刊的話會不會不如法郵箱或在線投效率低呢?
一、稿約只是一本期刊對稿件的規范,按稿約格式寫可減少編輯的修改,增加通過的是間。二、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投稿方式,不一定寄紙質稿的就比在線投稿慢,具體要看期刊的審理周期。三、期刊的影響力,對期刊而言是影響引子,對讀者而言是是否是所在單位學科所認可的核心期刊。
給雜志社投稿的格式有什么要求?最好是了解編輯職業的人來回答。
為雜志寫稿注意的36個問題 一、 電子郵件投稿應該用什么格式? 主題:投稿欄目、文章名、發表筆名。 內容:文章的全部內容。 落款:您的真實聯系地址、郵編、姓名、郵箱地址、固定電話、手機、QQ號碼(注明QQ名)、其他您覺得有必要留的聯系信息。 除了以上內容,一概不歡迎。 二、 為什么不歡迎使用附件? 大家知道,很多病毒是通過郵件附件傳送的,就我知道,很多雜志社的電腦上都裝了病毒粉碎機這個軟件,就是說在處理電子郵件的時候,有附件的系統一律刪除。這意味著您辛苦的文字永遠不會被編輯看到。 另外,附件來稿格式不同,往往因為軟件問題而打不開,或者,打開是亂碼。 所以,為了您自身利益,別使用附件投稿。 三、 來稿之前知道自己的文字適合什么欄目嗎? 每個雜志都是由無數個欄目組成的。你在來稿之前,必須確定自己的文章適合哪個欄目。這樣,在郵件的主題里列出來,編輯在看稿的時候,也有更強的目的性。此外,這么做,也代表著你對雜志的熟悉程度。編輯在文章歸檔的時候,也方便。編輯都很懶,喜歡省事省心的作者。 四、 一個月來幾篇稿子比較適合? 個人覺得,不要超過三篇。有一次,一個作者一下子給我發來二十多篇文章。從好的方面想,這是作者信任你,將他的文章全部都給你挑選;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說,如果你這么多文章都是沒發表過的,那是否意味著這些都是被其他編輯篩選下來的?別的編輯不要的文章,我要來干什么? 五、 截稿時間是什么樣的概念? 截稿時間分為兩種,一是雜志每月交稿時間;二是臨時征稿截止時間。對于第一個時間,我個人覺得寫手沒必要太計較。因為雜志是做長線,你這一期趕不上,放到下一期好了。對于第二個時間,那么就是說,在截稿之前你可以去按照要求來寫,但是,一旦過了時間,就沒必要再寫再投稿了。因為時間一過立即定稿,就算你寫得再好,也不會用。個人經驗是宜早不宜遲,因為我們在臨時組稿的時候,往往時間沒到就取得了適合的好稿子而提前定稿了。 六、 字數要求的含義是什么? 簡單點來說,能少就不要多。規定多少字那你就寫多少字,不可以任性多寫幾百一千字讓編輯刪。畢竟,你字少了,只要文章不錯,我空出來的版面還可以安排其他一些東西;但是,你字多了,雖然你惱潞芷?粒?蛞晃依戀蒙玖耍?喑隼吹淖質?又痙拍睦錚? 七、 為什么不能有錯別字? 一個作者在線問我,我給你的信剛發過去,幾千字的文章,你怎么一分鐘就看完說不要?你這是什么工作態度?我回答很簡單:你的文章我沒看就退了,答案是你去注意一下你的文章標題。其實,答案很簡單,他的標題上有一個錯別字。文章中的個別錯別字可以原諒,但是,標題都寫錯了的作者,你覺得他的文筆和責任心會怎么樣?文章中的錯別字也別太多。多了,編輯會壞了胃口,不想再將你文章看下去的。所以,懇請各位,在發稿之前,至少將文章讀三遍,沒必要來考核編輯的改錯字能力。請寫手注意“像”與“象”,“的、地、得”等的使用區別。標點符號的使用也是問題。 八、 編輯是否有義務給作者回信? 應該回每一封信,但是,做起來,不現實。雖然我現在依然做到每信必復,但是,我也懷疑我自己能堅持多久。你要問答案?隨便你去一個論壇,一天回兩百個帖子看看就能理解我的感受。畢竟,我們的工作重點是在編稿子和做欄目上。我不給你回信,不是不尊重你的勞動,是我實在沒時間。大哥,我一天看稿下來,也真得很累。 九、 是否應該要求編輯給自己修改文章? 可以要求,但是,做好編輯拒絕的準備。理由同上。 十、 我請編輯在線看我文章有錯嗎? 沒錯。但是,做好編輯拒絕的準備。