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和辦人民滿意大學的主要力量,政治素質是教師成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精神核心,努力提高高校教師政治素質不僅是適應新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更是教師自我提高自我成熟的必要。本文通過對高校教師政治素質的內涵、構成要素、時代特征做深層探討,明確在新時期加強教師政治素質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中國人民大學首任校長吳玉章先生認為:一個學校辦得好壞的關鍵取決于教師的素質,教師要樹立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而育人的觀念,刻苦鉆研理論,精通業務,以自己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品德傳授并影響學生。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教師中出現諸如對政治理論學習的冷漠、不安心工作帶來的教育質量滑坡、師生關系惡化引發的討論、教育腐敗引起全社會的注目,教師性騷擾事件的出現等問題,加強高校教師的政治素質已很迫切與必要。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講求德才兼備,德育為先。本文引用大量的研究成果,把教師素質歸納為政治素質、道德品行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能力素質、身心素質五個方面。政治素質,即堅持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立場、態度;具有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理想;發揚愛國主義和為教育事業獻身的精神,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品行素質:指教師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方式,表現為完善健全的人格?!敖處煙o小節,處處是楷?!?,“形象比生命更重要”,豐子愷先生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撐這只鼎的三足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諧統一,才能為人師表??茖W素質:具有較系統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必備的現代教育理論,以及較廣博的現代科技知識、人文知識和美學知識。能力素質:包括良好的自我心理調控能力、教學能力、教育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能夠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創新,擺正自己的位置,善于與他人交往等。身心素質:教師的身體和心理,包括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個性修養。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尊重、陶冶學生的個性,而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的學生也無任何個性特色?!边@五個基本素質,我認為對高校老師來說,都是政治素質。
當前,教師隊伍確實存在不講政治、淡化政治的現象。第一,他們的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知識薄弱,又缺乏社會實踐的鍛煉,不能客觀地辯證地分析認識問題,往往只看現象不看本質。同時,對國情缺乏深入了解,看問題很容易出現主觀性和片面性;第二,黨內存在的腐敗現象,社會上的各種不正之風嚴重地影響到他們的思想和情緒,造成思想上的困惑和迷惘,道德觀被扭曲;第三,對個人與社會、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職業選擇與社會需要的關系缺乏正確認識,看問題易于“以我為中心”。缺乏敬業精神,不認真備課,不批改作業,甚至擅離職守去搞“第二職業”。有的教師儀表不整、舉止粗俗、言語骯臟、物欲熏心、以教謀私,嚴重影響了教師形象,這也是缺少作為教師基本的政治要求;第四,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對薄弱,平時很少了解和研究青年教師的思想情況,對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缺乏具體要求和嚴格的考核辦法,更缺乏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
有的教師認為,現在只要有賺錢的本事,講不講政治無所謂。以這種思想發展下去,一是可能走向政治上的墮落,在大是大非面前喪失基本的政治立場與政治判別,難以承擔教育學生的使命;二是任其發展,勢必走入教育腐敗的泥坑不能自拔。也有人認為,只要業務好,有機遇,就能名利雙收,思想紅不紅照樣教書做學問。這種觀點與我們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起不到既教書又育人的作用。其三,教師的能力素質、個性素質如何,人生觀、世界觀如何,對學生有直接的影響。所以,為教育好下一代,也必須也有必要對教師從政治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分清政治上的大是大非,樹立“講政治”的觀念,用黨的政治路線指導自己的言行,體會“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的真切含義。這是鑄師魂的必需,也是政治要求的體現。
高校領導應把加強高校教師政治素質的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制定相關的各類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有關的政策和法規,切實做到專人負責,明確分工,嚴格考核,獎懲分明。上級主管部門應把檢查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為考核學校全部工作和領導班子實績的重要內容。
目前許多高校兩周一次的政治理論學習,往往因為業務關系并沒有得到很好落實,這本身就是削弱政治學習的表現。要組織教師系統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引導其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當前特別要組織學習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科學發展觀,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研討活動,不斷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青年教師到工礦、農村,接觸工農,了解國情,增進對黨、對社會主義、對工農群眾的感情,增強為社會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校要把思想表現、為人師表和工作業績作為必備條件,引導他們走又紅又專的道路;要注意在青年教師中培養學術帶頭人,在晉職晉級上鼓勵破格晉升,使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
從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上,多辦實事,解決青年教師的后顧之憂,想方設法幫助其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從個人發展上,能及時發現教師的亮點并鼓勵,讓黨組織的溫暖時時處處得以體現。
通過輿論和大眾傳播媒介,大力宣傳科學的人生價值觀念,批評落后的人生價值取向。教師一旦取得教學科研成果,學校應宣傳他們的獻身精神、開拓精神,引導高校青年教師將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和理想道德完全融于一體的最佳結合點,這也是鼓舞青年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為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拼搏的最佳途徑。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