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學生正面臨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要適應這種變化,就要不斷豐富實踐經驗,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引導學生如何進行職業規劃,能讓同學們熟悉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設計,做自己人生的總設計師。為了發掘自身的潛力,提高競爭力,做到職業生涯規劃從大學低年級就開始抓起。
校園中,不少低年級大學生在校期間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往往感到茫然、彷徨,會經常表現出焦慮,缺乏學習動機,以睡覺、游戲、打牌等方式消磨時光,盲目地參與社團活動,忙于考取各種證書,而對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并不清楚。低年級學生對將自己的興趣、性格與職業發展相結合的意識不強,更重要的是職業生涯規劃對于多數學生而言是陌生的,總的來說大部分學生職業意識還比較薄弱,缺乏職業憂患意識,缺乏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足夠了解,也缺少對自己需要進行職業設計來規劃四年的大學生活重要性的認識。
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不僅是幫助個人按照自己的資歷條件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達到與實現個人目標,更重要的是幫助個人真正了解自己,為自己定下事業大計,籌劃未來,擬定一生的發展方向,根據主客觀條件設計出合理且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因此,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從大學生一踏入校門就開始著手進行。
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評價自己的智慧,確認自己的性格,判斷自己的情緒,找出自己的特點,發現自己的興趣,明確自己的優勢,衡量自己的差距。
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和職業測評,及早全面地準確地把握自己的興趣點,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科學定向,以尋求個人理想職業,實現自身價值。
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及早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從而積極地規劃自己的學習和實踐,為獲得自己認為理想的職業而去做各種準備。
大學是人生中的黃金時期,也是最容易錯過的時期。只有從入學的第一天起,就開始積極地認識和規劃四年大學生活,認清自己,明確目標,才能不斷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和實現自我。我們需加強從低年級學生入手的全程化的職業發展教育。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學生的專業意識亟待提高,部分學生忙于專業課的學習,卻不喜歡自己的專業,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現象。同時,不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情況的學生也不是少數,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是懵懵懂懂的。因此,加強專業知識的教育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在對新生的入學教育中,專業知識教育應該成為必不可少的內容。以一些主題活動、讀書、知識競賽等形式,引導大學生主動地去認識和了解其所學專業及就業方向,以及該領域中的知名人物。通過一系列活動,讓新生意識到大學的學習目的與中學的本質不同,專業學習是為職業做準備的,知識是為職業生涯做積累的。對自己的專業思想和職業意識有初步的輪廓和認識,為自己做初步的職業選擇,關注自己未來所想從事的職業或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職業,為自己學習和發展制定目標和計劃,增強求知欲和能力培養的自覺性。通過專業知識教育,使學生在了解自己專業的基礎上,進而喜愛自己的專業,并從中獲取學習的原動力。
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是一個復雜、持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單憑個人經驗是很難實現目標的。我們知道,職業生涯發展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對于每一個人來說,生命是有限的,職業選擇的每一個步驟都與個人的年齡聯系在一起。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借助職業咨詢的智力和經驗優勢,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建設性的建議,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所大學首先應該成立健全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機構,將一批具有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理論并精通各種科學測評手段的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者,組織到職業咨詢機構中來,從理論到實踐系統地指導學生科學地規劃自己理想的人生。
大學作為人生新的起點,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大學四年的教育中尤為重要。越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自我完善與彌補的空間越大,自主性發揮的范圍也越廣。因此,從低年級學生開始,以調動學生的自覺性為起點,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為原則,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合理規劃、統籌安排大學四年的寶貴時光,樹立大學發展目標,準確認識自我,并在良好的自我認知基礎上,將自己的目標同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聯系起來,在出色完成學業基礎上,調整知識結構、完善能力素質的培養,為職業生涯作好充分的準備具有特殊的意義。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