因為很有可能編輯在看其他的稿子,在和其他的作者做交流等等。你臨時插上一腳,編輯怎么可能會隨便分心來滿足你? 十一、 留用是否代表一定發表? 留用和發表是兩個概念。編輯拿了你的稿子,是覺得你這篇適合雜志。但是,我們每一期雜志都會在好稿子中挑選最優秀的稿子。我個人也有稿子在印刷之前被拿下的經歷。是否發表,要等雜志定稿后才知道。一般編輯會通知您稿子已用。要是一個月都沒通知,那就意味著稿子被斃了,趕快給別家吧。 十二、 是否應該按照編輯要求改文章? 必須。只有編輯才知道欄目要的到底是什么樣的文字。在這里別懷疑編輯的能力。一個好作者,必須要學會按照編輯的要求修改自己的稿子。我知道有一個女孩子寫稿子還可以,就是對自己太溺愛了。編輯請她自己修改一下稿子,她拋下一句:你覺得我稿子不好,那么就別用啊,我給別人去。大家想想,這樣的話說出來之后,編輯以后還會請你寫稿子嗎? 十三、 是好文章就一定可以上雜志嗎? 不一定。好文章也要適合雜志欄目設置。欄目設置之外的文章,再好也沒法用。畢竟,雜志不會隨便遷就作者開欄目。 十四、 什么是再好雜志也不用的文章? 敏感話題、太頹廢故事、畸戀等等等等。雜志要求有十不準。 十五、 網絡語言和雜志語言的區別是什么? 比如:“我靠”、“昏倒”等等網絡詞匯不要隨便出現在雜志上。網絡上喜歡用的碎句子,雜志也不喜歡。非網絡題材欄目,也最好別在文章中用太多的網絡專用詞匯。其他的自己多看雜志,慢慢領會。 十六、 為什么雜志喜歡用名家的文章? 第一期雜志定稿名單出來后,很多朋友問我,為什么你們那么喜歡用名家?為什么不多給普通人機會?我反問了一句,你看過卡拉OK冠軍開演唱會的嗎?名家之所以是名家,那是他文章里的確有一般寫手沒有的東西。但是,究其實,我們對待用稿還是堅持只看文章不看人。第一期稿子也斃了很多名家的文字,但是,也發了幾個寫手的雜志處女作。有這個疑問的人,建議還是多勤奮多努力,學會提高自己。畢竟,所有的名家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別嫉妒別人眼前的光環而忘記別人背后的艱辛。 十七、 投稿需要使用你的幽默感嗎? 一個寫手給我來稿的時候,信的最上面有一句:字數多了,你刪吧,我有點懶。很幽默嗎?我相信這個作者在寫的時候是微笑的,但是,我的回信很簡單:抱歉,我比你更懶。雖然編輯刪稿改稿是職責,但是,這么無聊地使用自己的幽默感有必要嗎?編輯心情好覺得這是你的幽默,但是,心情不好的時候當你這是什么? 十八、 謙虛一點有必要嗎? 沒必要,除非你硬要讓編輯相信你寫得很爛。謙虛是美德,但是,你自己將自己的文章說得一無是處,那么,還給編輯看什么?對自己有信心一點,兄弟。 十九、 引用和抄襲的概念是什么? 引用只可以是一句話,一個小片斷,一個閃光點。但是,你拿人家的文章來改頭換面說是自己的,自己心里虧不虧?我在征求職場故事的時候,收到不下于二十篇講自己在應聘的時候,地上有張紙屑、有個拖把、有一毛錢等等,因為自己做了舉手之勞的事情,而被老板看中,一躍而成為公司上層精英。我不管這個故事真還是假,但是,大家N年前就看過有這樣的故事出現,現在又拿出來,你說算是引用還是抄襲? 二十、 為什么我們不歡迎文章發表之前貼網絡? 文章不是不可以貼網絡,但是,在發表之前你貼網絡了,誰可以保證你的文章不被抄襲?我知道的一些地方小報經常在網絡上拿文章拼自己版。我自己的隨筆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本來一家雜志已經決定發了,但是,在定稿之前發現當地的報紙上搶先登了出來。開始懷疑我一稿多投,但是,我自己壓根就不認識這家報紙。我能說什么?自己撤稿了。 二十一、 一稿多投的概念是什么? 一篇文章給兩家以上的媒體。從我個人的角度上講,做寫手寫文章,非常希望可以一搞多投,而且我也這么做過。但是,我現在做編輯了,自然要為雜志的利益角度上考慮。畢竟,我們不希望自己做出來的雜志都是別人吃過的剩飯。對于一稿多投的作者,一般我們會選擇放棄。別到時候解釋自己不知道,這個是行規,不知道也要接受處罰。 二十二、 需要如此宣傳你自己嗎? 