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在理解能力,動手能力;技能操作能力,交流能力等等都存在差異,學生更如此,即便是同一班級的學生學習水平也參差不齊,所以在學習上存在一定數(shù)量學困生是很自然的,因此,如何轉化學困生,增強其學習興趣,使其樂學、會學是教育工作者不懈憂勞的任務,總結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談一點個人的粗淺看法。
1.1在語言方面;藏族學生的母語是藏語,在同學之間會話時他們也用藏語。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在聽、說、理解方面多數(shù)同學掌握的并不夠好。又由于這些同學在各地所受的基礎教育不同,有的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漢語;而有的學生從小學三、四年級才開始學習漢語。有的來自城鎮(zhèn)(漢語接觸較早);有的來自牧區(qū)(漢語接觸較晚)。種種原因導致他們的漢語水平彼此差異較大,為化學課的講授帶來了一定的不便。
1.2學生的原因;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競爭意識不強,思想松懈,學習缺乏緊迫感,過多地依賴老師,學習的自覺性、自主性較差,沒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堅持已有的學法,一成不變,不善于改進學法。聽課時,把握不住知識的重、難點,理解不透。有的知識印象不深,造成知識缺陷日積月累。化學學科知識分散、零碎,需記憶的多,這就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記憶量。只有記住了該記的知識;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存,才能去更好的理解、推理、歸納、遷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許多學生不想記憶,諸多原因最終發(fā)展為化學學困生。
1.3知識基礎差;化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學習化學要用到數(shù)學、物理、生物、語文知識甚至哲學原理。我校大部分學生除藏語文外,其余各科知識基礎都差,對化學原理的理解,化學過程分析,化學現(xiàn)象的描述,物質結構的想象,化學知識的聯(lián)想,化學方法的遷移,化學計算的實施就有困難。還有同學初中化學沒學好,該記住的化學概念、化學反應方程式?jīng)]記住,該掌握的化學原理、化學方法沒掌握。基礎沒打好,學習高中化學就如空中樓閣,一片茫然。
1.4學科原因;化學學習與其它科有所不同,要記憶的知識更多,有的需要死記,如:元素符號、常見元素的主要化合價等化學用語;有的需要理解記憶,如:概念和定義、化學方程式、元素周期律等。沒掌握這些基礎知識,會給今后的學習造成障礙。而一部分學生往往在上課時,機械聽課,只聽不記憶,不思考,甚至打瞌睡,做小動作;復習時,只看書,不動筆去做,思想不集中,有時半天也沒有復習完一頁課本的內容;練習時,懶于動腦,抄襲作業(yè)。這種刻板僵化,完成任務式的,不愿下真功夫的不恰當學習方法,造成學習成績不理想。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礎知識,理論性不強,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與初中教材相比,深廣度明顯加深,新課標課程向探究方向發(fā)展,知識的橫向聯(lián)系和綜合程度明顯提高,研究問題常常涉及到本質,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現(xiàn)了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飛躍。
有的內容如“摩爾”、“元素周期律”、“氧化還原反應”等等知識理論性強,抽象程度高,這些內容是造成我校學生學習困難的重點知識
2.1要關心愛護學生;學生來這里求學,遠離父母親人,長時間不能回家,這時如果老師的關心與管理跟不上,學生就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生活、學習習慣,對以后的成長與學習帶來不利的影響,導制化學學習困難。所以說,我們當老師的的責任心要強,工作中我們除了盡到老師的責任外,也要扮演父母的角色。生活中關心、愛護學生;平時噓寒問暖,學生生病時要陪床看護;學生受挫、受打擊時要談心鼓勵,學生取得成績時除了分享學生的喜悅外,更要教導學生要頭腦冷靜,不能翹尾巴。要教育學生學習上有毅力,生活中要自信,同學要團結。要有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等等。學生的生活、學習態(tài)度端正了,學好化學也就不成問題了。
2.2端正態(tài)度;學習態(tài)度決定學習興趣、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不思學習,內因不起作用,老師的外因再好,也只是剃頭擔子一頭熱。我認為,解決學習態(tài)度問題是幫助大部分學困生進步的主要問題。我采取的辦法有:①找學困生個別談話,反復談話。與他們討論學習的重要性,討論知識技能在當今社會中的作用,討論前途、理想及自己對社會、對家庭的責任。促使他們奮發(fā)進取,努力向上,不要游手好閑,破罐子破摔。②班主任和科任老師聯(lián)手。課堂對“學困生”全面跟蹤,使“學困生”感到老師真正注意他,關心他,愛護他。讓他端正學習態(tài)度,學習態(tài)度一端正,“學困生”學習就有勁頭了。
2.3提升學生漢語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我們必須首先提高學生的漢語語言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要和語文老師協(xié)商來解決,注意加強學生的聽、說、讀、寫基礎,要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結合學生的特點,課上注意調整教學方法,課下多搞一些有利于提高學生漢語表達和理解能力的活動,促進學生對漢語的運用能力;另一方面在化學課上老師要特別注意化學概念的教學,化學概念是整個化學學科的基礎,它的理解和掌握是學習化學的第一步。學生對概念的學習,第一步是感知和理解語言。所以,要讓學生正確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只能從語言上下功夫。對于難以理解的概念,要放慢語速,加重語氣,從多個側面去解釋,多舉一些有助于理解的例子加強學生的理解。講課時要給學生理解等待時間。講解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學生反饋的信息,對講解的方式隨時做出調整,學生上課時要有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在學生不理解、聽不懂時可以隨時提出疑問,及時地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
2.4研究教法,個別補課;不同的教材內容,不同的學生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為此我立足于教材實際、學生實際、學校教學設施的實際,面向全班學生因材施教,因人取法,充分發(fā)揮化學實驗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課堂上眼、耳、口、手、腦多器官并用;解放學生的大腦,讓他們去想;解決學生的雙手,讓他們去做;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去看;解放學生的嘴,讓他們去說;對個別由于化學基礎差,化學知識欠缺的學生或者建議他們找老師補課,或者自己利用時間補課,使他們將欠缺的知識盡快完善,將基礎盡快打好,使下一步學習不再成為學困生。
以上是我在化學學困生轉化方面做的一點工作。作為一名老師,要教育好學生,就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就要堅持不懈,始終如一,不斷地探索適合學生的新方法。只有做好了學困生的工作,使他們不再學困,才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才能真正體現(xiàn)“面向全體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的教育思想。
本文來源網(wǎng)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www.qiangmiba.com)整理發(fā)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期刊論文網(wǎng)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