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副主任醫師職稱評審條件?專科學歷能否破格晉升?
冀職改辦字[2007]72號 關于印發《河北省衛生技術專業高級 資格申報評審條件》的通知 各設區市,省直各部門職改辦: 經研究,現將修改后的《河北省衛生技術專業高級資格申報評審條件》印發給你們,從2008年1月1日起執行。2003年8月20日印發的冀職改字[2003]13號《河北省衛生技術專業高級資格申報評審條件》自行廢止。 河北省職改辦 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二日 主題詞:職稱 申報評審 條件 河北省職稱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 2007年6月22日印發 河北省衛生專業主任醫(藥、護、技)師 資格申報評審條件 評定標準:主任醫(藥、護、技)師應精通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相關學科知識,及時跟蹤并掌握國內外本專業新理論、新技術,根據專業發展需要,確定工作和研究方向;有豐富的專業技術實踐經驗和精湛的技術,運用獨到的學術見解,解決處理本專業復雜疑難問題和重大技術難題;工作業績顯著,取得有重要價值的研究成果,公開發表、出版高水平的論文、著作;學術造詣較深,有組織、指導本專業全面業務工作和培養專門人才的能力。 一、適用范圍 本條件適用于在全省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醫、藥、護、技等專業技術工作的衛生技術人員。 二、政治思想條件 熱愛祖國,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誠實守信,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取得副主任醫(藥、護、技)師資格以來,年度考核等次為合格以上。 三、學歷、資歷條件 具有大學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取得副主任醫(藥、護、技)師資格滿5年。 四、外語、計算機條件 (一)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參加全國職稱外語統一考試,成績符合規定要求。 (二)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參加全國或全省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成績符合規定要求。 五、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條件 取得副主任醫(藥、護、技)師資格以來,能夠根據專業發展需要,組織開展本專業重要科研項目的研究,或將國內外最新技術應用于工作實踐;有豐富的專業技術工作經驗和較強的業務工作能力,能夠解決本專業復雜疑難問題,在業務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群眾公認程度較高;具有組織與管理本專業技術工作和培養本專業中、高級專門人才的能力;每年在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不少于三十五周。 六、業績成果條件 取得副主任醫(藥、護、技)師資格以來,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圓滿完成工作任務,在實際工作中能解決復雜疑難的重大技術問題,業績突出; (二)獲得下列科研獎勵之一: 1、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及以上獎勵一項(額定人員); 2、獲市(廳)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前三名); 3、獲市(廳)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前二名); 4、獲市(廳)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第一名)。 七、論文、著作條件 取得副主任醫(藥、護、技)師資格以來,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公開出版本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出版著作1部(任主編,著作內容不少于20萬字)并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1篇); (二)出版著作2部(任副主編,著作內容不少于20萬字)并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 (三)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篇; (四)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 八、破格條件 為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對貢獻突出、業績顯著的人員,從事副主任醫(藥、護、技)師工作滿二年以上并具備下列條件,可破格申報: (一)具備第七條規定的論文、著作條件; (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額定人員),或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額定人員),或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額定人員)。 九、附則 (一)條件中所規定的著作必須具有ISBN書號,學術期刊必須具有ISSN和CN刊號。 (二)條件中所規定的論文均為第一作者。 (三)條件中規定的核心期刊是指“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或“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四)著作、論文和科研成果的內容必須符合本人所從事的專業或與本人所從事的專業密切相關。 (五)條件中所提到的“市”是指設區市。 