一個作者給我來稿的時候,文章最后附著自己文章發過哪個雜志第幾期,洋洋灑灑十多條;還有一個作者將自己牡媒本??惶跆趿諧隼矗?憂?魑牡狡笠倒せ岜熱?N銥錘遄又?螅?醯煤芷婀鄭?矣植徽釁福?愀嫠呶藝餉炊嘧鍪裁矗磕愀?依錘澹?植皇峭都蚶?K凳禱埃?話惚嗉?疾幌不妒盞秸庋?男牛?盞攪耍?駁斃?翱礎1鶿滴頤欽庋?撕α四愕淖宰穡??牽?憧匆肚慍切次惱灤枰?嫠弒鶉俗約悍⒐?謀灸鈉諑穡坑媚愕奈惱濾禱埃?灰?磕愕穆睦?⒀浴? 二十三、 什么時候可以開始詢問稿費標準? 你是一線寫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是編輯主動請你寫文章,那么你可以在寫作之前問清楚稿費標準多少。如果不是,是你自己投稿,那么,在文章發表之前最好別問。畢竟,我想文章是否能發是最重要的。一般我們都會向大家公布一個稿費標準,比如100-400,我建議一般作者別在文章還不怎么樣的時候,就向編輯問這個欄目多少錢那個欄目多少錢。說實話,你沒這個資格。 二十四、 可以和編輯成為文章之外的朋友嗎? 可以。編輯也是人。很多時候,適當地和編輯聊聊文章之外的話題,能彼此更好地溝通。而且,就為個人而言,也很喜歡彼此之間可以分享除了文章之外的屬于朋友之間的友誼和快樂。但是,編輯要是在上班時間,最好別隨便打攪。 二十五、 和編輯QQ交流說什么都可以嗎? 不可以。有一個作者給我來信,在QQ上說他向我的兩個信箱里發了三次信,但是,都被退回來。隨后,說了一句,你用的是什么破郵箱?說實話,平時我們彼此交流還不錯,但是,我覺得,這樣的話還是少說為好。你的信發不出來,難道就是我的郵箱有問題?就算是我的郵箱有問題,也輪不到你來指責啊。 二十六、 編輯和你QQ上說話很簡潔代表什么? 說明編輯忙,你最好別打攪。很多人問,你既然忙,那么你開QQ做什么?其實,這個問題問得很幼稚。你手機是不是一天到晚開著?我要是沒事就打你的手機和你窮聊,你會很開心?并且,我們開QQ,很多時候是在和別的作者在做交流。 二十七、 公布多個郵箱地址就需要每個郵箱都將相同的文字發一次嗎? 絕對不需要。我在網絡上本來只公布一個投稿郵箱,后來因為一些朋友說投稿不很方便,所以,我又公布一個郵箱。但是,現在我每次收信都發現很多作者將一篇文章同時發問兩個郵箱。我一天基本上收到稿子大概在一百五到兩百之間,公布兩個地址后,郵件暴漲。在這么多稿子中,有時候我真很難區別出來哪些稿子是發了兩次的。有一次我看稿子,覺得文章似曾相識,莫非是抄襲?就在要將這個作者打進冷宮的時候,才想起來,似曾相識的原因是因為早上看過他這篇發到我網易的郵箱,晚上看到的,是他發到我搜狐郵箱的文字。 二十八、 編輯誤會你怎么辦? 不著急,別激動,要相信,是誤會,肯定會有解釋清楚的時候。等幾天給編輯信箱里發一封解釋事情的郵箱說清楚自己的真實情況,我想編輯不會太不近人情的。但是,如果你四處散播編輯誤會你這樣的消息,那么,就算編輯有心想冰釋前嫌,最后可能還是選擇算了。 二十九、 一個雜志內部我需要聯系幾個責編? 一個足夠了。很多雜志規定,一個作者只能聯系一個編輯。這個是行規,愿意不愿意,都要遵守。除非編輯明確告訴你,他們不介意一個作者聯系多個編輯。 三十、 不滿意現有的責編就可以隨便換編輯嗎? 在你的文章沒在這家雜志發表出來,那么你可以選擇新編輯,但是,選擇了新編輯必須要告訴對方自己為什么要離開過去的編輯。如果你的文章已經在過去的責編手里發表了,那么很抱歉,就算你們合作再不愉快,也不可以隨便換。真要想換,打電話給主編,陳述理由,主編同意后,方才可以更換。 三十一、 我直接給主編郵箱發稿好不好? 不好。一般主編都不親自參加組稿,所以,除非你是主編私交非常好的朋友,否則,最好別發,因為,發了也等于白發。 三十二、 可以請本雜志內非自己責編的其他編輯看文章嗎? 最好別。別的編輯手里的作者請問看文章,有時候我真猶豫,因為,我不知道看了該怎么說。我說好,人家責編未必覺得好;我說不好,可是人家責編喜歡怎么辦?再說了,你的責編知道我看了你的文章,他會怎么想?要是以為我是在搶作者,那不在編輯之間制造誤會么? 