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啟迪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新課程標準的導向,這就要求學生尋得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常言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近幾年來我在英語教學中注意探索英語教學方法的改革,采取多種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力圖使各個層次學生的積極性都得到充分的調動,以達到課堂的高效率。我就學生學習方法作了如下探討:
一是單詞(詞組)、句型的預習。預習單詞時,先聽后讀,要做到讀音準確,詞義明確,詞性明了,對于四會(聽、說、讀、寫)的單詞,初步要求拼寫正確(根據讀音想單詞形象,每讀一篇,實行淘汰法)。在預習單詞、詞組、句型的時候,可充分發揮英語詞典的作用。經常查詞典,將有助于豐富學生相關的單詞、詞組、句型等用法的理解和把握,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二是課文的預習。在預習課文時,應要求學生在預習單詞的基礎上,先仔細聽幾遍課文的錄音帶,如果一下子聽不明白也不要氣餒,可以要求學生把課文當閱讀材料來用,認真閱讀一兩遍,對于剛才沒有聽明白的地方,要特別留意,然后再聽一遍朗讀帶,看看原先沒聽清楚的地方是否已經明白,接下來再細心研究課文,找出課文中的重要知識點。可以把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先畫上標記,然后再去查閱相關資料,看看能否自己解決。這種帶著問題聽課的過程,聽課的針對性更強,效率更高。如果還有時間可以聽錄音帶,模仿朗讀,跟讀課文,培養自己的英語語感,鍛煉自己的朗讀能力。
三是英語課后練習的預習。預習課后練習,首先要求學生在課前思考workbook中針對課文內容提出的相關問題及各種形式的針對性練習,做到心中有數。
首先,要求教師教學方法靈活,以活動為主線,以多媒體為載體,同時,口語流利,且能唱一首首動聽的英語歌曲,加上熟練的表演,配上一幅幅流利恰當的簡筆畫,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課堂的組織紀律,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強化學生學習的自覺意識,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同時應經常有意識地啟發學生發揮想象,勤于思考,來大大提高聽課效率。
其次,要做好課堂筆記。課堂上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充分調動一切感官,養成眼、耳、口、手并用的聽課習慣,對于學好英語是極有幫助的。記筆記時要有所選擇,突出重點,既不能把教師課堂上講的內容全部記錄下來,也不能一點都不記。對于課文中的重點內容,如重點詞、短語、句型的用法等,做一點筆記有助于課后整理復習。
3.1整理課堂筆記(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品味”課堂上的重點內容,“點”“線”“面”分頭抓,歸納整理莫輕視。抓住單詞這個“點”,就能帶動詞組、句型這根“線”,撐開文章的閱讀和理解這個“面”。單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是構建英語大廈的建筑材料,也直接影響聽、說、讀、寫幾個方面,制約著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單詞的復習重點在拼寫和運用,特別是一些重點詞的用法,如詞形變換、單詞辨音、詞的構成等要更加重視。如care這個單詞,由此詞根構成的單詞有很多:care-careful-carefully,morecareful,mostcarefully等。單詞記得多,記得牢,詞組、句型的運用、文章的閱讀理解以及完形填空就會迎刃而解。這樣不僅加深了印象,而且也有利于溫故而知新。
3.2把每次練習、作業、測試中做錯的習題摘錄在“錯題本”上,并對出錯的原因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并在課后反復復習,每次考試前重新翻閱“錯題本”以加深印象,就能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樣經過多次反復記憶,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做題時認真思考的習慣。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