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于私立、民辦學校,應當在政策、教師招聘、招生等方面予以鼓勵,使之獲得與公立學校同等的教育地位、同等的教師待遇。事實證明,大力發展私立、民辦學校,有利于充分利用民間社會資本來彌補當前公立教育資源的不足。私立、民辦學??梢赃\用市場機制運作,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質量,爭取以其論文聯盟量、辦學特色來吸引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入學。
(1)加大學校招生制度和辦學體制改革力度,均衡教育首先要保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數量,使所有兒童都能享受免費的義務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接受優質的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將每所學校都辦成好學校,并辦出自身的特色,這就要求各級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則,切實增加教育投入,并用法律予以保障和落實。同時,還要最大限度地發揮重點中學的辦學優勢和效益,凡有條件的地方可積極推行九年一貫制,以減少升學和擇校的競爭,鼓勵和支持社會團體及公民個人依法辦學,以滿足一些家長為子女擇校的要求,使學校和公民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人才觀和就業觀。鼓勵一些學校在實行義務教育的前提下,實施各類特色教育,以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加強薄弱學校的建設,完善中小學布局結構調整。應對薄弱學校實行優先發展的政策,要加強薄弱學校的建設,可以把各地區落實年度審核制度以保障義務教育階段的基本辦學條件納入對同級黨委、主要領導的工作實績考核,在各種地區性評價中,應當把義務教育階段薄弱學校的改造和發展作為地方教育事業發展評估的主要指標,使地區通過政策傾斜和制度安排等手段,為普通學校搭建發展平臺,向薄弱學校提供相對優質的教育資源,促進其自主發展。此外,還應進一步完善中小學布局結構調整,實現通觀全局,統籌規劃。首先,以市為單位對所轄區域內學校的發展狀況進行調查了解,然后再決定計劃方案;其次,要科學地制定中小學布局調整規劃。中小學的布局結構調整要和整個城市的發展規劃和人口分布變遷的趨勢綜合起來考慮。在通盤考慮后,確定要新建的學校地址,要保留、合并、擴建、撤
?。?)切實落實應承擔的投入責任,建立合理的教育資源配置機制,改善擇?,F象帶來的負面影響。首要,要擴大教育資源總量,緩解供需矛盾,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這就要求各級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則,切實增加教育投入,并用法律予以保障和落實。此外,“堅持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邊疆地區、民族地區傾斜”,“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并設置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專項資金;規范教育投入保障機制,用法律規范中小學生均經費標準和辦學條件標準,規范學校辦學條件;創新教師管理體制,對教師管理實行由縣市逐步過渡到省級教育部門統一管理、統一配置,實現教師資源的均衡化。
?。?)加強對擇校收費行為的管理,加大教育收費的監管力度強化政策的權威性,健全地方和學校領導的責任制,對擇校亂收費的相關責任人要問責處理,要控制擇校生的比例,采取學校收費“公示制”,嚴格處理高收費“亂收費的行為”,實行“統一收費制”。學校收費應由財政部門統一操作,家長將錢統一交到指定的銀行或相關部門,統一開具發票。要加大教育收費的監管力度擴大監督面,取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持,深入做好每一環節的工作。具體來說,可以實行教學招生收費的“陽光工程”,將招生辦法、招生名額、擇校生比例及最低分數、收費辦法和標準以及錄取結果向全社會公開,使教育收費在陽光下進行,接受群眾監督,對群眾投訴的亂收費要及時檢查、處理。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