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AV小说区在线观看_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_久久精品久久91_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18,亚洲日本本道a,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成人网

職稱論文咨詢網,專業提供留學生論文、職稱發表論文等各類論文學術咨詢服務的論文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百科

管理學小論文范文3000字

來源:職稱論文咨詢網發布時間:2022-09-30 11:19:03
摘要:管理學在19世紀成為一門學科,是由于當時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而形成的。 因此,我們不能僅僅依靠在千年人類發展過程中管理思維的存在就忽視管理作為一門新學科的出現。 隨著人類的發展進步,知識經濟和信息技術也引入了這個新事物。 受時代內容的影響,人們不得不直視各種困難,做出相應的改變。 因此,本文從新時代背景下管理面臨的挑戰出發,對管理理論進行新的思考,即管理理論的分析與思考。

關鍵詞:管理學;理論;分析;再思考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人類活動的發展,管理學理論應運而生,并作為了人類文明最有力的代表,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管理的發展有利于人們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并在這上升的過程中形成了管理學理論。社會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所以由于在19世紀20年代這兩個因素的巨大進步,推動了管理作為一門學科的方式出現。知識經濟在兩個世紀的洗禮下成功的成為了現在的主流,所以管理學理論不僅要通過創新來解決自己發展初期遇到的困難,還要主動去適應管理學以一門學科的形式在社會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一現狀。 一、分析管理學理論的歷程 從管理學理論建立直到現在,它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下面就是對這四個階段的分析與理解。 (一)對科學管理理論的概述 泰羅之所以有"科學管理之父"的稱譽,是因為他創建了科學管理理論,并且他的代表作《科學管理原理》還對當時社會的改變起了尤為重要的推動作用,因為提高勞動效率這一科學管理理論的核心成為了當時生產改革的導火線,讓當時的生產者紛紛進行了改革。但是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所以法國的管理學之父亨利·法約爾創建的古典組織理論順其自然的代替了泰羅,并進一步將提高勞動效率這一核心理論當作提高組織工作效率的要求。當然只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有一些能夠代表科學管理理論的存在,例如:韋伯的行政模型、巴納德的權利接受理論等。針對以上內容來說,這一階段主要為管理學在提高勞動和組織效率的方面做出貢獻,讓管理學具有獨立性,但是還是存在著忽略了人在管理過程中的作用和環境對管理的影響等弊端。 (二)對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的概述 科學管理理論提高了資本家對勞動和組織效率的關注,所以就忽略了對工人的管理,因此工人與資本家矛盾上升、勞動力罷工這類事件不斷發酵,因此本著重視人際關系、以人的行為為主導,探索主導人背后的動機和情緒為目的行為科學管理理論應運而生。行為科學管理理論與科學管理理論的注重點不同,它將勞動者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將組織中動態和人際關系研究作為了重點,在管理時秉承激勵和需求這兩種手段,但是最后因為損害了資本管理者的利益,無法得到他們的支持,而淪為了空的理論,沒有得到實踐。 (三)對管理叢林理論的概述 隨著時代的發展,管理需求和管理組織也漸漸增多,一些科學家和研究者對管理理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因為他們在知識、地位等各方面存在差距,所以為了對管理理論有一個好的梳理,管理叢林理論應運而生。管理學研究學派也從1961年美國管理學羅德·孔茨分成的6個學派變成了1980年11個學派,可見管理學理論研究的發展是長久的。 (四)現代管理學理論 現代管理學理論在發展過程中具有動態化、全體化、信息化、柔性化這四個特點。動態化是針對管理學理論在發展時會根據外界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因此管理學理論有著不同的理論存在著。全體化是要求管理者要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政策制度下去思考管理行為,要站在全球經濟發展的角度去發展活動。信息化要求管理手段要在電子等方面進行一些創新和發展,柔性化則是現代管理學理論較為重要的標志,主要是對人、團隊、文化等方面進行改變,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二、新時期管理學理論的再思考 (一)管理學理論發展的特點 管理學理論的發展具有動態性,體現在管理學理論的不斷發展和在組織管理時呈現的各種不同的管理形態。對管理學理論這一門科學來說,要遵循典型和一般這種反復的科學發展的一般規律,并逐漸擴大管理學理論涉及的范圍和領域。管理學理論的動態性受時代發展、經濟形式變革、人類思想文化進步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管理學理論的發展。把人、組織和社會作為主體的管理實踐是管理學理論的主要因素。所以,管理學理論無論是發展的推動力還是服務對象都是人、組織和社會。可想而知,如果想創新管理學理論就需要將人、組織和社會結合起來并進行創新。 (二)分工與協作對管理學理論的作用 建立理論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是分工理論,而亞當斯密是以機械為主要生產工具的分工理論的建立者。雖然分工理論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勞動效率,但是在面對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時分工理論所帶來的弊端也在慢慢的顯現出來,并對組織的整體協調性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損害了組織整體效率發展的步伐。面對這一情況,采取了用對整體的管理來提升效率的辦法,整體是組織,管理是用系統觀為基礎的管理理論。雖然這一想法是好的,但是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整體效率提高了,局部效率卻下降了的弊端,還是不能完全的解決這一問題。在嘗試以現代社會發展的特點為基礎,通過把管理學理論引入辯證的觀點這一方法,能夠得到分工與協作是相互聯系,不是獨立存在的結果。在管理學理論中適當運用分工與協作,將二者結合起來,能夠更好的適應管理理論在新時期的發展特點。 (三)創新管理理論的途徑 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組織的發展氛圍也發生了變化,這種不能預測的變化會給組織帶來很多的挑戰,如何更加有效的去應對這個挑戰,這成為了組織發展的新問題。其中,創業的管理模式在不斷的發展,在組織的發展過程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時代的變化總是從確定到相對穩定,再發展到動蕩最后達到一個完全穩定的狀態。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之中,創業管理模式能夠不斷的隨機應變應對各種挑戰。創業管理理論是圍繞著機會、資源、企業家與團隊、組織方式、時間和環境構建的組織管理模型,其中有很多的決定性因素。通過對這些決定性因素進行管理,可以為組織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也可以讓創業管理模式更快的發展,這就要求組織的人員必須具有創新的意識。因此不斷的進行改革創新,正是新時代所需要的發展動力。 三、結束語 管理學理論是在人類社會發展下應運而生的,并與人類社會發展共同進步。管理學理論經歷了四個階段,并在每一個階段對管理學理論進行了發展和升華,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新的進步,但在新時期的管理學理論卻不是一帆風順的,它面臨創新這一巨大的挑戰。而在知識時代和經濟時代,分工與協作的關系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管理學理論,管理學理論的核心是動態管理,所以再利用管理學理論時不僅要抓住這一核心,還要對管理的方法進行創新,以便組織和企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金錄。管理學本土化問題研究的分析與再思考[J].管理觀察,2017(26):124-125. 管理學小論文 管理學小論文3000字范文二:基于管理學課程的幾點感悟 摘要:管理活動是自古以來就存在了,它發展到今天,面對的世界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未來會繼續發生改變。歷史上也發展出了許多優秀的管理理論。作為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將要成為管理者的我們有充分認識并學好管理這門學科的必要。管理作為一門動態的學科,掌握了它,可以幫助管理者做好將來從事管理工作的準備。本文主要針對對斯蒂芬。羅賓斯的《管理學(第九版)》的主要內容作簡要闡述,并發表自己的認識與看法。 關鍵詞:管理理論;管理者;管理;管理學;認識 一、管理的昨天與今天 (一)管理與管理者 1.管理 管理是在特定的組織內外環境下通過協調和監督他人的活動,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完成工作。效率:正確的做事。高效率就應該是低資源浪費。效果:做正確的事。高效果就應該是高目標達成?;镜墓芾砺毮埽河媱?,組織,領導和控制。 2.管理者 告訴別人該做什么以及怎樣去做。(昨天)通過協調和監督他人的活動達到組織目標。(今天)管理者需要扮演十種角色,可歸入三類: 1)人際關系角色包含了人與人以及其他具有禮儀性和象征性的職責,包括掛名首腦、領導者和聯絡者。 掛名首腦:是象征性首腦,必須履行許多法律性或社會性的例行義務。領導者:負責激勵下屬,人員配備、培訓以及有關的職責。 聯絡者:維護自行發展起來的外部信息和消息來源,從中得到幫助和信息。 2)信息傳遞角色包括接受、收集和傳播信息。三種信息傳遞角色包括監聽者、傳播者和發言人。 監聽者:尋求和獲取各種內部和外部信息,以便透徹地理解組織與環境。傳播者:將從外部人員和下級那里獲取的信息傳遞給組織的其他人員。發言人:向外界發布組織的計劃、政策、行動以及結果。 3)決策制定角色是作出抉擇的活動,包括四種決策制定角色,即企業家、混亂駕馭者、資源分配者、談判者。 企業家:尋求組織和環境中的機會,制定"改進方案"以發起變革?;靵y駕馭者:當組織面臨重大的、意外的混亂時,負責采取糾正行動。資源分配者:負責分配組織的各種資源--制定和批準所有有關的組織決策。談判者:在主要的談判中作為組織的代表。 同時,管理者需要擁有三種技能:技術技能、人際技能、概念技能。技術技能就是使用某一專業技術和知識完成任務的技能;人際技能就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概念技能就是洞察企業與環境的技能。 管理者在進行管理活動中,既需要周密的想法,也應該有實際的做法,即思考與行動相結合,才能成功地進行管理。 (二)管理理論 20世紀初,隨著古典管理理論的產生,出現了泰羅、法約爾、韋伯三角度古典管理思想,產生了科學管理理論,包含有14條管理原則的一般行政管理理論以及發展了權威的結構與關系理論。這些理論為當時的社會解決了不少企業組織中的勞資關系、管理原理和原則、生產效率等方面的問題,初形成了了管理思想的指導和科學理論方法。 有了這些理論為基礎,管理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到了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隨著一次世界經濟大危機的出現,行為管理學理論階段也由此而產生。一些管理學者們則開始從微觀上研究硬件以外的造成企業效率下降的影響因素。在這時期受到行為管理學理論的影響,出現了一系列的理論成果,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赫次伯格的雙因素論、麥克萊蘭的激勵需求理論等。值得一提的是,以霍桑研究為代表的組織行為理論,它的要點是::①職工是社會人;②企業中存在非正式組織;③新的領導能力在于提高職工的滿足程度。同時,可以描述為"如果,那么"的權變理論也是另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對象,它強調不存在簡單的和普遍適用的管理原則,不同的和變化的情境要求管理者運用不同的方法和技術。權變理論強調的四個變量分別是:①組織規模,②任務技術的例行程度,③環境的不確定性,④個體差異。簡單來說,它告訴了我們如果處于什么情況下,那么這是最好的管理方法。因為組織甚至組織中的工作單元所從事的工作都是多樣化的,所以無疑是符合邏輯的。此外,還有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麥格雷戈的X理論和Y理論、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等早期動機理論需要注意。 隨著科技和信息的發展,管理理論當前面臨著關于全球化,道德,勞動力多元化,創業精神等的問題,因此我們這些將來從事管理工作的人應當有關注以學習文化為特色的知識管理、強調持續學習,使用變革的學習型組織以及質量管理(關注顧客,持續改進,關注過程,改進作業質量,精確測量,員工授權)等問題的必要。 二、影響管理成敗的因素 (一)文化與道德 1.文化 文化主要指組織文化,它是組織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并且為組織成員普遍認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組織特色的價值觀念、團體意識、行為規范和思維模式的綜合。我們應該相信,盡管個人具有不同的背景或處于不同等級,他們仍往往采用相似的術語來描述組織的文化。 組織文化對管理實踐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 1)對計劃的影響:包括計劃的風險度、制定計劃中個人的作用以及對環境的關注程度。2)對組織的影響:對雇員的自主程度、強調個人還是團隊、部門間的相互聯系程度。3)對領導的影響:對雇員的工作滿意度的關注程度、領導方式和對待沖突的處理方式。4)對控制的影響:對雇員的授權程度、對績效的評價標準取向和對預算超支的反響。