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校學員學習積極性高,但多數都是理工科,這些學員對ps學習有一定的興趣,但是效果不夠明顯。面對此現象,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樹立“有效教學”理念,時刻以學員發展為主旨,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合乎教學目標為實質,立足于實踐,定位于實用,探索既適應軍校教育現狀,又能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在ps課程中有些內容比較抽象,要求有一定的思維能力,要想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就要將教學內容設計貼近學員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從一開始緊緊抓住學員的注意力,使課堂氣氛很快進入活躍的高潮,然后將教學內容層層推進,逐步加深,保證他們學習的好奇心不消退,對本學科有持久的興趣,有信心去完成所要求的任務。在教學之初,要收集了一些網上的經典案例和往屆學員成功作業,一一展示給學員們。通過大量瀏覽這些精心選擇的作品資料,尤其是身邊同學設計的優美作品,學員很快進入了一個美好的“情境”,他們都由衷地表示:希望學好本課程,自己也能設計制作出這么精美的作品。隨后再經過老師引導,學員們便能從不同角度觀察這些作品,查找出自己作業時遇到的問題解決方法。當然在“解決問題”這一環節中,還會遇到很多具體的問題,需要引導學員反復不斷的觀察,將問題分解細化,逐一解決。久而久之,在隨后的課堂教學中學員們逐漸養成了通過研究優秀作品,進行分析思考,進而為自己的圖形設計服務的學習習慣。這樣不僅較好地提高了教學效率,還增強了他們的自學能力。
學員從中學進入軍校后,學習的目標就由原來的升學轉向了服務部隊,雖然沒有了高考的壓力,但卻面臨著實際工作的挑戰。因此,在ps制作教學過程中應著力培養學員的能力,更好地學以致用,便于他們運用已有的知識創造性地去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員的動手能力。為此,我們在教學中,從以學員能力培養和實踐環節的設計著手,以項目教學、任務驅動為主要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學員成為教學的主體,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通過嘗試、探索以及教師和同學的幫助,進行學習。這樣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員不僅可以學到和掌握一些新知識、新技能,而且還可以提高自身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員學習的信心和學習效率。
由于學員的起點參差不齊,通過教師的統一演示或個別輔導,有時效果并不是很顯著,應用協作式學習可使學習過程更順利,協作學習可讓學員從其他同學那里得到不同的觀點和意見,使他們分享集體的智慧,當其中一個學員達到學習目標時,其他的學員也能夠順利達到學習的目標。通過協作學習,能使學員對所學內容產生深層的認識,獲得最佳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同時,協作學習還能培養學員協作技巧和溝通能力,為學員今后走上部隊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在實際教學當中,會出現小組內由部分學員完成所有任務的情況,這就要求組內小組長建立明確的責任制,保證每位學員都有任務,只有小組內成員都達到了預定目標,小組才能算獲得成功。這種共同的目標促進了學員自愿性的互幫互助,培養了學員的協作意識和能力。同時在組間引入競爭機制,通過競賽來評價學員的學習活動,學員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通過小組間的競爭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競賽讓學員及時發現和解決了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競賽,使學員之間看到了差距,優等生成了大多數同學的“榜樣”,同時讓大多數學員看到了自己學習的成果,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使用組內協作、組間競爭教學方式既可以培養學員的團隊意識,合作精神,又可以使基礎薄弱的學員得到來自同學的幫助,利用團隊的力量帶動其共同進步,還可以提高學員的競爭意識,從而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讓學員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是ps教學的核心,然而在學校有限的教學時間里,不可能讓學員掌握所有的操作,且計算機技術和軟件高速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教會學員操作使用軟件,更要注重他們未來的發展性。所以,學員具有可持續發展性也是ps制作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使用新型的學習方式,即探究式學習,培養學員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他們將來能勝任工作奠定基礎。學員利用自己所學知識和技巧進行設計和探究,在一個比較輕松積極的環境下開展學習,具有充分的自由度,有助于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此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要讓學員明確主題,引導學員將收集到的資料去粗成精,選擇重點加以歸納、整理;然后,鼓勵學員進行大膽的各種創作嘗試,從各自不同的角度,盡情地展示自己的創意構思和才華,并積極參考優秀作品,吸取別人的優點,將自己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到ps設計和制作中;最后,引導學員展開討論,所用知識哪些是必須運用的,參考別人的是否合理、是否最優,自己創造的是否達到要求、是否符合實際等等,進行交流和修改,并進一步完善作品。
一次課結束,對學員的學習情況給予及時合理的評價,師生共同欣賞每一位同學的作品,找出每幅作品的閃光點,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讓他們品嘗被認可的愉悅,使每一個同學都有一種成就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時對學員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同學間的合作情況給予合理的評價,能增強學員的成就感,也有助于學員對自己的技能掌握情況及各方面能力有個清醒的認識,并做及時的反思、總結,在相互的交流與評價中鍛煉了能力,彌補了不足。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