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投稿期刊要求數字的一兩百字有關系么
如果你的稿子很優秀那他們會忽略的
向國外SCI期刊投稿時,投稿要求的一段英文看不明白,請有投稿經驗,英語好的幫忙
國外學術期刊審稿嚴格,投稿人不僅要有實打實的科學研究創新,還要使用規范的論文寫作和排版格式。提問者有關“表格”格式的這段英文翻譯如下:表格:按照表格在文章中出現的次序進行編號。表格下面用小寫字母加腳注對表格進行說明。避免文字垂直排列。盡量少用表格,并確保在表內顯示的數據不會在文章中其他內容中被重復展示。這段話意思是說:如果對于表格某些內容在表格內無法表達清楚,需要單獨說明,這時將需要單獨說明的部分加上小寫字母上標,并在表格下邊對該小寫字母所表示的意思進行說明。要是沒有需要具體說明的內容,當然就不需要腳注(footnote)。“Avoid vertical rules”就是指要用表格的三線法,不要有垂直線。以給位于荷蘭的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社投寄稿件為例,相關科研論文的格式要求可參考網址: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25262&do=blog&id=443193
第一次投稿SCI雜志被拒,說英語差,怎么辦
這個是每個人都會遇上的問題,不要緊張。基本咱們國內的人投SCI,都會在遇到語法,格式,邏輯上的問題,畢竟在國外人家算母語,你讓一個外國人來投中國的期刊不也是這個道理嗎?問題也有很多解決辦法,多看看別人問題,多向人學習,實在不行就找個翻譯潤色公司
英文期刊投稿時都需要covering letter和highlights嗎
你好,并非所有的期刊需要 covering letter 或 highlights。你得看這個刊物的投稿須知(To contributors)。保守一點起見,附帶上 covering letter 和 highlights 沒有害處。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何投稿給英文期刊或雜志?
不同的論文需要修改的原因和內容有所不同。有的稿件學術上很有價值但論文的寫作水平欠佳;有的論文結構很好但細節上需要充實;而對中國作者的英文論文而言,文字上需要修改和提高的很普遍,大部分還需要學術表述和論文結構上的改進。 現在國際上的英文學術期刊大多是同行審稿(PEER REVIEW),即請兩位審稿人(REVIEWERS) 審閱一篇論文,有的是三位或更多 (也有的刊物是由編委會的成員審稿,不對外邀請)。但不論是幾位,每一位審稿人的意見都很重要,作者要認真考慮。修改后的論文還要再重新回到主編或編輯部進行復審。許多期刊邀請參與復審和初審的人是一樣的,所以作者在修改論文原稿時,最好能按審稿人提出的修改意見,仔細全面地修改徹底,否則修改后的論文很有可能不會順利通過復審。有些論文修改一次就可以過關,被刊物采納。但也有不少論文要反復修改許多遍,才最后被刊物接納發表。在網上投稿的論文每經過一次修改,在投稿系統上都有記錄,作者和主編均可以隨時查詢(參閱“國際英文科技期刊網上投稿詳解”)。但無論文章修改過多少遍,只要沒有被刊物接受,稿件就會始終徘徊在刊物的投稿系統內,不會進入出版社的出版系統。理論上講,只有被編輯部最終接受的稿件,才會經主編或編輯部到達出版社,由出版社經手后進入出版程序。而送到出版社的稿件原則上講必須是終稿,也稱定稿,不能再有改動。換句話說,在此之前作者可以對論文的文字和內容進行不斷的修改和補充,直到審稿人滿意為止。然而一旦論文被期刊接受,稿件送到出版社后,作者對稿件的修改將受到極大的限制。作者可以在收到校樣后對稿件進行有限制的改動,但對原稿的進一步完善則近乎不可能了。 有幾家論文修改服務的公司也可供參考:essaystar,enpaper,internationalediting都提供相關的英文論文修改和編輯服務。 對作者而言, 精益求精,力求論文的完美無瑕是無可厚菲的。但從出版角度出發,不合事宜的追求完美會造成很多事與愿違的麻煩。筆者認為,送交出版社的稿件即然叫終稿就應該是名副其實的最后的定稿,不應該有大的錯誤,更不能再無休止地改動。尤其是科技文章,其出版和發表的核心重點是文章的科學內容,而不是文字和語言的華美。如果是科學內容有誤,是一定要改動的。
如何快速發表英文期刊?英文論文發表容易嗎
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 在還沒有發英文的文章前,總覺得寫一篇英文的文章是艱難萬分,再加上道聽途說,聽那些有經驗的人說審稿周期多長啦,審稿意見多難回答啊,整個過程多么復雜啊,所以對發英文SCI文章總是有一種恐懼感。有一段時間都心里安慰自己,這輩子就發發中文的文章吧,只要研究結果好,中文的照樣可以引起別人的關注。再后來,身在國外,不得不用英文寫文章,一段時間下來才發現,其實發英文文章不難,完全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 請看在下的分析: 首先,大部分的英文期刊(在英國、美國出版的)都是被SCI收錄的,這個要比入選SCI的中文期刊占所有中文期刊的比例大很多,所以在投稿的時候,基本上是不用考慮所選的英文期刊是不是被SCI收錄的。只要是經常看的文獻所在的期刊,基本上都是的。 在國內,有中文核心期刊跟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要比科技核心層次上高一點。中文核心有一部分是SCI收錄的,而科技核心的期刊給收錄的非常少。那么換成英文期刊,就成了高影響因子的SCI期刊跟低影響因子的SCI期刊,只存在期刊水平的差別,不存在SCI跟非SCI的差別。 SCI一共收錄3700多種期刊,所以按照研究領域劃分的話,一篇文章可以找到幾十個個可供投稿的期刊。如果是跨領域的文章,適合投稿的期刊的數量更多。反觀中文的期刊,每一個領域一流的期刊的期刊也就是4-5個的樣子。每期刊登的文章的數量受限,于與此同時,國內很多單位都有發文章的要求。在這種科研人員數量眾多,一流期刊數量有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下,文章錄用率是大大降低的。因此還不如主動出擊,直接投英文的期刊。寫英文的文章剛開始的時候是苦了一些,但是換來的將是更寬廣的道路。 在審稿周期上,綜合上看英文期刊的審稿周期反而是要比中文的短。當然,這里比較的是普通的SCI期刊跟國內一二流期刊的比較。國內的一些二三流的期刊的以收版面費為生。對文章的質量控制不嚴格,編輯覺得差不多的文章就錄用了,文章的修改主要靠作者完成,這樣的審稿周期確實很短。但是國內一流期刊的審稿周期都比較長,主要也是因為學術能力強的學者通常都兼帶一些行政職務,平時都比較忙,審稿的事情自然是拖得比較久一點。 在審稿意見上,國外的審稿意見的確是要更加專業一些,要更難回答一些。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這何嘗不是一個提高自己能力的一個好機會。一個一針見血的意見要比那種籠統的審稿意見好多了。而且國外期刊的審稿意見基本上是不會出現同行相輕的惡意評價。 再說了,這些投稿步驟,都可以交給專業的論文公司如英論閣 www.enago.cn 處理。總結來說, 發表英文論文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