當前組織文化面臨著四個問題:創建道德的文化,創建創新的文化,創建回應顧客的文化和培育工作場所精神境界。就我的生活經驗而言,我有理由認為,道德是最值得看重的,它應當是影響任何事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2.道德 關于管理道德,它的定義是管理者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是在社會一般道德原則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特殊的職業道德規范體系。在管理中,如果只追求自利,不考慮利他,不考慮道德,不尊重別人的自利,只堅持自己是目的而不擇手段,其結果必然導致一種"每個人對每個人的戰爭"狀態,人與人的關系成為"狼與狼的關系",成功的管理就無法達成。生活中大凡能成功的人都能夠不同程度地意識到自利與利他的關系,并遵循"欲自利必利他","欲達目的必作為手段"的法則行事,解決自利與利他矛盾的根本出路――公正和平等。 我迄今為止短暫的人生歷程使我明白一個道理,只靠理論與制度創造不出奇跡,理論與制度只是實現公正、合理的一個條件,要成功還離不開另一個條件,這就是道德。制度和理論只是從外部泛泛的約束工作成員的行為,而道德則是塑造成員發自內心的服從,遵守制度的品質,從內部激發追求公平、公正的高貴精神。可以說,所有制度、規則是管理的外部機制,都是按相同的理論來編的,各大公司的制度都大同小異,因為所有的制度編制依據都來源于一個目的---成功的管理以及盈利。而道德則是調節管理的內部機制,是更根本的東西。 (二)管理者本身 1.懂得溝通 能運用反饋,簡化語言,積極傾聽,控制情緒,并在溝通中注意非語言提示的管理者,才能確保與被管理對象進行有效的溝通。同時,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應當掌握跨部門溝通,利用小道消息,對付小道消息等的方法,使管理工作能更成功地進行。沒有溝通,就沒有管理,沒有溝通,管理只是一種設想和缺乏活力的機械行為。溝通是企業組織中的生命線。好像一個組織生命體中的血管一樣,貫穿全身每一個部位、每一個環節,促進身體循環,提供補充各種各樣的養分,形成生命的有機體。 只要與員工保持良好的溝通,讓員工參與進來,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在企業內部形成運行的機制,就可實現真正的管理。只要大家目標一致,群策群力,眾志成城,企業所有的目標都會實現。那樣,公司賺的錢會更多,員工也將會干得更有勁、更快樂,企業將會越做越強,越做越大,為社會創造的財富也就越多。 2.懂得激勵 激勵員工必須與員工參加工作的動機很好的結合起來??梢詤⒖忌厦嫣岬竭^的早期動機理論以及未提到的當代動機理論::三種需要理論、目標設置理論、強化理論、具有激勵作用的工作設計、公平理論和期望理論。 當然,在現實的管理中,孤立的看待和應用以上的各種理論是不妥的,實踐中激勵和績效之間并不是簡單的因果關系。要使激勵能產生預期的效果,就必須考慮到獎勵內容、獎勵制度、組織分工、目標設置、公平考核等一系列的綜合因素,并注重個人滿意程度在努力中的反饋。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激勵理論都是一般而言的,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特性,他們的需求、個性、期望、目標等個體變量各不相同。從而領導者運用激勵理論時,應該針對員工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方法。 在現代社會中,應該設計形式新穎的激勵計劃,來改善企業員工的滿意度和績效。比如:靈活的辦公時間(壓縮工作周、彈性工作制)、工作分擔、遠距離辦公、績效工資方案、賬目公開管理等。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形勢下,企業通過制定并執行有效的員工激勵機制,才能吸引人才,充分發揮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三、結論 (一)本文的主要結論 本文力求通過對《管理學(第9版)》的簡要闡述,為自己更好的學習理解管理學提供有益的借鑒;同時也深信通過該論文的撰寫使自己加深了多管理學的認識,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方便。 (二)本文的不足及進一步展望 由于時間,篇幅等條件以及本人認識方面的限制,本文僅粗略地闡述了《管理學(第9版)》的部分內容以及個人的一些淺薄的認識,對一些方面沒有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同時,因為第一次撰寫論文,在論述上難免存在不足之處。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人能一蹴而就,對管理的認識也將隨著今后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寫論文的技巧也會通過實踐而進一步成熟。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能看到自己更加優秀的學習成果。. 摘要: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也在不斷變化,管理理論走過了不斷發展的歷程,從無到有,從模糊到清晰,從凌亂到有序,不斷向科學化、系統化邁進。本文簡要介紹現代管理理論的概念,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歷程,現代管理理論的特點以及現代管理理論對人類社會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其在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管理理論;發展歷程;發展趨勢 管理學小論文 人類的管理活動,可以追溯到人類進化的過程中。隨著生產方式的變革社會分工日益復雜,人類的管理思想也相應地從低級向高級演進。奴隸社會的管理,已被一種獨立的對象和過程紀錄下來。古埃及人建造宏偉的金字塔;古希伯來人則研究了"組織的概念等級原則,例外原則";古巴比倫成為最早用法律手段管理國家的典范;《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論述管理的著作,尤其是儒學中所蘊涵的管理模式,為當代企業管理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理論和方法論啟示。亞當斯密關于勞動分工的理論,揭示了社會和組織可以從勞動分工中獲取巨大經濟效益的事實。開始于18世紀的工業革命,使機械力迅速取代了人力,在工廠中制造商品成為更經濟的生產活動。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鐵路發展所帶來的運輸成本下降,在歐洲和北美出現了一批大型企業。如洛克菲勒建立了壟斷性的標準石油公司,卡內基控制了美國鋼鐵工業的三分之二。這些企業的運作不僅需要正規化的管理,更需要規范化的管理理論。 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由于資本主義發展日益多樣化,生產過程日益自動化,新的世界革科技命高潮迅速發展,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客觀上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把握瞬息萬變的動態管理過程,我們需要了解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歷程及其發展趨勢,掌握其特點。同時,在理論上運用過程方法,系統方法,權變理論綜合多樣化的管理思想,構建現代管理理論的統一框架,使之在變化著的管理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成為人類管理思想演進的必然趨勢。 一、現代管理理論的概念 現代管理理論是繼科學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理論之后,西方管理理論和思想發展的第三階段,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出現的一系列學派。與前階段相比,這一階段最大的特點就是學派林立,新的管理理論、思想、方法不斷涌現。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認為當時林林總總共有十一個學派:經驗主義管理學派,人際關系學派、組織行為學派、社會系統學派、管理科學學派、權變理論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系統管理理論學派、經驗主義學派、經理角色學派、經營管理學派。 二、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歷程 1990年后,受時間不一致性理論和貨幣時間不一致性理論的影響,歐美國家普遍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以穩定通貨膨脹和通貨膨脹預期。通貨膨脹目標制可視為新古典經濟學派關于預期管理的基本模式。伴隨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實行,西方國家央行的政策制定發生了重大變化,放棄了制定政策的神秘性和不透明性,逐漸增加了政策的公開性和透明性。 克魯格曼(Krugman)在1998年和1999年研究日本的流動性陷阱時提出了預期管理的思想,只是沒有用預期管理這個詞。1998年他的論文在凱恩斯流動性陷阱的基礎上,引進理性預期概念,建立預期管理的一種理論模式,作為針對流動性陷阱的非常規貨幣政策的理論基礎。艾格爾遜和伍德福德(EggertssonandWoodford)在2003年研究日本的量化寬松政策時指出,治理通貨緊縮的關鍵是預期管理??梢哉f,現代預期管理思想起源于對日本流動性陷阱研究。 進入本世紀后,特別是金融危機爆發后,歐美國家預期管理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進入到現代預期管理理論階段。現代預期管理理論繼承了政策透明和公開的思想,放棄了固守通貨膨脹目標制的思想,新凱恩斯經濟學派在指導預期管理理論發展上開始占上風。這導致了最近10余年來貨幣政策觀念的明顯改變,預期管理成為了貨幣政策的核心問題。莫里斯(Morris)和Shin在2008年對這一改變作了介紹:"最近15年時間在世界范圍內,我們看到了對貨幣政策理解和引導這兩個方面認識的明顯革命。""這場革命的中心問題是關于貨幣政策的觀念改變。傳統的觀點視貨幣政策為工程問題。面臨控制范圍以外的不確定性,央行有一組可控制的操作工具,試圖操作這組工具達到它的目標?,F代觀點視貨幣政策為一策略問題。""依據這一現代觀點,貨幣政策的核心問題是管理和協調預期。相對于央行的直接工具變量控制,如控制隔夜利率,央行傳遞信息更為重要。" 在1989年至1994年,中國粘性預期理論也形成了與現代預期管理理論模式類似的預期管理模式,對現代預期管理的兩種基本模式(Krugman流動性陷阱和Morris和Shin的太陽黑子比喻模式)均提出過類似的理論,對現代預期理論涉及的政策策略、協調預期、政策目標、政策透明、政策可信度等都做過類似論述。完全可以說,現代預期管理理論并不是從國外輸入的泊來品,而是早已扎根在中國經濟實踐的土壤中。[1] 三、現代管理學理論的特點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現代市場經濟動力機制、運行機制的特點使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產生了許多新的特點,對之進行理論概括是建立統一的現代管理理論科學體系的前提。我們認為應該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企業經營管理的根本動力由追求近期利潤最大化轉向追求企業長期資本增殖率的提高與穩定,即轉向追求企業存在與長遠發展。 第二,企業戰略成為科學決策與貫徹實施企業目標化的首要保障。而經營戰略的發展趨向則是全球化與長遠化。經營方式的總戰略是保持與發展技術優勢的主陣地,同時進行多角經營,使以盈補虧的機制在時間與空間上伸展。經營組織的總戰略是大型化與分 權化相結合,因為大型他才能保證戰略的全球化;分權化(即使企業集團成員企業獨立核算形成多極分散的利潤中心)才能避免大型組織的僵化和過度集中。在科研與投資戰略上則趨向于聯臺化、協作化、同際化。 第三,全面創新是保持企業活力的中樞。所謂全面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組織創新與文化創新。其中每個方面的創新又必需是全面的。技術創新包括產品與服務的品種創新、工藝與設計創新、質量創新。組織創新包括經營組織、管理組織與制度、生產管理與組織等的全面創新。 第四,對人的重視、培養與利益的平衡成為管理的中心。重視技術與管理人才與全體職工素質的提高,實行全方位的激勵制度。 第五,信息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索?,F代管理手段和技術方法被廣泛應用。[2] 四、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趨勢 (1)現代管理理論發展趨勢之一,是把理性管理同藝術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它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要高度重視管理經驗的重要性。 (2)現代管理理論發展趨勢之二,是把企業中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的作用結合起來。 現代管理理論認為,所謂正式組織,指的是企業為了有效實現其目標,所規定的組織成員的正式的相互關系和組織體系,包括組織結構、方針政策、規劃方案、規章制度、運行方式、管理模式等;所謂非正式組織,是指組織中沒有經過上級或一些相關的程序而建立起來的以感情聯系為主要溝通方式的組織,而行為科學則強調了非正式組織的作用。要想達到理想的管理績效,這兩者的結合是必然的趨勢。 結論 文章通過查閱各種資料對現代管理理論進行了簡要介紹,主要介紹了現代管理理論的概念,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歷程,現代管理理論的特點以及現代管理理論對人類社會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其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下一步可以研究一下現代管理理論的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由于時間有限,本人在這里不做深入討論,有興趣者可以了解相關知識。本文只是個人的見解,如有錯誤還請指正。 參考文獻: [1]華僑大學數量經濟研究院教授著?,F代預期管理理論發展過程總結。 [2]榮世敏著。管理理論的發展規律及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趨勢。天津。 [3][美]克美德·小喬治。管理思想史[M]孫耀君譯。北京:商務出版社。1985 [4]芮明杰著?,F代企業管理創新。山西:山西經濟出版社。 