三十三、 想寫非自己責編負責的版面文章怎么辦? 給自己的責編發過去,我想任何責編都會幫你轉的。但是,人家已經申明謝絕非自己作者參與的欄目,那么你就別寫了。因為你寫了,發給自己責編,不是叫責編為難嗎? 三十四、 有問題我直接打電話找編輯談好不好? 好。我個人覺得,作者應該多主動和編輯交流。編輯給你回信,往往只說你文章問題一個大概,你自己主動打電話給編輯,交流會更順利直接明了。 三十五、 我可以向編輯索取雜志嗎? 可以。但是,我們自己手里的雜志也是一定的,不是誰要都可以送一本的,一般是先來先得。所以,編輯說對不起的時候,那只能說明要求太晚了,他手里已經無雜志可送了。但是,你只要在雜志上發過文章,一般編輯以后都會按月給你寄雜志的。 三十六、 作者和編輯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互為上帝的關系。編輯沒有了作者,那么編輯水準再高也沒辦法展現;作者沒有了編輯,那么文章寫得再好也只能自娛自樂。所以,編輯要尊重作者的勞動,作者也要理解編輯的辛苦。你可以是天下所有編輯的作者,但是,我們不能強求我自己是編輯手里的唯一的作者。除了和自己責編搞好關系之外,也別輕易得罪非自己的責編的其他編輯。你想啊,你得罪了別的編輯,編輯們在一個辦公室坐著,你真以為編輯會因為你而和同事鬧矛盾?一般的結果是,你得罪了其他編輯,你的責編也無奈要放棄你。 本文標簽:
怎么樣給雜志報刊投稿
1.投稿要對路 每種報刊雜志都有自己特定的辦報(刊)方針和宗旨,有自己的讀者對象,投稿前必須先對此進行了解,搞清它的發行出版周期是雙月刊、季刊、月刊還是半月刊、周刊,如果是報紙的話,是日報、周二報、周報還是半月報、月報,接下來要了解各種報刊都開設了哪些欄目,各欄目都發表些什么樣的文章,可能的話還應該了解一下報刊的辦刊歷史,看看近年都發表過什么樣的文章,對照一下你研究的問題以及撰寫的論文原來有沒有人研究過寫過,研究現狀如何,原來發表過的此類文章是從哪些角度寫的,你的文章有無創新發展。此外,還應對報刊的發稿動態和走向以及下一步熱點稿件是哪一類進行研究,最后看看你撰寫的文章適合于哪些報刊的哪些欄目,投寄時最好在信封上注明欄目名稱,以便于編輯人員及時準確地處理稿件。要做到這一點,平時對有關報刊必須多看、多翻閱, 至少對近期目錄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投稿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致于把中學化學教學方面的稿件寄給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報刊。 例如:中學化學教學研究的權威雜志——《化學教育》是中國化學會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月刊。經常在每年第一期刊登《化學教育》欄目簡介,《化學教育》征稿簡則。如果要向這家雜志投稿,就必須仔細研究這兩篇文章。其它幾家雜志如:中學化學教學參考、中學化學等也會對其讀者對象、投稿要求、雜志欄目等方面進行介紹。 2.注意把握時機 教研論文按時效性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時效性強,與教學進度配合(例如《中學化學教學參考》的新教材教學參考,各種同步練習等),另一類時效性不強,與教學進度無關。后者什么時候投稿都行, 而前者必須掌握一定的提前量,到底提前多長時間投稿,一般報刊都會通過報刊啟示提醒讀者和作者。正常情況下,如果報刊沒有規定,與教學進度配合的稿件,雙月刊、月刊應提前4—6個月。總的說來,新聞類稿件越及時越好,報刊發行周期越短,提前量相應要小些。投稿最忌諱“馬后炮”,一般不是很出色的稿子,“馬后炮”是很難發表的,比如:與下學期一開學要學的內容有關的稿件, 一般在上學期期末最遲在假期當中就要發,這樣才能給教師備課提供借鑒和參考,如果你等到教完這部分內容后再寫出來投出去,那就成了“馬后炮”,這類稿件不是極有價值一般不會保留到第二年再發。