河北省衛生專業副主任醫(藥、護、技)師 資格申報評審條件 評定標準:副主任醫(藥、護、技)師應系統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相關學科知識,較全面了解本專業國內外技術發展趨勢,能將新技術成果應用于實際工作;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具有獨立處理本專業較復雜技術難題的能力;工作業績較顯著,取得較大價值的專業技術研究成果,公開發表、出版較高水平的論文、著作;學術技術水平較高,具有指導下一級衛生技術人員業務工作的能力。 一、適用范圍 本條件適用于在全省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醫、藥、護、技等專業技術工作的衛生技術人員。 二、政治思想條件 熱愛祖國,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誠實守信,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取得主治(管)醫(藥、護、技)師資格以來,年度考核等次為合格以上。 三、學歷、資歷條件 獲博士學位,取得主治(管)醫(藥、護、技)師資格滿2年;或具有大學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取得主治(管)醫(藥、護、技)師資格滿5年。 縣及其以下農村醫療衛生機構中從事衛生技術工作的業務骨干,具備大學專科學歷,取得主治(管)醫(藥、護、技)師資格滿7年。 四、外語、計算機條件 (一)較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參加全國職稱外語統一考試,成績符合規定要求。 (二)較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參加全國或全省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成績符合規定要求。 五、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條件 取得主治(管)醫(藥、護、技)師資格以來,能夠追蹤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將新技術應用于工作實踐;有較豐富的專業技術工作經驗和較強的業務工作能力,能夠解決本專業較復雜疑難問題,在業務工作中發揮較大作用,群眾公認程度較高;具有組織科研和指導下一級衛生技術人員業務工作的能力;每年在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不少于四十周。 六、業績成果條件 取得主治(管)醫(藥、護、技)師資格以來,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圓滿完成工作任務,在實際工作中能解決本專業復雜疑難問題,業績突出; (二)獲得下列科研獎勵之一: 1、獲市(廳)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獎勵一項(額定人員); 2、獲市(廳)級科技進步三等獎獎勵一項(前三名); 3、經批準立項的省級科研課題,已完成科研計劃任務,經過科技成果鑒定并已進行登記的科研成果(以鑒定證書為準)前二名;或經批準立項的市(廳)級科研課題,已完成科研計劃任務,經過科技成果鑒定并已進行登記的科研成果(以鑒定證書為準)第一名。 七、論文、著作條件 取得主治(管)醫(藥、護、技)師資格以來,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公開出版本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具備到下列條件之一: (一)出版著作1部(任主編,著作內容不少于15萬字)并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篇; (二)出版著作2部(任副主編,著作內容不少于15萬字)并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篇; (三)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篇; (四)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 八、破格條件 為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對貢獻突出、業績顯著的人員,從事主治(管)醫(藥、護、技)師工作滿二年以上并具備下列條件,可破格申報: (一)具備第七條規定的論文、著作條件; (二)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額定人員),或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額定人員)。 九、附則 (一)條件中所規定的著作必須具有ISBN書號,學術期刊必須具有ISSN和CN刊號。 (二)條件中所規定的論文均為第一作者。 (三)條件中規定的核心期刊是指“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或“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四)著作、論文和科研成果的內容必須符合本人所從事的專業或與本人所從事的專業密切相關。 (五)條件中所提到的“市”是指設區市。
升副主任醫師需要什么條件
副主任醫師屬于副高資格,晉升主要有以下條件: 一、思想政治條件 申報副高資格,任現職期間綜合考核需為優秀。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申報: 1、年度考核不合格(不稱職)或受到單位通報批評者,延遲一年申報; 2、醫療事故責任者,延遲三年申報; 3、醫療差錯者,延遲一年申報; 4、受到行政處分者,在處分期內不得申報; 5、弄虛作假,偽造學歷、資歷、病歷、剽竊他人成果者,一經查實,延遲三年申報。 二、學歷條件 晉升副高級資格,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博士后人員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動站前; 2、統招博士學位,取得中級資格,并聘任現職滿2年;在職博士學位,取得中級資格,并聘任現職滿4年。 3、統招碩士學位,取得中級資格,并聘任現職滿4年;在職碩士學位,取得中級資格,并聘任現職滿5年。