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堅持寫日記,可以積累知識、積累生活經驗和寫作素材;有助于培養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修養,激勵自己不斷進步;有助于鍛煉意志、培養恒心。要想寫好日記,平時就得要求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積極思考、多練多寫。這樣,不但能夠學會寫日記,也為寫好作文奠定了基礎。
日記,是一種不受時間、空間和寫作形式所限的文體,主要是作者處處留心周圍的事物,仔細觀察周圍的人、事、景、物的所見、所聞、所感,不拘形式地記下來。由于它有著“備忘簿”的潛在功能,能及時地總結我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經驗教訓,促進我們自身的發展,同時還能有效地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因而在學生的學習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指導學生寫好日記談幾點體會:
為了激發學生寫日記的興趣,在完成一次實踐作業后,我讓學生用自己掙的幾塊錢給自己的童年編一本有保存價值、與眾不同的書。這對學生極富有挑戰性,他們既是作者又是,因此,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學生對編書這項活動傾注了大量的熱情。書名、封面都是學生花了很多心思才設計成的,那精美的圖案設計、意味深長的書名令人耳目一新,如《書生記》、《忘憂草》、《童心世界》、《飛行著的白鷺》、《一點一滴》、《心有閑余,涉筆成趣》、《心靈花園》……每一本書名,都是學生個性的寫照,充滿著孩子的靈性,學生在設計中體驗到了創新的快樂。
學生在書的扉頁寫下了五花八門的“序”,有的介紹自己,有的對編好書提出了具體要求,有的介紹本書的內容……盡管筆墨幼稚,卻也真實感人,讀來趣味橫生。編“書”的過程中,學生的書寫工整多了,文章版面也更美了,學生因為有了這本精美的日記本,也喜歡上了寫日記。
日記的方式靈活,小型多樣,可記敘、描寫,可說明、議論,可寫景、狀物,也可記事、抒情;夏夜的星空,熱鬧的街市,路邊的花草,小鳥的啼唱,人們的音容笑貌、起居飲食,學習,勞動,都可以作為日記的內容。
1.家庭記事:記敘家庭生活場景,如為老人過生日、親友團聚、節日趣事、各類生活風波、學做家務等,凡家庭事務均可作為日記寫作素材。
4.自然風光:描繪家鄉景色的四季變換、旅游景點見聞感受;或描寫自然界一草一木的生長過程、形態特征,贊美大自然的巧奪天工,無論是天上云卷云舒,還是自然界風霜雨霧、天空陰晴變化,都可作為日記內容。
5.影視觀感、閱讀賞析:電腦、電視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異彩紛呈的畫面影響著每一個少年兒童,引導學生以此為素材,或發表自己的看法,或參與其中模仿表演,既可豐富小學生的課余生活和寫作素材,又可逐步提高他們明辨是非、欣賞影視作品的能力。要引導學生加大課外閱讀量,在閱讀中積累語文,學習寫作方法,汲取知識精華,擴大視野;或摘抄好詞佳句,或發表評論、評價優劣。
只有仔細觀察和認真思考,才能使我們有所發現,才能培養我們的各種興趣,豐富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的眼界,鼓舞我們進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奧密。
筆者提倡學生把日記當作每天的最后一項必修課,建議在每晚上床睡覺以前完成。這樣,我們就可對一整天的事情進行回憶了。從早到晚,林林總總、瑣瑣碎碎的事情太多,一下回憶,難免摸不著頭緒。怎么辦呢?我們可以采用“化整為零”的追憶法,把一天的時間分成若干個大大小小的時間段,如早晨起床至上學之前、早晨上學路上、上午在學校里、中午放學路上……甚至分得更細更小一點,如上午第一節課、上午第一次課間十分鐘……然后按順序逐段細細回憶,提出問題,從中挖掘有意義的東西,從而捕捉生活和學習的精彩片段,最終加以比較,選擇其中最佳的素材,使之成為日記材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筆者認為,“一日一憶”之所以能使學生對日記樂此不疲,顯然得益于它的簡便易行,真正地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激情。有了興趣,還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呢?
總之,堅持寫日記,可以積累知識、積累生活經驗和寫作素材;有助于培養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修養,激勵自己不斷進步;有助于鍛煉意志、培養恒心。要想寫好日記,平時就得要求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積極思考、多練多寫。這樣,不但能夠學會寫日記,也為寫好作文奠定了基礎。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