管理學小論文 管理學小論文3000字范文四:"科學"與"人":管理學中的兩大主題 摘要:管理學是人類社會生活管理自覺的體現,也是工業文明的一項偉大成就。近代早期產生的理性主義與人文主義兩大傳統在管理學的發展中也得到了體現,構成管理學中"科學"與"人"這兩大主題。其實,"科學"與"人"也是整個社會科學的兩大主題,只不過管理學對這兩大主題的詮釋更具有典型性。總體看來,在管理學的發展中,"人"的主題被排斥到了邊緣地位,而"科學"的主題得到了充分的詮釋。特別是在管理實踐中,造成了人的失落和異化,也把整個社會推向了"非人化"的一極?,F在,人類社會進入了全球化、后工業化的歷史性社會轉型過程中,提出了后工業社會的建構問題。因而,整個社會科學都需要通過自身的重建去在社會重構中確認自己的角色。管理學如果實現了自身的重建,是可以在社會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但是,管理學在自身的重建中必須實現主題的轉變,即把"科學"與"人"的主題轉變為"行動者"的主題。 關鍵詞:管理學;科學與人;行動者;官僚制組織 卡藍默指出,"別再裝模作樣地認為,市場、科學和技術會自動保證我們本該用相應的公共管理來加以保證的平衡。市場、科學和技術是人類創造的工具。它們已經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只是它們僅僅是工具而已?,F代之悲劇在于,正如其在西方定義且在世界其余地方所廣泛確認的那樣,市場、科學和技術迅速地脫離了工具的地位,成為名副其實的目的(有時候甚至成了必然?。娂佑谌祟惿鐣е铝私Y局莫測的重重危機。"1雖然卡藍默在這里是針對公共管理而提出的批評意見,但對于所有的管理活動乃至人類在20世紀這個時代中的幾乎全部活動來說,都是適用的。自從人類社會實現了管理自覺之后,就一直徘徊在"科學"與"人"這兩個主題之間,處在選擇困難的狀態中。就管理實踐而言,應當說科學的主題得到了更多的重視,而在各種社會理論對管理學和管理實踐的批評中,則不斷地申述人的主題。在我們所看到的各種批評意見中,都強調指出管理把工具變成了目的,而原本應當成為目的的因素也就隱退了,社會異化為人的對立物,不再適宜于人的存在和發展,甚至對人的生存構成威脅。 工具的目的化幾乎遍布了社會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比如,在社會治理的領域中,政府等公共部門中的機構本來應當是服務于人類有序生活和更多福祉的工具,但它卻凌駕于社會之上,成了整個社會的目的。由于它自身成了目的,就會去營造一種科學至上的意識形態,并通過技術的強化去實現對社會的管理,以求借助于科學和技術去達成對社會的控制。在組織系統中,管理本來是圍繞著人展開的,是服務于人和從屬于人的,然而,在管理的控制追求中,走上了對科學技術的依賴,處處都實施著對人的壓制,排斥了人應當擁有的那些因素。對于這一問題,也許人們以為將顛倒了的世界重新顛倒過來就能得到解決。這種想法也許在歷史上的某個時刻是可行的,然而在今天,這種社會的異化狀態如此深重,已經不可能再通過這種簡單的顛倒去解決問題了,而是需要寄希望于根本性的創新去加以解決。這是因為,我們正在走進一種社會的高度復雜性和高度不確定性狀態,人類處在有可能將它毀滅一萬次的活火山上,簡單的顛倒所帶來的振蕩隨時有可能激活這個活火山。如果說管理活動是人的一切社會活動中最重要的活動的話,那么,我們就需要首先對管理這一項人類最偉大的文明成就進行思考,即反思管理學對待科學與人這兩個主題的態度,去尋求管理學繼續前行的道路以及管理的未來方式。 一、管理學走上了科學化、技術化追求之路 在科學與人的關系問題上,哲學家的態度也許是明確的,即人是目的,科學無非是服務于人和從屬于人的手段。但是,在社會科學的各個具體的門類中,這個問題就不是那么明確。也就是說,在社會科學的諸多具體的探討中,目的與手段的關系經常呈現出混亂的狀況,存在于社會科學中的許多理論可能是明確宣示或以隱喻的方式去表達對"人是目的"這個主題的排斥或輕蔑。這一點在管理學中表現得尤其明顯。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管理學在20世紀中所表現出來的科學化、技術化追求,所設立的管理原則、制度以及規范等,都表現出或反映了對人的排斥或輕慢。 我們知道,從文藝復興開始,思想家們就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對"人的解放"的追求上。在當時,人的解放無非有兩條道路:其一,是通過革命把人從舊有的統治和壓迫中解放出來,讓人獲得做人的尊嚴;其二,是通過科學去啟蒙人,讓人知道自己是人和如何做人,發展社會生產力并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即將人從愚昧無知、貧窮災病等之中解放出來。對于人的解放而言,革命與科學是兩條道路,也是兩種手段,而且,這兩種手段并不沖突。18世紀的啟蒙思想不僅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的解放的主題并加以系統地闡發,而且補充了一些非常必要的部分:第一,在人為什么需要得到解放的問題上進行了進一步的理論論證,即指出人因為天賦人權而生而平等和擁有自由;第二,在人獲得了解放后,需要有一整套制度去鞏固解放的成果,讓人不至于面對解放成果重新失落,而這一整套制度就表現在民主與法治上;第三,人的解放也許有起點,但沒有終點,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科學就是推進解放事業持續展開的主要推手。也就是說,在啟蒙思想那里,人仍然是思想的主題,人是目的,解放是人的表現形態,而達至解放的途徑可以是革命,也可以是科學。革命是陣發性的,即便后世把"革命"改寫成了"改革",在實踐上也仍然具有某種陣發性特征。科學則是具有連續性的,可以持續地推動人的解放事業前進。但是,隨著工業社會進入了平穩發展的過程后,人開始褪色、消隱,直至受到排斥和壓制。 在"理解管理"的追求中,阿爾維森和維爾莫特看到,事實上存在著理性主義和人文主義兩種管理方式,"在各種情況下,理性主義理論都因其組織培養方式和工作設計--他們已經抑制了創造力,并且對士氣和生產力產生了普遍的消極影響--而受到批評。通過承認員工的創造力,為他們增加以創新和'負責任'的態度解決問題的機會,人文主義管理與組織研究理論制定了一個與官僚制規則和機械化的運用程序不同的制度。雖然它們采用的方法不同,但是都共同關注員工情緒的激勵--例如,致力于通過設定一些有關核心價值的特質來促進靈活性和創新性。"2從20世紀的情況看,這兩種管理方式(或者說兩種管理風格)各有優勢,往往會表現出循環更迭的狀況,即因組織運行的狀況而以改革的名義更換管理方式。對于不同的組織來說,其規模、環境和專業性也決定了它更傾向于選取理性主義還是人文主義的管理方式。甚至會有一些組織希望這兩種方式融合在一起。由于管理實踐中存在著這兩種管理方式,因而,在管理學中也就有著相應的主張或傾向。事實上,在管理學中存在著"科學"與"人"這兩個基本主題,如何處理這兩個主題,決定了管理理論的屬性。 從管理學在20世紀中的總體情況看,科學的主題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闡發,而人的主題則受到了忽視。也就是說,對管理實踐有著直接影響的管理學理論基本上都突出了對科學主題的詮釋,而對實踐影響較弱的各種社會理論往往對管理學持批評態度,要求管理學重視對人的主題的關注。如果我們不是在歷史的橫斷面上去看圍繞著這兩個主題所展開的論爭,而是在總的社會背景中去看這個問題的話,則可以看到,在低度復雜性和低度不確定性條件下,組織運行中的管理活動是可以在理性主義與人文主義之間去作出選擇和取舍的。但是,在高度復雜性和高度不確定性條件下,隨著組織本位主義的消解,選擇什么樣的管理方式的問題也就不再存在,在理性主義與人文主義之間的爭議,也都將喪失其意義??墒?,理性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同時終結如何可能,也就是說,如何揚棄或超越科學與人的主題,則是需要我們在全球化、后工業化這個歷史性社會轉型的時刻加以思考的問題。 從管理學的角度看,在20世紀后期,韋伯的官僚制理論受到了廣泛詬病,但在韋伯提出官僚制理論的時候,就他本人而言,應當看到他是有著深深的思想矛盾的,是處于科學與人的糾結之中的。阿爾維森和維爾莫德指出了這一點:"韋伯對于科學的態度是頗為矛盾的。一方面,他把科學確認為一種適于驅散神秘偏見的強有力的、積極的力量:它祛除了先入為主的偏執,以揭露事實真相,韋伯認為,通過運用科學發展,現代的個體,能夠更少地為他們自身和他們所處的世界而感到困惑。他們還能夠更多地確定他們對特定價值的承諾如何可能更有效地實現。在這些方面,人們可以認為:科學為個體的覺醒和責任感的發展作出了有效的貢獻。另一方面,為了使人們不再因癡迷于科學而造成對現有傳統和道德價值的影響,韋伯又是深為焦慮的,他警告說,在那些科學權威的局限沒有得到充分認識的地方,科學的揭穿事實的力量對于那些讓人們滿意,并且為那些參與其中的人帶來非凡意義的制度和實踐--盡管在科學上站不住腳--而言,卻可能是破壞性的。"320世紀的社會發展充分印證了韋伯的憂慮,諸如組織流程再造、績效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等,幾乎所有根源于泰勒《科學管理原理》的被人們認為是新發明的管理制度,都逐級加碼地破壞了人類生存的道德根基,顯現出一種力圖將所有道德價值蕩滌凈盡的勢頭。 韋伯是在科學理性、技術理性的推繹中發現了官僚制,而且也根據邏輯的需要而不惜篡改歷史去尋求對官僚制的歷史證明,以求讓人相信官僚制不僅具有合理性而且因為根源于歷史而具有合法性。但是,作為一個思想家,韋伯又清楚地看到,由于官僚制以及必然會相伴而生的科學管理(事實上,在大洋彼岸,科學管理已經作為一場運動而轟轟烈烈地開展了起來),必然要壓制人和毀滅人的道德。"簡而言之,韋伯既看到了科學知識啟蒙的一面,也看到了它破壞性的一面,并且因此對已經受到人們充分認識與重視的科學知識的局限給予了關注。韋伯的關注表現在他所堅持的對以下兩種事物的嚴格區分上:(a)依據科學的事實的產物,(b)關于社會制度優點的價值判斷,……總之,韋伯的基本立場是:沒有任何科學方法,能夠對相互競爭的行為規范作出不判優劣的裁定。"3當然,韋伯沒有去對人的行為規范問題進行討論,而是把敘事重心落腳在了行為上,圍繞行為而展開了官僚制的整幅圖景。也許韋伯以為在始于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語境下不需要再去刻意地突出人的主題,而是把視線集中在了組織運行中各個方面的合理性上。然而,正是由于這個原因,韋伯留給后人的印象卻是不關心人以及人的道德價值,甚至在官僚制的建構中要求遵從"非人格化"的原則,要求組織運行中的管理以及制度和程序等都把追求形式合理性作為根本宗旨。 應當說,管理學是一門科學,在韋伯確立的組織空間中,由泰勒的行為控制,再加上法約爾關于管理者的描述,這三個方面構成了管理學這個學科的基本方面。隨著這個學科的基本框架由韋伯、泰勒和法約爾奠立起來之后,來自于各方面的知識迅速地涌入進來,構成了管理學的豐滿血肉。所以說,在20世紀初,當管理學剛剛興起的時候,人們是將其看作一門學科的,反映出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等諸多學科交叉的特征。其中,這門學科在一開始就把效率確定為管理的核心目標而言,更多地包含了經濟學的觀念,管理學是從經濟學中汲取了更多的用于學科建構方面的知識。我們知道,在經濟學的視野中,生產要素基本上是物質形態的,即便在存在形態上不是物質的,也是可以還原為物質因素的,或者是可以通過物質的因素來加以衡量和計量的,或者是能夠找到某種物質的等價物的。如果說管理學到了20世紀后期不得不基于實際而將文化、觀念、行為態度等非物質性因素作為必須考量的東西,那么,經濟學始終未在這些方面做出嘗試。因而,深受經濟學影響的管理對人的主題的輕慢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難想象,雖然近代以來的社會存在著理性主義和人文主義兩大傳統,但建構起了管理學這門學科的早期思想家們肯定深受人文教育的影響,即便理性主義傳統對他們發揮了同樣的影響,也不至于令他們在其理論建構中忽視人。如果考慮到所有管理活動都是發生在組織之中的,而組織恰恰是人的集合形態,活躍于組織之中和通過組織去開展行動的都是人,那么,對人的忽視和對管理的科學主題的偏愛,就變得更加不可理解了。其實,一旦把這個不可理解的問題與經濟學的影響聯系到一起,就變得可以理解了。因為,在經濟學對經濟過程的研究中,人在經濟要素中的地位是很低的,或者說,人往往被其他的經濟要素所掩蓋。特別是在生產過程中,人是以異化了的形式出現的。因為,在生產力這個概念中雖然是包含著人,但那個人是以"勞動者"的形式出現的,是異化了的而不是完整的人。經濟學的這一特征被帶入到管理學之中,也使得管理學在處理科學與人的主題時,把重心移向了科學一邊。 然而,在全球化、后工業化進程中,進入生產過程以及其他經濟活動中的非物質性因素越來越多,而且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甚至會對經濟過程的每一個具體的終點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這樣一來,對于經濟學的出發點和基礎,都構成了挑戰。我們看到,20世紀后期,甚至出現了"知本"概念,所要強調的是知識在經濟過程中的作用。不過,由于對知識的定價方面仍然沿用舊的思路,甚至希望打通知識與資本間的通道,以至于沒有在經濟制度等安排方面取得進展,而是在經濟學的舊框架下去創造了"知本"這樣一個新名詞,甚至顯得有些嘩眾取寵。但是,與"資本"的概念比較起來,"知本"的概念包含著某種把人納入到"本"的構成要素之中來的隱喻。表面看來,是突出了知識的價值,實際上,則會在管理過程中回歸到對人的重視方面來。不過,必須指出,如果不考慮社會背景而單單就管理學這門學科的發展邏輯來看,也許一個概念就能夠引起人們關于某種發展趨勢的聯想。然而,一旦我們考慮到社會已經從低度復雜性和低度不確定性狀態轉向了高度復雜性和高度不確定性狀態,就會理解這個在社會低度復雜性和低度不確定性條件下產生的管理學需要在自我否定中去開拓未來。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應實現對自己所擁有的一直處在爭議和沖突之中的科學和人這兩個主題的超越。 二、管理學科學化、技術化追求的現實表現 就組織實踐來看,20世紀的官僚制組織一直走在科學化、技術化追求的道路上,特別表現出了對技術的熱情擁抱,無論是建立在自然科學基礎上的工程技術還是建立在社會學基礎上的社會技術,都被引入到管理和組織的運行之中。有了技術的支持,官僚制組織也就更加理直氣壯地致力于形式合理性追求。面對官僚制組織的形式合理性追求,面對組織理論的科學主義傾向,克羅齊耶和費埃德伯格認為:"對組織運行的研究……應該是通過觀察,通過對成員的態度、行為、策略的衡量,通過對他們的特殊資源的評估,從而在重建組織結構、恢復其本性以及重新確立他們參與的游戲時,理解這些態度、行為以及策略的合理性。"4然而,在對官僚制組織進行觀察時,讓我們看到的卻是,官僚制組織因為其層級結構而壓制了組織成員的行動自主性,至于其他方面的原因,都無非是層級結構的具體表現,是根源于層級結構的。所以,如果希望組織成員在組織的運行中為組織提供某種非結構性的動力的話,在官僚制組織這里是做不到的。 既然組織不需要其成員為其提供運行的動力,而是把結構以及正式制度作為組織運行的基礎,希望從結構和正式制度中去獲得組織發展的動力,就會把思考的重心放在結構和正式制度安排的科學性上,即便考慮到了人,也是一個需要通過技術去加以控制和支配的問題。所以,在克羅齊耶等人的這一尋求組織成員在組織運行中發揮更多積極作用的思路上,就會走上否定官僚制組織的道路上去,即尋求某種可以替代官僚制組織的新的組織形式。