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AV小说区在线观看_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_久久精品久久91_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18,亚洲日本本道a,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成人网

職稱論文咨詢網,專業提供留學生論文、職稱發表論文等各類論文學術咨詢服務的論文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百科

論泰國基礎教育階段漢語教學的四大突出問題

來源:職稱論文咨詢網發布時間:2022-09-30 11:22:37

  摘要:泰國是東南亞地區“漢語熱”最顯著的國家,基礎教育階段的漢語正朝著日益普及化的方向邁進。但是,泰國中小學階段的漢語教學還存在著課程開設情況參差不齊,學生生源總體狀況不佳,學生學習動機不強,師資質量待提升等問題。深入分析這些問題,有助于我們客觀認識泰國基礎教育階段漢語教學實際情況,調整對泰漢語推廣的策略,為提高漢語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關鍵詞:泰國;基礎教育;漢語教學;問題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19)13-0012-06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半月刊)創刊于2003年,是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國家級教育裝備綜合性媒體。雜志作為全面反映我國高教、職教、普教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刊物,內容豐富,涵蓋領域廣,但高教與普教工作內容迥異,讀者群體差別較大,稿件側重點各有不同。

  泰國是東南亞地區“漢語熱”熱度最高的國家。早在1998年,泰國教育部就批準漢語作為大學入學考試的一門外語課。1999年,泰國教育部正式將漢語列入高等學校入學考試外語選考科目。自此,漢語教學在泰國“由原來的社會自發行為,變為政府行為”。[1]2005年,泰國教育部下令成立“促進泰國漢語教學規劃工作組”,先后起草頒布了《促進漢語教學,提高國家競爭力戰略規劃(2006——2010)》,對基礎教育階段明確要求:“佛歷2555(2012)學年之內,所有的基礎教育學校都要在3、4教育階段(初中和高中階段)開設漢語課”。[2]2013年12月底,泰國教育部再次頒布《漢語教學發展計劃》,對基礎教育階段的漢語教學做了更詳細的頂層設計。在政府的助推下,目前泰國基礎教育階段的漢語教學正朝著日益普及化的方向邁進,但是也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除了業界常常論及的教材、教法之外,最突出的是存在課程開設、生源、學生學習行為及動機、師資等四大問題,本文現就此作一分析。

  一、漢語課程開設整體情況

  按照泰國教育部2005年頒布的《促進漢語教學,提高國家競爭力戰略規劃(2006——2010)》的要求,2012年后,泰國公辦初中和高中應該普及漢語教學,初中每周不低于2節,高中階段漢語專業每周不低于6節,非漢語專業的學生每周不低于4節。[3]2013年12月底,泰國教育部頒布的《漢語教學發展計劃》要求“一般公立學校從小學四年級起開設漢語課,條件完備的學校可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漢語課。”“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生漢語學習課程設置為補充科目,課時調整為每周不少于2節,學習人數每班不超過20人;初一至初三階段學生漢語學習課程設置為補充科目,課時為每周不少于4節,學習人數每班不超過25人;高一至高三階段學生漢語學習課程分為兩類,如為教學計劃內學習科目,每周不少于6節;如為補充科目,每周不少于4節,學習人數每班不超過30人。”[4]根據目前赴泰的實地調研,泰國相當一部分公立中小學在具體的課時和班級人數等方面,并沒有達到該計劃的要求。幾所公立學校的調研具體情況如下:

