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任課教師觀念落后,學校對計算機教學投入的力度不夠,管理者對信息技術的發展掌握不足,而在中學計算機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對此,我們要讓素質教育為計算機教育導航,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抽象思維;要對信息技術教學的軟、硬件配置水平進行提高,從教材上進行規范;建立中學計算機教學研究和評價體系,加強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環境建設。
在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教學已經成為中學教育不容忽視的組成部分。然而,我國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是比較落后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因素制約著中學計算機教學的發展。因此,有必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對現行的中、高考體系進行改革,完善和建立信息課機制,以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推動計算機教學的發展。
以“考試”為主導的教學是應試教育最顯著的特征。由于目前計算機還不是一門獨立的基礎性學科,加上學校管理的信息意識比較淡薄,以及教學條件的不足,計算機教學未能在許多中學的課程設置中占重要地位,或者干脆沒有設置該課程。因此,一些教師純粹是為了對付考試而教學,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出好成績,一方面減少學生上機的時間,另一方面采取“填鴨式”“滿堂灌”教授一些計算機知識和概念,不斷讓學生做習題,學生是知識的被動的接受者,他們缺乏動手操作、積極探索和創新的機會。這種教學模式十分不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和潛能的發揮。
首先,計算機教學至今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和教材。雖然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印發了《中小學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修訂稿)》,對中小學信息教學內容和課時等提出了較細的要求,但這只是指導性的文件,沒有提升到教學大綱的高度,所以沒有約束力。另外,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統一編制的計算機教材,市場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計算機教材,造成了中小學計算機教材雜亂無章,令教師和學生無所適從,導致中學計算機教育難以進規范。即使有計算機統考,各地區形式也不盡相同,同一地區水平難以規范,無法進行統一評估。
其次,中學管理者普遍對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當前我國的計算機還處于普及階段,計算機教育的水平也相對落后。同時,對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的重視只是停留在口頭上,一方面強調其重要性,另一方面迫于應試教育的壓力,削減計算機教育的教學總量。為了提高升學率,不斷擠占信息技術教育課時,致使信息技術教育滯后于整個素質教育的發展。
再次,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目前,一部分學校里雖然建立了計算機教室和多媒體,但人均計算機數量還很少,教師的教學活動基本還停留在書本講授的傳統教學模式上。有相當多的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缺乏學習動機。這種情況直接影響到計算機教育課的開設,制約著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最后,由于缺乏有效管理。中學的計算機教育課教師自行其事,缺乏有序性和連貫性。課件制作軟件奇缺,授課系統性和實用性較差,影響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的積極性。中學計算機教學還沒有一套對教師進行評價的科學體系,從而導致教學的隨意性和無序性。
中學計算機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普及計算機知識和技能,提高青少年的現代信息素質,使計算機技能更好的服務于青少年的生活和學習,最終要培養學生對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計算機素質教育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所謂創造性思維,指的是人在創造活動中或者在需要創造性解決問題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有創見的思維,它的顯著特點是能夠提供新穎獨創而又有價值的思維成果。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場所。教師要注意提供學生創新的機會,幫助學生培養創新能力,要對他們的創新活動和創新精神進行激勵。在教學中,可以合理安排項目,讓學生展開想象,勤動手動腦,勤創新求異。另外,要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計算機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學習過程是一個培養思維和毅力的過程。學生上機通過手、眼、心、腦并用而形成的強烈的專注,使大腦皮層產生高度的興奮,將所學知識內化。每一次操作的成功,都容易使學生一種成就感,更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
要解決中學管理層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從計算機教材上進行規范和提高,努力改善信息技術教學的軟、硬件配置,必須加大對計算機教學的資金投入,加強軟、硬件、網絡、多媒體的升級改造,為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整體水平創造條件。我們還要以應用為核心,大力推動計算機網絡建設和教學資源建設、促進信息教育環境的形成。其次,結合新一輪的課程教材改革,建設基本教學資源庫,大力整合網上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建立中學計算機教師教學規范的約束機制,加強計算機學科的常規管理和評估工作,將計算機教師的業績納入到考核體系中來,在常規教學檢查中要給予充分的體現,以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教學效果。還應該對對現行的考試體系進行改革,使之能夠反映出信息技術、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能,尤其是各種常用軟件的應用。
總之,為了順應時代的要求,學校管理者和教師應當轉變觀念,加強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使中學計算機課程應跟上時代的步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