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本文通過營造主動參與的教學氛圍,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要等,對新課程理念做一些審視、理解和思考,培養學生以“主動、探究、合作”為特征的學習方式。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把“以學生發展為本”作為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提出在新課程過程中“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為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要致力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特征的學習方式。
傳統課堂教學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與掌握,冷落和忽視發現與探究,從而在實踐中導致了對學生認識過程的極端處理,使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變成僅僅是直接接受書本知識,學生學習的過程成了純粹被動地接受、記憶的過程。因此,改進課堂教學模式,營造主動參與的教學氛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1)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欲望;(2)根據教材的內容,動用實物、掛圖、投影、計算機網絡等輔助教學手段,使教學更形象直觀、生動活潑,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3)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能力;(4)教師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激勵學生提出獨特見解和大膽設想;(5)師生關系處于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形成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6)教師要尊重學生人格,對學生充滿信任和理解,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明確強調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強調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把教材內容與具體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體會、領悟數學,感受樂趣。“一切數學來源于生活,來源于生活的現實”。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有問題,所以從生活入手,可以使學生很輕松地掌握所學的數學概念。數學學習應強調實踐性,通過探索引導,能在自己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體驗、理解已獲得的數學活動經驗,增進運用數學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信心,使探索性得到開拓,創新性得到發展。如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測量旗桿的高度”,學生分小組實際進行測量,在教室外自己選定目標。首先組內交流介紹測量工具、過程和測量結果;然后組間交流不同意見;最后全班交流,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整個實踐活動從選物體、選工具、選方法到選單位都讓學生充分自主選擇,人人參與,學生成了活動的主人。學生長了見識,豐富了對長度單位的理解,拓寬了使用領域,更重要的是在親身實踐過程中實現了自身價值,嘗到了學習的快樂。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探索與交流的空間:(1)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進行思考;(2)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3)通過“與同學交流你的想法”等語言鼓勵學生進行交流;(4)提供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使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所學的知識;(5)適當提供需要學生合作交流來解決問題的活動,如設置探究課題、社會調查等,使學生經歷多角度認識、多種形式表現問題、多種策略思考問題、嘗試解釋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動,以發展其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6)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和反思;(7)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學進行交流;教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于選擇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
學生的學習客觀上存在著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對同樣內容的學習所需要的時間及所需要的幫助不同。教學中要鼓勵與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例如,(1)對于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要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參與,提出各自解決問題的策略,并引導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選擇合適的策略;(2)對同一問題情境可以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或開放性問題,以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3)提供一定的閱讀材料供學生選擇閱讀;(4)課后習題的選擇與編排應突出層次性;(5)在設計課題學習時,所選擇的課題要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不同的學生可以獲得不同的體驗;(6)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要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已的看法;(7)對于學有余力并對數學有深厚興趣的學生,教師要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材料,指導他們閱讀,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要,能給學生創造出一個人人都積極探索、主動參與、獨立創新的優化環境。
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教師必須改變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的共同學習者和領路人,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態度,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數學、發現數學,使學生自覺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