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語言層面上對小說《洛麗塔》(片段1-3)中的隱喻進行分析,以“新批評”派的理論家威廉·K·維姆薩特對隱喻機制的細致分析為理論依托,兼顧英漢兩種語言符號系統的特點,最大限度地重現原文的語言風格,盡可能保留原作中生動有力的形象。
關鍵詞:隱喻;新批評文論;《洛麗塔》
引言
隱喻(metaphor),以稱為暗喻,是傳統修辭學中極為普通的一種修辭格,同時也是“新批評”(New Criticism)派最博學的理論家威廉·K·維姆薩特(1907-1975)在其著作《具體普遍性》中論及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隱喻與意象緊密相關,鮮明獨創的隱喻有助于塑造豐滿、鮮活的形象,有助于充分激發讀者的想象力,使人身臨其境,能聞其聲、觀其形,烘托氛圍。然而如何在譯文中,最大限度地保存比喻性語言形象、具體、簡練及意義深刻的特點,成了譯者不容回避的問題。本文試圖以“新批評”為理論依據,主要對小說《洛麗塔》(片段1-3)的隱喻進行分析,文學作品中的探討隱喻機制,采取相應的翻譯策略,以期在譯文中盡可能重現源語文本(source language text)的“文學性”(literariness)[1],保持語言的生動性。
一
新批評派是20世紀英美文學批評中最有影響的流派之一,以J·C·蘭色姆(John Crow Ransom)《新批評》(1941)一書得名。在該書中,蘭色姆評論了艾略特(T·S·Eliot)、瑞恰茲(I·A·Rechards)等人的理論,稱他們為“新批評家”,“新批評”這個名稱便從此流行開來。新批評派強調詩(文學作品)本身的本體存在,認為批評應當成為一種客觀研究或者內在研究,它不應當探討文學與各種社會生活現象的聯系,而應當把文學作品看作是一個封閉的、獨立自足的存在物,研究其內部的各種因素的不同組合、運動變化,尋找文學發展的規律性的東西。雷奈·韋勒克(Renè Wellek)(1903- )在他與沃倫合著的《文學理論》一書中,把對文學的研究分為“外部研究”(extrinsic)和“內部研究”(intrinsic)兩方面。強調對文學作品本身結構的研究,而文學作品的基本材料—文學語言自然這一派理論家們觀注的對象,他們高度重視和隱喻,而對隱喻的極端重視是新批評派的一個引人注目的特征。其中,美國批評家、詩人、最博學的新批評派理論家之一威廉·K·維姆薩特(1907-1975)對文學作品的隱喻機制分析最為細致。
首先,他認為隱喻得以存在的基礎是喻旨與喻體之間的相異性。隱喻的兩極距離越遠,則越有力量。例如:“狗像野獸般吼叫”,這樣的比喻就缺乏力量,因為它的兩極:“狗”和“野獸”距離太近,它們都是動物。而“人像野獸般吼叫”和“大海像野獸般吼叫”就生動有力得多了。
其次,隱喻也是一種“具體的抽象”。維姆薩特指出:“哪怕是明喻或暗喻(暗:即隱喻)的最簡單的形式(“我的愛人是紅紅的玫瑰”)也給了我們一種有利于科學的、特殊的、創造性的、事實上是具體的抽象。”[2]原因就在于在隱喻后面有一種喻旨和喻體之間的相似性,由此而產生了一個更一般化的類。對于這個一般化的類而言,可能永遠沒有名字而只能通過隱喻才能被理解。例如,濟慈的比喻:荷馬像一個在黃金之國旅行的人,像一個發現新行星的天文學家,像西班牙殖民者柯爾臺茲看到太平洋。比喻產生的一般化的類無法加以描述,只有通過比喻本身才能理解。
再次,隱喻要強調的東西是復雜的,不可一概而論:“在理解想象隱喻的時候,常要求我們考慮的不是B(喻體)如何說明A(喻旨),而是當兩者被放在一起并相互對照、相互說明時能產生什么意義。強調之點,可能在相似之處,也可能在相反之處,在于某種對比或矛盾。[3]維姆薩特的這種看法比傳統理論強調隱喻依靠異中之同起作用的觀點前進了一步,指出了隱喻也能依靠相反之處產生作用。
最后,維姆薩特還強調隱喻離不開語境。經常被斷章取義地從文本中抽出使用的隱喻最容易老化,因為它離開了特有的語境,就像離開水的魚兒一樣。比如“針眼”、“桌腿”之類的比喻,在最初被使用時與特定的語境結合在一起,極其生動形象,然而脫離特定語境被反復使用后,放到哪兒都是同一意義,這樣的比喻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二
現在讓我們回到《洛麗塔》,從總體上來把握其語言風格。小說最大的特色就是以主人公亨伯特的自述貫穿始終。一種看似漫不經心的喋喋不休的敘述手法,其實是經過作者納博科夫的精雕細琢,其中滲透了俄羅斯文學和歐洲文學精髓,“一種蘊涵豐富的混血的語言感覺,華麗優美的文字,絕對不是純美國的。”小說不以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情節取悅讀者,而以其非凡的敘事技巧及作者天生的駕馭語言的功夫讓人難以忘懷。在試譯《洛麗塔》(片段1-3)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翻譯小說決非一件易事,尤其是面對納博科夫極為高超的語言技巧時,更是如此。文中的隱喻俯拾皆是,由于英語和漢語是很不相同的符號系統,其符號組合方式差別很大,語言單位的語義范圍,有的重合,有的存在空缺。結此,譯者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譯入語優勢,盡可能保留原作中生動鮮明的形象。下面我們就挑一些比較典型的例子進行分析,采用英譯漢中處理隱喻的常見策略,使譯文風格盡可能向原文風格靠近。
(一)復制型
1.保留形象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這是小說開頭主人公夢囈般的自述,從這個句子里,讀者大致能夠領略到主人公被欲望煎熬而又欲罷不能的無奈情緒。喻體“light”、“fire”與喻旨“life”、“lions”放在一起,相互對照、相互說明并產生了意義,點明了自述者與文中情感早熟的少女洛麗塔之間不正常的關系。在語言層面上,漢英兩種語言是基本上重合的,所有采用保留形象、完全復制的措略,使譯文與原文基本上實現了內容到形式的對應。
