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對青海大學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從提高“兩課”教師整體素質,探索多元化教學方法和考試方法等內容上提出思想品德和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改革的一些設想。
知識經濟時代,世界范圍的經濟、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同志曾經指出:“我們的,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一個十一億人口的大國,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資源的巨大優勢是任何比不了的。有了人才優勢,再加上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的目的就有把握達到?!钡牵谂囵B學生成為2l世紀有用之才的教育中,只重視培養其成“才”,忽視培養其成為“人”的教育。片面強調發展科技而忽視人文道德教育,不能給人類創造全面幸福??茖W的作用、功能與價值需要用人文思想的綜合文化智慧來掌握。中央國務院在2004年發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指出,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將其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為了貫徹落實好《意見》精神,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青海大學在校黨委的組織和領導下,聯合組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調研組,于2004年4月和11月兩次對農牧學院、化工學院、財經學院、成教學院、水電系、社科系、生科系、機械系、經濟系、建工系、基礎部、研究生部等進行了調研。調研形式:個別訪談(領導、教師和學生,個別訪談共35次)、座談會(教師座談會、班主任座談會、兩課教師座談會、學生座談會,參加人數達300多人次)、發放調查問卷(發出調查問卷453份,收回412份,回收率9l%)。此次調研覆蓋范圍廣,涉及層面深,能夠較全面和真實地反映青海大學目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針對此次調研中青海大學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以下簡稱“兩課”,)教學的反饋意見,為了適應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筆者提出了對我校“兩課”教學改革的初步設想。
從調查看,學生認為青海大學“兩課”教學的效果對學生有很大吸引力的僅占l0%,認為不感興趣,效果較差的卻占30%;認為“兩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法的應用從總體上看很好的占l3%,較差的占22%。由此可知,學生對“兩課”教師的要求要比對其他學科的高,要求他們既是政論家,又是演說家,既要滿腹經綸、又要循循善誘。針對學生的要求“兩課”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豐富的專業知識,高超的教育能力,從我校目前“兩課”教師的水平看,很難做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項改革將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從青海大學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調研結果看,22%的學生認為“兩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法較差,僅有l3%的學生認為很好。這說明在“兩課”教學方式方法上有待進行探討,以更加適應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需求。
2.1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教學手段的改革當前,世界各國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的問題,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成為各國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傳統的教學形式逐漸被采用圖、文、聲、像、gif動畫、avi小電影、vcd媒體資源的多媒體教學方式代替,使抽象的書本知識變得形象、具體,生動、有趣,易于理解與接受。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會改變傳統教學單一、枯燥、呆板的純理論的過程,賦予教學內容以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課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2探索新途徑,促進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教育部部長周濟在2004年10月18日教育部召開的學習貫徹中央國務院《意見》座談會上,就當前教育系統深入學習貫徹《意見》精神明確提出:“要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深入、全面、創造性地抓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哲學社會科學和其他各門課程建設,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睘榇斯P者結合此次調研和教學實踐探討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與方法。
(1)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學生間的動態信息交流,包括知識、情感、態度、需要、興趣、價值觀以及生活經驗、行為規范等,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如“課前三分鐘的演講”和“案例教學”。此項做法的目的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兩課”教學內容,讓學生對世界與身邊近期發生的問題有比較科學的分析,一方面增強學生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引導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正確評價一些社會問題。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思想見解的平臺和培養與人溝通的能力。
(2)中央“五個一”工程,為我們提供了眾多的教學素材,結合“兩課”有關課程內容,合理使用這些素材,是“兩課”課堂教學的積極補充。例如在《思想概論》課中可有選擇地引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革命家傳記的影片;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國民收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問題講授中引入影片《美麗的大腳》,既可以進行該內容的知識教育,又讓學生以喜聞樂見的形式了解了中國的國情和中國農村貧窮地區教育的現狀。這樣會增強“兩課”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引導學生珍惜教育機會,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3)老教師積累了多年的育人經驗,也有了相當豐富的人生體驗,有關領導是學生的直接或間接管理者,讓他們直接介入“兩課”教學,會增強“兩課”課堂教學的現實性,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同時彌補了我省缺乏“兩課”教學實驗基地的不足。
考試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方面,對推進本科教學改革,實現教學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國際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通過課程考試內容和考試方法的改革,使考試結果能客觀反映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充分體現學生在該課程學習中的創新能力,從而更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
“兩課”考試方式的改革,要體現“兩課”教學的特殊性,凸現其學習成績的考察不以期末閉卷考試一次分數定結果,強調學生思想教育的一個過程,突出“兩課”是一門“做人”的課的特點。
信息網絡化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挑戰,新形勢下,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央、國務院《意見》中明確提出“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眻F中央學校部副部長李小豹指出“我們能否主動運用信息網絡技術爭取廣大青少年,是我們在新時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所在利用互聯網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為了運用一種新的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要用先進文化占領新的思想陣地,對互聯網這一新陣地。
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以與時俱進的精神主動、全面地介入”。中國大學生萬人次,因此占領和利用網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必須做的課題。對此項工作將啟動學生參與制,利用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術與“兩課”教師教學相結合,共同做好該項工作。提高影響力,掌握主動權,把積極的思想內容滲透到生動的網絡信息服務中去,通過建立“兩課”教學的網頁的形式,將教育延伸到課外。
總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系黨和的末來,而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臨有利條件,也面臨嚴峻挑戰,這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辦法,不斷豐富和充實教育內容。
更新時間:2011-07-29 21:58:13 作者:冉慶美武永亮張紅巖 論文摘要:對青海大學學生思想政 [標簽:]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