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幻覺》用科學的語言解釋了人們眼中美麗的落日其實是一種幻覺,啟發了人們要用科學的精神對待周圍的一切。設計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2、落日現象與日常生活關系密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的變化,留意觀察身邊的事物,培養科學觀察和科學思維的能力與習慣。
3、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科學精神的培養的目標應通過語言文字來達到,不能脫離語言文字的學習來搞架空分析,或脫離語文學習搞純粹的科學教育。
知識和能力目標:1、掌握個別字的正確讀音;2、培養學生迅速篩選信息的能力;3、引導學生用“現象到本質”的方法思考問題;4、了解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激發學生觀察自然、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2、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思考生活。
故事中的小王子住在一個小小的星球上,那個星球小得走幾十步就能逛完了,所以在那個小小的星球上,小王子只要挪挪椅子就能在一天里看好幾次日落。有一天他看了四十三次日落,他說一個人感到非常憂傷的時候,他就喜歡看日落,在小王子的眼里日落是憂傷的。那么日落在你們的眼里又是怎樣的呢?大家各抒己見。
3、古人是這樣看待日落的,那么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落日的幻覺》的作者黃天祥又是怎樣看待落日的?
作者覺得落日的景象如何?請自由閱讀,找出描寫落日景象的語句,并思考:作者是從哪五方面描繪落日景象的?
4、我們欣賞了這些絢麗多姿的落日,可是作者在第三段中說道:“可是觀賞者不會想到這些奇異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覺,夕陽本身沒有任何變化。”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信息啊?
下面請大家從文中找出這些幻覺產生的原因(4—7段中),找到信息,完成158頁的表格。顏色深黃,殷紅——信息在第四段:光線散射和光波長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信息在第五段:地球表面和大氣層的彎曲,光線散射,大氣層密度不同。
通過填寫這個表格,我們已經訓練了從文中找到信息的能力了,已經把課文解讀了一遍,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這篇課文的結構。全文可分成兩個部分(放第九張幻燈片):
明確:從描寫落日的幻覺(事物的現象)到說明落日幻覺形成的原因(事物本質)是從現象到本質的順序,這是一種邏輯順序,和空間順序、時間順序一樣是說明的一大順序。
6、思考方式。牛頓就是從下落的蘋果中啟悟到了萬有引力的存在,希望學生運用這個思考方式觀察生活、思考生活。
(1)①人們都喜愛觀賞日出,無不贊嘆太陽升起時的壯觀景象。②人們都喜愛觀賞日出,贊嘆太陽升起時的壯觀景象。明確:第一句用的是雙重否定句,強調每個觀察日出的人都會贊嘆;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缺少這種強調的意味。
(2)①就連我們的古人不也留下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嗎?②我們的古人也留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明確:第一句是反問句,強調古人也有這種情況,語意重;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只是客觀的說明,沒有強調意味。齊讀文章第二段,體會一下日落的描寫。大家也可以觀察一下身邊的落日,練練筆,描寫一下。下面欣賞一下落日的美景(放第十五張幻燈片)。
太陽的東升西落,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自然現象,很少有人用心觀察過這樣的自然現象。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發現有時眼見的也不一定真實,并且還發現,要是沒有被幻覺所迷惑,我們的生活將是多么暗淡無光;但求真卻是人類的追求。是沉迷于絢麗的幻覺,還是追求平淡的真實?這真是一個難以解答的問題。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