  通過上表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從漢語教學的普及狀況看,泰國不同區域基礎教育階段漢語教學普及度差異很大,公立學校并沒有實現在小學四年級以上全部開設漢語課的目標。泰國中部地區條件尚可的公立學校基本上都開設了漢語課。泰北、泰東北、泰南受限于師資和其它客觀條件,有的學校從幼兒園開設漢語課,有的學校從小學四年級開始開設,還有的從初中或者高中才開始開設。例如泰北程逸府的Triamudomsuksanomklao Uttaradit中學甚至只針對初一和高一學生開設漢語課。在漢語教育基礎較為薄弱的泰南地區,很多小學、幼兒園都沒有開設漢語課,在許多初級中學漢語仍為選修課,高中階段分專業后,非漢語專業的班級或者每周2節,或者根本不開設漢語課。例如泰南宋卡府的合艾宋文昆干耶中學初中部漢語為選修課,僅有8%的同學選修,高中部非漢語專業就不再開設漢語課。泰南宋卡沃查那麗查棱中學初中部漢語也是選修課,僅有9%的同學選修,高中部的非漢語專業也不再開設漢語課。從課程性質上講,有的學校漢語課屬于選修,有的屬于必修;有的每周有1—2節必修課,再加一次選修性質的中國文化興趣課。從課時上講,開設漢語課的學校和班級,幼兒園和小學每周1節的居多,初中階段每周2節的居多,高中階段漢語專業班大多每班每周6節,非漢語專業班大多每班每周2—4節,也有的非漢語專業不開設漢語課。由此看來,并沒有實現《戰略規劃》中非漢語專業每周4課時的目標。從班級人數上講,大部分高中漢語專業班能做到小班教學,每班人數在20人左右,除此之外,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大部分班級的漢語課每班人數都在30人以上。總之,無論是課時還是小班教學,并沒有實現《漢語教學發展計劃》的目標。

  二、漢語課程開設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問題

  一是課時少。正如有的志愿者老師所言,“由于中小學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未曾接觸過漢語,課程就要從漢語拼音開始教起,大多數學校開設了漢語課程的班級一周只有一節課,學生因為沒有學習壓力,課后也不加以復習。每節課都要留給學生復習的時間,教授新知識的時間就減少了,這樣,課程的進度就非常緩慢,通常一個學期下來,只能教到一些基本的見面打招呼,簡單的自我介紹和一些簡單實詞。”[5]

  二是大多沒有專門的教材,且課程設置比較單一,大多以綜合課為主,很少開設聽力、口語、漢字書寫等專門的技能課程。以Triamudomsuksanomklao Uttaradit中學為例,志愿者老師反映:“課程設置只有綜合課,每堂課都會包含聽、說、讀、寫的部分。因為學生沒有教材,為了節省成本,教師上課的內容要先手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抄在本子上。由于一節課50分鐘非常有限,泰國學生的性子又是公認的非常緩慢,通常教學計劃和進度是無法匹配的。”由于要考慮少年兒童學習語言的天性,老師們還要在教學方法上費心思,“整個學年下來,漢語課程看似熱鬧,所能教授到的東西其實很少。”[6]

  三是沒有進行分層次教學。泰國大多數學校沒有對漢語教學進行分層次教學,進入初中和高中,有的同學有一定基礎,又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是零基礎,老師的教學必須綜合考慮,只能按零基礎規劃教學內容和進度,最后導致有基礎的同學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沒基礎的同學也未必能培養出學習興趣。

  四是沒有課程標準,缺乏明確的培養目標。泰國絕大多數中小學,對于不同年齡階段應該學習什么樣的內容,應該著重培養哪些方面的能力,應該如何合理確定課程的深度和難度,應該實現哪些漢語學習的目標,均沒有合理的統籌規劃。這些因素嚴重地制約了漢語教學質量的提升。

  當然泰國公立中小學的漢語教學和課程設置也有非常成功的學校。清邁地區的彭世洛醒民公立學校就是其中一個案例。醒民學校是由當地華僑協會管理的一所以華僑子女為主要生源的學校。首先是本土教師大多教學經驗豐富,漢辦和僑辦派去的老師大多是留任教師,其中還有專門配備的藝術課教師。其次是漢語課程課時非常充足,每班每周有9節中文必修課。此外,每周還有2課時的中華才藝課程供學生選修。該校成功實施分層次的漢語教學,每個年級按照甲、乙、丙、丁、午、己、庚的順序進行班級命名排序,學生的漢語水平從前至后越來越好,最后一個班是高級班(這樣的排序和分類學生和家長均不知情)。這樣老師就可以根據班上學生的大致水平進行有所側重的分層次教學,但是這種情況在泰國屬于極少數。

