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我校(包頭師范學院)目前還未實施雙語教學,文章提出在我校開展數據結構課程雙語教學在師資、學生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而給出了在培養師資、教學實施等方面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
關于雙語教學的重要性,教育部早在2001年《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就提到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使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2007年《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再次提及要“鼓勵開展雙語教學工作,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能力”。
數據結構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討論各種數據的邏輯結構、存儲結構及相關運算。做為一門活躍的學科,我國與發達相比有較大差距,新內容、新成果往往會在英文原版教材中率先得到反映,以該課程做為切入點開展雙語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英語應用能力更有裨益。
承擔雙語教學課程的教師需要具備深厚的專業功底還要有較好的英語口語表達和交流能力,能熟練應用兩種語言進行教學。從全國來看,完全符合雙語教學標準的老師不多。就我校的情況來看,目前,在我校擔任“數據結構”課程教學的老師還是中文教學,英語整體水平不高。同其它一類學校相比,無論從雙語教學的師資水平、師資培養和師資引進方面,我校還有較大的差距。
近年來,由于高校擴招和錄取率的提高導致學生素質整體下滑,學生的外語水平參差不齊,我校做為西部的二類院校,情況更是如此。此外,習慣母語授課、長期以來我國外語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學生聽說能力差等問題都是實施雙語教學前需要思考的。
雙語教學的實施是一個周密細致的工程。根據我校計算機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數據結構課程教學要求及雙語教學的特定要求,在充分調查了解師資和學生的情況下,要制定符合教學要求的數據結構課程的雙語教學大綱、雙語教學計劃,選定適合的雙語教材、制作或選用適合的英文課件等。英文習題、英文實踐題目、英文試卷等相關教學資源都未做好充分的準備。
雙語教學成敗的關鍵在師資,雙語教學的師資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①如華南理工大學示范性軟件學院等一類大學,聘請國外專家或歸國華人等國內外優秀人才擔任雙語教師,這些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和國外背景,又體現工業化背景師資隊伍對雙語教學的成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就我校目前的發展水平來看,這個途徑行不通;②校內選拔,自己培養。選拔專業水平高、責任心強、教學效果好、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強的教師但任雙語課程的主講教師,定期在校內及在相關院校交流學習,定期輸送教師到國外進行雙語教學的培訓。做好這一點,經過一個時期,我校會培養出自己的合格的雙語教師。
雙語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一門課程建立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具有主動學習的精神和學好這門課程的動力。教師的個人魅力和專業素養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專業素養高,而且愿意為雙語教學作出更多努力,深刻領會概念實質,深入淺出地講解教學內容,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對課程學習的反饋,使學生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此外,數據結構課程內容眾多,許多成果源于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大師的創新。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讓學生感受到經典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積極創新,也會提升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②采用分級教學。數據結構課程本身比較難學,再加入雙語教學,對于一些學生一定吃不消,可考慮分級教學。根據考核學生的英語水平、根據教學要求等分漢授和雙語授課兩個班。
要在充分調研數據結構課程教學要求的基礎上,根據我校計算機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本課程在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作用,并考慮雙語教學的特定要求,制定數據結構課程雙語教學大綱,大綱應強調學生對基本概念與方法的理解,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面對數據結構課程中大量的經典、難理解的算法,加之雙語教學,必定會增加學生學習理解的難度。可以試想這樣一種教學情境:在講授新算法之前,先播放相關動畫及相關媒體資源,使學生對此算法先有感性認識,然后教師提出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聽課,這樣的親近的教學手段,有利于減少對陌生算法的排斥,加深加快對算法的理解。目前,要做的工作一是對自做的好的中文多媒體課件做翻譯,二是下載最新的國內外優秀的多媒體課件。
雙語教學并非只能用英語教學,在講授課程內容時,考慮到我校學生的外語水平,對于課程中涉及到的重要概念、術語,做到使用英語講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具備計算機專業術語的語言優勢。對于較難的算法可穿插使用漢語,注意使用簡單句和專業詞匯,避免使用過多的定語和復雜的從句,教師可充分利用非語言行為,直觀、形象地提示和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降低學生在英語理解上的難度。同時還要隨時根據學生掌握的程度,調整英文和中文的授課比例。
數據結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踐環節必不可少。雙語環境下的實踐還要做到:用英語描述實踐的作業、全英文的實驗軟件環境、學生分組協作完成、英語提交實驗報告,如此,一是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團隊協作能力,二是鍛煉學生的英語表述能力。考慮到學生不同的層次水平,在實驗題目上也可分難易層次,使全部學生都可在實踐中得到適合的鍛煉。
雙語教學是專業教學發展的趨勢,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就我校的目前的情況來看,開展數據結構課程的雙語教學,要充分認識以上需要著手解決的問題,待各方面條件成熟,可以考慮開設數據結構的雙語教學。
[1]楊捷,霍黨澤.“數據結構”課程雙語教學的研究與實現[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
[3]金遠平,王茜,徐冬梅.“數據結構”課程雙語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5(8).
[4]晁曉菲,楊曉龍,李書琴.“數據結構”雙語教學實踐及探討[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8(12).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