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初中階段,心理和生理上都會發生一些明顯的變化。一方面是初中教學模式與小學的教學模式相比大不相同。初中是由小學的手把手教學逐漸變為更多的自主學習,這樣學生的壓力油然而生,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得相當重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備課時應該根據教學的目的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教學內容,在必要時還要擴充課外知識。這種方法不僅將教材的用途發揮到最大化,還將課本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既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舉例說明,在計算機基礎性知識教學的課堂上,可以讓學生通過搜索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讓學生了解到搜索引擎的樂趣、作用,并讓學生了解可以利用網絡自主學習。這樣,學生體驗到了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樂趣與便捷,學習興趣得到了提升,進而促進其積極主動地學習。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學生在一個課時內最佳的聽課時間是開課后的5到20分鐘,所以需要教師對學生實際情況的良好掌握,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從而保證教師在最佳時段內能完成課程的主要內容,解決核心問題,然后在課后通過習題練習、學生間的自主討論等方法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
教師必須要了解全班學生對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了解程度、是否有基礎以及興趣等問題,這些問題有利于教師課程大綱的準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愛好教授不同的知識。比如一些男孩子,不要只看他們調皮的一面,他們除了對電腦游戲沉迷,對計算機技術還是很有興趣的。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教授一些例如ppt自定義動畫技術、動態網頁技術等來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與學生團結起來,會讓師生之間有更多的交流,這樣學生會更容易接受教師,教師也可以從知識的傳授者變身為學生學習的協助者,獲得學生更多的信賴與支持。
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使課堂有秩序而不失活潑,需要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學時,可以適時的運用演示、講授的方法;組織小組學習,讓學生與小組成員團結協作,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良性競爭。如今的教學理念,如果仍然是教師單方面的講授課程,已經無法滿足教育的需要了,所以運用分組的方式來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與競爭無疑是一個好辦法。它巧妙地利用了青少年好勝的特點,更將那些不太愛學習的學生也帶入到學習的大軍中。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生認知上的沖突,應該將課程內容的難度簡化,運用最簡單的方式來教授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開發學生動手機會和能力,只有學生在運用中感受到了信息技術的趣味性,才會更好的學習信息技術,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在課堂上教學生打字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講解一下打字的應用程序,包含哪些內容等,然后告訴學生打字的重要性,以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之后就讓學生自主練習,讓學生隨心所欲的想練習什么就練習什么。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激勵了學生的求知欲,還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打字的樂趣,這樣的教學效果比教師用口頭描述方法更深入學生內心。
在進行excel的教學時,知識點繁復雜亂,這種情況下用死板的教學方式只能讓學生勉強學會方法,記憶力不深刻,也不會對excel這門技術感興趣。此時可以講述一個空調銷售的故事,再通過教師示范操作,利用excel處理了一組空調銷售數據,同時顯示出增長率與對比結果。這樣的實例解析讓學生印象極為深刻,也就被其中的excel功能吸引,從而就有了學習的興趣。
設計一項任務,比如用word制作科普小報。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先用圖文并茂的課件吸引學生,然后再向學生講解word用法,最后布置一個任務,由學生自由命題,做一個科普小報。這樣,整個課堂都會是學生熱鬧的討論聲,學生不僅學到知識,還嘗到了樂趣。
許多教師都反映,很多學生之所以喜歡上信息技術課是因為可以玩一些小游戲,對此,一些教師的做法是將游戲刪除。游戲對于學生來說,不是不能玩,關鍵是要把握好一個度,而且有一些益智型的游戲可以幫助學生大腦的開發,幫助學生熟悉鍵盤的運用、練習指法。比如,單一的打字練習很枯燥無味,教師可以讓學生玩打字游戲,這樣不僅學生練習了指法還讓學生在練習中找到了樂趣。
在課堂上,要教育學生自覺遵守網絡公約,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要做到善于利用網絡資源學習而不是瀏覽不良信息,沉迷于游戲,沉溺于虛擬空間。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