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研究狀況的梳理,認為當前我國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存在忽略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生活世界復雜層面和意義的問題。指出源于現象學的生活世界理論,突出了社會工作的“日常性”特質,為社會工作研究提供了核心的方法論指引。“生活世界理論”在三個方面對我國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具有重要啟示:一是在探索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本土化路徑方面;二是在構建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框架方面;三是在理清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研究思路方面。
關鍵詞:生活世界理論;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研究
中圖分類號:B1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19)12-0038-05
《社會政策研究》(雙月刊),創刊于2016年。是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公開出版發行的、國內第一本以社會政策為研究對象的學術期。旨在探討社會政策理論與實踐問題,推動構建中國特色社會政策體系,增進社會福祉,促進社會進步。期刊開設“專題研究”、“學術論文”、“專家漫談”、“觀點速遞”等欄目。
近年來,社會工作作為現代化進程的一股重要力量,為創新發展國家社會治理路徑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本身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極大發展。但社會工作在東西部發展的差距也在逐漸拉大,特別是與東部發達地區的發展相比,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發展還有很大的差距。據中國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臺查詢顯示,截止2018年底,全國在各級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社會工作機構共有8349家,平均每個地級市(州)擁有社會工作機構的數量約為25個,而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兩個民族地區共有社會工作機構僅3家。單從數量上來看,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發展遠遠無法與發達地區相比。
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發展滯后的原因,既有經濟、政治的原因,也有歷史和文化的原因。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還與社會工作長期處于實證主義和專業主義的窠臼之中[1]、逐漸脫離日常生活世界的實際相關。現有在民族地區開展的社會工作實務,大多數僅僅是對一般性社會工作方法、程序甚至方案指標的簡單復制,忽略了對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的生活實際的考察和分析,致使在民族地區開展的社會工作大量存在水土不服的情況。對于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發展來說,在西方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中國本土化基礎上,還需要完成中國現有社會工作經驗在民族地區的在地化。
因此,在民族地區發展社會工作,如何突破以上兩個發展階段的局限,縮小當地社會工作發展與東部發達地區的巨大差距,需要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既要把握社會工作的本質與行動邏輯,也要深刻把握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世界,凝聚地方智慧,提煉來自實踐的本土知識。將“生活世界”概念與理論引入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之中,為民族社會工作的研究提供一個新的理論視角,有利于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研究擺脫實證取向的方法論桎梏,形成符合我國民族地區實際情況的社會工作基礎理論。
一、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概述
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顧頡剛、吳文藻、李安宅等學者在當時邊疆服務運動中,深入民族地區,從事邊疆研究工作。特別是李安宅先生長期、持續地在民族地區開展服務和研究,據此撰寫了著作《邊疆社會工作》。他的邊疆社會工作思想直面中國邊疆社會,不拘泥于書本上的說教,直白而深厚、豐富而極具人文情懷,對當前我國社會工作的發展極富啟發意義[2]。但與社會工作一樣,我國學術界對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在一段停滯后,直到近十年才在社會工作快速發展的基礎上,重新進入學術研究的視野。2010年6月25日,由國家民委、民政部指導,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主辦的“民族地區社會工作與社會建設論壇”在北京召開,拉開了對我國民族地區社會工作展開研究的序幕。此后,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更是連續舉辦三屆“全國民族社會工作學術研討會”,推動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理論和實務的研究工作。與此同時,民政部“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專項支持計劃”從2013年起正式實施,亦在實務層面為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素材。具體來說,當前對于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主要分為實務研究和理論研究兩個方面。
