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開卷試題具有靈活性、綜合性和答案的多元性,在書中找不到現成或唯一的答案,需要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歸納、去創新。根據試題的這一特點,教師就應在平時授課時既要依托教材又要敢于超越教材。所以,教師沒有廣博的專業知識是不行的。
其次,課堂教學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要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社會生活,這是思想政治課的優勢,是思想政治課的活力和價值所在,現在的開卷試題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如西部大開發、載人航天首飛成功、臺灣事件,如果教師知識面狹窄,照本宣科,列舉事例不新,不注意把生活實際引入課堂,那么,顯然是不能適應開卷考試的。
再次,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需要一桶水,并且是不斷更新的水。政治學科涉及面相當廣泛,包括政治、經濟、科技、文化、體育、軍事、外交等,凡是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社會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政治教師都應當掌握和學習。這就要求政治教師平時要多閱讀書刊,多看新聞,多搜集資料,關注時事,關注人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引導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去思考,才能適應開卷考試的要求。
以上說明,有了廣博的知識做基礎,就可以在講課時不拘泥于書本上的知識,就可以旁征博引,在講課中融匯各種知識,補充一些新知識、新現象、新觀點,并可以引導和鼓勵學生主動、大膽地展開想象的翅膀,在現代政治的天空翱翔,以其創造性思維,去從容面對今天的開卷考試。
實行開卷考試以后,課堂教學也應該是開放的,應該體現師生的民主與平等,允許學生課堂質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無論是新授內容還是復習課,無論是分析一段材料還是面對學生的提問,教師都應以靈活的思維方式傳播給學生,使學生在這種長期的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學會靈活的思維方式。這就要求政治教師學習和具備一些思維科學知識,掌握思維的規律去傳授知識、教給學法,尤其是發散思維更適合政治課堂教學,從而使學生養成多角度、多層面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思維習慣。這也是應對開卷試題所必須具備的要求。如有這樣一道題:“一次一位乘客在乘坐出租車時把手提電腦、手機等貴重物品遺忘在出租車內。為了找回失物,他到處張貼尋物啟事,仍無音信,于是他將啟示中的必有重謝改為酬謝金額2000元。當天下午,出租車司機找到他歸還了失物并得到了酬金。
針對以上現象,我們應該如何處理?”試題活了,學生可以利用發散性思維方法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可從加強道德建設方面去回答,可從加強法治方面回答,也可從道德和法治的關系方面回答。這樣的試題,使學生在平時既注意了知識面的拓寬,也注意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的靈活性,并由此得到多方面的鍛煉和能力的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若能在教學中選擇一些耐人尋味的事例,創設逼真的教學情境,就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講“愛國主義”這個內容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愛國主義”的深刻含義,例舉了“阿拉法特的頭巾”并提問: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阿拉法特,為什么不管在什么場合總是圍著一塊頭巾,而且將左耳露出?學生雖然在電視中經常看到阿拉法特的這種裝束,但并不知道其中的奧秘,因此注意力空前集中,興趣倍增。這時我飽含深情地解釋道:阿拉法特所圍的頭巾白格代表居民,紅格代表沙漠中的貝都因人,黑格代表農民,他把左耳故意露出,使頭巾呈不規則的巴勒斯坦地圖形狀。阿拉法特將代表其國土的圍巾日夜頂在頭上,以示不忘復國之志。在學生震驚之余,我將問題引向深入:“阿拉法特出身富裕的家庭,30歲時就成為了百萬富翁,是什么力量使他放棄享樂的生活而投身于充滿流血犧牲的中東戰場呢?”通過這一事例的講解,學生對愛國主義的含義有了深刻的理解,認識到愛國主義就是對祖國深厚的感情和為祖國獻身的精神。
研究性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以便更好地應對開卷考試。例如在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課時,首先老師提出一個內涵較大的課題——如何看待不同性質的經濟成分?接著讓學生仔細熟讀教材的相關內容,同時教師把一系列相關輔助教材讓學生了解一下,最后由學生積極思考、認真準備,開始選擇自己所要研究的課題。學生們有的是以“不同性質經濟成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分別承擔什么作用”為題,有的以“不同性質的經濟成分相互之間關系如何”為題,有的以“不同性質的經濟成分發展方向之我見”為題等等,然后開展研討。這一環節是學生根據教材的內容或確立主題進行調查論證、詮釋的過程,并對社會問題及其他問題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從而得出結論。進行調研是促進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增強觀察社會、認識社會的能力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實現從知到信到行的轉化過程。就以“如何看待不同性質的經濟成分”為例,通過學生走出校門,深入到不同性質的企業當中進行充分的調研論證,對不同的企業的創立、發展、作用以及前途都有了一個具體詳細的認識,它不僅補充了學生只是從書本上獲得知識的不足,同時進一步論證了自己所得結論的正確與否。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