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介紹數字圖書館及其英語教學資源構建的重要性,從多角度分析如何構建和充分利用英語教學資源。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當前圖書館主要用光盤、軟盤等電子載體來收集信息,因此人們稱其為電子圖書館。計算機的網絡技術使得圖書館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地域與時間的限制,使人們無論什么時間與地點都可以查詢和訪問圖書館的信息,因此有些人就稱其為無墻圖書館。這種圖書館甚至可以是無形的,不再是真實存在的實體,于是又被稱為虛擬圖書館。這些信息都是以二進制的形式存儲,所以就隨之誕生了數字化圖書館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數字化圖書館呢?其定義也不盡相同。一些人認為它是一個信息收集地,信息在此集中并被然后通過電子手段被人們獲取。而一些人認為數字化圖書館強調對數字化信息的獲取手段.而傳統圖書館則強調對館藏的擁有。還有人認為,數字化圖書館是一種信息供應者,它含有大量的信息,能夠提供多種多樣的服務,用戶只需要一臺電腦和一條網絡線即可對之進行訪問。這些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對數字化圖書館所下的定義,但又都還不夠全面。隨著數字化圖書館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它的認識也逐漸深化。目前大家比較認同這樣一種定義,即數字化圖書館是提供內容豐富的經過整序的多種媒體形式的數字化信息的機構,要求滿足以下幾點:首先,它具有存儲海量信息的能力;其次,它具有處理信息的先進技術手段。其信息是經過整序的,而不是雜亂無章的;第三,其目的是為用戶提供高效方便的服務。數字圖書館以其豐富的資源形成一個巨大的虛擬學習社區,成為一個推動現代教育發展的具有廣泛輻射作用的網絡學習中心。數字圖書館是信息服務中心,為網絡學習提供各類信息檢索、教學科研信息、學科門戶導航、用戶教育等信息服務:數字圖書館是知識資源中心,為網絡學習提供基本的資源保障,使學習者能夠利用各種學習資源,真正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數字圖書館的技術人員對網絡學習資源進行整合后,學習者就可以通過遠程登錄資源平臺或瀏覽數字圖書館的網頁,獲取所需信息,或技術人員對相關教學課程完成資源構建后,形成適合個人發展的課程。從目前高校圖書館讀者的需求來看。一個比較重要的任務是,圖書館管理與技術人員應該加強對網絡學習資源中的英語教學資源的構建與建設。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正朝“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目標迅速發展,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高校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時期。2004年教育部頒發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文件,主要精神有:①強調學生的個性化、自主式學習以及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②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發展帶來的契機,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與條件。這就要求作為大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心和信息資源集散地的高校圖書館.需要開發和利用好館藏外語教學資源,為培養大學生的外語綜合能力搭建學習和實踐的平臺,將圖書館服務融入外語教學的全過程。高校圖書館應努力開發網上英語教學資源,優化語言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們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運用英語知識的技能。因此對英語教學資源進行數字化構建.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是高校圖書館亟待解決的問題。
圖書館都配置有支持閱覽室功能發揮的網絡光盤服務器,隨著全文數據庫的大量增加,光盤塔、光盤庫逐漸被具有大容量硬盤的存儲鏡像服務器取代。為了能確保數據安全和提高數據存儲的效率,大多數圖書館組建了專門的存儲中心,對館內多媒體數據進行統一存儲和管理。而圖書館網絡的最大特點就是用戶多,數據量大,應用多種多樣。以我校圖書館為例.我們選擇了ibm的中檔ds4500存儲,san交換機選用16口的f16,具有2gbps的端口帶寬。為了容錯,采用了雙機熱備份方案,選用ibm的x系列x255服務器,其最高可配置4個intelxeon處理器的工作組服務器。采用了目前廣泛使用的roseha軟件。這樣就可以將數十萬張英語教學資料、學習軟件、英美原版電影等鏡像放到服務器硬盤上,供學生在我校局域網上共享。
在我館的存儲服務器上。以超星數字文獻服務平臺為例,原版英語教材主要有:alexaanderl.g編《新概念英語》(newconceptenglish);beckerman編《走遍美國》(familyalbumu.s.a);sarahjonesmacziolaandgregwhite編《劍橋商務英語教程》(gettingahead);brieger等編《高級國際英語》(ad—vancedinternationalenglish)等。這些英語原版教材,語言生動,內容豐富,避免了枯燥的說教,注重語言文化內涵,更加貼近真實的西方生活,特別是《高級國際英語》的編者為了改變學生單一的文化觀,拓展學生們的文化視角,編入了許多以社會現實為基礎的語言練習,如離婚、吸毒、街頭暴力和足球流氓等。社會生活的描述畫面活靈活現,使人猶如身臨其境。有了這些優秀英語教學電子資源,學生們就不必為一本書到處奔波了,在學校里任何一臺計算機上都可以下載查閱。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