(一)實務研究方面
在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實務研究方面,當前學術界大致呈現出以下兩個維度:從地域維度來看,大多數主要是針對西部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實務展開的,多數實務案例的開展地域集中在青海、甘肅、內蒙等省份,同時也有個別研究涉及新疆、貴州、云南等地。從實務領域的維度來看,現有的研究涉及最多的領域主要是民族地區的養老、扶貧和留守兒童等問題,個別研究涉及災害、專業教育等方面。從研究對象所屬民族的維度來看,現有研究案例中的對象絕大多數為回族和藏族的群眾。綜合來看,對于民族地區社會工作實務的研究還不充分。雖然總量上民族社會工作實務的研究在逐年增多,但這些研究中關于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實務的研究所占比例較少,多數研究是針對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社會工作介入和民族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二)理論研究方面
在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理論研究方面,當前學術界主要圍繞“為什么要發展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如何發展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及“民族地區社會工作中的文化視角”這三個基本問題展開。
針對第一個問題,已有研究大致有民族地區的發展具有滯后性的視角[3],傳統民族工作與民政工作存在局限性的視角[4],也有民族事務具有復雜性的視角[5],還有民族地區社會治理與社會工作的協同視角[6][7]。總體來看,社會工作在民族地區的發展,本質上是由我國多民族共融發展的國情所決定的,也是創新民族地區社會治理路徑的題中之義。
針對第二個問題,學者們則主要從探索民族社會工作發展路徑的角度[8]和構建民族社會工作的實務體系的角度[9],提出了具體的對策建議。
針對第三個問題,學者們一致將文化視為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發展的重要基礎,探討了文化對于民族社會工作理論和實踐的重要性。比如,金昱彤通過分析西方民族敏感的或者文化多元的社會工作中的東方思想來源[10],從外向內地探索我國民族社會工作本土化的取向。謝冰雪則通過對我國民族社會工作中文化及其面相的梳理[11],從內向外地探索民族社會工作本土化過程中應該如何做好文化融通。王思斌和連雪君、蘇米雅分別從經濟和政治的系統視角,探討了民族社會工作本土化實踐中面臨的“文化—經濟”[5]和“文化—政治”[12]之間的系統張力。而鄭文換構建的微觀—中觀—宏觀的民族社會工作理論研究框架[13],則從另一個角度建構了經濟發展與文化持存之間的媒介制度。
(三)已有研究的局限
回顧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文獻,我們會發現關于民族地區的傳統性和落后性的一般性認知本身即是在現代性的標準下,預設了民族地區的發展與當前時代的巨大差距。對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認知和研究,也是在這種預設下延續了從社會工作研究總體而來的科學主義和實證主義偏見,強調對專業方法的運用和專業標準的重視,從而忽略了生活世界的復雜層面和意義。所以,當前關于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亦存在以下局限:
第一,大多數實務研究僅僅停留在實務過程的總結評估層面,極少有研究能夠生產出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系統性和根本性的理論。第二,在方法論的角度,當前關于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的研究,大部分依然堅持實證主義的研究取向,將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視為一個研究的客體來展開分析,忽略了存在于社會工作行動之中的主體間性,也忽略了社會工作服務根植其中的生活世界的意義。第三,現有關于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的研究,過于強調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和意義,將民族地區的文化客體化,無意間形成了對民族地區認識上的桎梏,擴大了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以及敏感性在民族地區社會工作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影響,忽略了文化本身在生活世界中的經驗過程。
因此,綜合考察現有文獻,當前對于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理論上還沒有形成一套系統的、清晰的指導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發展的理論和實務策略。由此,把握民族地區的實際,扎根民族地區社會工作得以開展的生活世界,依此來研究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行動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生活世界理論在社會學及社會工作中的發展