這便產生了矛盾,因為大多數與教學進度有關的稿件都是在教學后發現了問題才研究撰寫出來的,而此時已經錯過了投稿時機。怎么辦?筆者的經驗是可以先寫出來慢慢加工仔細斟酌,到第二年合適的時候再投出去,這樣經過冷加工后,稿件會更成熟。有些報刊采用期長達幾個月甚至半年,即使只有一個月,由于不能一稿多投,等到收到答復,再投給其它報刊也已錯過了時機。這種情況下也可以采用上述辦法,只是最好有個發稿記錄,記下何時發給誰?結果如何?再投稿時心中有數。 3.注意格式要規范 如果稿件是手寫的,要注意書寫認真規范,整潔清楚,無錯別字,標點符號準確無誤,而且必須使用方格稿紙謄清,注明每頁字數。如果是打印稿,還應注意字不可太小,一般正文部分以三號字或小三號字為宜,頁腳須注明頁數與字數,便于編輯排版時參考。一般報刊編輯部都不收復寫稿和復印稿。不少報刊編輯部對稿件格式都有詳細而明確的要求,投稿前要認真研究。正規論文的格式應該是標題、標題之下是通訊地址、通訊地址之后是加小括號的郵政編碼,然后空格后是作者姓名。較長的論文在正文之前應有200—300字的“摘要”,和不超過5個的關鍵詞,以便于編輯閱稿時節約時間,了解要點,通常正文之后還應注明“引文出處”或“備注”以及主要參考書目,參考書目要寫清書名、出版社名、版本、編著者等。如果是第一次投稿,最好文后加“作者簡介”,以方便編輯了解情況,建立作者檔案,同時這也是自我推銷的需要。當然,簡介必須實事求是,不可海吹,因為稿件最后能否采用,不是看你的簡介來決定,關鍵還是稿件的質量,提高命中率的根本還在于稿件質量。 4.適當控制字數 不同的刊物,對論文字數的要求不同,而且差別很大,有的喜歡長篇大論,有的喜歡短小精悍,投稿時應對各刊物發表的文章進行研究,總結歸納出一些規律,這樣投稿才有針對性。一般說來,寄給報刊發表的文章,應盡量短些,選題最好小一點,內容實用些,可操作一些,讓別人看了能受到啟發教育或拿過來就可以用;而參加評選的論文,理論性應強些,選題可稍大點,字數亦應適當多一些,這樣才能將問題說清說透。通常組織論文評選的部門下通知或發啟示時,對論文選題、格式、字數都有明確要求,撰寫時應充分注意,如果沒有要求,筆者以為參加評選的論文字數以3000- 5000字為宜,一般不要少于3000字,也不要多于7000字,根據選題只要論述清楚了就行,不必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字數多少上。就發表的文章來看,字數多少的差別亦很大,這主要與選題性質、報刊容量、些讀者對象等因素有關,一般理論性較強的選題可稍長些,應用性較強的選題應短些,投給雜志的稿件可稍長些,而投給報紙的稿件應盡量短些,面向教師及研究工作者的論文可稍長些,面向學生的作品應盡量短些,選題較大的、學術性強的論文可稍長些,選題很小、學術性不強的、普及性的作品應盡量短些。這里的“稍長”或“稍短”是相對而言,沒有嚴格規定,在筆者看來,“稍長”一些的文章可掌握在 3000-5000字之間,當然,如果1500-2000字能解決問題則最好;“ 稍短”一的文章以不超過2000字為宜,如果500-1000字頂多1500 字能說清問題則最好。不論哪類文章,在控制字數的同時應十分注意文章的科學性和可讀性。所謂科學性是指文章的觀點不能出錯,引用的論據資料應準確無誤,論證過程應經得住推敲;所謂可讀性主要是指文字表述要讓人喜聞樂讀,一看題目就想看內容,一看內容就讓人愛不釋手,非一口氣讀完不可,當然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長時間磨煉,文字功底是練出來的。 例如:《化學教育》的“化學與社會”欄目字數應在5000字以內,“復習指導”字數應在3000字內,“調查報告”字數在3000字內,“實驗教學與教具研制”字數在500—2000。 5.講究投稿策略 剛開始投稿的人,將稿子投出后總希望盡快得到編輯部的回音。事實上,由于編輯部每天要處理的稿件無以數計,所以,不少刊物收到稿件后常常連收稿通知都懶得發,這挫傷了不少作者的積極性,甚至有人從此不再寫稿。