(以下4-7條,須具有中級資格,并聘任現職滿5年); 4、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 5、取得國家認可的后取本科學歷,從事本專業滿15年; 6、大專學校畢業后直接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0年以上(含20年),后取大專學歷并累計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5年以上(含25年); 7、中專學校畢業后直接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5年以上(含25年),本條僅適用于縣及縣以下醫療衛生單位人員,不含市轄區域內單位人員。 三、科研能力條件 1、省級三級甲等醫院、省級公共衛生機構:在任職期內至少有4篇均作為第一作者發表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上的具有學術意義的論著性論文。 2、省級三級乙等醫院、市級三級醫院,市級公共衛生機構:在任職期內至少有3篇均作為第一作者發表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上的具有學術意義的論著性論文。 3、省市級二級及以下醫療衛生單位:在任職期內至少有2篇均作為第一作者公開發表的本專業學術論文。 4、縣區級及以下醫療衛生單位:對科研論文不作要求,現場評審時加試病案分析等臨床實踐考核內容。 四、基層支醫條件 省和市級醫療單位醫生晉升副主任醫師職稱前必須到縣級醫療衛生機構累計服務一年,縣區級醫療單位醫生晉升副主任醫師前必須到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中心)累計服務一年。 擴展資料 晉升副主任醫師,每年需要的申報材料都不盡相同,一般情況下申報所需的材料為: 1、學歷或學位證書、中級職稱證書(滿五年)。 2、執業醫師證書。 3、現專業技術資格批復、聘書。 4、職稱外語合格證書(高級)。職稱計算機培訓合格證書(高級)。 5、業績成果:代表本人專業技術水平的業績成果材料(任中級職稱以來的不同年度的三份病案)。 6、在ISSN、CN專業期刊發表論文2篇。 7、要通過副高專業實踐能力考核(申報當年的上一年度組織考核)。 8、繼續教育證書。 9、年度考核合格證明。
副主任醫師有什么評審條件?
評審條件如下: 1、具有碩士學位,擔任5年以上主治醫(藥,護,技)師職務;獲得研究生班畢業證書或第二學士學位或具有研究生學歷而未獲碩士學位,擔任主治醫(藥,護,技)師6年以上;大學本科畢業,擔任7年以上主治醫(藥,護,技)師職務。 2、具有本專業較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并應用于實際工作;工作成績突出,具有較豐富的臨床和技術工作經驗,能解決本專業復雜疑難問題。 具有指導和組織本專業技術工作和科學研究的能力,具有指導和培養中,初級衛生技術人員的能力。 3、取得副主任醫(藥,護,技)師任職資格。 擴展資料 副主任醫師資格考試報名條件: 1、獲得博士學位后,2007年底以前受聘中級技術職務(滿2年); 2、2004年7月底前取得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后,2004年底以前受聘中級職務(滿5年); 3、大學普通班畢業后,2004年底以前受聘中級職務(滿5年); 4、大學專科畢業后,2009年7月底以前取得本科以上學歷(專業一致或相近專業),2002年底以前受聘中級職務(滿7年); 5、1970年底以前大專畢業,2004年底以前受聘中級職務(滿5年)。 6、1984年底以前大專畢業,2002年底以前受聘中級職務(滿7年)。 7、1984年7月底以前護理專業中專畢業,從事臨床護理工作25年以上,2009年7月底以前取得護理專業的專科以上學歷,2004年底以前受聘中級職務(5年以上),可申報副主任護師任職資格。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副主任醫師
河北省副高職稱評審條件2020
副高級職稱評選的條件為: 一、學歷要求: 1、參與評選的人員博士研究生畢業,取得中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兩年以上。 2、參與評選的人員碩士研究生畢業,取得中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四年以上。 3、參與評選的人員大學本科畢業,取得中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 二、申報條件的人員,還必須遵紀守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能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三、參與評選的人員在專業崗位上做出顯著成績具備相應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 擴展資料: 可以破格申報副高級的人員: 1、獲部級、省級認可的學術帶頭人;縣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鄉鎮企業家或國家或省級優秀廠長、經理。 2、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獲得地級市一等獎及以上(包括發明獎、成果獎、自然科學獎、星火獎)者。 3、曾獲國家金銀產品獎、省部級名牌產品獎、優秀工程獎的生產技術負責人;擔任國家和省新產品獎項的主要技術負責人。 4、主要技術負責人在技術發明、創新、轉化、專利、推廣應用等方面取得的經濟效益連續兩年占企業利、稅總額的20%以上(申請高級職務后的前兩年)。 5、在專業技術崗位工作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全省同行業的推廣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擔任中職期間,他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6、直接負責完成大型項目或全面負責大中型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或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技術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取得明顯經濟效益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中級職稱
請問副主任醫師得滿足哪些晉升條件?