我們關于合作制組織的構想,似乎是走在這條道路上的,即尋求組織成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實,合作制組織由于不再擁有官僚制組織那樣的層級結構,而是屬于一種"非結構性"組織,而且其合作制度也是彈性化的,從而使組織成員的行動自主性得以釋放。至于諸如資源等約束行動自主性因素,在由網絡結構所構成的合作體制中,也是能夠得到輕易克服的。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合作制組織與官僚制組織的最大不同就在于組織成員有無行動自主性上。 在管理學這門學科剛剛興起時,雖然在科學管理這個概念的引領下走上了對科學主題的闡釋之路,但在科學化、技術化追求的背后,依然有著某種程度上對人的關注。比如,在組織管理中,"人事"這個概念就包含著人,是指對與人相關的"事"的專門管理,其中就包含著人是事的主體的隱喻,突出了人。一旦突出了人,在處理與人相關的事的問題上,就很難保證合乎合理性的要求。所以,在科學的邏輯中,在20世紀60年代,"人事"的概念開始逐漸被拋棄了,并代之以"人力資源"的概念。人力資源的概念所包含的是一種客觀性的隱喻,即把人作一種可以開發和利用的資源。從"人力資源"這個詞語中,可以看出,人力以及作為人力載體的人,是被作為一種可以進行開發的資源,只要科學地對待這種資源,它甚至有著無窮無盡的可開發潛力。與很多資源一樣,被開發和利用之后,會剩下一些廢渣。比如,當人到了一定的利用年限,就成了"廢渣".至少,在人力資源的概念中是潛在地包含著這一重含義的,只不過人力資源管理專家不愿意點破這一點而已。所以,與"人事"的概念相比,"人力資源"的概念中所包含的是一種科學立場和觀念,是把人作為與其他的組織資源一樣的資源對待的。正如每一類資源都具有屬性上的和存在形式上的特殊性一樣,人力資源也具有其特殊性,從而決定了對人這種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式有著專業性的特點。 當然,也應看到,對人的關注在管理學中也一直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是,當管理學關于人的主張進入了管理的實際進程之后,關于人的抽象假設立即就被證明是不可行的,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在管理學中才有"復雜人"之說。的確,人是復雜的,即使是同一個人,此時此地與彼時彼地的表現也會迥異不同,更不用說不同的人了。由于人是復雜的,在管理活動中就應當摒棄任何把人框定在同一格式中的做法。也就是說,管理活動只有充分考慮到人的復雜性,尊重人的多樣性需求,才能發現正確引導人的行動的方案,也才能使作為管理對象的每一個體的潛力都充分地爆發出來。在此基礎上再對他們的行為作出有效的整合,就可以形成巨大的合力。而且,這種合力也就是一種每一個成員都發揮出來的最充分的力量,而不是每一個成員的力量都受到部分抑制時所結成的合力。就管理學的實際情況看,也許是因為人過于復雜,而管理學又不能像哲學和社會學那樣去進行理論上的自為建構。管理學必須考慮一種主張、意見在管理實踐中的應用,以至于在無法對復雜的人做出科學解析的情況下放棄了對人的關注,從而使整個管理學顯現出科學化、技術化追求的單色調。事實上,在管理實踐中真正收獲了明顯實效的管理學理論,大都是在科學化、技術化追求中產生的,至于在人的主題之下形成的管理方案,一般都無疾而終。比如,關于組織文化建設的建議在20世紀后期一度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人們很快就發現,并不像管理學家們所期許的那樣能夠發揮顯著效果。特別是關于所謂"日本經驗"的倡導,在很大程度上所發揮的是類似于政治上的宣傳效果,而不是能夠轉化為管理制度的因素。 同樣,20世紀后期一度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團隊建設,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試圖整合科學與人這兩個主題的方案,甚至可以認為是一種有意識地擺脫科學主題約束的做法。因為,團隊更多地注重人文因素的影響而較少地考慮管理技術的規范。所以,這個時期的人們認為,"組建一個能夠保持很好平衡的團隊是管理者首要的社會等級技能。如果社會被重新設置,我們就需要重新設定人們的管理者的角色,現在的技術時代有機會處理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更大的數據庫。這樣的一個管理者不應該被看做是在他或她的社會等級技能之外的力量的掌控者,也不應被看做是高于其他人的關鍵選手。作為人們的職業,這些人可以用他們自己特有的方式做出有價值的貢獻。"5但是,即便對于社會微觀層面的組織來說,團隊也是更微觀的行動體,并不構成對管理模式的沖擊。另一方面,團隊本身與組織的關系也包含著諸多沖突,比如,團隊是否會與組織的其他部門爭奪資源?是否會對規范化的日常管理構成破壞性的影響?除了承擔任務的特殊性或優異的績效之外,團隊還有什么樣的理由去要求自身成為組織中的"特區",以制造不平等和破壞公正的方式獲得特殊優待?類似的問題有很多,而且會涉及到整個工業社會的基礎性的觀念問題。正是由于這些原因,致使團隊并未成為得到社會科學界廣泛推薦的組織形式,而且在實踐中也只是管理者在需要處理一些特殊任務時偶爾使用一下的手段。 科學與人的主題會反映在管理者的偏好上,甚至會表現為他們人格上的不同。在組織之中,集權者會表現出對不確定性的某種偏愛,特別是對于那些大權獨攬、能夠縱橫捭闔的人來說,不確定性是他們展示權威魅力、駕馭組織、施展權術的機遇。事實上,集權者也總希望營造出一定的不確定性,并將在不確定性條件下開展活動稱為領導藝術,集權者最喜歡聽到的稱頌詞就是說其知人善任。與之不同,那些工具人格特征較強的管理者總會表現出對不確定性的畏懼,會將絕大多數的工作時間放在降低不確定性的對策上。一般說來,這類具有科學偏好的管理者傾向于去制定嚴密的規章制度等,希望將所有的工作都換算成可操作的量化指標,追求組織運行的所有方面、所有環節都有章可循。這類管理者在努力降低不確定性的時候,不僅會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消耗在這些方面而不是組織任務的承擔和組織目標的實現方面,而且也會同樣把大量的組織資源消耗在降低不確定性方面。比如,組織的一切活動都有章可循,每個崗位都有著明確的職責,組織的分工-協作環環相扣。然而,正當他志得意滿之時,一個關鍵崗位的重要成員因為無法忍受組織為了對付不確定性而造成的非人格化狀況,壓抑已久的情緒終于爆發,辭職走人了,從而帶來了組織無法承受的不確定性,甚至使組織陷入了某種危機。這就是奈特所說的,"我們可以將所有的社會資源都用來降低不確定性,而不用于其他用途。問題是我們能走多遠。使用資源降低不確定性的活動本身卻帶有最大的不確定性。這使降低不確定性的問題更加復雜。"6由此看來,組織往往會陷入經營不確定性和消除不確定性兩種變態行為之中,而這兩種行為都會為組織帶來不確定性的后果。 如果對公共組織與私人組織進行分別考察的話,就會發現,以政府為代表的公共組織的目標具有模糊性、非具體性的特征,往往無法以量化的標準、指標出現。這說明,在對科學主題的詮釋中發展起來的績效管理方法在政府中的適應性是很低的。但是,這樣一種并不適用于政府的管理方法為什么會被那么多政府官員所熱衷呢?其一,由于政府中處于領導崗位上的官員有著明確的任職期限,這決定了他們總會謀求任內的績效,對有較長期影響的戰略性任務缺乏熱情。為了謀求任內績效,績效管理就成了目前為止最能實現"短、平、快"的管理方法,至于它在一個較長時期內會產生什么樣的消極效應,則是官員們所不予關心的。其二,管理科學化的傳統決定了政府官員的思維定勢。自泰勒、韋伯以來,整個20世紀都陷入到管理科學化運動的鼓噪中,政府也被這場運動所席卷。在20世紀中成長起來的幾代人,一旦進入管理過程之中,自然而然地就會被管理科學化的思維定勢所征服。就績效管理方法產生于20世紀后期而言,是管理科學化運動的最新成果。對于一切擁有管理科學化思維定勢的人來說,績效管理都擁有無窮的魅力。所以,才會熱衷于嘗試績效管理。其三,自從韋伯作出了設定后,現代組織的運行一直追求非人格化管理。在工廠作業中,生產流水線可以說較好地用機械化代替了人的監工,而政府部門中的情況則不同。因為,在政府這個組織運行中,直接的權力行使一直是管理的基本特征,其結果是,在權力的行使中經常性地產生上級與下級、領導與部屬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面對這一問題,績效管理成了一個極好的替代方式,它以績效指標的非人格化代替了權力的行使,使人與人的沖突大幅度地減少了,或者說,用績效指標對人的壓迫取代了權力持有者對人的壓迫。這恰恰是組織領導崗位上的官員所樂見其成的。 可以認為,績效管理是管理學在20世紀后期所取得的一項最大的創新性成果,它在實踐中的應用極大地促進了組織生產力水平的提升。所以,就組織運行中的管理來看,績效評估是當前極受推崇的管理方式。但是,我們發現,績效評估并不適應于所有組織。福山也指出了這個問題:"公共部門的組織主要是提供各類服務,而且服務部門的績效與生俱來難以考核。在私營企業中,監督與問責的問題雖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但至少還可以用利潤指標來考核檢測代理人的績效;而在許多類公共部門中,這個問題是一個無解的難題。績效倘若無法準確地考核,最終便不可能建立制度化的機制來保證公共部門的透明性和問責制。"7而且,在那些表面看來適宜于進行績效評估的組織中,也會因具體的組織而異,不同的組織是不能夠使用同一種方法的,即便它們屬于同一類型的組織,其績效要求和表現也殊異不同,不能通過同樣的績效評估而獲得正確或恰當的結論。一種試圖達到普遍適應效果的方法必然會包含諸多抽象的規則和變量,這些抽象出來的要素與組織實際存在的狀態有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在績效評估中產生"測不準"的問題是必然的。 我們必須承認,"在相對抽象的規則與相對具體的績效邏輯之間存在沖突的另一個來源,則是制度化要素之間的矛盾性。制度環境常常是多元化的,社會散播彼此矛盾的神話……在制度化組織中,如果強調日常技術活動的績效,就會產生大量的不確定性問題。普遍性的神話規定不適合具體的情景,彼此矛盾的結構要素會為了爭奪支配權而發生沖突。"8盡管如此,作為一種管理類型的績效管理對公共部門回應力的提升還是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從績效管理實施幾十年來的情況看,并未從根本上改善公共部門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以至于無法對它抱有更多的期望。 三、主題再確立:把關注重心轉移到行動者上來 圍繞著科學與人的主題,產生了諸多相關性的概念,注重詮釋科學主題的理論一般被認為是理性主義的,但其理性主要是指工具理性;相反,關注人的主題的理論則被稱為人文主義,表現出對價值理性的重視。由于注重詮釋科學主題的管理學理論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大成功,以至于人們往往把科學化、技術化追求看作是管理學這門學科的基本特征。這樣一來,20世紀后期管理實踐中出現的許多問題也為管理學這門學科帶來了諸多污名。所以,對工具理性的批評曾一度顯得非常激烈。應當說,針對工具理性的批評是指應用它的某些后果無法令人接受,就工具理性自身而言,并不能說它是邪惡的??陀^地說,"工具理性基本上是對人類有益的:通過那些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分離、損害或者浪費的途徑,它使我們能夠組織自然的和人類的資源。當工具理性被應用于組織成員,使之達到明確的和工作強迫性的一致意見時,它對人類福祉,獻益良多。"9但是,這是建立在工具理性不被置于排斥價值理性等的支配地位的情況下的,如果工具理性被突出到不恰當的地位上,組織以及管理世界中的一種普遍的"非人化"后果就出現了。也就是說,"如果離開了實踐理性--即由政治--倫理灌輸所促成的判斷,工具理性就會無從考慮其無意造成的影響,這種影響包括'外部成本',例如,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毀滅。"3 事實上,管理學的科學化、技術化追求對管理實踐的影響是巨大的,可以說這種影響造就了一種科學至上的管理模式。結果,在管理實踐中,管理者會經常性地陷入某種道德體驗中,并為自己的不道德行為而內疚。然而,這時候,只要想到管理學為他(們)的不道德行為提供的合理性證明,便會振作起來,重新去做那些經不起道德評價的、反道德的事,直到他們養成了道德麻木感,也就成為合格的管理者了。管理學所發揮的就是把那些人訓練成合格管理者的作用。當然,管理學家們會對此論述提出抗辯,因為他們從未打算去教導管理者如何做,他們的研究是集中在組織的體制、結構、運行機制等方面的,即便涉及到管理行為方面,也是通過制度設置去開拓和培育某類行為的。的確如此,一個合格的管理者也正是一個善于把他們所有不道德行為推托給制度的人,而"制度"一詞所代表的那一整套設置卻又是根據管理學提供的方案建立起來的,是合乎科學原理的,是具有形式合理性的。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整套設置,管理者不需要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判斷力,從而在是否道德的問題上變得麻木不仁。也就是說,當管理者心中有人的時候,就會關注道德的狀況,他自己也會在道德感方面得到不斷增強。相反,如果他腦子里所想的都是體制、結構、運行機制等,就會表現出對科學的熱衷,就會受到科學理念的格式化,久而久之,他在道德上就會變得麻木不仁了。 為了解決管理實踐中由工具理性帶來的問題,一種要求把民主理念引入管理過程的意見被提了出來。在一個時期,它也是以"參與式管理"的提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根據佩特曼的說法,"研究已經表明,在較低的管理層次上,普通工人中存在著廣泛的參與要求,但這并不導致更高層次上對決策活動的參與要求……"10這也說明,參與的意愿根源于對切身利益的關注。一般說來,高層次的決策對于一個企業而言意義更為重大,但企業中的普通員工往往漠然應之,因為他們沒有從這些決策中看到哪些方面是與自身的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然而,在基層的管理層面上,員工往往直覺地感受到或清晰地認識到哪些管理中的事項會影響到他的利益,所以,會擁有更大的參與熱情。從這種情況中,我們清楚地看到,民主在一切與人的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地方都有著深厚的基礎,而在對人的切身利益的影響不明或不確定的地方,就很難看到人們的民主參與熱情。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批人來動員、組織人們參與到民主生活及其過程中來。這些實施動員和組織的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充滿民主理想和信念的人,他們愿意為民主而獻身;另一類是發現了民主能夠給予他實現個人目標的機會,從而希望利用民主達到自己的目的。后者實際上屬于機會主義者,在把人們動員和組織到民主生活的過程中,因懷著個人動機而更樂意于使用欺騙伎倆。當然,我們愿意相信,近代以來的幾個世紀中出現的政治家和民主理論家都屬于前一類人,但也不排除有人是為了個人目的而選擇了以政治為業。事實情況究竟怎樣,我想每個人只要想到了這個問題,都會給出一個極其明確的答案。這個問題反映在管理過程中,還會出現另一種需要關注的事項,那就是,如果出現了組織內的"政治家",會不會使那些直接地代表了組織生產力的人被邊緣化? 現在,我們遭遇的是社會運行和社會變化的加速化,是社會的高度復雜性和高度不確定性。這意味著管理活動賴以發生的基本社會背景發生了變化。