還有個別刊物大量地照顧“關系稿件”,眼睛只盯住幾個“名人”,結果使很多新人退避三舍。但應該承認,任何刊物都會考慮自己的信譽,真正有生命力的刊物在用稿上一定會堅持認稿不認人的原則,只要稿件對路時機合適,質量屬于上乘之作,任何編輯部都沒有舍優求次的道理。基于這種考慮,從撰稿者角度出發,筆者以為,投稿時應注意以下策略:一是持之以恒,管寄不管發,即經常投稿,投出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指望它一定能發表,壓低期望值,用不用讓編輯部去考慮,事實上你想也沒有用;二是猛打猛沖,以多取勝,越不發越寄,時間長了,編輯就會有印象,特別是一些稿源充足級別較高的刊物,很可能你寄的稿子連仔細看都未來得及就提出了處理意見,“屢投屢退,屢退屢投”就可能感動上帝,如果你寫的稿件確有水平,不用說,只仔細看一次就可能改變你的命運,甚至連你以前投的稿子都會引起編輯的注意; 三是認準的路走到底,只要你感到你的稿件確有價值,就可以反復投,也可以轉投其它同類刊物,相信是金子就一定有被人發現認可的時候;四是由低到高,循序漸進,一般來說,刊物的級別越低,發行范圍越小,稿源越不足,同樣質量的稿件投給這樣的刊物就可能增加命中的機會,剛開始寫稿打知名度的新人尤其應注意這一點,夢想一鳴驚人一口吃成個胖子是不現實的;五是趁熱打鐵,即收到刊物的采用通知后馬上再寄,趁編輯部對你的稿子還有印象,繼續開拓。六是注意對準檔次,即投稿時注意稿件的質量與刊物的級別影響對應一致,這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原來發表過文章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可以“好稿子”對“高級別”刊物,這樣可以擴大影響、創牌子、打名聲,提高知名度,當然作品一定是“ 拳頭產品”,如刊物多次發表過你的稿子屬于“熟門熟路”,可采取中檔稿子對高級刊物的策略;第二種情況是原來未發表過文章,沒有什么名氣,門路不熟,屬于淌路子的作者,可采用“田忌賽馬”的辦法,以好對中、以中對低,如此可取得“三局二勝”的效果。 最后說一下“一稿多投”。各刊物都有自己的規定,都反對“ 一稿多投”,都要求過了采用期之后再改投它刊。但是很多稿子時效性很強,特別是配合教學進度的稿件常常是“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在這種情況下,有兩個辦法:一是按規定辦,過期改投或留待明年再投,二是采取變相的“一稿多投”,變通的辦法就是作好投稿記錄,收到采用通知后立即通知其它刊物,不要再發。一般說來,知名度不大、剛開始寫稿的作者,特別是質量一般的稿件,即使一稿多投,也很少會出現幾家刊物同時采用的情況。從這個角度出發,從維護作者權益的角度出發,筆者贊成第二種辦法,各報刊雜志編輯部似亦不應反對這種辦法。要說責任的話,作者寫稿很不容易,你不用又不及時通知作者,耽誤了用稿時機,這個責任編輯部應該負,不知筆者的看法是否正確。 從事文學刊物編輯工作十五余年,對作者不規范的投稿感觸頗深,現將投稿應該注意的事項告訴廣大作者,以便提高投稿命中率。 一、 稿件首先要書寫整齊,字跡不要潦草,稿紙要用方格紙。不少作者在這一方面不太注意,抄寫得亂七八糟,字跡潦草。更有甚者,隨便將一首詩抄在煙盒上或寫在用過的稿紙背面。有些作者雖然用稿紙抄寫但未用方格稿紙等等。對于這一類來稿,編輯一般都不會認真去閱讀。一是閱讀起來太費勁。二是編輯感覺到作者創作不嚴謹,投來的稿件質量肯定好不到那里去。三是不用方格稿紙抄寫,若稿件刊用修改起來也不方便,算行距,字數也不好計算。 二、 投稿時作者要謙虛。不少作者投稿時總愛附言。作者附言可以說五花八門。附言適當地介紹一下自己未嘗不可,但要言簡意賅,謙虛有禮。記得我剛參加工作在一家市級文學刊物作編輯工作時看到過不少類似的附言:我是某協會會員,某華人文學聯誼會會員``````在全國各地文學大賽中多次獲獎,可以說我是有一定影響的作家、詩人。