衛生人員晉升職稱的條件第一條 為統一衛生技術人員的職務名稱,加強晉升工作的管理,充分調動衛生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加速建設又紅又專的衛生技術隊伍,為創造我國統一的新醫學新藥學,為實現新時期的總任務,特制訂本條例。第二條 衛生技術人員根據業務性質,分為四類:一、醫療防疫人員(含中醫、西醫,衛生防疫,寄生蟲、地方病防治,工業衛生,婦幼保健等)的技術職稱為: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主管)醫師、醫師(住院醫師)、醫士(助產士)、衛生防疫員(婦幼保健員)。二、藥劑人員(含中藥、西藥)的技術職稱為:主任藥師、副主任藥師、主管藥師、藥師、藥劑士、藥劑員。三、護理人員的技術職稱為:主任護師、副主任護師、護師、護士、護理員。四、其他技術人員(含檢驗、理療、病理、口腔、同位素、放射、營養、生物制品生產等)的技術職稱為:主任技師、副主任技師、主管技師、技師、技士、見習員。第三條 各類衛生技術人員的政治思想條件:擁護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做到又紅又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實現新時期的總任務貢獻力量。第四條 具備第三條和下列條件者可晉升為主任醫師、主任藥師、主任技師、主任護師:1.精通本科(本專業,下同)理論,掌握國內外本科技術發展情況,并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應用于實際工作(中醫藥專業須精通中醫藥理論,對經典醫著有所研究);2.有豐富的臨床或技術工作經驗,能熟練地掌握本科技術操作,解決本科復雜疑難問題。能熟練地掌握一門以上外國語(中醫、中藥人員暫不作為必備條件),并有較高水平的科學論文或著作;
2017年河北省衛生系統高級職稱評審結果在哪公示?什么時間公示?
衛生系統高級職稱評審結果在答辯結束后5個工作日內,公布在中國衛生人才網。 具體參照國人部發【2005】25號文件。 高級職稱個人申報材料及排列順序: 1、凡屬破格申報、引進入才、長期援疆援藏的人員,須提供單位出具的說明。 2、申請破格晉升,須提交集體和個人證書獎項復印件各1份。 3、《申報表》一式2份(須本人簽字) 4、《申報專業技術資格單位審核意見表》一式2份。 5、任期內《年度考核表》復印件。 6、參評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 7、現有資格證書復印件(或轉正定級表). 8、現任職務聘書復印件(或聘任通知、單位人事部門的聘任證明) 9、申報醫師資格須提交醫師執業證書復印件,申報護士資格須提交護士執業證書復印件,申報會計師資格須提交《高級會計實務》考試合格證明。 10、其他培訓證書、兼職聘任證明、獲獎證書等材料復印件。 11、《同行專家評議表》2份(須有專家簽名). 12、論文及其他代表作復印件(含期刊封面、目錄、正文),按照申報表中的填寫順序排列。 13、申報醫師系列資格,須提交病歷材料復印件及復印證明(附件8)。申報麻醉專業,須提供麻醉記錄單。 14、申報研究員、副研究員資格的申報人應提交任期內承擔課題/基金項目及科研經費情況的相關材料。 15、1張近期二寸免冠正面彩照,背面注明姓名、單位和申報專業。 擴展資料: 衛生職稱有一下幾種分類: 護理: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主任護師 藥學:初級藥士、初級藥師、中級主管藥師、副主任藥劑師、主任藥劑師 中藥學:初級中藥士、初級中藥師、中級主管中藥師、副主任藥劑師、主任藥劑師 檢驗:初級檢驗技士、初級檢驗技師、檢驗主管技師、副主任檢驗師、主任檢驗師 放射:初級放射技士、初級放射技師、放射主管技師、副主任放射技師、主任放射技師 醫師:醫士、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康復技師:康復治療士、初級康復治療師、中級治療師、高級治療師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衛生職稱 中國衛生人才網-2019年衛生部直屬單位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工作的通知
副主任醫師晉升需要哪些材料?