譯文:洛麗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情焰所至。
2.復制,喻意型
Ladies and gentlemen of the jury, exhibit number one is what the seraphs, the misinformed, simple, noble-winged seraphs, envied.Look at this tangle of thorns.
這是主人公亨伯特面臨審判時,對以往自己所作所為的追憶,字里行間不乏悔恨:自己為欲望所驅使,用極卑劣的手段導演了這一出悲劇。此句中,“tangle of thorns”是喻體,亨伯特鋃鐺入獄前的事情的原委是本體。從這個隱喻里,我們能隱約感知接下來要佬敘述的故事無疑是悲劇。譯入漢語時,可以點明喻義,并復制出原文的形象。
譯文:陪審團的女士們、先生們,我將要(給諸位)出示的最重要的證據是那些偏聽偏信、容易受騙的,有著高貴羽翼的最高天使所妒恨的。不過,慢著,諸位且耐心聽我如實坦露這樁盤根錯節事端的原委吧。
3.改明喻型
My very photographic mother died in a freak accident (picnic lightening) when I was three, and save for a pocket of warmth in the darkest past, nothing of her subsists within the hollows and dells of memory, over which, if you can stand my style (I am writing under observation), the sun of my infancy had set: surely, you all know those redolent remnants of day suspended, with the midges, about some hedge in bloom or suddenly entered and traversed by the rambler, at the bottom of a hill, in the summer dusk; a furry warmth, golden midges.
這個長句子是主人公對往昔絮絮叨叨的自述,對童年生活片斷的追憶。語言瑣碎,意象抽象,其中的幾個隱喻,如“a pocket of warmth”、“the sun of my infancy had set”、“a furry warmth”尤其難以把握。正如前面所述,隱喻是一種“具體的抽象”,看似具體的“a pocket of warmth”,其實極為微妙,實難在漢語中(尤其在小說語言中)完全復制過來,因此只有舍棄原文形象,改作明喻,譯為“微如芥末的溫暖。”“the sun of my infancy had set”其喻義為“母愛的溫暖已不復存在”,形象鮮明生動,譯入漢語時,將原文的隱喻改作明喻:嬰兒期的所有歡樂正象太陽落山一樣,不復存在了。
(二)舍棄形象,保留喻意
同樣,在上例中的“a furry warmth”中,喻體是“something like fur”,喻旨是“warmth”,喻體和喻旨作為隱喻的兩極,距離甚遠,溫暖的質感撲面而來,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譯入漢語時,只好舍棄形象,勉強譯作“觸手可及的溫暖。”在“save for a pocket warmth in the darkest past”中,喻義為:兒時杳渺的記憶已不甚清晰了。譯入漢語時,只好舍棄“dark”可能給讀者造成的生動形象,保留喻意,可譯作:雖然我尚能依稀感受到那微如芥粒的母愛的溫暖,……。
結語
文中隱喻還很多,限于本文討論的話題,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通過分析,我們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對于文學作品中廣泛應用的比喻性語言,我們只有從文本中找出隱喻兩極或近或遠的距離,最大限度地在譯文中重現原文中由隱喻創造的“詩意”或“意境”,保留那些鮮明生動的形象。
參考文獻:
[1]李國章.辭格與詞匯[D].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2]林煌天主編.中國翻譯辭典[Z].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3]文楚安.納博科夫的一永恒的“蝴蝶”[J].外國文學動態,1993年(3).
[4]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5]Wilfred L·Guerin等.文學批評方法手冊(第四版)[M].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4.
[6]《〈文學翻譯實踐導引〉講義》[Z].成都.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2004.
本文由中國期刊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文學作品中隱喻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