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為了全面貫徹中央關于《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深入學習《江蘇省職業學校學生管理規范》,引導學生踐行“”石樹立科學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進一步抓好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把德育要求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要。筆者以我校學生管理為實踐對象,專門對如何做好職業學校德育管理工作做了探討。
筆者認為,必須創設有利于培養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育人環境。,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上要下足功夫,立足當前,狠抓落實,爭創特色,著力推進德育工作新進展。
因此,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加強教育管理,杜絕體罰學生行為的發生。作為德育領導,我們要讓我們的教師要自覺學習法律,增強依法治教意識,規范日常教育行為。要積極學習教育方針政策和鉆研教育理論,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對學生堅持因材施教,正面教育的原則。要調解自身的心理壓力,克服心理壓力障礙,進入角色,提高效能。同時還要注重師德師風建設,以高尚的人格感召同學,時每一個同學都要愛心教育,杜絕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
學生干部的自我管理在學校的管理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老師作用再大不可能時刻關注班級里每一個同學,只有學生干部才能發揮作用。學生干部在班級里能夠充當小老師、小領導。他們在管理過程中起到橋梁、紐帶的作用。沒有了他們我們老師就成了聾子瞎子。
班團干部開學初要開一次會議,給他們鼓勁,動員他們要參與班級管理。班干部會議要求每個班級兩個星期開一次,也可以采取部分班級干部的職務輪流擔任的方式,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學生會干部,我們采取以老帶新、新老交替、形象第一的選拔制度,主要干部要有管理能力,德育處親自挑選。檢查、評分的同學每班推薦兩名,平衡各班級在學生會的人數,每天檢查都是不同的組,每組里面都是不同的人,保證了檢查結果的公平公正。為了確保學生會同學的素質、樹立學生會在學生中榜樣形象,學生會有幾項硬指標:①成績務必班級中等以上。②無違紀史。③開會、檢查前集合無遲到現象。要使同學們知道進入學生會其實并不容易,進了學生會的也都應該珍惜機會。確保使其成為全體同學的榜樣。
一個學生素質的高低不完全山家里面決定,他的學習環境也是重要的因素,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使學生健康成長。所以校風建設應該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要求班主任認真地抓好每個同學,不放過任何小節,從做人做事抓起,高要求、高標準。再將考試作弊處分級別提高,由原來的警告升級到記過或留校察看,向高校看齊。學生的個人形象從原有的黃頭發到黑頭發再到短頭發。移動通訊設備的查收更要堅持不懈.,收到后存放倉庫,并給予相應處分,學期結束交還家長
違法犯罪是每個學校最頭痛的,也是一個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大事。他關系著學生的未來,學校的榮辱。我們要突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刑法》的普及教育,同時應該學會沒事找事、敲山震虎、殺雞駭猴、殺一做百。盡早發現并解決一些苗頭性問題,把違法犯罪率降為零。
“特殊生”是指本人素質、家庭結構、社會環境等方面情況均很特殊,需要老師特別關心、特別教育和幫助的學生,這里面包括“后進生”,還有某方面原因正向后進生轉化的學生。我們要求每個班主任認真為每個任課教師挑選一名需要幫扶的學生,由任課老師幫教,實現人手一名“特殊生”、被幫扶生每天要到幫扶老師那里報到一次,每周至少一次談話或學習輔導,每月一次書面總結。學校每學期鑒定幫扶效果,進行考核評比。
學校有了嚴格的制度一,同我們也要考慮到違紀同學的處境。每學期一次撤銷處分機會。有處分的同學6個月內不得撤銷,申請撤銷的必須認線字認識、有明顯進步、立功表現(能夠向學校反映情況、好人好事等)、班主任評語、所有任課教師簽字,這些都缺一不可,決定下來后以紅紙張榜公布。這樣就會使受了處分的學生看到了光明,會更快的改過自新。
除了每個月每個班主任必須發送6條短消息(實際都在9條以上)給家長外,學校還由校長室牽頭每年召開兩次家長會,班主任須提前幾周準備,有的家長特意從新疆趕回來,家長到會率達85%以上,會上請班級優等生談感想和轉變明顯的“特殊生”學生家長講話,會后再進行小班座談。我們還成立了家長學校,給他們發放資料,定期講課,效果顯著。
表現好的學生就該受到表揚。多組織活動不儀僅能釋放學生多余的能量,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覺得能夠體現出自身價值,為其增強自信。為此,我校每學期都舉行頗多活動,還要設計些難度不高活動(為平時參加活動不積極的同學設計),每月保證有一個.大型多人參與的活動、一個小活動。我們先后舉辦過教師節系列活動、國慶系列.活動、運動會、辯論會、消防講座、感恩講座、安全自救知識競賽、足球比賽、文藝匯演等,在這些活動中涌現出了很多先進的班級和個人,尤其是07年的元.旦文藝匯演,發現了很多平時不被老師關注的多才多藝的學,讓老師們對這些同學有了新的認識。很多有處分的同學在文藝匯演排練中付出了很多的汗水,也因此摘掉了處分的帽子。他們在文藝匯演表現突出撤掉處分后,表現得十分積極,學習成績也顯著提高。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