副主任醫師晉升,申報所需的材料為: 1、學歷或學位證書、中級職稱證書(滿五年)。 2、執業醫師證書。 3、現專業技術資格批復、聘書。 4、職稱外語合格證書(高級)。職稱計算機培訓合格證書(高級)。 5、業績成果:代表本人專業技術水平的業績成果材料(任中級職稱以來的不同年度的三份病案)。 6、在ISSN、CN專業期刊發表論文2篇。 7、要通過副高專業實踐能力考核(申報當年的上一年度組織考核)。 8、繼續教育證書。 9、年度考核合格證明。 擴展資料 相關規定: 醫療防疫人員的技術職稱為: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主管)醫師、醫師(住院醫師)、醫士。具備政治思想條件要求和下列條件者可晉升為副主任醫師、副主任藥師、副主任技師、副主任護師: 1、通曉本科理論,了解國內外本科技術發展情況,并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用于實際工作(中醫藥專業須通曉中醫藥理論,熟悉經典醫著); 2、能夠指導本科全面業務,能為醫療、科研和教學培養高級人才; 3、從事本科主治醫師(或相當職務)工作五年以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副主任醫師
副主任醫師晉升條件
【副主任醫師報考條件】 1、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于七年; 2、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于五年; 3、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于四年; 4、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于二年; 5、臨床醫學博士后人員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動站前。 擴展資料: 科主任 是指醫院某科室的行政主任,并非指職稱; 副主任醫師 而副主任醫師是職稱名,其級別相當于醫學院校的副教授。 部分副主任醫師,同時也被評為“副教授”或“教授”職稱, 承擔一定的科研與教學任務。 醫師職稱分 住院醫師(助教) 主治醫師(講師)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主任醫師(教授) 基本條件: 1,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 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 3,具備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認可的相應學歷,學位; 4,具備履行應聘職務崗位職責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具有教師資格證書; 5,身體健康,能正常工作; 6,具備應聘職務規定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醫師是一種高級醫務衛生人員,是指受過高等醫學教育或長期從事醫療衛生工作的、經國家衛生部門審查合格的高級醫務衛生人員。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 (二)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標準,獲得與本人執業活動相當的醫療設備基本條件; (三)從事醫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 (四)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繼續醫學教育; (五)在執業活動中,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六)獲取工資報酬和津貼,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七)對所在機構的醫療、預防、保健工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依法參與所在機構的民主管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副主任醫師
副主任醫師評審條件該如何滿足?
第三條 申報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必須具備以下思想政治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 (二)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三)學術作風端正,誠實守信,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任職以來近五年年度考核均在合格(稱職)以上。 第四條 職稱外(漢)語水平,符合自治區職稱主管部門有關政策規定。 第五條 計算機應用能力水平,符合自治區職稱主管部門有關政策規定。 第六條 繼續教育培訓,符合自治區職稱主管部門有關政策規定。 第七條 衛生專業考試,成績達到自治區有關部門的要求。 第八條 地、州、市級以上政府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婦幼保健機構的醫生晉升副主任醫師前,須到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服務累計滿1年,副主任醫師晉升主任醫師前,須到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服務累計滿6個月。 第九條 主任醫師(含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一)學歷資歷 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擔任副主任醫師(含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工作5年以上。 (二)學識水平 精通本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掌握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對本專業有深入的研究并能提出創新性建議,承擔本專業科研課題,并能解決本專業疑難問題。 (三)實踐能力(經歷)、業績成果 地、州、市以上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具備下列條件中的3項,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具備下列條件中的2項: 1.