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為本”,對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促進英語素質教育的發展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學習語言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習者置身于語言使用的環境中。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創設英語情境,利用多媒體和網絡系統技術能使教學內容圖文并茂,通過聲音、圖像動畫、音樂、色彩的優組合與運用,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提供生動逼真的交際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培養學習者的語言交際能力。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借助于引入或創設生動、具體的場景和人文情景,激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性,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所采取的教學手段,通過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情景,通過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豐富學習者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習者積極地實踐語言,并在語言實踐中習得語言。老師的作用是在教學中創設能夠獨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單純地知識輸入。情境認知理論認為,學習者只有在豐富的語言情境下,發揮主體功能,實際地運用語言,才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讓學習者盡可能多地暴露在語言知識語境中,且要慢慢增加語言的輸入量,學生才會很自然地提高語言的輸出能力。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construetivismlearningtheory)的核心要求教學遷程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而不是像傳統教學那樣,只是把知識從教師頭腦中傳送到學生的筆記本上)。建構主義認為創設情境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尤其強調創造真實情境,而多媒體和網絡系統技術能使教學內容圖文并茂,通過聲音、圖像動畫、音樂、色彩的優組合與運用,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提供生動逼真的交際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培養學習者的語言交際能力。
大學英語課堂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語言理論知識和文化知識,從而達到綜合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教師要從教學需要出發,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理解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在情境中培養學生的第二語言交際能力。在情景教學模式中,學生被置于一個有刺激、有引導、有問題、有啟迪的情境中,他們會積極地思索、分析、質疑、解答乃至激烈地辯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充分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引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學生是否對英語產生興趣,英語教師起著關鍵的作用。首先,教師要努力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到新鮮、輕松,使學生喜歡英語課,喜歡學習英語。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滿懷激情,以豐富的體態語言與面部表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創造心理學研究表明:討論、爭論、辯論,有利于創造思維的發展,有利于改變“喂養式教學”格局。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創設多種形式、多種目標的交流情境,以發展學生的創造個性。小組活動是開展課堂互動的一個有效手段。小組活動所產生的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比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的互動更有利于促進學習。在英語課上開展小組活動既能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又能活躍課堂氣氛,可謂一舉兩得。課堂活動可以從很多方面進行。
以表演的形式將課文內容展示出來。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復述能力,又可以挖掘學生的表演潛力。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它具有實際性和交際性。實際生活水平是語言學習的試金石。英語的教學時空必須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把學習遷移拓展到我們的生活中。教師要設法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幫助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創造英語環境,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敢于大聲和老師用英語打招呼,交談;鼓勵他們盡量用所學的常用表達方式和同學相互問候,對話。也可以開展各類英語活動,如英語角、英語演講賽、英語故事比賽等,為學生提供創造的機會。學生一旦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外實踐,必定會爆發出無限的創造力火花,必定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習英語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課外可以創設生動的情境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學到知識,提高學習的能力與方法。要利用課余時間幫助學生增強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實踐,如:舉辦英語演講,學唱英語歌曲,舉辦英語角、英語晚會、外語節等等;還可以邀請外籍教師指導,讓學生感受外國文化氛圍,提高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際意識。創設有趣的情景可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從而有效地提高記憶效率。
雖然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如何創造出讓學生既感興趣又有效的方法,從而讓學生更主動、更輕松地學習英語,值得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深思和探索。
培養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大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情境教學法為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網絡、多媒體及其他教學資源的應用,也為情境教學法注入了新的力量,有助于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有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最終達到鞏固知識、培養能力、全面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素質的目的。
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使學生仿佛置身于英語世界的感覺,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積極地學習,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加深了語言信息輸入,產生語言內化,做到了學以致用,從而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