如果說在管理自覺的過程中創建起來的管理學一直思考的是社會低度復雜性和低度不確定性條件下的管理問題,那么在今天,那些思考以及所形成的觀點、理論等,是否還適應,就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那些在社會低速運行條件下形成的管理學主張如何能夠適應今天這樣一個社會高度復雜性和高度不確定性條件下的管理呢?在由社會運行和社會變化加速化帶來的高度復雜性和高度不確定性條件下,"行為條件和情境確定都在越來越短的時間間隔中失去了它們的效用和穩定性。"11因而,行動必須面對陌生的環境,或者說,必須在所有環境條件都不熟悉的情況下開展行動,以至于靈活的和隨機性的回應性選擇必將成為基本的行為模式。對于這種行為來說,類似工業社會的那些旨在約束和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設置,以及旨在為人的行為指明方向和確定步驟的管理措施,都無法派上用場,甚至會成為行動的負擔。這就是管理學必須充分重視的現實。 行動體的規模越小,在行動中所表現出來的靈活性就越大,就會呈現給人們一種快速變化和適應快速變化的狀況。與組織相比,團隊就是由若干人構成的一個行動小組,其規模比較小,因而在行動上也必然會顯現出很大的靈活性,會隨時處在變革之中。如果在團隊的基礎上去思考組織,希望建立起作為團隊集合形態的組織的話,就會從邏輯上推斷出這種組織具有官僚制組織不具有的某些特征。比如,"變革的素材來自所有的組織成員。變化層疊,由下到上,上層管理者像是變革的催化劑,是擁護者、發起者,也是變革原型。"12這樣就不會像官僚制組織那樣,把一切改革要求的實現都寄托于組織的領導者和管理者。不過,必須指出的是,基于團隊而提出的組織重建的構想仍然反映了一種實體性思維。其實,就官僚制組織的發生史來看,也是在這種實體性思維的基礎上發生和演進的,如果從團隊出發的組織建構繼續在實體性思維的邏輯上推繹,其結果仍然是走到了官僚制組織那里。這就是團隊研究以及從團隊研究出發去構想超越團隊的組織模式等設想在理論上都顯得較為膚淺的原因所在。其實,如果希望尋求一種可以替代官僚制組織的新型組織的話,那就必須在組織形態上作出創新性的思考,特別是需要超越實體性思維,不再去把組織想象成一種實體性的存在物。 在一般意義上,我們是把行動者視為行動著的人和組織,也就是說,是把人看作個體的行動者,把組織看作集體的行動者的。在廣泛意義上,當我們把人和組織都看作行動者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把人類歷史看作行動者的歷史。行動者創造了歷史,同時,行動者又是在歷史與現實交合而成的社會框架中開展行動的。進而,在行動的屬性上,我們又可以區分出主動的行動和被動的行動。如果將行動的主動性與被動性推及到行動者這里,就可以形成主動的行動者和被動的行動者之區分。當然,持有主體性哲學觀的人是不把被動的行動者視為行動者的,他們眼中的行動者僅僅是主動的行動者。然而,如果說行動者不像近代理論中的人那樣具有抽象形態,而是與實踐聯系在一起的,是存在于實踐之中和具有實踐品性的,那么,行動者是否具有主體性,就會無法根據行動者的主動、被動而進行對應性的排列,具有主體性的行動者也可能在特定的條件下以被動的行動者的形式出現。我們認為,在關于歷史和社會的理解中,人與行動者分屬于兩個不同的視角。在人的視角中所進行的理論建構,發展出了主體性等一系列概念;在行動者的視角中去進行思考,則形成了主動、被動等概念。雖然這兩個視角的區別是較為細微的,卻又是非常清晰的。所以,在行動者的視角中同樣可以獲得完整的歷史和社會發展觀,盡管它與從人的視角中寫就的歷史有著諸多重合之處。 當我們的視線集中到行動者這里來的時候,就會立即被置于實踐的具體性場景之中。也就是說,不能像討論人那樣在抽象的理論層面展開。行動者是由行動來定義的,而一切行動都是發生在特定場景中的,必然遇到行動的條件、資源等問題,而且行動者在社會關系、自然關系中的位置也決定了行動是為了自我、他人、群體、統治者、支配者等,或者,是聽從內心的還是外部的命令,是自主行動還是依規則、規范的要求行動。從人類歷史進步的總體過程看,如果撇除原始狀態的行動,同時也撇除"以言行事"的行動,那么,存在于廣義的社會關系和自然關系中的行動是有著自覺性、主動性增強的光譜的,是在歷史行進中不斷地得到增強的。我們可以認為,在統治型社會治理之下,行動者在更多的情況下是以被動的行動者的形式出現的;在管理型社會治理之下,行動者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承認和尊重,而且社會組織化程度的提升即官僚制的普遍建立,并未使行動者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受到削弱。至少在客觀歷史進程中的表現是基本如此的,所以才會產生出主體性哲學這種理論構想。全球化、后工業化是這個歷史進程的一個新的起點,可以相信,真正自覺和主動的行動者將生成于全球化、后工業化進程中。事實上,在高度復雜性和高度不確定性條件下,一切制約著行動而使行動被動的社會因素都將得到消解,從而使得一切行動者都能夠成為主動的行動者。我們描述人類歷史的這一演進趨勢,目的就是要指明管理學需要根據歷史所處的不同階段去調整自己的主題。事實上,在全球化、后工業化進程中,科學與人的主題都正在失去意義,或者說,這兩大主題都正在歸入到行動者的主題之中。那個時候,在管理學的視野中,將會發現滿眼所見的都是行動者。這就是主題的變遷。隨著主題發生了變化,那么,這個學科也應當得到重建。 根據理性主義為我們提供的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在考察一切行動的時候,都可以看到目的與工具兩個方面。就20世紀的管理學而言,科學與人兩大主題的沖突實際上也可以理解成目的與工具的沖突,有些理論看到的是工具而忽視了目的,另一些理論強調目的的價值而對工具表達輕蔑。在全球化、后工業化進程中,在社會運行與社會變化加速化的條件下,在社會高度復雜性和高度不確定性的背景中,抽象的人不再能夠成為目的,科學也將代表著人的生活及其可能性,二者都需要在行動者這里去加以詮釋和體現。同時,對每一個人來說,其存在的現實性都包含在了人的共生共在之中。所以,每一個人都會把人的共生共在作為目的,而且人的共生共在也將成為所有人的共同目的。這個目的也是包含在行動之中的,是通過行動去進行詮釋的??茖W、人與人的共生共在都將融合為一,并以行動者的形式出現。這就是管理學這門科學重建的基本立足點。 參考文獻 [1]皮埃爾·卡藍默、[法]安德烈·塔爾芒:《心系國家改革--公共管理建構模式》,胡洪慶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頁。 [2][瑞典]馬茨·阿爾維森、[英]休·維爾莫特:《理解管理:一種批判性的導論》,戴黍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第265~266頁。 [3][瑞典]馬茨·阿爾維森、[英]休·維爾莫特:《理解管理:一種批判性的導論》,戴黍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第64、64~65頁。 [4][法]克羅齊耶、[法]費埃德伯格:《行動者與系統--集體行動的政治學》,張月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2頁。 [5][美]梅雷迪思·貝爾賓:《超越團隊》,李麗林譯,中信出版社,2002年,第163頁。 [6][美]弗蘭克·奈特:《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郭武軍、劉亮譯,華夏出版社,2011年,第258頁。 摘要:在新經濟形態下,管理學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理論基礎,是我國市場經濟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雖然管理學體系正逐漸趨于成熟與完善,然而管理學研究方法依舊無法走出困境。而經濟學是結合社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理論體系,能夠從社會市場經濟的角度探尋經濟發展規律,因此依據經濟學理論體系,探尋管理學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管理學與經濟學研究方法的關系,分析兩者在研究方法層面的互相借鑒,探究管理學研究方法的建設手段。 關鍵詞:經濟學;管理學;研究方法 管理學小論文 現階段,我國管理學研究方法體系尚不成熟,難以形成科學的、統一的管理學理論體系。由于管理學在理論范疇上與其它學科存在相同與相異之處,要想完善、確切地闡述管理學的基本特征是十分困難的。甚至部分學者及專家對管理學能夠成為獨立的學科持有質疑態度。當前,管理學科作為獨立于金融學、經濟學外的理論體系,已經獲得學界的廣泛認可。因此將管理學與經濟學混為一談,則難以從本質上凸顯管理學的科學性與有效性。而如何發展管理學科的研究方法,如何深化管理學理論層次,則需要從經濟學的視角出發,因為經濟學與管理學同根同源,在理論研究層次上具有諸多的相似之處,能夠為管理學研究提供有效的借鑒支持。 一、管理學與經濟學在研究方法上的差異 通常來講,研究方法是服務研究對象與研究目的的重要渠道。管理學與經濟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方法論。因此兩者的研究方法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反映了兩者鮮明的學科特點。其中經濟學的方法論較為獨特,通過問題提出、模型構建、統計檢驗以及結論得出,使研究過程更加清晰,明確。美國學者貝克塔指出,偏好穩定、市場均衡、最優行為的假設能夠有效建構經濟學核心。分析經濟學原理能夠全面詮釋人類所有的市場行為,然而如何分析經濟學原理,我國經濟學家林波勇(2015)指出,分析經濟學原理需要4個層次:首先,將決策環境用函數詮釋,譬如通過"效用函數"解析人類的欲望與嗜好,使用博弈規則解析經濟制度等。其次,決策的靜態分析,可通過最優決策論描述人類的自利行為。再次,均衡的靜態分析。經濟學家可采用均衡理論探析不同群體的自利行為下的決策結果。最后,規范分析與"福利"分析。即探析人類自利行為所形成的結果能否對市場有利。 現階段,我國經濟學分析及研究方法的顯著特征,便是注重對數學函數的使用,并且大多研究方法是建立在數學模型與圖像模型基礎上的。相較于經濟學方法論,管理學科普遍缺乏邏輯相對統一的研究方法,究其原因在于管理學科的學科性與學科目的的辯證關系。通常來講,管理學科是強調實用、綜合性強的應用學科。研究方法擁有顯著的交叉性,旨在分析企業組織的經營管理過程、規律及方法,以此破解機構組織的指導問題、管理問題,指引管理實踐,落實管理目標。因此為有效對組織機構進行針對性的行政管理,在綜合考慮自然因素、生產關系、生產力等因素外,管理者還需分析組織機構內外的文化、社會、經濟、政治、心理及科學技術等層面的因素。而這也從根本上決定了管理者必須采用信息論、控制論、系統工程、運籌學、經濟學、互聯網技術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及方法論對經營管理活動采取定量分析與定性描述。 在管理學方法論層面,我國管理學科主要采用了豐富的研究方法,譬如案例法、觀察法、訪談法、實驗室試驗、數學模型以及調查法等方法,以此探析以新型學科、橫斷學科為主的管理學科研究體系。而管理學研究方法呈現了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辯證統一,不斷驅動著管理學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的完善與充實。 二、管理學與經濟學方法論的相互借鑒 在明確管理學與經濟學在方法論(即研究方法)層面的差異后,需要深入兩者的依存關系與辯證關聯,尤其是經濟學科方法論對管理學科方法論的形成的作用。誠然,雖然我國學者不斷強調管理學科與經濟學科在屬性層面的對立性,然而從發展角度出發,管理學與經濟學又是互相促進、相互借鑒的。 首先,經濟學科是管理學科形成與發展的先決條件。經濟學能夠在本質上揭示出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為企業管理奠定堅實的經濟理論基礎。而從形成淵源的層面來分析管理學,管理學科顯然是經濟學的重要分支,是結合組織結構的市場行為與管理行為的科學。其次,管理學科對經濟學科的實用化與理論發展擁有顯著的推進作用,研究管理學科的實際問題,能夠有效發展并修正經濟學理論。譬如德國經濟學家西蒙特爾在對企業決策過程的實踐研究中,提出了滿意準則與有限理性等決策理論,對微觀經濟學發展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并從邏輯內涵層面,推動了經濟學科的快速發展。而在具體分析方法與工具的使用層面,管理學與經濟學更是相互補充、互相支持的。譬如作為數學、統計學、經濟學綜合體的計量經濟學正不斷運用在組織機構的管理體系當中。簡而言之,管理學與經濟學間的互相促進與互相借鑒推動了兩者的發展與完善。但基于研究方法與學科屬性的差異,兩者間的互為促進程度存在顯著的差異性。 管理學作為實踐性、綜合性較強的應用學科,其方法論擁有跨學科交叉的特性,心理學、數學、經濟學等學科共同建構了管理學科的基礎理論。在管理學科形成之初便注重對經濟學方法論的借鑒,以此增強自身決策、分析、預測及闡述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講,管理學的核心研究方法包括兩點:其一,"逼近現實、放松假設;簡化關系、給定假設".即在假設前提中構建基本模型,并逐漸放松條件,不斷地修正、揚棄已有的模型。譬如批量模型便是在假設修正的基礎上獲得的基本模型。伴隨條件的放寬,可獲得擁有缺貨條件與數量折扣下的最優經濟模型。其二,注重實證研究與經驗研究,即關注模型的檢驗。由于管理學科的研究領域不僅包括經濟行為,同時也涵蓋非經濟活動,如決策及管理等,所以在理論研究層面,需要關注人的心理動態。綜上所述,包涵經濟行為與非經濟活動的方法論有預測研究、推測研究、假設研究、制度政策、價值判斷等。 相較于管理學科,經濟學科追求科學、崇尚理性,具有固有的分析方法。從實證研究與理論研究的層面來講,數學學科在經濟學理論研究層面上的運用得到了不斷的強化,因此任何缺乏數學表達的理論都很難躋身經濟學主流范疇,并以此為國內外經濟學者所排斥。其根本原因在于,使用統計學與數學方法是經濟學科實證研究的重要基礎,能夠將復雜的經濟條件與因素構建在堅實的理論范疇中,并從數據當中系統地檢驗參數與理論的數值,規避經驗分析的偶然性與表面性。經濟學科在方法論層面上的獨特性確保了經濟學科的科學性與純潔性,推動了經濟學科理論知識的有效積累,然而也制約了經濟學科從計量學、數學之外的相關學科中獲取養分,借鑒知識。而這很可能是經濟學理論中缺乏管理學理論知識的主要原因。 管理學科在方法論層面上的兼容特征,是以犧牲其科學性與理論性為前提的,是其"弱學科理論"的基本成因。具體來講,管理學科與經濟學科存在同根同源的依存關系。然而在問題研究角度、理論研究范疇以及研究方法層面上,二者存在著顯著的差異,管理學是實用性學科,而經濟學則是理論性學科,管理學更關注對具體問題的闡述與破解,而經濟學更注重對問題的邏輯本質及基本內涵的探索。管理學是經濟學的延伸,同時也是涵蓋諸多學科的研究方法的綜合性學科,要想形成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研究方法,必須以經濟學方法論為導向,以實際應用、具體需求為目標。 三、構建管理學科研究方法的策略 現階段,針對我國管理學科研究方法較為突出的問題便是方法論的國際化與規范化問題。馬慶國(2015)指出,我國當前在方法論研究上的最主要誤區是對蘊含經濟行為的管理研究無法用定量方法分析,只能運用思辨性及定性的方法研究。