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是本專業的學術帶頭人,能解決本專業復雜、疑難重大病例的診療工作;定期組織病例討論和查房,須提供經單位審核認可的,能夠體現本人專業水平的5份客觀病歷或主刀手術記錄復印件和每年25次的門診或會診記錄。 2.具有一定的教學組織能力和對本專業下級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能力。地州市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在任職期內為下級醫師、進修醫師講授專題講座至少15次,有帶教2名住院醫師或進修、實習醫師經歷;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在任職期內為下級醫師、進修醫師講授專題講座至少12次,有帶教1名住院醫師或進修、實習醫師經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須完成本人組織實施的15次專題健康教育講座。公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應具備承擔本專業領域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調查處置、風險評估的能力,并需提供本人主持完成的疾病監測或調查報告、疫情處置方案(預案)、本專業分析評價報告5份。醫療與教學相結合的單位,須完成教學任務。 3.擔任副主任醫師期間,主持或作為主要承擔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在工作中取得顯著效果,并編寫課題設計或實施意見,組織實施、撰寫總結報告或論文(自治區三級醫院申報人員在任職期內參與2項以上院內本專業科研課題,以項目合同書為準)。 4.參加自治區以上科研項目1項(限前5名,以項目合同書為準)。 5.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獎勵1項(以獎勵證書為準)。 6.在任職期內有本專業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1項(以專利證書為準)。 7.任職期內獲得自治區以上政府或政府職能部門頒發的專業性獎項1項;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獲得地州市以上政府或政府職能部門頒發的專業性獎項1項(以獎勵證書為準)。 (四)著作、論文 地、州、市以上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具備下列條件中的2項(1-3項任選1項,4-5項任選1項);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具備下列條件1-3項中的1項。 1.任職期內正式出版過本專業專著、譯著、合著書籍1部(編委以上,字數不低于10萬字)。 2.地州市以上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在省級以上專業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4篇以上(限前2名作者,其中2篇為第一作者);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在省級以上專業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2篇以上(限前2名作者,其中1篇為第一作者)。須在國家新聞出版部門正式批準、有國際國內統一標準刊號(ISSN/CN)的刊物上發表,要求字數不低于1200字)。 3.任職期內參與編寫醫學類專業教材1部(編委以上)。 4.任職期內參加過國家級以上本專業學術交流會議,并有學術交流論文3篇(以論文集為準)。 5.任職期內撰寫的能夠體現本人專業水平的經驗報告1篇,并由3名自治區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正高級同行專家鑒定推薦。 第十條 副主任醫師(含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一)學歷資歷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自治區級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獲得博士學位后,從事本專業工作2年以上,地州市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獲得博士學位后,從事本專業工作1年以上。 2.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研究生同等學歷者,擔任主治醫師(含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職務5年以上。 3.在地、州、市級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先工作后取得本專業大專學歷,從事本專業工作22年以上,擔任主治醫師(含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職務5年以上。 4.在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先工作后取得本專業大專學歷,從事本專業工作18年以上,先工作后取得本專業中專學歷,從事本專業工作22年以上,擔任主治醫師(含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職務5年以上。 (二)學識水平 系統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知識;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掌握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并用于實踐。 (三)實踐能力(經歷)、業績成果 具備下列條件中的2項: 1.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熟練掌握本專業技術操作,能解決本專業復雜、疑難病例的診療工作;定期進行病例討論和查房;須提供經單位審核認可的,能夠體現本人專業水平的3份客觀病歷或主刀手術記錄復印件和每年25次的門診或會診記錄。 2.具有一定的教學組織能力和對本專業下級醫師的指導能力。地州市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在任職期內為下級醫師、進修醫師講授專題講座至少10次,有帶教2名住院醫師或進修、實習醫師經歷;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在任職期內為下級醫師、進修醫師講授專題講座至少8次,有帶教1名住院醫師或進修、實習醫師經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須完成本人組織實施的10次專題健康教育講座。