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刺客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構成了獨特的風景,它是古代法制尚不完備的情況下的產物,刺客對于承諾的信守、信念的追求給讀者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震撼。本文主要探討中國文學中的刺客形象和對當代的啟示。
關鍵詞:刺客;報恩;義憤;血親復仇
中國的文學史上記錄了許多刺客,當按照社會的正常法制無法達成其報恩或復仇的目的時,他們會寄身鋒刃端,以生命為代價,完成個人英雄主義的刺殺行為。由于非職業(yè)刺客的刺殺往往是為著他人而進行的,所以不失為一種狹義精神,雖與當代社會的法制理念相背離,但這種在傳統(tǒng)中國社會中孕育出來的俠義精神和俠義行為有分析的價值,對于當代傳統(tǒng)文化的重建或許能起到一定的幫助。
一、刺客的性質
刺客在古代中國最初并不是一個專門的職業(yè),刺客大部分是士人,他們出于“士為知己者死”的理念,在他們的所謂的知己者-往往是諸侯卿大夫有需要的時候他們就會展開刺殺行動。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養(yǎng)士之風沒有了社會基礎,為主公實施的政治性的刺殺慢慢減少了,相應的出于血親復仇目的的刺殺行為更為突出。
先秦是刺客活動頻繁的時代,涌現了諸如荊軻、聶政之類的著名的刺客,為后世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到了漢代,刺客逐漸職業(yè)化,成立了專門的刺客組織,“長安中奸猾浸多,閭里少年群輩殺吏,受賕報仇,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喪。”[1]從刺殺前的安排到善后,都是有組織有計劃進行的,顯然是一個專門的刺殺組織,并且不受道義倫理的束縛,這種刺殺,已經不是先秦時期刺客們對于內心正義的追求了,而是違背道義的利益驅使的行為,所謂“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這種職業(yè)化的金錢交易關系的刺殺無視法律、冷漠血腥,容易造成社會恐怖和秩序混亂,是應該被禁止的,因而本文探討的主要是出于內心正義和信仰的目的而進行刺殺行為的刺客。
二、刺客文學中的刺客形象及其行為動機分析
先秦刺客中最常見的是出于“士為知己者死”的報恩型刺客,先秦諸侯各國紛爭不斷,國內權力更迭頻繁,為了在殘酷的兼并戰(zhàn)爭和權力爭斗中獲勝,各國統(tǒng)治階級都竭盡全力爭取士人,禮賢下士、千金埋骨的故事可以證明當時統(tǒng)治階級對于士人的態(tài)度,獲得其認可的士人由是得到了人生價值的實現和物質生活條件的極大提升,因而士人將人生所有的理想都寄托在認可了他們的人身上,愿意為他們奉獻寶貴的生命。《史記·刺客列傳》記載了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這五個刺客,其中有三個就是屬于報恩型刺客,即專諸、豫讓和聶政。伍子胥發(fā)現了專諸的才能,將他推薦給了公子光,“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殺吳王僚……乃進專諸于公子光。”一個能幫助自己奪取王位的士人,公子光自然對其十分優(yōu)待,“光既得專諸善客待之。”時機一到,便令專諸刺殺王僚。豫讓侍奉智伯得到賞識,智伯在政治斗爭中失敗被殺后,豫讓遁逃山中,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為報仇而死,以報智伯,則吾魂魄不愧矣。”[2]雖然兩次刺殺都以失敗告終,但其為知己者而死的刺殺行為可以視為這種報恩型刺客的典范。聶政的情況稍許特殊,他其實并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為實施刺殺,如果不是因為聶政有武力有俠義,韓大夫嚴仲子也不會愿意施之恩惠。聶政最初為民除害殺過一人,與母親和姐姐避禍隱居于齊,以屠夫為業(yè)。韓大夫嚴仲子因與韓相俠累結仇,“嚴仲子恐誅亡去游求人可以報俠累者。至齊齊人或言聶政勇敢士也,避仇隱于屠者之間。嚴仲子至門請,數反。”[3]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聶政是一個有勇力有大義的人,他不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意義交給士大夫,他可以為民除害,但并不愿意用寶貴的生命為人尋私仇,所以嚴仲子上門來求數次被拒絕,這是個體生命意識和價值追求的體現。然而聶政有弱點,他侍奉母親是很孝順的,既然不能用別的辦法籠絡聶政,嚴仲子就將主意打到了聶母身上,出百金為聶政母祝壽,聶政堅定地推辭,表示可以依靠自己微薄的收入贍養(yǎng)母親,沒必要出賣自己的生命和獨立性來換取財富,然而嚴仲子很虛偽“竊聞足下義甚高故進百金者將用為大人粗糲之費得以交足下之歡,豈敢以有求望邪?”“嚴仲子固讓聶政竟不肯受也。嚴仲子卒備賓主之禮而去。”[4]雖然嚴仲子的一切行為都是出于自私的目的,但他的幾次訪問和贈金行為已經構成知遇的既定事實,一個有俠義之心的人不能不進行報答,聶政在母亡守孝三年后,為報嚴仲子知遇之恩,獨自仗劍入韓都,成功刺殺了俠累,并自毀其面,挖眼剖腹自殺,以免連累與自己的姐姐荌。聶政是真正有俠義精神的刺客,對其母其姊和嚴仲子都可稱得上一個義字。我們可以從他和嚴仲子的交往中窺出刺客報恩之俠義的面具下所隱藏的獨立人格以及施恩者脅迫刺客接受其恩惠并用性命報恩的不公平性。這種不公平性和悲劇性在《聊齋志異·田七郎》中有非常細致的表現,遼陽人武承休屢次贈金欲與田七郎交往,田七郎母說“受人知者分人憂,受人恩者急人難。富人報人以財,貧人報人以義。無故而得重賂,不祥,恐將取死報于子矣。”一語道破知遇之恩的面紗下掩藏的財富所有者和受恩惠者的不對等地位,受拒絕后武承休依然在田七郎遇到牢獄之災時幫助他打點,田七郎和田母已經沒有任何理由拒絕與武承休的交往了,而這交往的代價是田七郎的生命。武承休遭惡仆和官吏的羞辱陷害,叔父被官吏打死,他自己也悲憤欲絕,這時許久不見的田七郎出現了,“忽一樵人至前,釋擔抽利刃,直奔之。某惶急,以手格刃,刃落斷腕;又一刀,始決其首。宰大驚,竄去。樵人猶張皇四顧。諸役吏急闔署門,操杖疾呼。樵人乃自剄死。紛紛集認,識者知為田七郎也。宰驚定,始出復驗。見七郎僵臥血泊中,手猶握刃。方停蓋審視,尸忽崛然躍起,竟決宰首,已而復踣。”[5]這個樵人就是田七郎,即使自刎而死也要完成報恩的使命。田七郎和他的母親非常明白接受武承休經濟方面的支援就意味著要用性命去報答,武承休是富戶,他付出的是對他而言無足輕重的金錢,田七郎是一貧如洗的獵戶,一旦接受了武承休的好意就要為他付出最寶貴的生命,這是報恩型刺客內在的不平等性。
