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以及我國現階段教育資源的相對短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一直以來,教學管理中沿用的成功經驗是“抓兩頭,帶中間”,這的確起到過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實踐中往往是“抓了兩頭,丟了中間”。這種策略的一個現實結果是不少教師對中等學生的長期忽略,造成在班級里占多數的這部分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持消極心理,缺乏主見、自信心和上進動力。這樣,對中等生的成長是不利的,對創建健康、和諧的班集體也是不利的。本文針對班級管理中的情況,結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班主任如何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
中等生群體是班級的中間力量,在班級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值得教師重點關注的群體??墒窃谄綍r的教育中,教師總喜歡抓兩頭,原因是怕優秀率下降,及格率不高,究其根源,還是應試教育在腦子里作怪。優等論文聯盟學習優異,能夠為班級增光添彩,給班主任帶來驕傲,因此班主任總是會精心呵護他們;后進生則可以提高及格率,減少班級出事率,往往也能得到班主任的關心和鼓勵;而作為中間力量的中等生,總是默默無聞,在班級中無功也無過,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墒牵P者通過觀察發現,中等生在付出努力的同時,也希望教師能關注他們,得到教師的青睞;同時,在班級中優秀生和后進生所占的人數比例是比較少的,中等生所占的人數比例是最多的,班級結構呈“橄欖型”。班主任絕不能舍大求小,應多關愛中等生,讓他們沐浴著班主任的愛健康成長,促使班集體健康、和諧地發展。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中有這樣一段話:“教育要求的不只是對少數學生的愛,不只是對個別學生的愛,而是愛每一個學生,愛全體學生?!敝行W如此,職業學校也是如此。中等生因為總是默默無聞,長期得不到班主任的關愛,他們總是把自己的心靈之門關得緊緊的,不愿意和教師、同學接近,對班級事務也表現的漠不關心;他們的學習成績也長期處于“中等地位”,較少得到班主任的鼓勵和贊揚,久而久之,他們感覺自己在班級中無足輕重,這非常容易使他們形成自卑、抑郁、閉鎖、焦慮等異常心理。長此以往,后果不堪設想。李鎮西教師也說過:“愛心能架起師生關系的橋梁;愛心能春風化雨,澆灌每個莘莘學子;愛心能熏陶、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欲,養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質,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記得有一個名叫小萍的學生,性格內向,成績平平,當了她三年班主任,和我講線次,每次都還是我主動找她。在畢業考試復習期間,有一次考試她的進步很大,我就順口表揚了她一下,在她畢業的那一天,我突然收到了她的短信,她說:“尊敬的林老師,您是我碰見的最好的老師,這幾年里,雖然我表現很一般,可是您還是經常找我聊天,關心我,我現在畢業了,祝您永遠幸福?!闭f實話,我看到短信時既興奮又慚愧。興奮的是,雖然表面上看她毫無聲息,原來她內心也有自己的想法并能表達出來;慚愧的是,三年的時間,我僅僅找她象征性地聊了幾次天,表揚了她一次,她就如此放在心中。
由此可見,教師對學生的愛要像陽光一樣普照大地,尤其對那些中等生要有所傾斜。也許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句問候,就能體現教師對中等生的尊重和信任;也許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將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長期以來,中等學生大多很沉默,不愛和他人交往,缺少自信,容易被自己和他人忽略。他們往往由于對自身的認識不到位,所確立的奮斗目標不是容易實現,就是難以實現。所以,他們總是很容易驕傲自滿或垂頭喪氣,導致情緒不穩定。對于這一情況,班主任應該幫助中等生認識自己所處的位置,確立適合自己的奮斗目標,不要想著一下子達到優秀生的水平,而應腳踏實地,努力拼搏,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拿今天跟昨天比,看看進步了沒有,再跟優秀生比一比,跟他們拉近距離了沒有。一比,有進步,信心就來了,再遇到困難,就能挺起胸膛,迎難而上了。高爾基曾說過:“只有充滿自信心,才能在任何地方把
例如,我班的小雪同學,各科的成績大部分處在70分左右,不好不壞,她本人十分想學好,但又不知從何下手。針對她這種情況,我幫她分析了原因:第一,學習態度一般,但是奮斗目標定的過高;第二,學習方法雜亂無章,沒有科學的學習計劃;第三,意志力不強,缺乏學習恒心。分析完原因后,我幫她確立合適的學習目標,在班級尋找適中的學習榜樣讓她追趕,同時尋找一些適合她的題目來訓練她,并暗示她只要努力,一定會成功。慢慢地,小雪的成績從70分提高到75分,再由75分提高到80分甚至更多,她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自此,小雪同學變得愛學習、會學習了,成績提高特別快。實踐證明,如果教師讓學生建立起信心并對學生有良好的“暗示”,那么這部分學生,必然會產生喜悅、樂觀、奮發圖強、積極向上的情緒,從而促使他們努力奮斗,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等生很容易被教師忽視,因此他們的潛能也得不到展示,但是中等生也有他們的愛好、特長。班主任要善于挖掘中等生的這些“閃光點”,促使他們進步。
在一次年級的紅歌比賽中,我很想讓班級拿到好的名次,可是又沒有好的想法,正一籌莫展之時,文娛委向我推薦說我們班子珣同學的鋼琴過了十級,用鋼琴伴奏再加上舞蹈排練,效果一定很好。我一聽,覺得主意不錯,轉而一想,子珣在班級同學面前都沒表現過,讓她在一千多名同學面前表現,她會愿意嗎?能表演好嗎?帶著疑問,我試著找子珣說了文娛委的想法,沒想到,她一口就應承下來。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她帶著同學們在練歌房里苦苦磨合,比賽那天,一舉拿到了一等獎。在成績宣布的時刻,同學們都沸騰了,他們都在向子珣歡呼,我看到子珣同學滿臉都是笑容,那一刻,我忽然體會到,原來每個同學都有她的閃光點,只要能給她平臺,她的能力就會很好地展現出來。從這以后,我學會了將各位同學的特長盡量挖掘出來并給他們平臺,慢慢地,我發現班級的氣氛比以往融洽了,同學們的凝聚力也增強了許多。
美國的教育家愛默生說過:“教師力量的全部秘密在于深信人是可以改變的?!敝灰嘀魅味嘟o中等生一些空間和時間,多為他們創造有利于成長的條件,他們就一定會進步。
在一個班里,不難發現中等生自覺性不高,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常常出現上下波動,忽高忽低的趨勢。如何促進他們積極轉化,防止他們后退、“滑坡”?我的具體做法是:一是多表揚、鼓勵他們,肯定他們的長處,使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價值。二是開展“一幫一”“結對子”等活動,即在集體中讓優秀生幫助中等生,使他們共同進步。一般而言,中等生羨慕優秀生,愿意接近優秀生,希望得到優秀生的幫助。但也有一部分中等生樂于接近后進生,他們可能認為自己同后進生相比,高他們一截,在后進生面前自己感覺似乎是一個“強者”,能夠抬起頭來。所以班主任要為他們創造好條件,引導他們向優秀生看齊,以免他們受到后進生消極因素的影響,出現“滑坡”現象。三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中等生的長處,合理安排他們承擔一定的工作,促使他們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向好的方面轉化。
總之,中等生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他們也有夢想,他們也想進步,教育工作者,特別是班主任要做一個有心人,有意識地認識到中學生特別是班級中那些“待人點化,默默無聞”的中等生的學習能力的結構和發展規律,掌握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主動權,為每個學生找到一副屬于自己飛翔的“翅膀”。這樣,我們的班集體才會得到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