并且,當前中國社會科學與管理科學領域的主流研究內容依舊局限在思辨性與總結性層面,相對國外規范化、通用化的方法論研究,存在顯著的區別。而我國學者普遍認為科學合理的方法論要滿足如下三個要求:首先,從研究出發點分析,管理學研究方法應有客觀的對象與立場;其次,從過程來分析,管理學研究方法應遵循"嚴格規范"的原則,能夠驗證邏輯統一性、方法簡練性以及知識積累性;最后,從知識與結論層面來分析,管理學研究方法應擁有精確性、有效性及廣泛性。 相較于我國現有的總結性研究,國外在管理學科方法論上已取得顯著的發展,通用的方法論具體有以下三種:跟蹤觀察、問卷調查、實驗方法。雖然國際通用的方法論逐漸滲透到我國管理學科的研究活動中,然而在應用層面與范圍上依舊不夠。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國管理學方法論與國際通用方法論還沒有完全接軌。因此根據我國當前的研究方法論以及國際通用方法論,對當前可用的、基于經濟學原理的管理學科方法論進行初步劃分。其一,系統科學法。此方法是基于系統論原理與思想,強調系統連續性、整體性及特定系統和環境的動態性、關聯性、目的性、有效性。具體方法包括和諧理論法、層次分析法、結構理論法、參量系統法、灰色理論法、泛系統法以及系統理論法等。其二,系統論與控制論方法。此法主要基于信息論與控制論的思想與原理,注重系統狀態的反饋、控制以及信息的存儲、處理及傳輸。具體包括智能論、信息論、系統論。其三,自組織法。其核心是系統演化、發展與運動問題,是解釋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各類系統機構形成擁有組織性的內在機制。具體包括突變論、超循環論、混沌理論等。此外,還有未來法、心理分析法、經濟學法、決策學法、統計學與數學方法、動力學與周期學法等。然而為有效整合諸多學科的方法論,必須以經濟學原理為基礎,以市場發展為導向,根據具體需求,從現有的方法論中,發覺并整合出體系完善的方法論體系。 四、結語 管理學與經濟學是相輔相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用性、交叉性的實用型學科,在理論研究法層面上,依舊存在著不足,不僅需要借鑒經濟學科的研究方法,更需要從所涵蓋的學科理論中獲取養分,以此形成系統的、統一的的管理學方法論。以此推進我國現代企業在新經濟形態下的產業調整與資源配置,提升我國市場經濟活力,優化組織管理效能,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王松。行為經濟學和實驗經濟學的發展對管理學研究的影響[J].中州大學學報,2006,(02):40~43. [2]丁文,彭延春?;趯W科建設視角的體育經濟學與管理學的比較論析[J].體育與科學,2014,35(02):117~120. [3]楊丹。從國外機構統計數據看管理學與經濟學的關系[J].國外社會科學,2007,(05):40~48. [4]宋晶,谷苗。人性假設:傳統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及管理學的比較[J].財經問題研究,2008,(10):14~19. 管理學小論文 管理學小論文3000字范文六:管理學價值認知的東西方哲學觀察:形式與原則 摘要:管理是人類有意識的價值追求行為,需要有支撐理性的價值抉擇之方法論作為學科基礎。管理學的意義不僅存在于認知領域,更多地存在于創造性的實踐領域,不僅擁有價值引領的內在實質,更應該容納價值抉擇的邏輯與智慧。一度在管理學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的實證主義方法,在理論上尚未具備支撐價值抉擇的完整邏輯基礎。由于西方哲學在價值范疇認知方面未獲得成功的理論構建,價值相關學科至今被排斥在科學領域之外。本文分析了包括康德、黑格爾、杜威和馬克思哲學在內的西方價值哲學研究的基礎性缺陷,通過東西方哲學比較,指出《周易》"元亨利貞"的"四德"價值認知方法論是解釋價值范疇及其變化規律的形式辯證邏輯體系,可以應用于管理學研究價值探索、認知、評價、創造與保護方面,為促進管理學的社會價值承當力提供方法論與實踐理性基礎。 關鍵詞:價值哲學;價值認知方法論;經驗邏輯;實證主義;價值范疇;《周易》;形式辯證邏輯 一、管理學價值邏輯的基礎問題 人類之所以要進行管理,是因為有價值追求。從這個具有一般性意義的立場來說,管理可以被定義為人類有意識的價值追求行為[1].一度在管理學領域占主導地位的實證主義方法,對于人類部分認知價值(使認知與相對穩定的事實相吻合)的實現提供了有效的原則和精細的方法。但是對于人類應該如何抉擇未來、如何進行價值實踐等具有未來指向的問題,卻不具備承擔其中價值判斷責任的邏輯依據。究其原因,首先因為實證主義方法所指向的客觀存在,是那些與人類的價值立場無關的客觀規律;其次由于某些動態關系在某個時間段的暫時現象可以為價值抉擇提供知識背景,卻并不構成價值抉擇的完整邏輯。本文認為,以實證主義方法論引領管理學發展,加之伴隨的價值理念的缺失,或許是現代管理學研究與社會實踐相互脫節的關鍵原因。 管理創造價值不能離開對世界真實狀況的認知,同時也肩負著改變客觀存在并抉擇未來的責任。這意味著管理學所依從的方法論體系,不僅需要包含實證主義的方法論思想與成果,而且必然與實證主義的方法論有著重要的區別。這種方法不僅要服務于管理者對于客觀對象的觀察,同時也要能夠指導管理者理性地進行價值抉擇。這也意味著,管理學需要一套將認知與實踐連接起來,使得人類在價值追求中達成知行合一的"有用"的理論框架。 從"價值追求"視角看管理所涉及的領域,在認知上涵蓋了人類需要進行抉擇的一切知識范疇,實踐上也同樣涉及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實證主義為科學研究連接理性世界與現象世界提供了有效的原則與方法,但是對于人類世界價值相關的活動及其變化,基于實證主義方法的研究因為受到由經驗邏輯引發的"事實/價值兩分法"哲學命題的制約,難以取得具有一般意義的理論成果,并且由于缺乏對社會價值進步的擔當,正在受到后實證主義的有力挑戰。 管理學的意義不僅存在于認知領域,而且更多地存在于創造性的實踐領域,其不僅擁有價值引領的內在實質,更應該容納價值抉擇的邏輯與智慧。這一點可被視為對管理實踐的客觀判斷。而管理學價值邏輯的基礎問題在于,容納價值抉擇的邏輯體系應當如何構建?這同時也是現有科學哲學至今沒有解決的一項難題。本文通過東西方哲學比較,指出《周易》"元亨利貞"的"四德"的價值認知方法論是解釋價值范疇及其變化規律的形式辯證邏輯體系,而對于這個體系整體性運用原則的守護,則是管理學擁有社會價值推動力的重要前提。 二、源于經驗邏輯基因的西方價值哲學研究的基礎性缺陷 (一)西方哲學事實/價值二分法及其批判研究 "管理"的定義之所以一直沒有回歸于"價值追求"這一"本質",或許是由于人類關于"價值"概念的定義一直處于不確定與爭議之中。"價值"概念雖然歷經了百年的哲學探討,在西方理論體系中還是一個沒有確切定義的概念[2].社會學大師韋伯[3]曾經把"價值"比作"不清晰的概念"、社會學"不幸的孩子"、給社會學帶來混亂的不可饒恕的根源。 西方價值哲學研究出現這一狀況,與西方哲學體系脫胎于經驗邏輯的背景不無關系。站在經驗邏輯推理的同一性原則立場,不難觀察到人類認知與事實之間永遠存在某種差距,于是會引發人類認識世界如何可能和價值選擇如何可能的問題。在經驗邏輯視角下,持懷疑主義立場的哲學家休謨提出著名的"休謨命題"[4],成為西方哲學中"事實/價值兩分法"的肇始,即價值陳述不能從純事實陳述中推導出來,因為在邏輯上至少要有一個非事實的價值前提??柤{普(CarnapR.)等邏輯經驗主義者則從邏輯和語義分析的角度,指出了語言學方面的根據。人類語言的描述和表達功能,前者指涉事實,后者指向人的主觀價值與感情;前者有真有假,后者則無真假之分[5].根據這個判斷,在邏輯實證主義一統天下的科學時代,以是否可"證偽"為前提,科學研究者將價值相關的學科內容排斥在"科學領域"之外,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西方世界將"事實/價值兩分法"作為構建政治經濟大廈的理論教條,在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上已經遭遇若干瓶頸,致使一些領域出現理念和實踐難以銜接的現象。例如目前西方管理學界和從學于西方的中國管理學界,管理研究均面臨與實踐脫節[6]以及面臨恐怖主義威脅的西方國家如何獲得"繁榮、安全、尊重、影響力和幸福"[7]等問題,折射出這種理論與實踐的銜接難題所帶來的困境。 對于"事實/價值二分法"的上述缺陷,西方哲學家也早有覺察。自20世紀以來,分別有奎因、庫恩、普特南等哲學家,對實證主義統治科學研究以及事實/價值兩分法的邏輯粗糙提出了批判與挑戰。對于如何重建內在于人類的學習、發現和發明過程中的合理性,克利福德·胡克[8]總結了十項后實證主義對邏輯實證主義的挑戰:觀察并不是理論中立的;事實的理論負載;科學無法脫離人類個體;科學無法脫離社會;事實與價值無法割裂;科學方法并不僅僅限定于邏輯必然性;邏輯并不具有優先特權;理論無法被還原為觀察;理論并不具有歷史的可積累性;方法并不具有永恒的普遍性。這十項挑戰對于重建包含價值在內的管理科學研究方法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關于這種新的方法的形態,普特南(Putnam)[8]倡導用試錯的精神去構想一種新的理論體系,糾正現有理論的不足,從而發展那種"解釋為什么正確的道德標準是正確的能力". 關于"價值"探討在西方哲學界的現代進展,普特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學者之一。他以事實與價值認知的"內在纏結"破斥"事實/價值二分法".從邏輯上闡明了脫離事實認知的"價值"的虛妄,以及價值存在于"事件"之中、而不是獨立于事件的觀點。他舉例說,三個個體組成一個世界,如果問"這世界有多少個對象?"邏輯經驗主義者卡爾納普會說有三個對象,它們相互獨立,是三個邏輯原子(X1,X2,X3);而波蘭的邏輯學家們則會說有七個對象,因為個體之間的關系也構成了對象,即有X1,X2,X3,X1+X2,X2+X3,X1+X3,X1+X2+X3[9]. 普特南這個具有辯證哲學整體觀的認識對于西方哲學體系來說或許是值得稱道的進展,但它在方法論上缺乏更為細致的解釋性框架,僅僅提出了超越西方傳統二分模式的訴求,但尚未指出完成這一超越的方法所在。因為關系的存在可以用"X+Y"來表述,而對關系屬性的認識與表述卻并非如此簡單。從普特南所用到的事實與價值的"纏結"這一表達,可知他對于其中關聯理論的了解尚缺少清晰的描述手段。西方哲學體系關于價值范疇的認知為什么只走到了這一步,還需要到它的源流中去尋找原因。 (二)西方"價值"哲學研究的基礎問題 1.康德范疇構建產生的哲學基礎問題 康德作為西方哲學歷史上承前啟后的關鍵人物,對西方哲學形態的發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他的工作為后世西方哲學體系的整體發展提供了所有后期形態的哲學基因和基礎。這個基因基礎,主要是指西方哲學體系對于認知世界具有普遍意義的概念系統--范疇的認知和選擇??档碌恼軐W立場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即精神的先驗決定性,他針對亞里士多德總結的傳統邏輯范疇體系,經過基于單純判斷原則的純粹邏輯篩選,形成純粹理性的"先驗范疇",證明人類精神活動超越于直觀表象的"知性"先天存在,知性根據康德所指的先驗范疇對一切現象的統攝能力,形成了后來西方哲學因之演進的基礎理論源泉。 這里要談的重點,是從康德延續下來的哲學范疇為什么無力勝任解釋價值的認知和抉擇之為什么的問題,以及其后對康德進行批判的黑格爾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的原因。筆者認為,可以從康德的范疇構建上來認識這個問題。 康德對于范疇的推導基于純粹判斷原則:一切思維活動,無論是分析的或綜合的,都必定是判斷,它是由思維的自發性而產生的意識的統一形式??档碌倪@個原則因循傳統邏輯的基本法則并且在推導中純粹地使用它,來確立知性先驗邏輯范疇的合法地位??档略谡碇苑懂爼r,認為位置、時間和姿態屬于感性直觀,不是純粹的思維形式,因而不能被當做范疇;作用和承受屬于因果法則的情境,不符合純粹判斷的思維形式,因而它們在范疇表中都應剔除??档耓10]得到的范疇包括量范疇:單一性、多數性、總體性;質范疇:實在性、否定性、限制性;關系范疇:實體與屬性、原因性與依存性(原因和結果)、協同性或者交互性;模態范疇:可能性與不可能性、現實性與非現實性、必然性與偶然性,等等。 這些范疇都屬于純粹知性概念,是康德推導出來用以涵蓋一切事實對象的觀察原則和方法,對應著現代科學態度所應包含的基本觀察內容??档抡J為這個范疇是人為自然界立法的根本。因為抽掉了時間概念,康德的先驗邏輯范疇也有限定,即只能運用于經驗和現象界,它僅僅是認知的法規,在邏輯上不涉足未來,也不能面對變化所產生的概念上的矛盾。 康德從亞里士多德那里繼承的范疇實際上來源于對經驗的歸納和抽象,用于作為返回經驗之中認識對象的法則。雖然經過康德的純粹邏輯判斷原則的篩選,將其定義為先于經驗存在的認知邏輯范疇,不受時間的限制,但是一旦返回現實對象的觀察空間,它就必須面對時空變化之無窮為有限的概念體系帶來的矛盾。這是康德抽去時間概念后的范疇所難以面對和解釋的。 在范疇的構建上,對待時間概念的觀念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康德認為它是一種內在的先天感性因素,是認知的純粹邏輯理性所不應采納的。但是康德的知性先驗范疇在面對現象時,認為現象永遠處于時間和空間的變化之中。這點在中西方的認識中有一個具有關鍵性影響的差異:在中國文化源頭《周易》中關于時間和空間關系的理論建構,從一開始就不是相互獨立的;而在康德的范疇之中,認知的范疇與時間之間的關系實際被康德的范疇設計切斷了。這個差別對于范疇的構建,及其所面向對象的解釋力會產生非常重要且顯著的差異。 康德對認知的先天范疇的推演,最終目的是為構建實踐的理性體系作準備。他認為真正的純粹理性是實踐理性,因為實踐本身不受感性經驗的限制。但因為康德的純粹理性范疇抽掉了時間的概念,它能解釋的人的自由只能被限制在認知范圍,而對于人在實踐中的能動性的自由,康德認為是不可認識的,把它放到了不可知的"物自體"的概念黑箱之中。 康德的范疇表是依照一種建筑術構建的: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方面是相互呼應、不可分割的[11].從康德構建范疇的工作本身來看,康德關于純粹理性的建筑術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實踐理性"的范疇,這是不同于認知范疇的篩選而進行直接判斷的一種思維,實際上也蘊含了事物以辯證邏輯原則存在的內在實質。有趣的是,康德看這件事是可以這樣做而不可解釋為什么如此的??档碌慕ㄖg用在認知范疇表上,從以經驗邏輯為基礎的科學認知的角度來看具有嚴密性,但是從發生在時間和空間中的實踐的自由來看,難免是缺乏解釋力的。 從康德認知的范疇和自由的范疇構建來看,事實認知與道德抉擇被分成了兩個不同領域,因為從概念上看它們范疇的形式類似而"質地"是非常不同的。到這里,康德的純粹理性解釋了人類的科學認知何以可能,但是對于實踐理性的自由空間僅僅能夠以"道德命令"的形式建立它的合理性。這樣對于休謨關于事實和價值之間的鴻溝的質疑,康德并沒有真正建立跨越的橋梁,可以說康德是從事實的此岸"飛"到價值判斷的彼岸去的,沒有解決事實與價值兩分的問題。 2.黑格爾對康德哲學的批判和發展 黑格爾對康德哲學的批判發展,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始終是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主觀和客觀、自由與必然、自然和歷史的截然二分[12].