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軍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發生了深刻變化,特別是加速推進軍事斗爭準備和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對軍隊院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對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挑戰,我們要認真分析任職教育的特點規律,研究任職教育帶來的新問題,適應轉型,推動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整體躍升,謀求教學改革的新發展。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創新軍事任職教育。
軍事教育的實踐證明,科學的教育觀念是軍事教育現代化的先導。由于任職教育以崗位任職需求為牽引,以能力培養為根本,具有培訓對象多樣化、培訓周期短期化和培訓目的實用化等特點,與著重知識灌輸的學歷教育有很大不同。因此,擔負任職教育任務的海軍初級院校,必須著眼任職教育的特點,樹立適應任職教育需要的新理念和新觀念,努力培養基層部隊需要的有用人才。第一,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養觀念。第二,確立開放務實的人才引進觀念。第三,確立多層次的教育質量觀念。
任職教育是根據崗位任職需要的知識、技能而開展的一種教育活動,本質上也是一種與工作實際聯系更為緊密的高層次素質教育,強調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實踐性,注重學用一致,以任務需要和崗位需求為牽引,以增強受訓者的實踐能力為目標,有針對性地實施新知識、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能的培訓。因此,擔負任職教育的海軍初級指揮院校,應以學員崗位任職需要和綜合能力的提高為中心,以解決問題或研究課題為重點,打破學科界限,重組知識結構,構建適應任職教學需要的課程體系。
一是綜合性。任職教育的初級院校在設置課程時,應以增強學員的任職能力為核心,以提高教育的綜合水平為途徑,既要適應現代科技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綜合的發展趨勢,又要滿足任職崗位的需要,建立融指揮、管理和技術于一體的新型教學課程體系,突出綜合課程的地位,實現任職教育教學內容的綜合集成,盡快實現由單一的專業型教育模式,向由指揮、管理和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復合型教育模式的轉變。
二是實踐性。課程設置應以提高學員綜合能力為重點,緊緊圍繞海軍部隊作戰執勤、部隊管理和政治工作的實際需要,從崗位任職需要出發,確立具有能力生成催化劑作用的實踐性課程的地位。變注重課堂和書本的教學為注重實踐的教學,實現由偏重培養綜合素質向注重提高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并重的轉變,力求使指揮人才能夠在較高的科技素質上“復合”,參謀人才能夠以較深的科技功底“謀劃”,政工人才能夠在政治教育上發揮“專長”。實踐證明,學員只有具備領導部隊進行信息化建設和指揮信息化條件下作戰的實際能力,才能切實履行好“打得贏”和“不變質”的歷史使命。
三是先進性。構建先進性較強的任職教育課程體系,是推進任職教育與時俱進的重要保證。實踐證明,要增強任職教育課程體系的先進性,一是要緊跟時代步伐,著眼未來作戰的發展趨勢,確立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形成內容最新、結構最優和體系最科學的新型課程體系;二是要及時將軍事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裝備、新戰法,軍事斗爭準備和各個學科專業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課程體系之中,及時調整更新課程體系結構,使任職能力的培養始終處于高起點和高位勢;三是要以開放性思維打造任職教育的課程體系,為體系自我更新和完善創造良好的結構性條件。
為提高學員的崗位任職能力,增強學員的可持續發展潛力,任職教育應突出啟發式、案例式和專題式等三種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的教員和學員均有較大的自由度,教學氣氛較為輕松,但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提高教學效果,教員必須做好教學過程中的引導工作,讓學員進入情況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每一個教學課題結束之際,教員要做好總結和歸納工作,尤其要進行深入淺出的精辟講解,既使學員能看到自己的收獲而產生滿足感,又使學員能夠深刻理解教員的講解而產生求知欲。
專題式教學。專題式教學是指緊緊圍繞專業課教學和部隊建設過程中出現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而開展的講座性教學活動,它在彌補教材滯后性、擴大學員知識面和深化學員對諸多問題的認識等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實踐證明,在開展專題式教學時,教員必須著眼“四個緊貼”精心選題(緊貼學科前沿、緊貼部隊工作、緊貼時事熱點和緊貼科研成果),廣泛收集并研究素材,科學設計保證專題教學得以順利實施的方法和步驟,并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靈活采用講授、對話和研討等教學形式,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教學效果。
教學考評是海軍初級指揮任職院校教學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做得好與不好對教學工作的影響十分巨大。實踐表明,要搞好任職教育,必須著眼學員實踐能力的提高,綜合使用多種考評方法和手段,充分發揮教學考評的教學監督和教學導向作用,努力增強考評工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抓好課程考評與非課程考評的結合。對學員素質進行科學的評估,不僅要看課程考試的分數,而且要看其思想品德、生理、心理以及學習、實際工作能力和發展潛力等素質情況,并通過運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得出客觀公正的結論。尤其對于那些難以完全量化評估的方面,應與日常管理結合起來,以評估促管理,以日常管理為評估奠定基礎,并制定學員綜合素質評估方案,把學員素質評估指標予以細化并貫穿于日常管理的各項工作之中,通過情景模擬、學員互評和各種測試等方法進行評估。
抓好知識考評與能力考評的結合。對于任職教育而言,要想準確地反映學員的知識掌握和能力提高情況,必須搞好知識考評與能力考評的有機結合。如在命題上,應根據具體課程的特點,科學確立知識性試題與能力性試題的權重和比例;在考評方法上,要結合教學內容,靈活運用筆試、口試、實際操作和實兵演練等手段;在評分標準上,既要比照標準答案,更要注重創新思維和自主發揮,鼓勵知識和方法創新,不死摳標準答案;在評估結果上,要堅持理論考試成績與實際能力考察成績相結合,分數合成的權重系數要向實際能力傾斜,注重學員實際能力和發展潛抓好傳統考評與全程考評的結合。任職教育的實踐表明,只有將側重定量分析的傳統考評與側重定性分析的全程考評結合起來,才能全面、準確、客觀和公正地反映任職教學的真實效果力的體現。
目前,在全軍范圍內定型的任職教育教材體系還沒有形成,而且由于培訓任務和學科專業的不同,任職教育教材也不可能通用。軍隊院校轉型的探索和實踐僅僅是初步的,還存在許多問題和薄弱環節。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決貫徹軍委、總部關于建立新型院校體系的決策部署,軍隊院校教育轉型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