還有一種刺客是出于家國大義,代表刺客是荊軻,荊軻刺秦王一方面是報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為了苦于暴秦的六國及人民,在荊軻的預想中,他希望除去秦王嬴政以使秦國發(fā)生內亂消耗國力從而令六國得以保存,在太子丹漫長的等待中荊軻就是在籌劃這件事,然而太子丹有用人之心而沒有信任之義,不斷懷疑并催促荊軻上路,“久之荊軻未有行意。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入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軻”“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耒而為治行。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疑其改悔乃復請”,一腔刺秦救國的熱情被懷疑,荊軻憤而出行,悲劇的結局似已預示,“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忼慨,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6]這種“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的憤恨不是個人的恩怨,這些燕趙慷慨悲歌之士,不是因個人原因而怨恨秦王,戰(zhàn)國末期秦國不斷蠶食剩余六國,周天子長期無法控制諸侯國,各個諸侯國實際已經形成獨立主權國家,國民的家國意識和家國情懷在幾百年的熏陶中不斷強化,所以當秦國蠶食其國土毀壞其墳塋時,他們的家國意識被激化了,即使沒有人施惠于他們沒有人指使他們,出于對秦國的義憤他們也愿意用生命去捍衛(wèi)祖國的尊嚴。《鐵冠圖·刺虎》里的女主人公費貞娥,就是這樣一個大義的女刺客,她在這部戲里的唱詞說明了她的心理,“要與那漆膚豫讓爭名譽,斷臂要離逞智能。拚得個身為齏粉!盼得個骨化飛塵!誓把那九重帝主沉冤泄,四海蒼生怨氣伸!方顯得大明朝有個女佳人!”可見這位女刺客是抱著為國家為君上的信念去刺殺敵方將領 ,同時還帶著一點自我犧牲以成就大名的英雄主義心理。
后世中國大一統(tǒng)的局面占據主流,諸侯國和養(yǎng)士之風逐漸消失,以上兩種刺客減少,出于血親復仇目的的刺客比較突出,唐初,有杜審言子為父復仇刺殺的記錄,“司馬周季重、司戶郭若訥構其罪,系獄,將殺之。季重等酒酣,審言子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座,左右殺并。季重將死,曰:“審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訥故誤我。”審言免官,還東都。蘇傷并孝烈,志其墓,劉允濟祭以文。”[7]任何時候殺人都是可恥的罪行,但中國古代信奉儒學,儒家講究孝道,《禮記》里說“父之仇弗與共戴天”,《春秋公羊傳》說“不復仇非子也”“父不受誅子復仇可也”,這些儒家經典的論說給了血親復仇最大的社會倫理道德的支持。如果刺殺是為了父母,一切都可以被原諒,杜并因刺殺陷害其父杜審言的官員而死,眾人為他感到哀傷,社會上有名望的人寫墓志銘祭奠他。
三、古代刺客給當代社會的啟示
當前辱母殺人案引發(fā)了社會的熱切關注,古代也有這樣的事件,并產生了爭論。武則天時期驛站仆役徐元慶刺殺死了御史大夫趙師韞為其父復仇,雖然輿論認為“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徐元慶應被從寬處理,但陳子昂用《復仇議狀》表達其觀點:“人必有子,子必有親,親親相仇,其亂誰救?”“父仇不同天,亦國家教人之道也”。也就是不能無限制的血親復仇,但又要尊重孝道,他的辦法是“誅而旌”。柳宗元在《駁復仇議》認為關鍵在于徐元慶的父親是“死于吏”還是“死于法”,如果徐元慶的父親是依法被處死,那么復仇不成立,如果他是被冤致死,則復仇成立,且徐元慶投案自首,“守禮而行義”,應該無罪釋放。陳子昂代表的是法家,柳宗元則是儒家的觀點。
我們不提倡這些刺客的暴力手段,但我們可以學習他們重承諾守信義的高尚品質,而古人的處理血親復仇的智慧,也可以給我們某些啟示。
參考文獻:
[1]《漢書》卷九十《酷吏列傳·尹賞》,中華書局,1962.
[2]《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中華書局,1959.
[3]《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中華書局,1959.
[4]《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中華書局,1959.
[5]《聊齋志異》卷四《田七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中華書局,1959.
[7]《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
本文由中國期刊網首發(fā),一個權威專業(yè)的學術論文發(fā)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刺客文學中的刺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