“生活世界”是胡塞爾超驗現象學的核心概念。他認為人們是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以一種自然的態度去感受世界的存在的,這種日常生活世界是想當然的,很少成為反思的主題,在建構和影響著人們行動與思想的方式[14]。生活世界是由先驗的自我活動構造出來的,繼而產生了生活世界的社會文化特征[15]。
(一)社會學中的生活世界理論
舒茨批判了胡塞爾過于重視先驗哲學的方法,并通過對韋伯提出的對行動意義的理解的可能性問題深入論證,完成了現象學社會學的核心任務,即對生活世界的生成展開論證[16],從而實現了“生活世界”理論研究從哲學到社會學的轉向,由此開創了現象學社會學這一理論流派[17]。舒茨認為行動者行動的意義相對于解釋者來說,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意義。本質上每個人無法進入他人的意識流,因此無法理解他人的行動的意義。只有在主體間性的關系中才能理解他人行動的意義。更進一步,舒茨將生活世界視為常識世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依靠常識而行動,生平情景及個體在其中具有的手頭庫存知識,形成了常識的類型化依據。手頭庫存知識通過類型化和關聯性實現對生活世界中行動的意義的理解[14]230。因此,在舒茨的現象學社會學中,生活世界是一種有意義的文化世界。正是這一意義世界的存在,形成了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基本差別。因此,他認為科學式的方法論必須以行動者在日常生活中對于世界的處理為基礎,即社會科學研究需要二級建構[17]。
生活世界理論在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那里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成為解釋和批判現代社會的重要依據。以盧卡奇、阿多諾為代表的社會學家認為,日常生活的全方位異化,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實質表現。哈貝馬斯則從社會結構的角度出發把社會視為由系統和生活世界雙層結構構成。他認為生活世界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性結構,是人們行為活動的背景世界。現代文明的危機關鍵并不在于現代化或合理化本身,而在于系統對生活世界的侵凌。因此,解決“生活世界殖民化”的最好方式,是要在抑制工具理性擴張的同時,還要構建“交往理性”[18]。
(二)在社會工作研究中的發展
生活世界概念從胡塞爾提出,經由舒茨、盧卡奇、哈貝馬斯、加芬克爾等社會學家的理論發展,已經成為了我們認識和思考當下社會科學領域內許多問題的重要理論依據。其中,由于社會工作專業與日常生活的高度關聯性,將生活世界理論運用于社會工作研究之中,也成為許多學者的重要學術旨趣。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在人們對社會工作教育和實踐的批判以及社會學領域中實證主義的爭論等背景下,德國學者漢斯·替爾施提出和發展了“生活世界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該理論將服務對象的日常生活(生活世界)作為理論核心,認為社會工作的目標不是確保服務對象成功的日常生活,而是協助服務對象較順利地完成日常生活任務。社會工作的功能定位不是在國家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而是在個人的生活領域。服務對象的日常生活與機構化和專業化的現代社會工作之間,以一種較難的方式被連接在一起。只有做到了從日常生活的角度批判社會工作機構,反過來,社會工作機構也能批判日常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為本的社會工作才可能成功。社會工作必須避免對主體的生活世界進行操縱和控制,相反要發展出伙伴式、以溝通為取向的助人形式和戰略,以達到保護生活世界的目的[19]。
在國內,較早將生活世界理論運用于實踐的是教育學領域。從本世紀初開始,教育學專業長期、持續地以生活世界理論為研究基礎,對我國教育實踐工作的改革與創新進行了大量、系統的研究。雖然早在2009年就有人從生活世界的視角提出,將社會工作課程列為高校公共課程的主張[20]。但社會工作專業相對集中地開展對生活世界理論的研究與應用是從2012年開始。比如將漢斯·替爾施(Hans Thiersch)的“以生活世界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與簡·亞當斯的“以社會改革為核心的社區服務社會工作理論”進行的比較研究[21],通過對日常生活世界理論的本質、構成和緯度的分析,提出日常生活是微觀社會工作介入的時空領域,日常生活理論是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的重要理論基礎[22],也有從現象學社會學的理論角度,分析生活世界理論對于我國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啟示[23][24],還有將生活世界理論運用于社會工作具體的實務工作中的研究嘗試[25]。
從總體上來看,國內對生活世界理論運用于社會工作領域內的研究相對較少,研究方向主要還是集中在將生活世界理論視為實現我國社會工作本土化的一個重要理論視角方面。特別是張威從構建中國社會工作基礎理論的緊迫性和戰略性的層面,對源于德國社會教育學的“生活世界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進行了全面系統的介紹和闡釋[19],為我們將生活世界理論做為指導當前我國社會工作研究與實踐的基礎理論提供了清晰且重要的論述。焦若水則更加清晰地分析了社會工作服務場景中的生活世界議題,提出了社會工作本土化的路徑[26]。
