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對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益的追求是貫穿20世紀美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一條主線,正是由于這條主線的存在,使得不同時期美國基礎教育改革政策具有連貫性與互補性,從而使其基礎教育改革能夠持續深入。
第二,美國基礎教育改革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不僅受到國內政治體制的影響,更受到國際經濟及科技競爭的制約?;A教育改革政策在制約因素上表現出的化與國際化,是美國制定與實施基礎教育改革政策的一個特色。
第三,美國基礎教育改革政策在發展中不斷調整、變化與完善。美國基礎教育改革政策在追求公平與效益的鐘擺運動中不斷調整,經歷了由外而內、由內而外的調整過程,而這一過程實質上也是學校教育發展否定之否定規律的體現。
第四,美國基礎教育改革政策在制定與實施過程中所體現出的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的特點,一方面使地方基礎教育改革政策能夠通過聯邦的認可而上升為聯邦的教育決策,從而在更大范圍內得以推行;另一方面,也使聯邦關于基礎教育改革政策的宏觀決策能夠通過地方的努力而進入實踐環節。即:為保障教育機會的公平與教育質量的提高,由聯邦制定全國性教育目標、課程標準、考試標準與教師資格標準;同時,地方一級有權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調動社會各界力量,通力合作創辦新型學校與新的教育體制。
第五,強制的立法手段和雄厚的經費供應是美國基礎教育改革政策得以落實實施的有效保障。美國的基礎教育政策集中體現為教育法規,教育法規所具有的強制性與穩定性保證了美國基礎教育政策的連貫性與有效性。此外,每一部教育法規對實施該法規所必須具備的配套專項經費數額和分配辦法都作出了相關的規定,例如,在1994年頒布的(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的各個部分中,都列有“撥款的授權”的相關條款。這就使得基礎教育政策能夠在具有物質保障的條件下較好地得以實施。
第六,美國于2003年重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并從藐視他國教育經驗和自我封閉的教育狀況中,轉向關注和借鑒他國教育經驗,特別是在數學和科學等學科的教學中更多地借鑒新加坡、日本和中國等亞洲的成功經驗。
第七,強烈要求聯邦的實質性參與,要求強制干預全國教育事務。典型的例子是2002年布什總統簽署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號召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資源。依據這一法令,聯邦可要求對未能提供高質量教育的學校強行進行懲罰。
第八,將教育事業的成敗與安全緊密聯系在一起。9•1l對美國教育戰略思想產生巨大的沖擊。美國已充分認識到對年輕一代的愛國主義、公民意識的教育對美國社會及美國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把教育提到了最高的戰略地位。美國將充分發揮學校、家長、社區等社會各界的作用,通過設立更加靈活、更加嚴謹的課程,配備更好的教師和學校領導,縮小來自不同種族、不同階層及殘疾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改革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牽涉到千家萬戶、各行各業,同時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許多情況下短期內很難見到成效。隨著美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其長期存在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的同時,還會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因此,其改革的成功與否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檢驗。美國這次教育改革仍在進行當中,將會有新的舉措出臺。就目前來講,美國在基
國際教育評估機構考查發現,美國學生對科學和數學兩門課程的掌握程度遠落后于其他的同齡學生。
2002年美國總統布什簽署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中涉及大部分考試,目的是檢測中小學生是否達到應有的知識水平。美國統考的測試結果卻總是與各州自行設置的測試結果不一致。各州統考合格率越來越高,而統考測驗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兩種考試的難易程度明顯不同,差距也似乎愈來愈大。密西西比州的四年級學生在2005年普通數學考試中合格率為79%,在統考中合格率僅為19%。
美國許多州都出現上述的情況。2005年,在阿拉巴馬州、科羅拉多州、佐治亞卅i、密西西比州、內布拉斯加州、北卡羅來納州、俄克拉荷馬州、田納西州和西弗吉尼亞州等地區自行設置的考試中,合格的學生人數比在統考測驗中合格的人數多出一倍。
位于華盛頓的全美教師資格委員會2007年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不同的州對教師資格的掌握程度沒有統一標準。在北達科他州,一位新來的公立學校教師要通過為期一年的試用期才能成為正式的教師;而在密蘇里州,新教師的試用期則長達5年。
該報告還指出:“美國目前的教育系統有絕大部分充斥著已經有毛病的、起反作用的及與時代不符的政策。各州對教師的評估、準備、發放執照或工資標準都存在著差異,而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教師的質量。”
美國的教育體系中仍然存在著嚴重的種族分化。正像前美國總統小布什所說的:“盡管法律禁止種族隔離,黑人依然沒有得到平等的機會……種族主義依然沒有根本消除。”
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數量和學生容量都遠大于私立學校,美國有8.8萬多所公立中小學,占全美中小學的76%左右,承擔了89%的學生容量。然而,得到大力支持、辦學條件相對更好的公立學校,在與私立學校的比較中,卻經常處于較為不利的地位。特別是在一些標準化測試中,私立學校學生的成績明顯比公立學校的學生好。
美國中小學課本背負著沉重的包袱。美國教科書市場實行“制定體系”,即各州的教育委員會為本州所有的中小學選一套適用的教材。目前有21個州實行這種體系,包括人口密集的得州、加州和福羅里達州。
在這一體系下,幾個人口大州成了圖書出版商的重點客戶,而僅有幾個人組成的負責采買課本的校董會則變成了極為有權力的團體。為了讓本出版的教科書順利進入這幾大市場,出版社們不擇手段進行賄賂,除金錢以外,他們還在教科書的內容上進行一些妥協,比如在理科教科書里加入一些黑人的插圖;讓重視多民族的加州官員高興。然后,繁多的附帶品卻轉移了孩子們理解書中核心知識的視線。
在一項閱讀測試中,專家們發現,在實行制定體系的各州中,學生們的平均分數都偏低;平均分最高的幾個州都沒有實行“制定體系”,而是由當地的學校和老師自己選擇課本。
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的對內政策頗具平民色彩,較為關注教育,在其演講中主張加強基礎設施及基礎科學研究等,強化教育和人工培訓。奧巴馬主張停止《不然一個孩子掉隊法》的實施,對質量不好的學校加強指導,關閉輟學率過半的黑人和拉丁裔高中。(西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四川;成都;610041)
[2]沃爾特.c.帕克.美國小學社會與公民教育(第十二版)[m].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06,10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