  三、漢語課程推廣模式和生源

  泰籍學者韋麗娟曾指出:“雖然在泰國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開設漢語課的學校也越來越多,漢語已經成為僅次于英語的第二大外語,但泰國漢語教育存在‘外熱內冷現象。‘外熱是泰國政府層面主導推行政策,在外面看全國各地,從中小學到大學出現大量漢語培訓學校、培訓中心和漢語專業。‘內冷是泰國漢語教育狀況可能不如預期,培養出來的漢語人才和就業市場并不對口,不是泰國社會及其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此外學習漢語的學生逐漸增多,但實際上內觀對漢語感興趣的人不多,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生的漢語水平并沒有明顯地提高。”[7]

  泰國的漢語推廣之所以呈現“外熱內冷”的問題,和其推廣模式和生源有很大的關系。2003年以前,泰國開設漢語的中小學和大學寥寥無幾,目前開設漢語的學校遍地開花,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政府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進行“自上而下”的推廣。泰國教育部規定2012年以后,所有的初高中都要開出漢語課;2013年年底又發布了相關教學計劃,建議全國小學在四至六年級開設漢語課,有條件的從幼兒園或一年級就可以開設。這十幾年來中國國家漢辦每年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來進一步助推,這種推廣完全不依賴市場來配置資源,是行政主導下的政府行為。學生喜歡不喜歡,漢語教學的軟件和硬件是否達標,有沒有成熟的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可借鑒,都是不確定的。英語和其他語言教育資源在泰國則均是作為稀缺資源依靠市場配置。例如,在泰國很多公立和私立小學都設有英語班(稱EP(English Program)班)、國際班(稱IP(International Program)班)、漢語班。英語班指的是除了泰語等一些課之外,其他課程全部采取英文授課的班級。與國際班不同的是,英語班的外教絕大部分來自菲律賓。國際班可分為英語國際班、日語國際班等,指的是除了泰語等一些課之外,絕大部分課程采用英語、日語等授課的班級,任課教師全部來自歐美國家,或者日本。英語班和日語班即使是在公立中小學都是要額外收費,學生的生源和家庭條件都相對較好。這種幾乎是全外文授課的“沉浸式”教學模式,日積月累下來,學生的學習效果較為明顯。由于有額外收費,教學經費相對充足,學校會為這些班級配備專門的語音室、多媒體教室、空調等等。這些班級的外教人數較多,且每個外教配有專門本土教師做助教,師生比也較理想。由于外教的待遇普遍較好,教師隊伍也相對穩定。當然,學校也為這些班級的學生開設了免費的漢語興趣課。漢語班指的英語班、國際班之外的普通班學生,他們接受的是一般意義上的義務教育,他們或者有英語課,或者沒有英語課,漢語在小學和初中都是作為興趣課程開設,每周1—2課時,不需要繳納額外費用。這些班級的生源和學生家庭條件相對英語班和國際班較為普通,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重視程度也不如英語班和國際班。當然,這些班級大多沒有專門的語音室,教室也大多沒有多媒體設備,沒有空調。大部分中文老師沒有專門的本土教師做助教。學校如果爭取不到中國漢辦志愿者,公立的中小學一般不會花重金聘請好的中國老師前來任教,漢語課要么不開設,要么少開設,要么讓本土教師現學現賣,要么低薪聘請教學水平一般的中國或本土教師作為代課老師。

  由此看來,泰國的漢語教育是政府主導的,很容易上規模,但是在泰國的中小學,漢語只是作為一門外語興趣課開設,即使上了高中和分專業后,有了真正的漢語專業班,也只是每周4—6節漢語課,其他科目還是泰語授課,不額外收費,教學的硬件和軟件都不理想,與英語班、國際班相去甚遠。

