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選擇性是現代學習的重要特征,對課程的選擇則是現代學校的重要標志。新課程的選課制度,是適應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在保證每個學生達到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各學科分類別、分層次設計了多樣的、可供不同發展潛能學生選擇的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對課程的不同需求,是學生在知識基礎、興趣、發展上的差異在課程制度上得到尊重和保護,是學校以學生發展為本理念的體現。選課制度創造了老師施展的機會,也創造了適合學生的 教育 ,充分體現著對人,對教師和學生的尊重和理解。在新課程的實施和摸索過程中,將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這樣和那樣的問題,現將我們學校在選課走班過程中出現的急需解決的問題淺析如下:
1.2教學班級的管理模式因學生群體的流動性、松散性及教學班形成的短期性給教學班的教育教學管理提出了挑戰。
1.4走班后,對學生的管理將從“班主任的管理”過渡到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學生的自主管理。這對學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
走班制對教師的教學能力、知識儲備、上課 藝術 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學生選擇教師,可以有一至兩周的試聽時間,所以對教師的要求都提出更高的挑戰,實踐證明,有的教師深受學生歡迎,選的學生較多,有的教師能力欠缺,以至門可羅雀,從而造成排課、學生管理等一系列問題,教師的壓力隨之加大,而加強校本教研,相互學習、相互聽課無疑是提高教師能力最快的一種方式和做法,但走班制教學往往是同一年級同一學科的教師同時分布在不同的教室上課,不同學科教師之間又不易調課,這給校本教研該來極大的挑戰。
由于同一教學班的學生分布在不同的行政班,造成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和溝通不夠,不利于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行為;教師課后對學生的輔導不能及時到位,只能是學生有問題時到教師辦公室去問,個別膽小或害羞的學生寧可問學生也不去問教師,甚至有問題也不問,造成問題越積越多,教師輔導效率變得低下。
在高考沖刺復習中,又恢復了行政教學班,那么選修課在走班制上課的內容高考復習階段怎么做呢?由于學生高二年級選修模塊不同,高三年級復習時將面臨困難。例如,本屆高二年級學生語文學 科學 校提供給學生三個學段共15個選修模塊,高三年級到來后,這15個模塊內容都不一樣,這給教師上課復習、單元檢測等增添了不少的困難。
由于選修與走班課程的逐步增多,加之教學單元間的不同模塊不同學段間的互換以及為減少學生走班次數,每個模塊教學實行2節連排等諸多因素,本應2個學段完成的選修模塊有可能1個學段就要集中完成,學生有一個學段空學,另外必修的復習時間明顯減少,勢必影響學業水平 考試 的學科合格率問題。學業水平的合格率直接影響到學生得畢業證,這也是學生及家長都十分關心的一個問題。
6.2因教師所開設選修模塊不一,有人文方向,有科學方向,模塊測驗的難易度不一,對教師的學段評價不易操作。
新課程學生基礎素養評價涉及到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評價等各個方面。由于教學班和行政班級的分離,造成學生互評所選學生的不確定性,給學生評價造成一定的偏差。教師評價僅限于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了解,由于缺乏課下的溝通和交流,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一定的瑕疵,所以選課走班制下的學生評價有待進一步去探討。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