基于一定程度地引入了時間的概念,黑格爾把歷史的事實演變與范疇的構建對接起來,認定矛盾的存在是真理的基本形式。但是這個時間的引入在范疇構建中是被動的(此判斷在與《周易》的范疇構架比較中可以看出),只是因為黑格爾范疇對應的歷史事實發生在不同的時間段之中。黑格爾針對現象界歷史事實的演變構建辯證法的范疇,并肯定"正反合"的事物辯證法發展是真理的存在形式。盡管黑格爾處處用到辯證法,但是對于辯證法發生的規律和機制并沒有獲得具有指導性的結論。哈特曼認為黑格爾之所以極少正面指陳辯證法的所謂"規律",是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有這樣的規律,"當黑格爾把自在之物(或物自體)本身置于一個釋義學的語境中,而康德否認能認識事物本身但談論它時,黑格爾并不比康德'認識'得更多"[13].哈特曼對于黑格爾的判斷或許可以在下文《周易》的價值范疇觀察和東西方比較中得到某種程度的確認。 黑格爾明確提出:"我的哲學的勞作一般地所曾趨赴和所欲趨赴的目的就是關于真理的科學知識。""哲學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確認思想與經驗的一致并達到自覺的理性與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達到理性與現實的和解。"[12]德國哲學家霍斯特曼曾經將黑格爾形而上學意義上的理性概念概括為如下三個要點:(1)只有一個理性,無論什么現實的東西,都是這一理性的表達;(2)必須將此一理性思考為思維與存在的同一;(3)此一理性作為現實的全體將在一個認識過程的架構內變得清晰可見。作為思維與存在的統一體和現實的全體的理性,是黑格爾所指的"絕對"[13].在黑格爾的"絕對"觀念之下,他從哲學探索的目的到結果,僅限于達到認知與存在的某種契合,并不涉及面向未來抉擇的自由。這個出發點導致黑格爾在守護辯證法觀點時,甚至認為戰爭是人類解決自身問題過程的必然結局。從現代環境來看,這個解決路徑足以直接結束人類的價值期望。事實上人類一直在選擇,只不過關于選擇范疇的表達,一直以來如老子所說的"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黑格爾哲學的出發點,確乎并沒有把面向未來的選擇作為它的焦點,或許是因為他認為"絕對精神"將決定一切的發生,也許更因為他關于"選擇之自由"的辯證法范疇并沒有獲得令人滿意的思考結果。 3.杜威和馬克思的革命性貢獻及其對康德哲學基礎問題的繼承 康德的范疇構建開啟了辯證法的源頭,但因為抽離時間概念而無法面對矛盾。黑格爾用歷史演繹辯證法的范疇以接納矛盾,尚不知"正反合"之發生還有它可以表達的內在范疇與規律。康德和黑格爾的傳統哲學成果歸結于認識和解釋世界,關于改變世界的理論路徑問題在他們那里沒有取得結果。而人類面臨的最終問題在于改變世界時有合理的選擇,這是一個實踐理性問題。傳統哲學關于形而上的研究在面對未來之選擇方面缺乏指導意義,使得后來的哲學家們不得不對他們的形而上理論進行揚棄。 馬克思從"實踐"和"抉擇的自由"上,否定了"資本"這一形而上的概念對于人類的統治,揚棄了黑格爾的形而上學思想,實現了對黑格爾辯證法的超越,成為人類哲學史上的革命性貢獻。馬克思繼承了黑格爾辯證法以及從此延伸出的關于戰爭的觀念,主張以暴力革命改變世界的未來,對近代東方陣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用資本去衡量人類生存的價值范疇,實際上構成了現代人類災難的重要淵藪。但是圍繞"資本"的辯證法遠遠不是關于人類生存過程中價值抉擇之辯證法的全部,就價值抉擇而言,任何一個局部的肯定或否定,都不足以構成價值抉擇的整體理性。 與馬克思主張用暴力手段形成對比,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則更加重視手段和結果的銜接,主張以改良來解決現實問題。重視因果和手段的選擇,是杜威實用主義哲學中包含的理性成分,只是因為在西方哲學基礎的傳承中說不清楚的緣故,杜威在選擇的自由上采取了只干不說以及干了再說的行動法則。 杜威關于選擇的自由之問題涉及到價值判斷,價值判斷是杜威實用主義哲學的核心[14].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把行動視為最大的善,認為認知來源于行動。他認為哲學的邏輯起點不是價值,而是價值判斷;價值哲學的核心問題不是價值的本質,而是評價。價值評價無須以價值概念的界定為前提,因為價值不是已然的存在,不是靜觀的對象,而是需要通過智慧指導行動而使之成為存在的對象。杜威對于價值的一系列洞見對康德和黑格爾的古典哲學無疑是革命性的。他的努力使得"包容"成為現代美國社會公認的美德,并避免人們在信念的驅使下輕易使用暴力。杜威的價值概念被界定為"直接價值",是人類經驗中被幾近本能地感知的對象,是創造者活動的結果。杜威認為問題不在于價值是什么,而在于人們的渴望、欲求乃至創造是不是值得的。 因為實用主義在時間上指向未來,杜威提倡重視行動和行動的方法,而不是給出答案。杜威的哲學洞見與西方傳統哲學分道揚鑣是必然的,因而也被傾向傳統形而上學的人士視作急功近利和缺少終極關懷。關于價值判斷,杜威把它歸結為幾近直覺的感受。這個觀點暫時性地阻斷了哲學關于"價值是什么"的追問,但是并沒有終結這個問題的存在。這個定位在某種程度上與康德、黑格爾關于形而上的研究結果有一個非常類似的地方,那就是"別問為什么".在這樣一種哲學基礎之上,西方哲學關于人類面對"價值"進行抉擇的"能動性"與"自由"是如何實現的,一直到現在也沒有產生一種可以解釋的邏輯體系。 西方哲學界從康德和黑格爾肇始的對于東方哲學尤其是中國哲學的輕視,已經是哲學界共知的歷史事實。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個最具康德和黑格爾關于形而上學之理想特質的范疇,十分久遠地存在于被忽視的中國哲學的源頭中,那就是《周易》的價值判斷范疇。下文通過哲學比較略析《周易》價值范疇的構成、邏輯,以及它對于西方傳統哲學和現代實用主義的接納和修正具有怎樣的潛力。 三、周易價值抉擇之實踐理性范疇 (一)價值范疇與"德"之范疇的互通 《周易》作為中國文化傳承的總體來源,是一部具有深廣涵蓋力的哲學思想典籍。這部經典的來源和存續,主要與中華先民占卜吉兇的需要有關,并且作為中華文化哲學思想的學術主干,承載著古代中華文明的幾乎所有創造。與西方哲學體系相比,《周易》哲學思想體系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它產生的目的首先是為了價值判斷和價值抉擇,并且圍繞價值判斷和抉擇,有著深刻細致的關于方法與途徑選擇的辯證邏輯體系。這個辯證邏輯體系,非常大程度地相應于康德和黑格爾對于他們理想中的形而上學的想象。它的范疇不僅涵蓋自然現象,同時也涵蓋人倫價值選擇,是康德思所未及的形而上的范疇構建,也是黑格爾畢一生之思而未見的辯證法發生規律的一種總結。它不僅可以容納至高的道德理想的定義,也覆蓋了實用主義的發生原因及其實踐途徑的辯證邏輯。 中華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在整體思維方面的優勢明顯,與之伴隨的卻是概念界定的缺乏和邏輯構建的薄弱。一些在文化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概念如"仁""德""道"等,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都難見關于其內涵和邊界的陳述。這也是重視形式邏輯的西方哲學家從一開始接觸中華文化成果時,便認為它只是哲學思想而不是哲學的重要原因。關于價值的定義及其范疇表述的困難,可以說是東方和西方的思想家們同樣面臨的難題?,F在借助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使我們有機會采用一種更為清晰的表達來比較東西方文化的異同,以觀察和認識彼此哲學思考的相關立場、范圍與實際功用。 對中華文化體系而言,關于"價值"哲學內涵的認識同樣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中國古代,"價值"作為名詞并沒有被納入文化主流的哲學用語中。中華傳統文化中與西方哲學中的"價值"最有相應關系的一個字是"德"字。關于"德"字的解釋,前有老子《道德經》中"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表述,但老子這個表述,對于"德"或"價值"哲學意義的認識指導意義有限。 明朝末年的憨山德清禪師,在對《道德經》的注解中指出,"德者,成物之功也"[15].意思是"德"指萬事萬物得以成就的推動力和條件1.這個定義雖然僅有七個字,但是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以及"德"的"價值"推理體系的完善卻十分關鍵。憨山德清禪師的這個定義,為我們展開一個不同于西方科學研究的解析方法,奠定了關于"德"的認知方法論的關鍵概念基礎。"成物之功"的定義,使我們能夠將它與中國古代眾經之首《周易》的判斷原則相互連接,從而引出比較完整的中華文化中價值判斷的方法論體系。 《周易》作為卜筮之書是中國古人進行行為抉擇的輔助工具,也是孔子、老子哲學思想的來源。它所涉及的內容不僅囊括自然界的客觀現象,也包含人倫價值關系的判斷和抉擇。在《周易》中存在一個貫穿所有判斷的"德"的框架,雖然同屬人類生存中的常識,卻是康德、黑格爾等西方思想家終其一生之思而未得謀其面的形而上范疇的設計,在它之后的中華文化傳統中,從來不曾將事實認知與價值判斷截然分為不同的領域,而且以此發展出醫藥學、人居風水學、倫理學等多種學術體系。 《周易》采用了四個字來概括"成物之功",它們出現在代表天地的乾、坤兩卦,有的學者稱之為"天地四德",它們貫穿了《周易》對于各種現象的判斷。這四個字是:元、亨、利、貞?!吨芤住放袛嗍挛锏姆椒ㄕ摽偩V表述十分簡要,卻是貫穿始終的總體綱領,是中國古人將所有人類行為以及自然現象與"德"(價值)相連的解讀途徑。價值判斷與抉擇的表達,在周易最初創立者周文王那里稱為"彖辭",意思是判斷、決斷之詞,其意義包含了認知和抉擇兩方面的內涵。元亨利貞是周文王所創《周易》彖辭中最為核心與首要的并且貫徹始終的判斷范疇[16].從《周易》的歷史文化地位和元亨利貞對《周易》的貫穿性意義來看,這四個字可以視為整個中華文明源流中所有創造所依據的實踐理性范疇。 沿用憨山德清禪師"成物之功"的定義,"天地四德"可以解釋為萬事萬物得以成就的四類總的條件和功能特質范疇。從這里,中國傳統文化中很多看似分散的理論,便可以找到構成整體的線索,同時它也具有貫穿自然科學與倫理學等價值相關學科的容納力和推理解釋力。從它的結構和內容來看,它們有著十分具體的經驗論的認知來源。 那么,"事實存在"和"價值抉擇"是怎樣發生連接的,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用怎樣的范疇來實現統一呢?在信仰"天道"的中華早期文化傳承中,或許因為有表達"天意"的《周易》"天地四德"價值判斷體系的存在,中華文化體系中甚至未曾提出過關于"事實"和"價值"進行區分的理論。以"天道"為信仰的先人們往往承認"存在即合理"的"天意",順天應命而疏于追問"存在的合理性是否等同于發展抉擇的合理性"的問題。現在依賴于東西方的價值哲學比較,無論是用《周易》價值認知對"事實/價值兩分法"進行觀察,還是將作為"事實/價值兩分法"之基礎的經驗邏輯引入《周易》的整體性思維,對于面向未來的價值抉擇,都可能產生積極的理論意義。下文將從事實認知和價值抉擇兩個層面對《周易》"四德"的范疇進行觀察和闡釋。 (二)《周易》"四德"的價值判斷方法論內涵及其與西方哲學思想之比較 元,在經驗中代表初始,在自然界與春天萬物的發生相對應。 從事實認知來看,元代表事物本身具有的先天的性質、初始狀態與必然性。這些性質、狀態與必然性作為先天的存在(比如人類發現的事物狀態、關系構成、自然規律等),本來是與人類的價值欲求無關的。但是,當人們對于事物性質或狀態等因素產生欲求,而使得這種性質與"價值"相關時,"元"就被賦予了"初始的、基本的、非造作的、整體的、首要的"等"有價值"的含義。在管理價值的判斷上,我們可以引申為"行為指向的目標""出發點"以及它的"關系范圍".這個"關系范疇"可以包括作用范圍、存在的相關環境,以及利害相關的事物領域。它可以理解為事物價值考察的"空間"變量,這個"空間"在此應該理解為"關系空間",解釋為所有相關因素、關系狀態、并包含其中的先天確定性因素。價值屬于關系范疇,具有功能特質[17],離開二者則沒有價值可言,元是關系的總體表達。 元的范疇,在認知方面可以涵蓋康德哲學的先驗和先天認知范疇,也就是事物作為存在,以及人類認識事物時不可能違背的基本法則。關于這部分的認識,《周易》的邏輯體系一直以來缺乏西方哲學關于對象的嚴格界定和形式邏輯推理。只是將它們概括為整體的存在,既包含有初始、本然、整體的含義,也有必然性的含義。與西方傳統哲學不同的是,這個"元"的范疇,又徹底是一個動態的范疇,它既不是康德不可知的"物自體",也不是黑格爾存在論意義上的"絕對".而是與另外幾個關系范疇共同構成的一個整體,或者說另外的幾個關系范疇,正是元這個范疇在變化中可以被了解、預見和選擇的展開。 元的概念在相當大程度上與黑格爾畢生所致力的形而上的"絕對"有緊密的關系,但是它不是黑格爾的那個"絕對"概念,因為它實際上包容了面向未來的選擇的自由。這決定于它的展開所包含的"時間"概念與黑格爾存在論出發點中的時間概念是不同的。 亨,在經驗中代表通達和事物條件的滿足,在自然界與夏天萬物生長相對應。 從相關事實的認知來看,"亨"的意思是通達,以及條件聚集。世界一切事物的存在與發生,必定與某些前提條件聯系在一起。在沒有人類的欲求參與時,一切現象自生自滅,也不存在現象間彼此的所謂價值。而當人類的欲求參與其中時,它就在人的價值觀中,產生代表構成事物"存在"以及"發生"的可行性條件。它成了與特定現象之"價值取向"實現之必要與充分條件相關的分支范疇。不存在可能性及可行性的事物,便沒有與"價值"形成關系的基礎。這個概念與科學研究的"客觀條件"相對應,也是功利主義者的短期行為、以及實用主義行為比較容易傾向于獲取的"價值"范疇。 亨的范疇就價值關系而言,直接就是指由條件所構成的"可行性".站在不涉及價值關系的認知立場,它可以解釋為某種事物存在的原因或條件;在涉及價值欲求的關系時,它就是關于事物發生的可行性,包括一種狀態繼續存在的可行性以及人們追求的未來狀態發生的可行性??尚行缘年P系范疇在康德和黑格爾的范疇構建中沒有被納入思考范圍,這個現象產生的原因或許是因為他們在一開始的"元"范疇的思考與選擇時,都沒有重視在時間的延續中自由是存在的??档碌南闰炍ㄐ闹髁x干脆去掉了時間維的考量,而黑格爾基于歷史辯證法的研究,讓他認為歷史只是被"絕對"規定了的必然性的展開。選擇的可行性在黑格爾那個被"絕對"規定了的世界里,就成為無足輕重的事情了。 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將行動視為最核心的宗旨,對可行性的范疇難免有著濃厚的興趣。他認為哲學的核心是價值判斷,而價值判斷最終只能來源于結果。杜威提出通過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去實現結果,但是正如對結果的價值判斷,在杜威那里只是近乎先天直覺的判斷一般,對于手段的合理性判斷,杜威也沒有提出什么邏輯根據的理由。杜威對于戰爭和暴力方式的批判和合理改良,讓他成為了美國人心中的良心代表。如果行動僅僅因為膽量以及直覺趨向而去改變世界,那么實用主義哲學僅僅構成了對傳統哲學的反動,向人類建設性自由的方向邁出了懵懂的一步,尚不能稱之為價值判斷的哲學。 利,在經驗中代表結果與收獲,在自然界與秋天果實的成熟收獲相對應。 從事實認知來看,事物的存在與發展,每一個階段都是上一階段的結果,事物的相互關聯循環往復,作為現象本身并沒有利與害的分別。在無人類參與的自然界中,它是事物如其本然的存在關系范疇。當有人類欲求參與時,它對應著人所需求的事物關系范疇中的適切性與恰當性。