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價值觀也發生了改變,近幾年來選擇醫學專業的學生中既有熱愛醫學事業愿為人類服務的,也有認為學醫實惠可以為自己增加錢財的。醫療技術的使用要視其使用者的善惡,道德高尚的人可以將醫學造福于人類,如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而如果是一個道德敗壞的人,那么其掌握的醫療技術就是為虎作倀,如有的醫生盜賣病人的器官,有的醫生向病人推銷假藥,完全喪失了醫生應有的道德良心。一名合格的醫學生必須要“先會做人,再會醫人”,因此,要培養一名真正對和社會有用的、醫術精湛和醫德高尚的人才,學校德育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們現招收的學生年齡小,世界觀未形成,易接受各種思想的沖擊,學校教育對他們影響是意義深遠的。
蘇霍姆林斯說過:“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做為一個專業老師,要學會開發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將德育教育與專業知識學習結合起來,在專業課教學中滲透德育,避免了德育的高不可攀和空洞,使德育更貼近于現實和生活,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表率作用將對學生深遠影響,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刻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和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這既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專業課中德育滲透的堅實基礎,在任何場會的言談舉止中都要以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行為來約束自己,真正做到以身示范、教書育人。
教師要具備高尚的人格,平時要加強政治學習,通過學習政治實事,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懂得的政策方向,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生觀,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范跑跑之流的反面形象要時刻引以為鑒,只有具有高尚品質的人,才能得到學生的敬重;教師的素質不僅表現在政治思想理論水平上,還體現在教師的專業能力上,學識淵博的老師也是學生喜愛和學習的老師。教師應刻苦鉆研專業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學術造詣,成功的教師都是以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來得到學生的敬重和愛戴的。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理念,追求真理是科技工作者永恒的目標,由于有這種不畏犧性而追求真理的決心,才能將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和造福于人類,例如在講到《sars相關冠狀病毒感染的護理》這一節時,結合“非典”時期鐘南山院土和“非典”時期獻身的醫護人員的事跡對學生進行教育;在講《兒科護土的角色和素質》這一節時,提出了護土的概模南丁格爾,號召學生學習南丁格爾吃苦耐勞、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為護理事業奮斗一生的奉獻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鼓勵我們的學生為了祖國的醫學事業要有努力學習、刻苦鉆研、永不放棄的精神;講解《小兒生長發育》這一節時,給學生強調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教育之情,教育學生要做一個有孝心的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于父母、感恩于師長、感恩于社會;講解《新生兒破傷風的護理》這一節時,因輕微刺激如聲、光、針刺、蚊蟲叮咬等均可引起患兒的痙攣發作,教育學生一定要以人為本,在鎮靜劑發揮作用時將醫療操作集中完成,要具有關心愛護病人,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講解《小兒靜脈穿刺》時,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理解患兒父母的心情,強調提高醫療操作技術,具有扎實的基本功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對專業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將德育在學科教學中潛移默化、點滴滲透,而不是空洞和蒼白的說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受到感染和啟發,學生也易于理解和接受。
當前醫療單位中有許多不良的醫德醫風,如部分醫務人員受“拜金主義”之風的影響,向病人索要“紅包”和拿“回扣”,倒賣病人,少數醫務人員缺乏道德原則,對待病人冷漠,無責任心和同情心,社會影響很壞。這些不良之風也吹進了校園,因此,在教學中要立場堅定的批評這股歪風,給學生強調這樣做的危害性和違法性,并結合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錄相,將醫務工作者冒著生命危險搶救傷員的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英雄就在身邊,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高尚品德深深的感動了學生、激勵了學生。時時刻刻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今天的學風,就是明天的醫風,專業老師要有“德育無小事,事事育人,德育無閑人,人人育人”的思想,在教材中挖掘德育理念,培養學生樹立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理解醫學治病救人的崇高目的。只有提高了學生的道德品質,才能將學生培養成具有高尚的道德和精湛的醫學技術、對對社會有用的人材。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