  四、學生學習漢語的行為和動機

  泰國絕大部分的中小學生缺乏學習漢語的強烈動機。有漢語志愿者曾對泰國中學生做過調研,結果顯示:70.2%的學生認為“學習是為了學到更多知識,不斷完善自己”,只有13%的同學認為學習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在求職中更具有競爭力”,7.1%的學生認為學習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地位,讓自己覺得光榮,同時獲得他人的尊重”。這方面和中國有很大的不同,學生為興趣和自我完善學習的更多。學生中有54.7%的學生認為學習“非常重要”,33.3%的學生認為學習“比較重要”,盡管他們認為學習重要,但是卻有58.3%的學生明確表示“不太會刻苦勤奮學習”。據調查,一直堅持預習的學生只有7.9%,偶爾預習的學生高達51.2%,從不預習的學生達28.6%。課后一直堅持復習的學生僅有8.3%,經常復習的占到26.2%,偶爾預習一下或者從不預習的學生達到65.5%。77.4%的學生承認自己在課堂上有不同程度的違反紀律現象,53.6%的學生認為“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堂認真聽講是良好的行為,但是沒有必要遵守”,只有15.5%的學生認為應該嚴格遵守。[8]由此看來,相當多的泰國中小學生在學習上缺乏強烈的動機。不僅如此,泰國是一個強調“快樂學習”的國家,無論是教育管理部門還是學生家長,都非常反對針對孩子進行懲戒性教育。泰國教育部規定,基礎教育階段強調過程考核,不允許給學生不及格的分數。泰國大部分家庭的父母,都反對老師對自己孩子過分嚴格,他們認為孩子快樂成長最重要,學習到多少東西是次要的。如果有老師對學生懲戒,極有可能會遭到學生家長的投訴。

  泰國的這種學習文化與其民族特點和國情有很大關系。首先泰國處在亞洲中南半島的腹地,歷史上很少發生自然災害和饑荒。近代泰國是東南亞唯一沒有被殖民的國家。中古時期的泰國和東南亞大多數國家一樣,“基本上自給自足的村社是正常的社會單位,到處是人少地多,勞動力非常寶貴”,統治者大多什一而稅,村社成員的賦稅負擔相對較輕,生活較為富足和平穩。這種生活方式造就了泰國人守土、自足、自樂的民族心理,培養了保守、平和、寬松和與世無爭的文化風格。[9]

  其次,這與泰國人的信仰、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有很大關系。泰國又被稱為“千佛之國”,全民信仰佛教。他們所信仰的是小乘佛教,佛教徒占到泰國總人數的94%左右。泰國佛教在思想和文化教育領域的影響很大。泰國教育部和文化部為力求佛教思想深入人心,要求凡是接受政府資助的中小學都必須開設佛教課。眾所周知,佛教非常講究因果和輪回,講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認為“貪欲導致痛苦”,要戒除自己的欲念,獲得心靈的平靜快樂,人的解脫在于自己的修煉,最終才能跳出輪回,獲得涅槃,走向永生。與大乘佛教注重度眾生不同的是,小乘佛教更注重“自凈其意”,注重自己的修行和感悟。泰國小乘佛教在“因果論”和“輪回觀”上有其自身的特點。[10]小乘佛教認為,“個人等級由業力決定的,這是依據人人不可逃避的、無條件的業報,人只有憑前世的功德(德行)才能進入某一階層,而國王是最大的善業者,即最高等級者。”“對于絕大多數向往權力和財富的人來說,他們沒有財富與權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還沒有足夠的德行。對絕大多數民眾而言,只有認同別人的德行或繼續去修煉,以求獲得更多的德行,今生修煉的德行是求來世的造化,而非今生的。”“德行是前世所為,是一種造化,不論凡人做什么,你都無法祈望得到,因此,對有德行之人所擁有的權力和財富,只有認同。”[11]因此,“人今生的地位和命運是由前生的‘業力累積所決定的,人今生的所作所為無法改變現在的命運和地位,只能對來世產生影響。今生擁有財富或者權利的人都是由于前世極高的業力累積所致,所以大眾只能對這些人所擁有的表示認同,并且行善積德,去爭取來世。”[12]這種信仰所形成的價值觀是泰國民眾與世無爭、樂天知命,甚至缺乏進取精神的重要原因。

