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獨立學院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越來越重視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本文指出了現階段獨立學院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的進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更有效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對策。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是長期以來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文化傳統。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中最活躍、最豐富、最多樣化的部分,也是校園文化的表現載體之一。校園文化活動既能展示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效果,也能增強和提高師生組織能力、人際交往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高質量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可以豐富校園生活、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而且能夠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培養和激發廣大學生的群體意識和集體精神,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的前身是廣州南國專修學院,后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合作、于2006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為民辦本科院校。南國商學院作為本科院校的時間短,但隨著06級的本科生2010年畢業時90%以上的就業率、2010級本科招生順利并超額完成、最后一批??粕?8級)也將畢業,南國商學院的發展也從注重辦學規模逐步轉向內涵建設。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南國商學院對校園文化建設越來越重視,加大了學生活動經費投入??v觀各獨立學院,本人認為在獨立學院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過程中,雖然培養了一批批組織和策劃能力強的學生干部,但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校園文化建設投入不足。由于獨立學院是按照民辦模式運行且一般均為二b或三本院校,而非重點、研究型院校。在發展初期,獨立學院將大部分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教學、管理等方面,忽視校園文化建設的投入,獨立學院在校園文化建設上的經費投入普遍偏低,獨立學院文化存在設施不齊全、場地不足、資金緊張、指導老師短缺等問題。
二是校園文化活動不能滿足師生的需求。校園文化活動是常規教育和教學一個重要而不可缺少的補充。大學生的智力發展是不平衡的,知識水平、知識結構也因人而異。獨立學院培養的目標是應用型人才,那么獨立學院應一方面給他們提供一個展示、表現、提高、發展自己舞臺,另一方面也為大學生實踐志趣、愛好,完善知識結構開辟一個廣闊天地。在獨立學院,校園文化活動與師生的個人需求之間存在一些不相適應之處,且已有的也并不能滿足師生的需求。
三是校園文化活動缺乏層次性和德育低效。由于獨立學院成立時間還不長,還沒有全面地形成本科院校的校園文化,在實際中更多的是注重物質條件、文體活動、宣傳等表面性的文化建設,忽視師生員工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等意識形態建設。同時,校園文化活動層次不夠高,院系社團活動各自獨立或類似度高,活動效果并不理想,且存在著“三多三少”現象:即娛樂型的內容多,啟迪型、思考型的內容少;各種社團名目多,而真正有吸引力的少;校內活動多,而能拿出去交流的節目少。
首先,對校園文化活動認識不深刻,德育工作與素質教育未緊密結合。校園文化活動是學生的第二課堂,是寓教于樂的體現。開展的校園文化活動應該是大學生所感興趣的各種文化活動,活動過程中滲透著知識能力的培養和思想政治教育,而非牽強附會。在以書面文化為主要載體的認知教育的同時,通過學生活動,實現學生的德育體驗。根據獨立學院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的新特點,為提高獨立學院德育實效性,要擺脫“知性德育”的范式,建構大學生道德教育的模式,將思想道德政治教育植根于現實的生活世界里和道德情境中,將道德知識內化為道德意識。除了教師給學生講授“應該具備道德”、強調追求道德的外在目的,通過開展相應的學生活動,讓學生體會“真實、具體的道德”、品味道德行為的內在價值。
其次,對校園文化中的主體認識不足。獨立學院的師資隊伍及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與公辦高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獨立學院的大學生少了刻苦鉆研的精神,多了些急功近利、浮躁的心態。實用主義的風氣影響著獨立學院的校園文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只關注個人的短期利益。根據獨立學院師生的特點,在目標價值觀取舍上應切合主體意識形態進行定位。
最后,自主性過度。學生干部在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策劃中起著骨干作用。在充分尊重學生干部的創造精神,放手讓他們自己組織,讓校園文化活動成為大學生自覺管理、實踐自我的平臺的同時,指導老師應首先加強對校園文化活動的管理,保留和繼承好的,剔除或改善層次水平低、效果不好的活動,同時注重各系的團結合作,避免資源的浪費,實現活動效果的最大化。其次加強對學生干部的教育和指導,引導學生干部正確的認識學院的育人理念,引導學生干部根據學院學生的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校風是學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校風是良好的辦學資產。一個生機勃勃、穩定和諧、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對于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有重要影響。它可以起到陶冶情操、激勵和規范、使人在其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的作用。南國商學院在加強校風建設方面,一是強化學風建設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開展優良學風班級、星級文明宿舍評比,對學風優秀的班級、宿舍予以精神或物質上的獎勵,對違反校規校紀的個人或團體依據學生手冊予以處罰;二是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針對獨立學院的年輕老師居多,通過開展教學競賽、觀摩、鼓勵科研等來促進青年教師個人素質的提高;三是從新生抓起,在新生注冊報到后,在其適應校園環境階段,對其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等,使其走入校園后有一種自豪感、緊迫感和危機感。
獨立學院在傳承母體學校優秀校園文化活動的同時,要注重與實際相結合,鼓勵校園文化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創新,抓住重要時點、時節、校情,精心選擇主題活動。南國商學院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傳統的“一二·九”大合唱比賽、校運會、迎新晚會等,也有各系的特色活動,如經濟系的全英模擬商務談判、模擬商品交易會,英語教育系的英語“戲劇比賽”等。
實踐證明,加強黨建工作,充分利用基層黨支部開展各項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對獨立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學風建設和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生是學生中的精英,在學習或工作上都有突出的表現,是在校大學生學習的榜樣。南國商學院不斷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和的教育,開展黨支部、的評比活動,支持各支部積極開展校園內、外的實踐活動,各系黨支部在“創先爭優”的號召下,開展形式多樣的“黨性教育”活動。
教育通過可親、可信的語言(廣播)、聲光(影視)、圖像(網絡)作為表象方式和傳播媒介對活動進行編織,這種寓教于樂的敘事方式不經意間能影響或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意識,提高受教育者參與的積極性。獨立學院可以充分利用橫幅或電子屏幕、廣播以及校園網等促進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及時向師生傳達校園動態。
[1]王民,張瑞金.高校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素質的影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7(4).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