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教學的好課,從當前職業教育理念來看,其衡量標準不應該再是教師如何“教”得好,而應該是學生如何能“學”得好。本文將從教學設計中學生主體的探索、構建知識體系——“學”得更好著眼,來闡述高職課堂教學更為有效的“好課”。
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具有“系統的應用知識和持續發展的能力”、“綜合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技術應用型高技能人才。從多元智力理論的角度來看,高職院校的學生,其智力的優勢不在于語言智力和邏輯智力方面,而在于形象思維智力比較突出,一般動手能力較強,而且興趣廣泛,具有較強的參與意識和風險意識。所以,作為類型教育的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的特點應表現為促進學生擅長的智力成長。那么,在挖掘學生擅長的智力潛能、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教學設計中,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才是符合當前職業教育理念的“好課”呢?
我們以機械類專業基礎《機械制圖》課程為例,對繪圖基本技能訓練的“繪制平面圖形”內容部分,對照以下幾種頗有代表性的教學設計過程,看哪一種能讓學生“學”得更好、更有實效。
就“繪制圖形”的基本技能訓練來說,傳統的學科教學是先系統地講解標準中機械制圖的基本知識:圖紙幅面的格式、繪圖的比例選取、繪圖的圖線選用規定、尺寸的標注要求等;還有常用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常用幾何圖像的畫法、平面圖形的畫法等。然后讓學生繪制如圖1所示的零件平面圖形。結果是,對大多數學生來說繪圖難以順利進行:圖紙的選取與繪圖的比例不匹配的現象有,尺寸標注不符合標準要求的有,加粗描深不符合線、手柄零件的平面圖
第一,明確教學目標,能夠手工抄繪零件的平面圖形。具體說,就是合理選用繪圖比例、圖紙幅面,熟練使用繪圖工具繪制圖形,能夠準確繪制圖形、標注圖形尺寸等。
1、準備繪圖。識讀圖形,對圖形的尺寸進行分析,確定各線段性質(已知線段、中間線段、鏈接線段);確定繪圖比例,選取圖幅;畫出圖框和標題欄。
2、繪制底稿圖。勻稱布置圖形,先畫出作圖基準線——橫向尺寸基準線和豎向尺寸基準線;依次畫出已知線段、中間線段,以及鏈接線段。校對無誤后,擦去多余的作圖輔助線、描深加粗各種線型。對照于線條選用標準,遵照先曲后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等規則加粗圖線、標注尺寸。依據尺寸要素及尺寸標注要求,正確標注圖形尺寸。
第四,講解項目任務相關制圖標準的知識點。包括制圖標準對圖紙、圖框、標題欄、比例、圖線的規定,尺寸標注方法,常用圖形的畫法。
筆者也嘗試過這樣的項目教學設計,結果是少部分學生能完全符合制圖標準規定,把平面圖形畫好。這說明,學生對運用制圖標準基礎知識畫圖,只憑觀察教師的示范畫平面圖與“聽講”畫平面圖所需的知識,并沒有更多更仔細地查詢核對制圖標準知識,力求準確畫出圖形(事實上,畫得好的學生,是自覺地依照教師的思路探索了相關的知識點),那么,教師即使再怎么努力教學——教的不少、引導學生學的不多,學生依然從“手上”出不來,即沒有產生教學實效。
就這個手柄的平面圖形繪制,筆者曾經嘗試采用另外一種方式的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設計,取得了較前面提到的項目教學設計更好的教學效果。以下是教學設計的主要組成部分:
1、準備繪圖。分析圖形的輪廓尺寸φ32mm、90mm(75mm+15mm),確定繪圖比例2:1,選取圖幅a4;畫出圖框(不要裝訂邊的)和標題欄。
2、繪制底稿圖。分析圖形的具體尺寸,確定φ20mm、15mm,φ5mm、8mm,r15mm,r10mm、75mm為已知線段,要首先畫出。再接著要畫出中間線mm的鏈接線段。此處,對照手柄圖形分析線段中什么是“已知線段、中間線段、連接線段”,并邊畫手柄的圓弧連接便說明圓弧連接的畫法知識點。同時,引導學生探索、參照教材中線段分析、圓弧連接的知識點,在自己畫圖時針對不同圖形線段的實際情況,分析確定線段性質以找到畫圖的切入點,進而準確地抄繪原平面圖形。校對無誤后,擦去多余的作圖輔助線、描深加粗各種線型。對照于線條選用標準,遵照先曲后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等規則加粗圖線。此處,先說明適合于手柄的線條類型作為描深加粗的依據,再引導學生探索“常用圖線的名稱、線型、應用”制圖標準規定的基礎知識點。而且在引導中要強調,對不同圖形的線型一定要在繪圖過程中反復探索、總結制圖標準線型規定的知識點,達到熟練準確地運用。
到學生完成項目任務階段,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學生疏通遇到的問題,比如比例的選擇更合理、尺寸的標注更準確等。
在該項目完成的評價中,根據學生繪圖的情況,除常規的評價外,尤其要注意肯定他們已有的積極思考、探索知識解決繪制平面圖中遇到的學習障礙的可貴之處。同時,對平面圖形繪制方法、知識點進行回顧總結,繪圖中不容易做好的地方(如圓弧連接、尺寸標注等)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在此時視學生的繪圖情況做補充式講解(或者諸如“尺寸標注”知識點先不講解,等到學生出現自行探索中解決不了的學習障礙時再詳細講解),不僅能疏通學生的學習障礙,而且能教會學生如何去更有效地探索知識。
項目基本任務完成后,再適當增加難度更大些的項目拓展訓練,讓學生在繪圖技能進一步鞏固好的情況下,體驗不斷地、更多地探索知識、解決所遇學習問題的成就感,以及知識增長、技能嫻熟的自信感。
正如戴士宏在《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一書語錄里談到的:教師可以少講甚至不講知識,但要帶領學生做事。在做事的過程中,學生自己探索到了知識,這是真正的“好課”。高級的好課,不是教師“講”得如何好,而是學生“學”得如何好。
高職教學的“好課”,順應職業教育理念的導向,應該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做事中探索、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去解決所遇實際問題。以學生如何能“學”得好為教學設計宗旨,以教師少講解、學生多探索為教學實施指引方向,這樣的“好課”,可以讓我們的教學更為實效,讓我們的學生更好地積淀以后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所需的知識、技能。
[3]武寶珍什么樣的課算是一堂好課——太航學校青年教師論壇紀實[j].新課標,2010.3。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