  再次,這也和當前泰國的國情有很大關系。在泰國考大學并不是什么難事,泰國的高等教育入學率很高。泰國目前已經取消了全國統一的高考,各高校自己招生,有些大學甚至實行注冊入學,因此沒有中國這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情況。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泰國是一個以旅游為支柱性產業的國家,這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勞動力的吸附能力極強。這就使得泰國成了一個失業率很低的國家,即使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后,泰國經濟遭到重創,2007年泰國失業率為1.2—1.3%,2008年11月,泰國失業率為1.4%,2009年5、6月份,泰國失業率較高時,也只是1.7%和1.5%。[13]須知中國2006—2016年,城鎮登記失業率一直在4%以上,2017年末首次降到3.9%。由此可知,泰國這個6500萬人口的國家就業壓力和民眾生存壓力都是比較小的。

  樂天知命、不思進取的性格,不尚競爭的文化環境,生存壓力較小的社會環境,這些都對泰國學生的學習行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反映在漢語學習方面,學生缺乏刻苦勤學的精神也就不足為奇了。

  五、漢語教學師資隊伍情況

  美國佛蒙特大學亞洲語言文學系主任印京華曾指出:“漢語國際傳播中的首要問題是師資問題,只要有了經驗豐富的漢語老師,沒有教材會有教材,沒有學生會有學生。”[14]目前泰國漢語教學中最核心的問題依然是師資問題。一是師資數量短缺,二是優秀師資稀缺,三是教師隊伍穩定性差。這些問題極大地影響了泰國漢語教學的質量,甚至已經成為制約漢語教育事業向內涵式發展的瓶頸。泰國學者馮忠芳曾指出:“泰國漢語熱被視為全球漢語熱的典型例子,漢語熱使泰國漢語教師職業出現了數以千計的空缺崗位,所以目前相關部門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滿足數量需求層面,對教師質量還關注不夠。事實上,這不僅是泰國單獨面臨的問題。”[15]

  近十多年來,泰國的漢語教學師資隊伍主要通過三個渠道解決:一是泰國政府與中國國家漢辦、僑辦根據合作協議,每年派遣一定數量的漢語教師和志愿者赴泰任教;二是通過中介公司派遣或者學校直接招聘中國漢語教師;三是培養本土漢語教師。然而這三種師資來源渠道都存在一些問題。

  (一)志愿者漢語教師經驗不足

  一是大多是新手,沒有教學和教研經驗;二是會泰語者寥寥無幾,對泰國的文化和教育教學情況知之甚少,缺乏跨文化交際的知識儲備;三是流動性大,國家漢辦規定漢語教師志愿者最多能夠留任3年;四是志愿者管理機制存在真空,不利于泰方學校的管理。泰國近年來一直是中國國家漢辦派遣志愿者數量最多的國家,但是漢辦每年選拔志愿者總體上要求較低,申請人員大多是國內漢語國際教育或者其他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或者是本科生,這些志愿者大多沒有教學經驗。漢辦志愿者大多能用一般的英語口語進行交流,但是在泰國,尤其是中小學,學生大多聽不懂英語,志愿者老師又聽不懂泰語,導致教學媒介語缺失,加上大部分學校沒有配備泰語助教,這就給教學中的師生溝通帶來了很大問題。另外,大多數志愿者赴泰前,都是參加“臨時抱佛腳”式的短訓,對泰國的文化、歷史、教育概況談不上深入了解,導致在泰國遇到種種跨文化適應問題。