源于現象學的生活世界理論為我們理解和解釋社會行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理論窗口。舒茨關于主體間性關系、生平情景、手頭庫存知識、關聯結構、類型化知識等一系列概念的綜合分析,使得胡塞爾關于“生活世界如何形成”和韋伯關于“行動的意義如何實現”這兩個理論的不足,在現象學社會學理論中得以綜合地解決。從理論應用性角度來看,在后續對生活世界理論的諸多理論發展中,現象學社會學的闡釋真正地接近了社會工作的知識生產過程,即在主體間性關系中探究社會工作生活世界的根本意義。所以,“生活世界”理論為社會工作的研究提供了核心的方法論指引,這一切都取決于社會工作專業與“日常生活”的高度關聯。更進一步,生活世界理論為社會工作在“社會性”[27]和“主體性”[28]的本質之外,又恰當地補充了“日常性”的特質。
三、對我國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研究的啟示
將生活世界理論引入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之中,可以為民族社會工作的研究提供一個新的理論視角,有利于民族社會工作研究擺脫實證取向的方法論的桎梏,形成符合我國民族地區實際情況的社會工作基礎理論。在生活世界理論的指引下,應該扎根民族地區生活世界,理解和分析其中的社會工作行動邏輯和意義,積累產生于少數民族生活世界的專業知識,探索新時代推動民族地區社會工作實務發展的本土化路徑。具體來說,生活世界理論對我國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研究具有以下啟示。
(一)對探索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本土化路徑的啟示
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世界具有奠基性和非課題性特征,日常生活世界的主體間性關系中蘊含著民族地區社會工作行動的本土化知識的生成邏輯。只有研究者與社會工作者、少數民族群眾及地方行政人員在生活世界中的共有的經驗性理解,才能構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本土化行動策略。因此,需要在生活世界的基礎上,探究不同領域內行動者的“共在世界”,呈現出社會工作在民族地區發展的行動邏輯,并依此來制定民族地區社會工作在行政推動、日常聯結和專業本土化等方面的具體行動策略。
具體來說,研究者應該堅持行動取向,回歸社會工作研究的行動本質,以實際行動參與到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實務中,扎根各族群眾的生活世界,展開“反身性”觀察與研究,將研究與行動置于少數民族群眾的日常生活,突破以往的研究與行動、行動與生活的分離,從而探索出符合少數民族實際情況和來源于地方知識的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發展的行動路徑。
(二)對構建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框架的啟示
以生活世界理論為依據,以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生活世界中的行動者為研究對象,我們可以構建出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框架。
一是研究民族地區社會工作所在政府的行政意義領域。包括考察在這一領域內,政策過程、考核指標、領導意志、文件精神等因素如何影響著行政工作人員的日常決定和行動;這一領域內行政人員(如民政部門、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以及其他相關人員)的自然態度、生平情境、手頭庫存知識以及類型化常識的形成與呈現方式。
二是研究民族地區社會工作身處的群眾的日常意義領域。主要包括觀察和描述民族地區的群眾在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民族關系、行動方式、日常家庭和社區活動等方面的真實情況;重點考察少數民族群眾對于本身所處“情境”與社會的關系和意義的理解。
三是研究民族地區社會工作身處的機構的專業意義領域。主要考察民族地區社會工作者將專業理論、方法和價值觀帶入服務的過程,重點關注專業理論、方法和價值觀如何在實際生活中實現妥協和調整,分析社會工作者對專業的日常理解和行動的意義互構關系。
四是研究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生活世界中的主體間性。主要分析由行政領域、日常領域和專業領域共構的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生活世界的根本性的意義狀態。從行政人員、少數民族群眾以及社會工作者的主體性出發,探討生活世界中的主體間性關系,即身處其中的“我群”與“他群”如何實現意義的相互理解,并形成對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生活世界的共同經驗和理解。
(三)對理清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研究思路的啟示
現象學社會學認為基于常識理性,社會科學的研究依據科學模式所界定的特殊、必要條件而建構的互動形態模式,才有可能建構起完整的理性行動模式。因此,從生活世界理論出發,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研究可以通過以下思路來完成。第一步:計劃。研究者依托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以社會工作者的身份直接參與當地社會發展項目。
第二步:行動與觀察。在推動項目發展的過程中,懸置預設,全面、完整、真實地記錄項目和機構的運作過程及社會工作者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政府工作人員等主體的日常互動過程,并分析記錄資料,探尋其中類型化的關聯結構。
第三步:反思。依據行動中的觀察資料,對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生活世界中的多重意義域進行反思,探究三者對社會工作行動共有的經驗與理解,從而形成對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生活世界實在意義的把握。