今寄詩作幾首,在你們這類市級刊物上發表應該是綽綽有余吧``````。誠想,有哪一位編輯愿發這種驕傲自大的作者稿件。你既然這么高的水平,既然眼中沒市級刊物,何以給市級刊物投稿呢!當時,我還年輕,耐著性子看完詩作,其實所謂的詩作連上縣級刊物的水平都達不到,純粹是作者自吹自擂罷了。再者作者往往不了解自己的創作水平,總認為自己的稿件水平高,真應了那句“孩子是自己的好”的諺語,來稿時總是過高地估計自己的稿件,甚至講已得到了某主編的肯定或得到了某位作家的賞識。其實,稿件的好與壞,編輯閱完便知,作者沒有必要畫蛇添足,往往適得其反。因此,投稿時作者一定要謙虛,不要過高地宣傳自己。 三、投稿要有的放矢。目前,國內報刊林立,據不完全統計,文學報刊在國內有一千余家,再加上各類報紙的文學副刊,那就數不勝數。經常有作者埋怨自己的稿件得不到編輯的賞識,除了質量外,不外乎是作者沒找對投稿的報刊。其實,每一家報刊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用稿的標準,不能寫完稿不加選擇就投,那肯定是不容易投中。一般來講,報紙副刊發表的文章都要比純文學刊物發表的作品水平低,而且報紙副刊發表的文學作品一般都要配合本時期報紙宣傳主題,也可以說是應景之作。如果是這種稿件,一般不易在純文學刊物發表。當然,也有一些大報副刊發表的文學作品水平并不低,這要看是什么報了。文學刊物一般分為市級、省級、中央級。通常來講,級別的不同,所選稿件質量就不同,比如說《小說月報》、《小說選刊》可以說選載的都是小說精萃,一般作者的作品不易被選中。如何讓自己的稿件提高命中率,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創作水平,根據自己的創作水平向相應的報刊投稿,這樣就容易投中。 四、 稿件最好不要寄給某一位編輯。作編輯久了,認識的文友也就多了。因此,編輯的私人信件或寄給編輯的稿件就多了,案頭上壓滿了來信、來稿,處理都處理不完。編輯部都有專門的收發人員,來稿及時登記,及時分發,一般都不會積壓,反而寄給某一位編輯的稿件常常會積壓,得不到及時處理。 五、 稿件要自留底稿,便于一稿多投。現在所有報刊都不退稿,一是工作量大;二是支付不起大量的郵費。一般來講二個月(有約定的除外)內未見采用通知可另投它刊。稿件還是要多投幾家報刊(同一時間不要一稿兩投),說不定被哪一家報刊選上了。未發表不一定就是水平低,關鍵是要有的放矢的投稿。 六、給報紙副刊投稿切忌投長稿。眾所周知,報紙副刊的容量極其有限,稿件字數太多,版面無法容納,編輯修改起來費時費腦,在這種情況下,編輯一般都會選擇其它稿件,稿件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七、 寄稿時要在稿末寫清固定地址、郵編、姓名,以便編輯聯系。不要認為這是一件小事,有不少作者往往忘了在稿末寫地址,使編輯無法與作者取得聯系。
求Elsevier期刊投稿模板
elsevier上的投稿絕大部分期刊不會給每個人都發郵件的,不像rsc的期刊,所以樓主不要擔心。最好添真實的郵箱,或者樓主也可以以他們的名義注冊真實的郵箱,系統好像只給通訊作者發郵件,所以其實你也不必擔心什么。不要亂寫。切記:通訊作者的郵箱地址不可亂填。
投稿時要Cover Letter,是個什么東東
Cover letter中文叫做投稿信,是在投稿的時候寫給編輯的信,作用跟古時候拜訪人家用的拜帖有點相似。如果把期刊編輯形容成住在高墻大院里的名門望族,那投稿人就是希望給伯樂相中的無名小輩,這么說來拜帖一定要精致醒目有特色。不過如果作者已經是業內大牛了,估計投稿信是可以隨意一些的。 雖說文章能不能發表靠的還是科研價值本身,但是投稿信也是很重 要的。在現在發表的文章越來越多,權威期刊不缺稿源的情況下,責任編輯做的是擇優錄用,先淘汰掉一部分感覺上價值不大的稿件。如果投稿信沒有含什么有用的信息,文章一眼看上去又沒有太多吸引力,一些責任編輯就會很快做出拒稿決定。當然用的是非常委婉的說法,拒稿信用的也是統一模板。