公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應具備承擔本專業領域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調查處置、風險評估的能力,并需提供本人完成的疾病監測或調查報告、疫情處置方案(預案)、本專業分析評價報告3份。醫療與教學相結合的單位,須完成教學任務。 3.能根據本專業工作需要提出科研課題,完成課題設計,組織實施,撰寫總結報告(自治區三級醫院申報人員在任職期內須參與1項以上院內本專業科研課題,以項目合同書為準)。 4.參加地州市以上科研項目1項(限前5名,以項目合同書為準)。 5.獲地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獎勵1項(以獎勵證書為準)。 6.在任職期內有本專業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1項(以專利證書為準)。 7.任職期內獲得地州市以上政府或政府職能部門頒發的專業性獎項1項(以獎勵證書為準)。 (四)著作、論文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地州市以上醫療衛生機構人員1-3項任選1項,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1-5項任選1項)。 1.任職期內正式出版過本專業專著、譯著、合著書籍1部(編委以上,字數不低于10萬字)。 2.在省級以上專業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2篇以上(限前2名作者,其中1篇為第一作者)。須在國家新聞出版部門正式批準、有國際國內統一標準刊號(ISSN/CN)的刊物上發表的論文,要求字數不低于1200字)。 3.任職期內參與編寫醫學類專業教材1部(編委以上)。 4.任職期內參加過自治區以上本專業學術交流會議,并有學術交流論文2篇(以論文集為準)。 5.任職期內撰寫的能夠體現本人專業水平的經驗報告1篇,并由3名地州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正高級同行專家鑒定推薦。 第十一條 主任護師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一)學歷資歷 參照主任醫師(含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任職資格評審條件中的學歷、資歷條件執行。 (二)學識水平 精通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知識;掌握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對本專業有深入的研究并能提出創新性建議,承擔本專業科研課題,并能解決本專業疑難問題。 (三)實踐能力(經歷)、業績成果 地、州、市以上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具備下列條件中的3項,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具備下列條件中的2項: 1.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是本專業的學術帶頭人,能獨立解決并指導本專業復雜、危重病例的護理工作;定期主持召開護理病例討論和查房,須提供經單位審核認可的,能夠體現本人專業水平的5份護理病歷復印件。 2.具有一定的教學組織能力和對本專業下級護理人員的指導能力。地州市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在任職期內為下級護理人員、進修護理人員講授專題講座至少15次,有帶教2名護理人員或進修、實習護理人員經歷;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在任職期內為下級護理人員、進修護理人員講授專題講座至少12次,有帶教1名護理人員或進修、實習護理人員經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須完成本人組織實施的15次專題健康教育講座。醫療與教學相結合的單位,須完成教學任務。 3.擔任副主任護師期間,主持或作為主要承擔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在工作中取得顯著的效果,并編寫課題設計或實施意見,組織實施、撰寫總結報告或論文(自治區三級醫院申報人員在任職期內參與2項以上院內本專業科研課題,以項目合同書為準)。 4.參加自治區以上科研項目1項(限前5名,以項目合同書為準)。 5.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獎勵1項(以獎勵證書為準)。 6.在任職期內有本專業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1項(以專利證書為準)。 7.任職期內獲得自治區以上政府或政府職能部門頒發的專業性獎項1項;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獲得地州以上政府或政府職能部門頒發的專業性獎項1項(以獎勵證書為準)。 (四)著作論文 參照主任醫師(含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任職資格評審條件中的著作論文條件執行。 第十二條 副主任護師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一)學歷資歷 參照副主任醫師(含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任職資格評審條件中的學歷、資歷條件執行。 (二)學識水平 系統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知識;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掌握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并用于實踐。 (三)實踐能力(經歷)、業績成果 具備下列條件中的2項: 1.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熟練掌握本專業技術操作,能解決本專業復雜、危重病例的護理工作;定期進行護理病例討論和查房,須提供經單位審核認可的,能夠體現本人專業水平的3份護理病歷復印件。 2.具有一定的教學組織能力和對本專業下級護理人員的指導能力。地州市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在任職期內為下級護理人員、進修護理人員講授專題講座至少10次,有帶教2名護理人員或進修、實習護理人員經歷;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在任職期內為下級護理人員、進修護理人員講授專題講座至少8次,有帶教1名護理人員或進修、實習護理人員經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須完成本人組織實施的10次專題健康教育講座。