  (二)漢語教師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

  曾在普吉長期做漢語教師的王先生碩士畢業于上海大學歷史系,2009年通過漢辦派遣來到宋卡王子大學普吉分校孔子學院,任該孔子學院院長助理。3年期滿后,他被皇太后大學聘為漢語教師。他的觀點很能代表業內人士的看法:“漢辦志愿者大多缺乏充足的專業訓練,是無任何教研經驗的新手,來一撥走一撥,教學缺乏穩定性、持續性,更不利于教研能力的積累。”“一個漢語教師當上6-7年,才真正有了教學與教研經驗,也才能真正思考教材、大綱、考試標準等問題。”目前志愿者的管理機制也對漢語事業的推廣存在著制約。首先是志愿者的薪水是固定的,雖然年末也有考核,但是大多沒有實質性的要求。不同的崗位和課程工作量也存在著差別,但是志愿者的薪水沒什么差別,這就存在“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另外,泰國的一位中國漢語教師指出,漢辦缺乏對志愿者長期發展的關注。志愿者任期滿回國后,大多自謀生路轉行,他們積累的教學經驗對于后來者的漢語教學沒有任何借鑒機會,他們的工作經驗對于在國內的發展也沒有太大價值。因此,大多數志愿者期滿后不會選擇繼續留任。多年來,海外漢語教師一直沒有穩定的職業化隊伍,漢語推廣事業的區域化、國別化研究就很難深入。以上種種,導致泰國目前有些真正重視漢語教學的學校反而不愿意要漢語志愿者。以泰國大城皇家女子中學為例,該校以前也曾申請過漢辦志愿者到學校任教,但是教研室主任發現他們大多沒有什么教學經驗,學校成了這些新手的試驗田,教學效果難以保證,后來學校不再申請志愿者來校任教,而是面向社會招聘中國漢語教師。

  (三)泰國學校自聘中國漢語教師仍不能滿足需求

  每年中國國家漢辦僑辦派遣的漢語志愿者遠遠不能滿足泰國學校對中國漢語教師的需求,因此,很多學校采取自聘的方式來解決師資短缺問題。大部分學校招聘中國漢語教師都是通過中介公司,這是泰國勞務派遣領域一種獨具特色的現象。泰國人對外籍勞動人員的招聘大多采取中介派遣形式。因此,即使有優秀的中國漢語教師到泰國的學校去找工作,如果不通過中介公司,哪怕某個學校十分缺漢語教師,學校也不會輕易接收對方簡歷。他們更相信中介公司,因為中介公司的負責人一般都是泰國人,而且一定是校方通過各種渠道認識的“熟人”。比如,泰國曼谷教育局為了提升曼谷的漢語教學質量,就曾經推出了“曼谷漢語教師計劃項目”,要求公立學校每個年級至少配備1名中國漢語教師,每個學校至少達到6個,每年財政年度預算、政府撥款,委托中介公司到中國內地招聘漢語教師。中介公司將教師招來進行短期培訓后,就會被教育部門分往各公立學校。政府將錢打給中介機構,由中介機構負責給老師發工資,辦理相關簽證事宜。泰國的外府也大抵采取這種模式,例如春武里府、暖武里府的教育局每年撥款,由中介公司每年來投標。中標后,教育局將錢打給中介機構。中介公司負責招聘培訓老師、提供教材、給老師發工資、負責老師的簽證等種種事宜。當然,這中間也涉及利益輸送的問題。泰國政府指導性文件規定:中國漢語教師的時薪為700泰銖/小時(約140元人民幣/小時),但由于存在校長、中介等多個中間環節,到老師手里,計算下來僅約250-300泰銖/小時(約50-60人民幣/小時)。這種低廉的收入很難吸引也很難留住優秀的漢語教師。因此,目前泰國通過中介公司招到的中國漢語教師的質量也不盡如人意,而且很多都缺乏漢語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的系統性訓練。

  曾有相關人士指出,中國外派教師流動性大,導致漢語教學不連貫,漢語教育根本上是要依靠泰國本土教師。[16]培育本土教師應該是泰國漢語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世界各國的外語教育最終都需要依賴本土師資的提升而使外語教學質量獲得真正的提升。那么泰國本土漢語教師情況如何呢?事實上學校低廉的收入難以吸引并留住優秀的本土漢語教師,這與泰國特殊的國情有關。泰國的教師一般來講分為以下幾類:公務員教師、政府雇員教師、協議教師、任職教師和特聘教師。教師的編制不同,享受的待遇差別也很大,公務員編制或者政府雇員教師的待遇最好,但是這類教師,尤其是從事漢語教學的這類教師比例并不大,大多本土漢語教師屬于協議教師或任職教師。“非公務員老師或非政府雇員老師和學校簽訂協議后,隨著教齡的增加,雖然薪資方面會逐步提高,但是增加的幅度很小,與泰國的工廠或公司翻譯、商場銷售人員工資相比很低。在長期低薪的情況下,他們會選擇離開教師行業。”[17]因此,泰國目前本土漢語教師流失十分嚴重。據泰國《曼谷郵報》2017年2月28日報道:泰國的一位高級教育官員說,泰國的許多學校面臨著漢語教師短缺的問題,許多中文教師辭職轉行做導游。因為泰國的中文導游每月可掙到10萬泰銖(約1.96萬元)。另外,泰國民辦教育委員會辦公室秘書長巴榮欽納萬說,2017年召開的一次有122所泰國中文學校參加的高管會議發現,泰國各個領域缺少逾10萬名中文老師。[18]