第四步:再計劃。依據反思所形成的理解,制定下一個項目的行動方案。由于研究者無法僅通過一個項目的研究就能真正完全地把握生活世界的全部實在意義。所以,行動研究需要研究者在循環的過程中,不斷地在一個又一個項目中,將自己“浸入”日常生活之中,并不斷地在每一次反思的基礎上對下一次的計劃進行補充,從而形成基于生活世界的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行動策略。
四、余論
生活世界理論在為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論依據的同時,依然在方法論層面呈現了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議題。比如,研究者如何懸置自己對于日常生活之確定性的懷疑,以自然態度經驗和理解社會工作者和服務對象在生活世界中的生平情境、手頭庫存知識,對民族地區社會工作意義世界中的類型化和關聯結構的理解具有重要意義。另外,研究者既是“浸入”民族地區社會工作實踐中的行動者,也是社會科學的研究者,研究本身呈現復雜化傾向。因此,如何處理自己與社會工作者、服務對象以及其他主體之間的“多重身份”。這既關系到研究者對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生活世界中不同意義域進行理解的可能性,也關系到最終的行動策略得以實現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郭偉和.邁向反身性實踐的社會工作實務理論——當前社會工作理論界的若干爭論及其超越[J].學海,2018(1).
[2]岳天明.論李安宅的邊疆社會工作思想——兼及中國社會工作的學術史意識[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
[3]張麗劍,王艷萍.從民族的角度審視社會工作[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6).
[4]黃達遠,牟成娟.社會工作:構建多民族城市和諧民族關系的新思路[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
[5]王思斌.民族社會工作:發展與文化的視角[J].民族研究,2012(4).
[6]馬克林.社會工作協同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研究[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
[7]王力平,許曉蕓.協同與耦合:民族社會工作與社會治理精細化[J].社會工作,2016(1).
[8]江波,趙利生.民族社會工作的特征、實踐原則與發展路徑[J].西北民族研究,2014(4).
[9]任國英,焦開山.論民族社會工作的基本意涵、價值理念和實務體系[J].民族研究,2012(4).
[10]金昱彤.文化多元與民族敏感——西方民族社會工作中的東方思想[J].社會工作,2012(9).
[11]謝冰雪.民族社會工作中的文化及其處遇[J].甘肅社會科學,2014(6).
[12]連雪君,蘇米雅.民族社會工作實踐的文化與政治之維——民族社會工作的一個分析框架[J].社會工作,2017(4).
[13]鄭文換.構建民族社會工作理論研究框架——文化連續體、交疊共識與結構耦合[J].民族教育研究,2014(4).
[14]劉少杰.國外社會學理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5]張彤.許茨的現象學批判:作為一種方法論的生活世界理論[J].江海學刊,2018(3).
[16]鄭慶杰.生活世界與行動意義研究的可能性——對舒茨現象學社會學的一項考察[J].前沿,2011(1).
[17]孫飛宇.方法論與生活世界——舒茨主體間性理論再討論[J].社會,2013(1).
[18]袁芃.生活世界理論探究[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5(5).
[19]張威.生活世界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思想——兼論構建社會工作基礎理論的戰略意義[J].社會工作,2017(4).
[20]楊柳.返回生活世界:關于社會工作課程列為高校本科生公共基礎課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09(7).
[21]吳雙.Jane Addams與Hans Thiersch的社會工作理論對比研究[J].今日中國論壇,2012(10).
[22]田豐韶.改造與救贖:日常生活理論視野下的微觀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J].社會工作,2013(2).
[23]苗懷寧.社會工作本土專業價值觀的現象學重構[J].社會工作,2013(6).
[24]權福軍.現象學社會學對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啟示[J].山東社會科學,2015(3).
[25]張微,盧時秀.重塑生活世界:社會工作專業教學模式視域置換[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4(2).
[26]焦若水.生活世界視角下社會工作本土化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2).
[27]徐選國.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的社會性轉向[J].社會工作, 2017(3).
[28]徐永祥,楊威威,徐選國.社會性、主體性與社會工作知識結構及實務模式的反思性建構——來自福柯的啟示[J].社會建設,2018(4).
本文由中國期刊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生活世界理論對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研究的重要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