醫療與教學相結合的單位,須完成教學任務。 3.能根據本專業工作需要提出科研課題,完成課題設計,組織實施,撰寫總結報告(自治區三級醫院申報人員在任職期內須參與1項以上院內本專業科研課題,以項目合同書為準)。 4.參加地州市以上科研項目1項(限前5名,以項目合同書為準)。 5.獲地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獎勵1項(以獎勵證書為準)。 6.在任職期內有本專業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1項(以專利證書為準)。 7.任職期內獲得地州市以上政府或政府職能部門頒發的專業性獎項1項(以獎勵證書為準)。 (四)著作論文 參照副主任醫師(含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任職資格評審條件中的著作論文條件執行。 第十三條 主任藥師(技、中藥、民族藥)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一)學歷資歷 參照主任醫師(含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任職資格評審條件中的學歷、資歷條件執行。 (二)學識水平 精通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知識;掌握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對本專業有深入的研究并能提出創新建議,承擔本專業研究課題,并能解決本專業疑難問題。 (三)實踐能力(經歷)、業績成果 地、州、市以上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具備下列條件中的3項,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具備下列條件中的2項: 1.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是本專業的學術帶頭人,能夠主持指導處方點評,能夠指導臨床合理用藥,須提供經單位審核認可的,能夠體現本人專業水平的5份處方點評總結,或每年25次的會診記錄;能夠對中藥飲片、制劑加工生產過程提出創新性建議;能夠指導各種實驗檢查儀器的操作過程,能夠精準分析實驗檢查報告。須經單位審核認可并出具相關證明。 2.具有一定的教學組織能力和對本專業下級藥(技)師的指導能力。地州市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員任職期內為初級藥(技)師、進修人員講授專題講座至少15次,有帶教2名初級藥(技)師、進修人員經歷;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員任職期內為初級藥(技)師、進修人員講授專題講座至少12次,有帶教1名初級藥(技)師、進修人員經歷。醫療與教學相結合的單位,須完成教學任務。 3.擔任副主任藥(技)師期間,主持或作為主要承擔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在工作中取得顯著的效果,并編寫課題設計或實施意見,組織實施、撰寫總結報告或論文(自治區三級醫院申報人員在任職期內參與2項以上院內本專業科研課題,以項目合同書為準)。 4.參加自治區以上科研項目1項(限前5名,以項目合同書為準)。 5.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獎勵1項(以獎勵證書為準)。 6.在任職期內有本專業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1項(以專利證書為準)。 7.任職期內獲得自治區以上政府或政府職能部門頒發的專業性獎項1項;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獲得地州市以上政府或政府職能部門頒發的專業性獎項1項(以獎勵證書為準)。 (四)著作論文 參照主任醫師(含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任職資格評審條件中的著作論文條件執行。 第十四條 副主任藥師(技、中藥、民族藥)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一)學歷資歷 參照副主任醫師(含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任職資格評審條件中的學歷、資歷條件要求執行。 (二)學識水平 系統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掌握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并用于實踐。 (三)實踐能力(經歷)、業績成果 具備下列條件中的2項: 1.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熟練掌握本專業技術操作,能夠組織參與處方點評,能夠準確分析臨床合理用藥,須提供經單位審核認可的,能夠體現本人專業水平的3份處方點評總結,或每年25次的會診記錄;能夠對中藥飲片、制劑加工生產過程提出創新性建議;能夠獨立并熟練掌握各種實驗檢查儀器的操作,能夠準確分析實驗檢查報告。須經單位審核認可并出具相關證明。 2.具有一定的教學組織能力和對本專業下級藥(技)師的指導能力。地州市以上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在任職期內為初級藥(技)師、進修人員講授專題講座至少10次,有帶教2名初級藥(技)師或進修、實習人員的經歷;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在任職期內為初級藥(技)師、進修人員講授專題講座至少8次,有帶教1名初級藥(技)師或進修、實習人員的經歷。醫療與教學相結合的單位,須完成教學任務。 3.能根據本專業工作需要提出科研課題,完成課題設計,組織實施,撰寫總結報告。(自治區三級醫院申報人員在任職期內須參與1項以上院內本專業科研課題,以項目合同書為準)。 4.參加地州市以上科研項目1項(限前5名,以項目合同書為準)。 5.獲地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獎勵1項(以獎勵證書為準)。 6.在任職期內有本專業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1項(以專利證書為準)。 7.任職期內獲得地州市以上政府或政府職能部門頒發的專業性獎項1項(以獎勵證書為準)。 (四)著作論文 參照副主任醫師(含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任職資格評審條件中的著作論文條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