  六、結語

  對于泰國基礎教育階段漢語教育存在的幾大突出問題進行分析,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從微觀上客觀認識泰國基礎教育階段的漢語教學,不斷調整對泰漢語推廣的策略。“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地域不同、國情不同、教情迥異,漢語國際推廣面臨的問題也各有不同,在推廣策略上應該從現實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有針對性的策略,最終落實到漢語教育服務供給方式的改革創新。

  參考文獻:

  [1](泰)韋麗娟.泰國漢語教育政策及其實施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2]吳應輝,龍偉華,(泰)馮忠芳等.泰國提高漢語教學,提高國家競爭力戰略規劃[J].國際漢語教育,2009(1).

  [3]吳應輝,龍偉華,(泰)馮忠芳等.泰國提高漢語教學,提高國家競爭力戰略規劃[J].國際漢語教育,2009(1).

  [4]漢語教學發展計劃[EB/OL].

  https://tieba.baidu.com/p/3026456768.

  [5]丁正蕾.泰國中小學漢語課程設置調查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5.

  [6]丁正蕾.泰國中小學漢語課程設置調查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5.

  [7](泰)韋麗娟.泰國漢語教育政策及其實施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8]溫雯.泰國學習文化調查及其對漢語教學的影響——以泰國中級教育為例[D].濟南:山東大學,2012.

  [9]許萬寧.東南亞小乘佛教盛行之原因初探[EB/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ffde461bc281e53a5802ff93.html.

  [10]吳建華.探尋泰國佛教文化與國民素質問題的關系[EB/OL].2015-09-14.

  http://fo.ifeng.com/a/20150914/41474328_0.shtml.

  [11]高波濤.佛教思想與當代泰王政治威信的產生[J].黑龍江史志,2010(3).

  [12]溫雯.泰國學習文化調查及其對漢語教學的影響——以泰國中級教育為例[D].濟南:山東大學,2012.

  [13]駐泰使館經商參處.關于泰國勞動就業有關情況的調研[EB/OL].2010-7-22.

  http://th.mofcom.gov.cn/article/ztdy/201007 /20100 707038350.shtml.

  [14]印京華.漢語國際傳播感言[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版),2008(6).

  [15](泰)馮忠芳.泰國中小學本土漢語教師發展的歷時考察與標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1.

  [16]韋青松.泰國中小學本土漢語教師現狀調查研究[D].貴陽:廣西大學,2016.

  [17]韋青松.泰國中小學本土漢語教師現狀調查研究[D].貴陽:廣西大學,2016.

  [18]侯文文.受高薪吸引 泰國大批中文教師轉行去給中國人當導游[EB/OL].環球網.2017-03-01.

本文由中國期刊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論泰國基礎教育階段漢語教學的四大突出問題

相關閱讀
學術咨詢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亭县| 安陆市| 耒阳市| 新安县| 金湖县| 茶陵县| 饶阳县| 青海省| 卫辉市| 广昌县| 广州市| 眉山市| 白玉县| 仪陇县| 资阳市| 潼关县| 卓尼县| 云龙县| 宜宾市| 孟州市| 济阳县| 新昌县| 广灵县| 嘉义县| 阿克陶县| 堆龙德庆县| 土默特右旗| 阳曲县| 铜川市| 金堂县| 庆云县| 汪清县| 泾川县| 永新县| 蒙城县| 科尔| 松滋市| 大田县| 罗山县| 土默特左旗|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