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青年教師是高等學校一支具有較強后勁的隊伍,是學校在跨越式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的一個群體,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分析了高校在青年培養工作中的不足,特別對如何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進行了論證。以學校和青年教師自身兩個方面入手探討了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的一般方法。同時對青年教師的后續培訓進行探討,這有利于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高,更對高等學校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有促進作用,最終對人才培養起到促進作用。
在我國高等學校中,有大批青年教師畢業于非師范院校,雖然學歷一般在碩士以上,但是沒有經過師范院校的專業訓練,怎樣在較短時間內,系統地掌握教育科學理論,認識教育規律,遵守教學原則,學會科學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不斷規范化,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青年教師進校后要先經過崗前培訓,這是一個常規做法。崗前培訓是針對統一考試而安排的培訓,這種培訓是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去學習四門左右的課程知識,可謂時間短任務重,青年教師的角色轉變尚且需要一個過程,參加這樣的培訓往往也得不到應該有的重視,培訓老師往往也是領導或是退休的教授,這種培訓也往往只是只“培”不“訓”。
指導青年教師是教授、副教授必須履行的崗位職責。因此,每位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的教師每年至少要指導一名青年教師。指導教師要及時檢查被指導者的聽課筆記、作業批改、輔導答疑等情況,要指導青年教師備課和試講。不得對青年教師疏于指導。而實際中往往是指導就是填表,沒有真正落實指導工作,考核時對于軟指標也往往是能過就行。
青年教師作為高校的新生力量,在正式成為授課教師之前要進行實習授課,這是一個很好的做法,曾經很多學校都堅持這一做法,這些年學校擴招,需要大量的教學人員,加上一些高級職稱走向領導高位或是去給研究生授課,使新進學校的教師就不經過實習授課而直接成為主講教師,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觀上青年教師要積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能力,客觀上學校必須建立一個培訓機制,讓青年教師在組織的安排下提高水平,實際上恰恰缺乏這一機制,有些學校認為派出青年教師參加一些會議就可以認為是培養了,從長遠講這是十分不利于青年教師成長的。
高校青年教師一般是剛剛碩士或是博士畢業,還一身書生氣,尚沒有形成一個教師應該有的范式,如果是師范類院校畢業的還好,受過專業的教學能力訓練,其他院校畢業的就缺乏這方面經驗了。青年教師對備課的要求和內容未能深入理解,沒有備課筆記,教案或講義的內容也不過是教材內容的翻版,電子課件也僅僅是教材中條框的簡單羅列,表現出責任意識不夠的特點。另外青年教師不注意進行啟發式教學,缺乏調控課堂紀律的能力,教學中缺乏師生互動的良好氣氛。教學方法單一,更談不上教學藝術,這些都直接的阻礙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作為管理者要履行管理職能,這是一個基本要求,但管理者也是一個個體,他勢必會考慮改革的成本,能沒墨守成規就安于現狀,能得過且過就不求進取,對于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是學校的大事,作為相關管理部門和管理者若忽視了這項工作,會對學校的長遠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也不利于高等人才的培養。因此來自管理者的阻力也是不容忽視的。
學校應采取措施穩定教師隊伍,努力改善教師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提高青年教師待遇。努力形成鼓勵廣大青年教師安于教學、熱心教學、投入教學的運行機制。教育和引導廣大青年教師運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教學。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對于畢業于非師范專業的青年教師,在走上教學崗位前,學校對新人校的教師崗前培訓要嚴抓并加大學時培訓,讓青年教師全面地學習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法規概論以及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四門課程,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它使新教師明確了什么是教育、高校教育的范疇、怎樣進行班級教學、如何上好每一堂課、怎樣對待學生以及師生在教學中的關系等等,使我們懂得了教學規律性、科學性和藝術性,避免了在工作中只憑熱情、憑感覺進行教學的盲目性,從而規范了教學環節。同時要強化指導教師責任制,最大限度的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
普遍意義的講課是指講課比賽要讓每一個青年教師都參加的比賽,選拔制度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普遍意義的講課比賽更有利于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提高,學校和各院系每學期都組織一到兩次聽課和開展教學競賽活動,對青年教師來說,是一次極好學習提高的機會。一方面通過專家和老教師聽課,其反饋意見能使我們明確教學中的不足。另一方面通過觀摩教學和參加優質課競賽,可以拓寬自己的視野,打開思路,學習參賽教師的授課方法和教學風格,這對于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無疑會有極大的幫助。
現代網絡的發展給了人們一個很大的啟示,那就是資源共享可以達到多方共贏,學校之間的資源也可以組織跨校交流,這樣有助于取長補短,如我校的的青年教師可以到重點院校的相關專業進行互換交流,作為相關部門也可以給跨校交流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經費支持,這樣有利于思想的交流,有利于學校以及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青年教師要虛心請教他人,學習教學方法、教學藝術與技巧。比如,課堂教學如何切入主題,層層分解,通俗易懂;如何接受來自學生的反饋信息等等。精心備課授課也是不可少的。對所授內容了如指掌,在精讀教材的基礎上博覽群書,理解好“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的關系。在備課前,還應進一步了解學生,多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有的放矢的進行備課。青年教師要把關心愛護學生和嚴格要求有機地結合起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主體作用,變被動聽課為主動學習。必須將教學融人生活應用中,提高學生知識應用水平。青年教師在對學生成績評價上要堅持定性評價與考試評價相結合。要正確處理正當評價與考試分數之間的關系,保持正確的心態,有機結合使用。要注意因人而異,因年級而異,切忌只表揚,不批評,從而形成學習成果正確的評價導向。青年教師要常寫寫教學反思。任何一堂課,都有自己的成功之處,也都有它的不足之處。一個有心人會認真總結課堂上的得與失,利與弊,寫好教學后記,對自己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進行重新認識,對自我表現進行反省、檢查、自我完善,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教學質量,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水平,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提高教學藝術是一個高標準的要求,青年教師肩負培養人才的重任必須要從自身做起,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能力。
總之,高等學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和教師自身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務。社會環境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社會在變遷時期人們的價值觀念也在變遷,這種變遷導致價值體系的混亂,必須要適時的引導青年教師價值體系的定位,做稱職的人民教師教學能力一定要過硬。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