認知上它表示理念與相關事實的恰當對應,其作用表現為人類掌握的理論與方法在實踐中的有效性;實踐上代表現象關系的和諧,功能反映為可以用較少的消耗滿足較多的欲求等等。關系的"利與害"產生于人的欲求和分別,這是人類對事物"關系特性"范疇的基于"欲求"的認識,是體現價值現象變化最為豐富的領域。因為每位個體所處的關系狀態都是獨一無二的,于是相關個體所關心和認識的適切與恰當也呈現出不同的角度。這個范疇也是不同的主觀與各種客觀容易發生混淆、沖突,從而顯現復雜性的領域。 康德和黑格爾顯然都非常清晰地意識到了關系的存在,并且都將范疇的構建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但是他們的關系范疇只是被認為是一種"絕對"的展開,沒有重視關系實際上也是可以選擇和改變的。杜威的實用主義打破了黑格爾傳統哲學中對于暴力和戰爭的必然性的執念,走向合理處理社會關系的改良路徑并且取得了實際的成效,為西方社會的平穩演進奠定了基礎,這是對關系抉擇之自由的一種有效應用。在此,杜威在哲學上解釋力不足的問題被實踐的成效光輝淹沒而為實用主義者群體所接受。 貞,在經驗中代表堅固和穩定的主體。在自然界與冬天萬物收藏和延續相對應。 自然界萬物的存續,本來也是自存其存、自壽其壽、自滅其滅。從對現象的認知方面觀察,各種現象具有不同的穩定性,以及它們各自不同的延續方式。有了人類欲求的參與,從價值抉擇角度,"貞"代表與欲求相關的關系范疇對應的具有可持續性的主體以及可持續性特質。在價值判斷中,它是描述事物"關系范疇"的時間考量因素,即可持續性。事物關系狀態的生命周期,與"價值"判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也是人類行為中"價值"判斷的常識之一。這個范疇往往與"一件事情有多真?""它能夠真多久?"以及"它在怎樣的范圍內具有可持續的'真實'?"這些問題連接在一起,對于人類活動的認知價值和實踐價值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 在《周易》中,時間和空間變量始終不是互不相關的,而是聯系在一起的。這個道理目前已經在西方科學體系中的量子力學中被揭示出來,但是沒有納入哲學和價值抉擇的理論范疇,這是東西方哲學差異最為明顯的一個區域。西方的哲學家們當然知道可持續性這個概念,但是否主動地把時間以及可持續性納入哲學分析范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哲學基因中關于時間和空間關系的認識。 與黑格爾將時間引入辯證法的模式不同,《周易》中"貞"的"可持續性"意義,滲透于"四德"的每一個范疇之中。其中可能出現的關系包括整體性的可持續性與可持續性的整體性;可行性的可持續性與可持續性的可行性;適當性的可持續性與可持續性的適當性等等,此中存在各種實踐的演化和探討空間。此外,"元亨利貞"本身又有著周期性、因果性的時間序列含義。并且包含著人類在其中存有的抉擇和自由空間。例如對于某些對象、原則的守護,使得某些價值關系狀態可以持續存在等等。 康德的先驗邏輯范疇為后續西方實證主義的發展奠定了科學哲學基礎。但是其中延續下來的對于時間與空間以及價值關系認識的不足,或許應被視作以實證主義為主導的管理學大量研究與實際發展的價值需求無關的最主要原因。這也意味著西方哲學體系的實踐理性仍然有待完善。 (三)《周易》"四德"價值范疇的實踐理性意義與東西方哲學差異 從《周易》立場來看,實踐理性范疇即"價值"范疇,在中華文化源流中就是"德"所代表的范疇。與人類"欲求"相關的客觀世界的事物的價值判斷,皆不能脫離上述四個方面價值(德)范疇特質:價值關系空間、價值之可行性、價值關系狀態、與價值空間相關的可持續性。從人類帶有價值欲求的視角,這是任何一種作為事實的現象本身,每一時刻都同時具備的"作為認知對象存在的必具特質范疇".它們是對任何一種存在的事實進行認知以及價值判斷所需要依據的觀察要素,也是對任何訴求的價值進行選擇時,所不可或缺的并作為整體存在的"先天原則".它們或許不能用數字化或者符號化的語言進行全然的描述,卻是價值判斷中不可缺一的范疇。這套價值觀察的范疇就其來源而言,是根據中華先民活動經驗被構建的"方法".它在價值認知上的意義,可以用中國現代哲學家馮契先生論述方法之本質的一段話來總結:"方法之所以能成為解決主觀和客觀之間的矛盾的工具和手段,正是由于方法本身就是客觀對象的內在原則"[18].如果我們用"元亨利貞"觀察康德構建范疇時所采用的構建術,便不難發現康德也是日用而不知地、并局部地在應用著這一范疇所規定的先天原則。這里應當指出的是康德在范疇構建時,因為對時間概念的處理不當,引發一個不易覺察的范疇安排次序的錯誤,關系范疇實際上含攝了世界的動態本質,它的地位應該處在反映穩定性的純粹理性認知范疇之上而不是之下,這可被視作東西方文化差異的一個基礎性的關鍵要點。 《周易》四德的范疇構建,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形式辯證邏輯方法體系,它的實際用途涵蓋了自然科學、倫理學、美學、醫藥學、人居風水學等幾乎所有中華文化傳承下的人類活動領域,是中華文化至善理論的觀察指標體系,它既具有包含一切的一般性特質,又是無微不至的具體對象的觀察與表達綱領,它以道德之名長久地潛流于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之中,是中華文明持久生命力的源頭。 四、"四德"價值范疇演化的形式辯證邏輯及其管理學實踐理性價值 康德在構建純粹理性的先驗認知范疇時,實際上是在為實踐理性范疇的構建做準備,但是他最終在實踐理性的理論構建上沒有獲得成功。康德純粹理性的認知范疇在對于具有穩定性的認知領域,構建了作為科學態度所應遵循的思維原則,是現代科學實證主義的哲學基礎。這個范疇在《周易》四德的實踐理性范疇中,可以歸入"元"這個關系范疇的局部,尚不足以成為價值判斷的完整依據。實證主義對于管理的意義,在于它所揭示的"關系"可能為價值抉擇提供參考的"路標".那些被發現的規律,如果是規律的話,那便是先天不可能被違背的,也就不會有人曾經違背過它或者將會違背它。如果不是規律,那么可實證的便只是一種"關系狀態","關系狀態"的性質可以用一句佛教禪宗用語來歸納:"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到來,現在的也不會停留".所以,實證主義提供的認知結果并不是產生"價值"差異的主要原因,而只能是背景條件,差異產生的真正原因在于"抉擇". 抉擇是人類獲得"自由"與"幸福"的決定性樞紐,是管理與管理學的決定性樞紐。重點問題在于:抉擇是在怎樣的范疇中發生的?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價值抉擇相關范疇的性質、特點及規律?人們為達到價值目標應該如何抉擇?《周易》價值判斷的"四德"是一個形式化了的辯證邏輯體系,是關于真實世界的狀態、情境及其運動關系的觀察與描述范疇,是真正意義上的實踐理性范疇。 與價值抉擇相比,實證主義所印證的只能是被分離的局部,價值抉擇所關心的是整體關系空間;實證主義追問的是一致性與必然性,價值抉擇所關心的是差異性和可能性;實證主義關心的是A和B是怎樣的關系,價值抉擇關心的是A和B可以建立怎樣的關系;實證主義關心的是永恒的關系,價值抉擇關心的是一種關系何時何地能夠存在及存在多久。"四德"提供的價值范疇模型,可以為我們展開價值關系抉擇的辯證邏輯推理路徑建構描述的形式化方法和基礎藍圖,并提供總的方法論基礎。 與人類需求相關的客觀事物的價值判斷以及人倫道德抉擇必然包含四個方面:關聯關系空間(元)、可行性關系特質(亨)、適當性關系特質(利)、可持續性關系特質(貞)。這是任何一種事實本身必然同時具備的"作為存在的關系特征范疇",是對事實進行認知,以及價值判斷的"先天原則".在這個先天原則中,價值的每一個分支范疇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整體的相互聯系且相互制約的不同關系側面,就四德價值判斷而言,分析與綜合必須是同時存在的一個整體,具有辯證邏輯的典型特質。 不同價值關系側面相互影響和相互轉化,是事物以辯證法的本質形式存在并變化的內在原則。"元亨利貞"四德構成的價值關系基本范疇的分支之間,存在相互轉化的各種途徑,如果考慮在事物的發展中相關價值范疇的相互影響會發生串行和并行的諸多現象,相應的辯證邏輯發生形式可以存在無數的可能性。圖1中箭頭表示四德價值范疇因素的轉化,這種轉化從局部到整體,構成了一組表達變化與運動的反對稱矩陣,它恰恰對應著中華文化太極圖所表達的事物演化形式,可以說是對事物以辯證邏輯形式向前螺旋遞進之發生原則的形式化表述。 "四德"價值范疇所包含的辯證邏輯方法,對應事物本身存在與演化的內在原則,相應地有將它置于應用領域的實踐理性原則。這個原則可以稱為價值分析的整體性原則:觀察開始于對出發點和關聯關系空間的整體覺察;分析過程觀察于不同價值側面之間的整體邏輯關聯;分析終結于對價值范疇之四維存在狀態的整體歸納和評價。這個原則對應于事物存在的內在原則以及人類價值分析必須依據的基本原理,即價值范疇四維特質缺一的事實是不存在的。價值分析在四個相關范疇的描述與判斷的完整性,構成了價值分析與抉擇的必要前提。這種完整性實際上是所有價值判斷和評價應該遵守的實踐理性原則。 《周易》四德價值范疇為中華文化的道德判斷建立了一個價值定位的形而上評價體系,可以用以評價各種道德判斷與價值抉擇,在這個定位體系中,可以比較完整地識別歷史上各種事件以及哲學見解的價值構成?,F在或許到了需要它重現智慧之光以克服人類面臨的現代難題的時候了。 當西蒙將管理定義為"決策"的時候,他顯然注意到了價值抉擇對于管理的核心意義。但在實證主義一統科學領域方法論的現代管理學研究中,價值相關的學術研究被邊緣化已成不爭的事實。大量管理學領域實證主義以"科學性"的精心設計而獲得的"高質量"研究成果,最終被發現沒有轉化為實踐性的影響[19],原因在于管理學在追求"科學性"路徑依賴時,評價體系對其應有價值評價范疇的選擇性忽視。如果從實踐關系空間范疇和時間可持續性范疇進行考察,很多相關研究在出發點上觀察就可能會發現是價值稀薄的。管理學作為以價值抉擇為實質任務的學科,為了"科學性"地位而去附會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應該被視為管理學作為一門未成熟的學科,在其幼稚期選擇路徑依賴時不得不面對的遺憾。 筆者認為,《周易》"四德"的形式辯證邏輯框架與康德及其以下哲學家所依據的關系范疇相比,有著東方整體性思維的多種優良特質,可以應用于管理學研究價值探索、認知、評價、創造與保護方面,為促進管理學的社會價值承當力提供方法論與實踐理性基礎。 首先,《周易》"四德"所構成的范疇,不僅具備涵蓋一切事物關系認知的普遍性,而且是對關系范疇進行認知和描述的一種更加完備的方法論構建,它用一套具有全息特質且相互滲透的辯證邏輯概念所構成的范疇,無縫連接了事實與價值兩個在經驗邏輯角度看似無關的哲學領域。相比于杜威的實用主義對事實/價值兩分法的突破,具有更清晰的理論意義和更完備的實踐價值。 其次,《周易》"四德"對于時間的引入,使得因果推理的范疇得以明晰。在"元亨利貞"各個范疇中,分別含有事物發生、發展、成就、消亡以及存續的周期性與階段性含義,并且各個范疇之間互為因果,構成互相影響、循環往復和不斷推進的事物演化之關系空間,這個關系范疇體系的內在因果關聯和螺旋遞進的太極圖式,是對辯證邏輯內在實際存在機制的極為抽象的比附式說明。與《周易》相比,康德的范疇構建因為剔除了時間因素無法接納辯證邏輯;黑格爾對辯證法(正反合)的認識只是剛剛走到了辯證法理性宮殿的門口。在黑格爾的見解中,辯證法只是絕對精神的展開。而在《周易》的價值辯證邏輯體系中,充滿了選擇之自由和演化之可能的實踐理性空間。在這個體系中,杜威的實用主義既可以獲得拒絕短視之弊的價值邏輯基礎,也可以找到與人類的至高理想連接的理論路徑。中華文化中幾千年以來的實際應用表明,人類生存所涉及的價值,皆可納入《周易》"四德"的表達范疇。 再次,《周易》"四德"本身是面向創新實踐之抉擇的實踐理性范疇,對于各種對象普遍適用的觀察與判斷框架。它與一切現象相互關聯而不附從于任何現象,它的范疇可以面對所有穩定的和不穩定的因素并把它們納入判斷的因果鏈中。它不是對于邏輯實證主義的反對,相反,西方哲學體系嚴密的實證主義方法和研究成果,正是對這個辯證邏輯體系所演繹的實踐理性中穩定范疇的闡釋。管理學所面對的實踐理性,其實際的意義發生于開放的、非確定的選擇空間之中,是對因果關系的合理選擇和把握,實質上應該歸屬于價值辯證邏輯范疇。對價值的判斷,西方哲學體系中從康德到杜威都歸結于人的直覺,這個直覺的黑箱在《周易》"四德"的價值范疇中,可以在相當深廣的領域得到基于因果律之辯證邏輯的闡釋。 價值發現、價值判斷、價值抉擇、價值實現以及價值存續,是管理學研究存在的出發點、路徑以及歸宿。然而,這些作為管理學最為核心的任務,卻不屬于目前主導管理學的實證主義方法的邏輯范疇。實證主義方法提供的是達成事實認知的適切性途徑,只能面向事務中相對穩定的因素。而價值屬于動態關系范疇,關系范疇的演化發展是以種屬推理為內涵,以辯證邏輯方法為原則的動態發展領域。價值相關的辯證邏輯方法,在西方哲學體系中的表達是不完整的,不足以將事實與價值抉擇連接起來,這應是西方社會選擇以"事實/價值兩分法"作為社會政治經濟之哲學教條的主要原因。這個教條使得本應具有價值擔當的管理學學者們為了管理學的"科學性",逐漸遠離在西方哲學體系中說不清道不明的價值范疇,進而失去了對社會實踐的擔當。中國管理學隨學西方也產生了同樣的問題。 《周易》價值判斷所依據的"四德"價值范疇,提供了一個在中華文化體系中被使用了幾千年的辯證邏輯方法體系。這個體系可以與西方哲學體系相輔相成,恰恰是對西方哲學體系從康德以來一直沒有獲得突破的"價值范疇"構建難題的一種解決模式。它是一個反映人類價值抉擇之"自由"空間的范疇,是中華文明把認知和實踐連接在一起,達到"知行合一"的形式化認知方法的源頭。不僅能夠解釋為什么正確的道德選擇是正確的,更能夠解釋不同的道德選擇分別對應著怎樣的條件以及價值定位。進一步來說,它也應該能夠為管理學為什么是一門價值抉擇的"科學"提供有力的闡釋2.價值抉擇的范疇,涉及從個人成長到社會發展的廣泛領域,這些領域的事物都不會超出事物存在與演化的辯證法基本原則--在整體性范疇中發生的因果律3.本文認為,就管理學整體發展而言,在進行研究探索以及價值抉擇的實踐理性方面,認識和守護相關原則,應該成為未來管理學擔當社會發展推動力的必要前提。 參考文獻 [1]程少川。再思管理學學科性質與使命--管理學價值分析方法論探索之導引[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32-39. [2]王玉梁。當代西方主觀主義價值觀的理論困境[J].西部學刊,2015(2):5-9. [3]馬克斯·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64. [4]M·懷特。分析的時代:二十世紀的哲學家[M].杜任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220. [5]湯姆·L·比徹姆。哲學的倫理學--道德哲學引論[M].雷克勤,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508.

本文由中國期刊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管理學小論文范文3000字

相關閱讀
學術咨詢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兴县| 景泰县| 台中县| 辽宁省| 建阳市| 静海县| 长汀县| 华宁县| 山东| 江达县| 长丰县| 武宣县| 吐鲁番市| 云和县| 太仆寺旗| 莱芜市| 砚山县| 廊坊市| 讷河市| 如东县| 永春县| 济宁市| 甘泉县| 克拉玛依市| 钦州市| 开平市| 新邵县| 安义县| 界首市| 和林格尔县| 威远县| 保靖县| 兴隆县| 固原市| 固始县| 九江县| 札达县| 桃源县| 浦江县| 读书| 阿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