比如: Thank you for submitting your manuscript, referenced below, to . “文章標題” We have examined your paper, and conclude that it is not suitable for this Journal. It is our consensus that a specialized journal in this area would bring your paper to the attention of a more interested audience. This is not a judgement on the technical quality of your manuscript. Sincerely yours, 但是實際上,這篇第二天就被責任編輯拒稿的文章其實符合期刊發表的研究方向,因為有幾篇相關的文章就是發表在該期刊上。不過被拒了也就拒了,再去辯解也毫無意義。不過好奇之下,還是去google了一下責任編輯的背景,主要是做光學的,跟文章所屬的電磁方向雖然是一大類,但還是有所區別。再回頭看那個投稿信,用的就是以前的模板,只是用兩句話簡要介紹了一下文章的主要結果。模板如下: Dear editor, We would like to submit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 which we wish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in . There are couplers of results in this paper may be found interested by the general readers.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considering our manuscript for potential publication. Best wishes. 雖然投稿信也用兩句話說明了一下文章結果的價值,但是在這種責任編輯只是大同行的情況下, 如果這兩句話不能打動他,那么他就不一定能夠認同文章的價值,就會直接作出拒稿的決定。 所以在重新投其他的期刊的時候,就意識到原先投稿信的分量還不夠,還要加上一段文字說明為啥文章適合發表在該期刊上。上個月就有一個影響因子還不錯的期刊的編輯給大家發了一個郵件,明確說明了,要是在投稿信里面沒有加上這些文字,文章會被直接拒稿。 最能反映適合程度的當然是列出自己已經在該期刊上發表的文章,然后說明這兩篇文章是有相關性的。如果沒有過往記錄呢,找出幾篇該期刊最近2,3年發表的,被引用次數還不錯的文章列舉上去也是很有用的。5年前甚至10年前的就不要列了,因為現在期刊的scope都在不斷地調整中,以前的熱門方向,也許現在期刊已經看不上了。投稿信加上了這部分之后,重投了另外一個影響因子相當的期刊,文章很快被送審,很快給錄用了。雖然不一定是投稿信帶來的差異,但是還是愿意在心里認為投稿信也是要用心去寫的。 不過也要記住,投稿信不要寫得太長,最好在一頁內把重要的東西說清楚。寫得太長,編輯也會沒有耐心看的。 有些人建議在投稿信中把推薦的審稿人也加上。這個視情況而定,如果期刊投稿的時候本身就要求填寫幾個推薦的審稿人,那么就不用占用投稿信的空間了。但是如果投稿系統沒有這一項的話,那在投稿信加上會更好一些。提供的信息可以是審稿人的頭銜、姓名、地址和電子郵件。記得多次確認一下,電子郵件是人家有效的而且是常用的。最後,若還是不放心, 可以請專業的論文潤色公司如英論閣?www.enago.cn提供協助
請問一般向雜志社投稿的,論文需要什么格式嗎?
沒有什么特殊要求,你只要投稿上了,他們會給弄好的,一般簡單粗暴的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