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旁聽了廣西恭城縣一所農村幼兒園的語言活動并對該課例進行簡要的分析,以期為提高廣西農村學前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借鑒。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學前教育得到了普遍的關注。在《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后,學前教育更是受到了各級及有關部門的重視。但是就目前而言,學前教育仍是整個國民教育的薄弱環節,尤其在農村,學前教育的問題尤為突出,其原因復雜多樣,總體而言,農村學前教育無論在硬件還是軟件上都比較薄弱,再加上師資水平整體不高,致使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
2010年筆者跟隨課題組到廣西恭城縣一個鄉級中心幼兒園調研,旁聽了中班一堂語言活動——《如果我是一片雪花》,筆者根據已有理論和實踐經驗對該課例做出簡要的分析。
幼兒喜歡冬天,進而熱愛大自然;(3)幼兒能夠創編詩歌?;顒訙蕚洌航處煖蕚鋻靾D并制作紙質雪花。活動過程:(1)導入:調動幼兒原有經驗,請幼兒說說冬天的特征。(2)教授詩歌:①教師反復教讀詩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詩歌內容為:“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飄到什么地方去呢?
飄到河里變成一滴水珠和小魚小蝦游戲?飄到廣場上去堆雪人,望著你微笑?我飄落在媽媽的臉上,親親她,然后就快樂地融化?!庇變悍磸透x。②教師和幼兒一起理解詩句的意思。③教師請幼兒發揮想象,“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飄到哪里去?”并把想到的畫到畫紙上。④教師請個別幼兒交流并展示成果。⑤教師給幼兒分發紙質雪花,讓幼兒到戶外游戲,進行課堂延伸。
該課例的活動名稱為《如果我是一片雪花》,但是恭城很少下雪,大部分幼兒只能靠教師所提供的掛圖和教具來認識雪花,因而教學內容脫離幼兒實際生活。當教師問幼兒“雪花有幾片花瓣?”時,幼兒一臉茫然,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我們知道中班幼兒處于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這一時期幼兒認知的主要特征是認識事物需要有具體的實物為參照,當教學在幼兒完全沒有見過雪花的情況下進行時,幼兒不能調動原有經驗,所獲得關于雪花的認識是片面的、不系統的,因而教學效果得不到保證。
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前已準備了紙質的雪花,每個幼兒有一片,但是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該教具體現為利用不充分。
教師在開始活動時所呈現的是準備好的教學掛圖,掛圖涉及的是詩歌的內容,當教師讓幼兒想象雪花是什么樣子時,應該給幼兒出示雪花教具以幫助幼兒加深對雪花的認識,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出示教具是在活動結束時作為活動延伸來使用的。教具得不到充分利用也會影響教學效果。
農村幼兒教師一般都是中?;驅?茖W歷,沒有接受過嚴格的語言訓練,加之受到地方方言的影響,農村幼兒教師的普通話水平普遍不高。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幼兒具有有吸收力的心理,幼兒能對他周圍的事物進行有選擇的吸收。同時幼兒期的幼兒存在語言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內幼兒語言習得的速度和質量是驚人的。農村地區的幼兒長期生活在以當地方言為主的語言環境中,在幼兒園所接觸到的是非標準的普通話,因此當地幼兒所習得的普通話也常常帶有生澀的方言音。
語言教育的目標有認知目標、情感態度目標和行為目標。該課例中的認知目標基本達成,幼兒初步建立了對雪花的認識,也會朗誦詩歌,但在行為目標上,由于幼兒自身發展和活動時間所限,幼兒基本沒有達到創編詩歌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幼兒想象“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飛到哪里去?”并把自己想到的畫到畫紙上,有的幼兒畫了房屋,有的幼兒畫了大海,有的畫了森林,但在口頭表達上存在困難,由于時間限制,教師只能給幼兒充分的提示,這使幼兒達不到創編的要求。
在課程設置上,幼兒園應因地制宜,開發園本課程,選取幼兒能實際看到、接觸到的教學內容,發揮民族特色,對那些幼兒不常見到和接觸到的事物應該創造條件讓幼兒認識,可借助圖像、聲音、教具等。教師只有以幼兒的原有經驗為基礎,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
隨著20世紀法國朗格朗終身教育思想的提出,終身教育思想傳遍全球,作為幼兒的啟蒙教師,幼兒教師更應該不斷學習,吸收借鑒優秀的教育思想,以理論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建立科學的幼兒觀和教育觀,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而作為幼兒教師的管理者,幼兒園應定期組織幼兒教師參加職后培訓或者組織教師相互觀摩,促使幼兒教師取長補短,形成良性循環的工作和學習氛圍,團結協作,共同提高幼兒園的教學質量。
農村學前教育之所以薄弱最大的問題是資金不足,要保證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的持續發展,就必須要有相應的固定經費做保障,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最好是把學前教育納入強制義務教育范圍,雖然在《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已經明確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學前教育,但在實現之前必須保證農村幼兒園經費來源通暢。應在農村、貧困地區運用以直接撥款為主、地方管理和籌集資金的投資方式,確保農村幼兒平等地共享教育公共資源。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