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內容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就是基礎教育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為學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健康發展體現了學生發展的價值性。健康發展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的質的要求,是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的質的規定性。全面發展體現了學生發展的豐富性。全面發展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的面的要求,是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的廣度體現。終身發展體現了學生發展的可持續性。終身發展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的點的要求,是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的深度體現。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內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內容,實際上就是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因此,在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內容中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就是在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
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必須堅持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就是以突出基礎教育是學生發展的基礎為中心。三個基本點就是以突出基礎教育是學生健康發展的基礎,突出基礎教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突出基礎教育是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為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發展才是硬道理。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個體的發展。基礎教育的目的就是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突出“基礎教育是學生發展的基礎”為中心,就是以突出基礎教育的目的為中心。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就是要在具體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時,必須以突出“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為根本宗旨。
什么是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就是基礎教育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為學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第一方面,基礎教育的基礎性是為學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學生的發展首先是學生健康發展。健康發展體現了學生發展的價值性。健康發展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的質的要求,是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的質的規定性。基礎教育是學生人生教育的起點,是學生人生的第一步,是學生素質的源泉。這個起點的高低,這一步的實虛,這個源泉的清濁,關系著學生生命的含金量,關系著中華民族素質。
首先,健康發展是學生思想健康發展。思想健康發展是學生健康發展的靈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必須為學生思想健康發展奠定基礎。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必須以 “為‘促進學生思想健康發展,提高國民素質’奠定基礎”為立足點。要使學生的思想發展具有時代性和先進性:既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又與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相銜接;要使學生在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具有正確的民主法制意識和良好的社會公德,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具有勇于創新,敢于實踐,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
其次,健康發展是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心理健康發展是學生健康發展的平衡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必須為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奠定基礎。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必須以“為‘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質’奠定基礎”為出發點。要努力促進學生心理和諧發展:既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適應,又與學生生理成長相協調,確保學生在心理平衡的前提下能夠保持生理平衡。
再次,健康發展是學生身體健康發展。身體健康發展是學生健康發展的根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必須為學生身體健康發展奠定基礎。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必須以 “為‘貫徹健康第一思想,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和健康水平,形成健壯的體魄’奠定基礎”為落腳點。進一步強化體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規范體育課課時量,確保學生每天參加一小時體育活動,提高體育質量。努力將體育課與學校傳染病預防工作和學校飲食衛生管理工作結合起來,制定并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學生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身體素質。
健康發展還包括學生知識結構的健康發展。學生知識結構的健康發展就是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發展。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發展是學生健康發展的源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必須為學生知識結構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必須以 “為‘完善學生知識結構,開闊學生視野’奠定基礎”為著力點。進一步強化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拓寬和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第二方面,基礎教育的基礎性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學生不僅要健康發展而且要全面發展。全面發展體現了學生發展的豐富性。全面發展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的面的要求,是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的廣度體現。基礎教育是學生成長的搖籃,是學生成才的基礎,是學生生命質量的萌芽,是科教興國的奠基工程。這個搖籃的寬窄,這個基礎的深淺,這棵嫩芽的強弱,這個工程的優劣,關系著學生生命的富足與貧乏,關系著中華民族的強盛與衰弱。
首先,全面發展是學生德育全面發展。德育全面發展是學生全面發展的綱領和方向。抓住了德育,就抓住了基礎教育的牛鼻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必須為學生德育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必須以 “為‘確保德育第一,準確定位全面發展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奠定基礎”為切入點。著力強化德育常識教育,突出社會公德教育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
其次,全面發展是學生智育全面發展。智育全面發展是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必須為學生智育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必須以 “為 ‘確保智育是關鍵,準確定位全面發展的核心,最大限度啟蒙和訓練學生智力’奠定基礎”為目標,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突出學生的智力訓練和智力開發,擴大智力開發的廣度和深度。
再次,全面發展是學生體育全面發展。健康沒有了,一切都是零。體育全面發展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必須為學生體育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必須以 “為‘增強體育意識,轉變體育觀念,培養體育精神’奠定基礎”為指導思想,全面夯實傳統體育教育,樹立“體育不僅是為達標更是為健身,不僅是為健身更是為養生”的體育教育新理念,努力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科學評定學生體育達標成績,培養學生體育精神:即“健康第一”的精神;突破陳規,勇于創新的精神;團結合作,頑強拼搏的精神;腳踏實地,崇尚實力的精神;公平競爭,雖敗猶榮的精神。
全面發展也包括學生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的全面發展。美育全面發展是學生全面發展的潤滑劑,勞動技術教育全面發展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催化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必須為學生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必須以 “為‘培養審美情趣,更新成才觀念’奠定基礎”為突破口,努力強化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在學生全面發展中的作用,科學界定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在基礎教育發展中的地位。
第三方面,基礎教育的基礎性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學生不僅要健康發展、全面發展,而且要終身發展。終身發展體現了學生發展的可持續性。終身發展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的點的要求,是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的深度體現。基礎教育是學生人生教育的第一站,是學生生命大廈的奠基石,是學生人生方向盤上的指南針,是富強的原動力。這一站是否能走好,這塊基石是否牢固,這個指南針是否配合學生人生方向盤,這個原動力是否強勁,關系到學生終身發展的質量,關系到華夏民族綜合國力的底蘊。
首先,終身發展是學生階段性發展。階段性發展是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必須為學生階段性發展奠定基礎。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必須以“為‘立足當前,夯實基礎’奠定基礎”為根本。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學習階段特點,考慮區域、性別、個體差異,與時代發展同步,與國際教育接軌,分層次、分類別突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內容的針對性、目的性和現實性。
其次,終身發展是學生遞進性發展。遞進性發展是學生終身發展的臺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必須為學生遞進性發展奠定基礎。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必須以“為‘銜接知識結構,提升教育臺階,’奠定基礎”為宗旨。在強化學生階段性知識技能,完善學生階段性知識結構,牢固學生階段性知識技能根基的基礎上,調整基礎教育課程結構,深化基礎教育課程內容,努力促進學生階段性知識結構與發展性知識結構的銜接,努力提升學生學習知識技能的臺階。同時,結合學科特點,結合基礎教育的知識結構特點,有重點、分步驟的突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內容的銜接性、層次性和長遠性。
再次,終身發展是學生可持續性發展。可持續性發展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過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必須為學生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必須以“為‘著眼未來,服務終身,’奠定基礎”為歸宿。及時反映學科知識和技能的最新發展狀況,準確把握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可預測性發展趨勢,有意識的充實基礎教育課程內容,突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內容的前沿性、動態性、發展性。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