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分析路徑式護理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和價值。方法 病例樣本取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72例接受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以護理模式差異性分組,實施常規護理者歸入對比組(n=36),予以路徑式護理者歸入研究組(n=36),比較護理效果和價值。結果 研究組血清皮質醇、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均較對比組更低,手術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均較對比組更短(P <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7.22%較對比組83.33%更高(P <0.05)。結論 在接受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中予以路徑式護理服務,能夠優化應激指標、手術指標,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干預效果顯著。
關鍵詞:子宮肌瘤手術 路徑式護理 手術指標 應激指標 護理滿意度
在女性生殖器官中子宮肌瘤為最常見的良性腫瘤類型,起初基本無任何明顯癥狀,伴隨病情進展,可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下腹包塊以及白帶增多等癥狀,若未能及時進行有效治療,極易引起不孕癥、急腹癥以及惡性病變等情況,對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目前,手術是臨床治療子宮肌瘤的主要方式,經早期有效治療可獲得滿意效果[2]。但是,手術作為有創操作,實施操作、術后恢復均會受到外界諸多因素影響,因此,為確保手術能夠順利完成、獲得良好預后,臨床需加強和重視圍手術期護理干預[3]。本次研究抽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72例接受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對不同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和價值進行比較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樣本取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72例接受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以護理模式差異性分組,實施常規護理者歸入對比組(n=36):年齡25~60歲,平均(42.98±10.25)歲,病程3~12個月,平均(7.51±2.36)個月;予以路徑式護理者歸入研究組(n=36):年齡26~60歲,平均(43.23±10.17)歲,病程3~11個月,平均(7.26±2.45)個月;2組基線資料統計學對比結果,P>0.05,研究可行。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病例樣本符合子宮肌瘤診斷指南與標準[4]。(2)具有手術治療適應證、耐受性[5]。(3)臨床病歷資料完整、真實、可靠。(4)事先知情研究內容、目的,簽訂協議書。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腫瘤等器質性疾病者。(2)存在手術禁忌證者。(3)伴有語言、聽力以及精神等功能障礙者。(4)中途脫落、退出觀察者。
1.3 方法
對比組(n=36)實施常規護理:護理人員按照子宮肌瘤手術護理常規為患者提供各項基礎護理服務。
研究組(n=36)予以路徑式護理:(1)成立路徑式護理小組,組織小組成員學習子宮肌瘤、路徑式護理相關知識,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個體化的路徑表。(2)路徑式護理具體實施:術前,加強術前訪視,基于患者認知能力、理解水平,采取口頭宣講、視頻播放等多種方式對其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幫助正確認知疾病和手術知識,同時,全面評估其心理狀態,利用分散注意力法、專業心理學知識對其進行心理疏導、鼓勵,使其能夠保持健康心態配合手術,另外,全面評估手術可行性,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制定相應應急預案。術中,提前將手術室溫度、濕度調節至最適宜狀態,手術開始后,緊密配合醫師進行各項手術操作,快速、準確遞送各種手術器械與物品,盡可能縮短手術時間,同時,加強患者體征、面色等的觀察,若出現異常需立即反饋相關信息并協助進行處理,保證手術能夠順利完成。術后,當患者清醒,第一時間告知手術結果,消除其擔憂心理,協助取最適手術體位,予以持續心電監護,仔細觀察創口情況,當恢復至穩定,及早鼓勵和指導進行床上、床下活動,促進康復進程。
1.4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相關指標、護理滿意度。相關指標:包括應激指標(血清皮質醇、去甲腎上腺素)、手術指標(手術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護理滿意度以問卷調查表評價,內容有基礎護理、護理方法、護理措施以及護理態度等,分為非常滿意(≥90分)、基本滿意(60~89分)、不滿意(<60分),總滿意度為非常滿意度和基本滿意度之和。
1.5 統計學分析
SPSS 24.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描述,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描述,行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相關指標對比
研究組血清皮質醇、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均較對比組更低,手術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均較對比組更短(P<0.05)。見表1。
表1 兩組相關指標對比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7.22%較對比組83.33%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3 討論
子宮肌瘤在臨床具有較高發生率,病因、發病機制暫無明確定論,多項研究與試驗指出,疾病的發生可能與遺傳、性激素水平以及干細胞功能失調等多種原因有關,其中,育齡期女性患病概率更高,發生率在25%左右[5-7]。近年來,受流產、婦科炎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與作用,致使發生率處于進行性上升狀態[8]。雖然早期手術可獲得良好治療效果,但是,臨床實踐證實,如果圍手術期護理工作不到位、不得當,手術實施、術后康復均會受到影響和制約,因此,在圍手術期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是保障手術順利實施、術后盡快康復的關鍵所在[9]。
既往在接受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中一般是按照科室和手術護理常規為患者提供相應護理服務,雖然也可滿足臨床和患者基本需求,但整體護理效果并不佳[10]。伴隨醫療模式、護理學科的發展與進步,路徑式護理模式被應用于子宮肌瘤圍手術期中取得滿意效果。本次研究:研究組血清皮質醇、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均較對比組更低,手術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均較對比組更短(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7.22%較對比組83.33%更高(P<0.05);結果說明路徑式護理在接受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和價值較高,分析原因在于路徑式護理為新興干預模式,與常規護理相比,具有計劃性、目的性以及全面性等優勢,可基于患者實際情況,在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等不同階段為其提供更具個體化的護理服務,獲得最佳護理質量[11-13]。
綜上所述,在接受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中予以路徑式護理服務,能夠優化應激指標(血清皮質醇、去甲腎上腺素)、手術指標(手術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干預效果可觀。
參考文獻
[1]毛俊麗.腹腔鏡輔助下子宮肌瘤剝除手術患者的臨床路徑護理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8,24(26):180-182.
[2]江敏,曲海芹.臨床護理路徑管理模式在子宮肌瘤手術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13):137,139.
[3]劉敬蘭.臨床護理路徑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圍手術期臨床效果及應激反應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6(12):175-176.
[4]張傳蕾.手術室護理路徑在宮腔鏡下子宮肌瘤電切術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0,27(3):98-100.
[5]杜潤清.臨床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5):835-836.
[6]宋麗花,羅雪君,閆立杰.子宮肌瘤圍手術期應用臨床路徑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10):132-135.
[7]劉歡.舒適護理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繼續醫學教育,2019,33(12):93-94.
[8]朱心怡,楊欣剛,彭國琴.加速康復外科結合臨床路徑干預在子宮肌瘤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J].現代實用醫學,2020,32(12):1536-1538.
[9]張彩霞,張銘.人文關懷在子宮肌瘤患者介入治療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0,27(1):107-110.
[10]張傳蕾.手術室細節護理在腹腔鏡術治療子宮肌瘤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4):84-86.
[11]陳瑞莉,甘婷.臨床護理路徑對良性子宮肌瘤微創手術治療患者心理狀態及術后康復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10):1652-1654.
[12]姚珊.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圍術期中應用效果及對患者并發癥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15):2149-2150.
[13]李元元,張惠敏,李靜妍.臨床護理路徑在圍術期子宮肌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1,32(2):221-222.
本文由中國期刊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子宮肌瘤手術患者應用路徑式護理的體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